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汇编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4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怎么治疗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怎么治疗,这个问题对于一些医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源在骨骼,这是人体最核心的内部组织,对于人体的作用无可替代。
所以,人们一旦遇到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这种病症是非常担心的,确实,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对身体的影响较大,下面就来看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怎么治疗吧。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
现认为是儿童发育期的正常变异,多能自行消失,少数可家族发病。
本病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骨皮质所致。
骨缺损区主要由坚韧纤维组织构成。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好发年龄为6~15岁,男多于女。
典型好发部位为股骨远侧和胫骨近侧干骺端,尤以股骨内、后壁皮质多见,双侧可对称出现。
也可见于股骨近端、胫骨远端、腓骨和上肢骨。
常无明显症状,少数有间歇性钝疼,劳累后加重。
常常为外伤后进行X线检查时发现。
局部可有轻微肿胀和压痛,邻近关节不受侵犯。
目前认为,多数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儿童发育期的正常变异,多能自行消失,有少部分会持续进展,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较小的病灶,可以暂不考虑手术,密切随诊观察。
每3-6个月复查X线检查,明确病灶是否进展。
少数病人病灶持续增大,有可能会演变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有发生病理骨折的风险,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经外科手术治疗多数治愈,罕见复发。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立即进行治疗,否则让病情一直拖延下去的话很容易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我们要想办法来预防,在平时多锻炼来增强身体的素质,并且要改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4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X线诊断分析
郁开朗;赵晨;马文国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03(015)010
【摘要】@@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 of bone简称FCD),临床上一般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或运动后局部轻微胀痛,多在外伤后偶尔发现.由于对本症认识不足,易被误为骨囊肿、骨结核、良性或恶性骨肿瘤,而致手术治疗.现将我们收集的4例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609-609)
【作者】郁开朗;赵晨;马文国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3;扬州妇幼保健院;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R445.4
【相关文献】
1.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诊断分析(附26例报告) [J], 刘开世;王永宏;朱志敏;鱼永卫;贺淑禹
2.30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分析 [J], 胡井泉
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诊断分析 [J], 张保付;南静;呼国庆;赵树媛
4.纤维性骨皮质缺损7例X线表现 [J], 周霞
5.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 [J], 孟宪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5例体会作者:李晓鹏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组织侵入皮质所致的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1],常见于儿童,临床上一般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或运动后局部轻微胀痛,多在外伤后偶尔发现。
在工作中遇见5例,均发生于儿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例患者因外伤来就诊,2例因关节疼痛来院就诊,年龄最大13岁,5岁2例,7岁1例,9岁1例,男性3例,女性2例。
拍片检查发现:4例患儿所述外伤及胀痛部位与拍片后所见病灶不吻合,临近关节活动不受限,均无骨折X线表现。
1.2病变部位 2例位于股骨远侧干骺端,3例位于胫骨近侧干骺端,均为单发,并且均位于内后方。
1.3 X线表现 3个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个呈泪滴状,1个不规则。
病灶长轴均与骨干一致,表现为局部骨密度减低区,边缘可见硬化边,病灶切线位上可见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局部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未见钙化灶。
1.4 CT表现呈局限性骨皮质缺损,骨皮质杯口状或碟状凹陷,内缘可见硬化环。
①病灶部位:3个位于骨皮质表层,2个位于骨皮质内。
②病灶形态:类圆形或椭圆形3个,不规则形2个。
③病灶大小:病灶长径10~40 mm,横径8~20 mm。
④病灶密度:CT值40~65 HU。
2讨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的发病机制为一种较少见的,好发于儿童干骺端的非肿瘤性纤维性骨皮质囊性缺损性病变。
系局部骨化障碍。
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一般认为本病可能是儿童发育期中的正常变异,并可自限自愈而有良性皮质缺损之称[2-3]。
病理特征是皮质缺损区为一团较硬的纤维组织肿块,呈棕色或黄色或二者混杂的花斑状,外面包有骨膜。
骨膜与病变的纤维组织融合,有少量骨膜新生骨存在,而纤维肿块内无骨化现象。
镜下见呈螺旋状排列的成束的梭形成纤维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尚可见多核巨细胞喝泡沫细胞,前者来自成纤维细胞的融合,后者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成。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一、引言●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Dysplasia)是一种常见的骨发育异常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本文旨在总结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他相关骨病进行鉴别诊断。
二、病理学特征●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是一种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骨组织异常重塑的病变,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增厚和骨质的囊样扩张。
其病理学特征对于影像学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三、影像学方法●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摄片、CT扫描和MRI等方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各种方法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中的应用和特点。
四、X线表现●在X线上,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表现为骨质增生及囊样改变。
具体的X线表现特征包括骨皮质增厚、骨质囊样破坏、斑点状骨质增生和骨性腔隙等。
五、CT表现●CT扫描是诊断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常用影像学方法,其能够清晰显示骨质增生和囊样破坏。
典型的CT表现为低密度区域与高密度区域相伴存在,形成“砂岩样”或“百灵鸟蛋样”改变。
六、MRI表现●MRI对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在MRI上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的囊性病变,可伴有骨髓腔和软组织的增强。
七、与其他骨病的鉴别诊断●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其他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囊肿和骨肿瘤等。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这些骨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八、附件●本文档附件包含了相关影像学图片和病理切片图片,供读者参考。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注释和解释,以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法律合规性。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23例的X线征象分析发表时间:2012-10-15T16:22:08.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冯金林[导读] 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的X线征象。
冯金林(江苏省靖江市东兴卫生院放射科江苏靖江 214533)【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的X线征象。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19例FCD的X线征象。
结果 19例共24个病灶,15例单发,4例多发,其中股骨远端15个、胫骨近端5个、股骨近端2个、腓骨和尺骨各1个。
病灶平均1.36±0.84cm,多为卵圆形和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缘清晰锐利有薄层硬化边,均无骨膜反应。
8个病灶临床追踪复查无扩大。
结论 X线片对具有典型征象的FCD可明确诊断,首诊不能明确诊断者必须密切结合患儿年龄、临床表现和临床追踪复查的X线变化等综合考虑。
【关键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 X线诊断鉴别诊断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FCD)是儿童常见的骨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好发年龄为4-8岁,多可自行消失,目前发病机制和归类仍存在争议,一般认为FCD是一种因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犯皮质而导致[1、2]。
笔者对19例FCD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FCD的X线特点,提高认识。
1 临床材料选择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FCD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4-15岁,平均6.27±2.83岁;17例无临床症状,因外伤行X线检查时意外发现,仅2例有间歇性的轻微疼痛不适,运动后加重,患肢均无肿痛。
3例因误诊为“骨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7个病灶)临床追踪1-4年,9例X确诊为FCD。
2 结果2.1 FCD的病灶分布19例共24个病灶,右侧18个(75.00%),左侧6个(25.00%)。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一、引言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FCD)是一种良性骨病变,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以纤维组织代替骨组织为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
二、临床表现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多数无临床症状,常为偶然发现。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或肿胀,但通常不需要治疗,症状可自行缓解。
三、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在X线上呈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边缘清晰锐利,周围骨皮质完整。
病变常位于长骨干骨质,多见于下肢的近节段。
在多发的情况下,病变常呈对称分布。
2.CT表现
CT能够更清楚地显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大小和形态。
病变呈低密度,边缘锐利,内部显示纤维组织密度。
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3.MRI表现
MRI对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病变在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与骨肉瘤等恶性肿瘤相比,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信号强度稍低且无明显的强化。
四、鉴别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与多种疾病相似,包括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成纤维细胞瘤等。
综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