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回升估值偏低汽车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5
2019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规模近1.3万亿、将进入智慧零售时代汽车后市场将进入智慧零售时代截至2019年6月底,国内汽车保有量高达2.5亿辆;汽车驾驶员数量也达到4.22亿人。
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和驾驶员数量,为汽车后市场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继2017年突破万亿后,2018年整体规模达到1.3万亿。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伴随着线上+线下模式日趋成熟,线下门店的全面数据化和智能化,汽车后市场将很快进入智慧零售时代。
1、中国汽车市场体量庞大过去十多年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汽车销量也节节攀升,销量规模扩大了近4倍(从2006年的718万辆至2018年的2808万辆)。
近些年来,尽管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销量的绝对值依然在高位,因此保有量依然在继续稳步增长。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辆,较2017年增加2285万辆,同比增长10.51%;截止到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26150万辆),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2122万辆(扣除报废注销量,下同),增长8.83%.其中,私家车保有量占比接近80%,约为2.07亿辆。
从2015年开始到2019年平均每年增长1966万辆。
2010-201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备注:2013年保有量增速为13.67%)2、汽车老龄化趋势催生汽车后服务需求2018年美国平均车龄超过10年,而中国平均车龄仅有4.9年,但保有期5年以上的车辆占比较2010年增加8%,平均车龄快速提升。
大量汽车原厂质保期为四年,质保期外消费者会寻求低成本的服务解决方案,平均车龄增长将提升消费者自费费用比例;另一方面,车龄增加提升养护需求频率,部分易损件进入更换周期。
以美国汽修市场为例,70%的“脱保”车辆通过独立后市场渠道接受售后维保服务。
而国内目前还是以4S店为主的模式。
谢志才: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久违增长作者:于靖园来源:《小康》2019年第12期2018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几经沉浮,各大厂商在年终成绩单中都隐去了“同比增长”的字样。
都说寒冬已至,那么中国汽车市场为何进入寒冬,春天又在哪里?近日,华泰证券研究所汽车首席分析师谢志才在展望2019年的同时,对2018年的汽车市场做出了深入解读。
他表示,不少消费者受中美贸易争端与严峻经济形势的双重影响,搁置了置换或买第二辆车的行为,这是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不过对于未来他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认为随着2019年经济的逐步好转,预计下半年汽车市场将迎来久违的增长。
最终,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将稳定在3600万辆左右。
从1990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一路突飞猛进,但连续的增长在2018年被打破了。
销量数据显示,2018年年初的市场还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但从4月开始,增速迅速下滑,最终7月销量开始同比下降,并且下滑的幅度逐步加大,四季度的销量下滑幅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谈及市场惨淡的情况,谢志才很坦然地承认这也超乎了他们的预期。
在2017年年底预测销量时,市场主流观点还认为最终会有2%~3%的增长,但在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影响下,汽车市场实际的情况却同预测表现得大相径庭,最终全年销售2370.98万辆,同比下降4.08%。
为什么市场会出现如此剧烈的下滑呢?谢志才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楼市和股市的不景气。
在楼市股市缓慢上涨的时候,消费者都对未来有上涨的预期,这会让人们认为资产升值了,手里的钱可以买车了。
而2018年恰好是相反的情况,导致人们的资产负债情况开始恶化,影响购车计划。
其次,中国在4月开始进入去杠杆的阶段,直接导致了贷款购车群体的资金来源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个“抽水”的过程会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人们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
最后便是4月后加剧的中美贸易争端。
这虽然仅仅提升到了进口美国车辆的关税,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很小。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运行分析作者:许海东李子醇来源:《汽车纵横》2020年第02期2019年,受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消费信心不足,以及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市场需求低迷,连续18个月出现负增长。
从年内走势看,伴随生产企业的主动调整、积极应对,以及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下半年汽车市场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全年依然以负增长收官,新车销售 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降幅比同期扩大5.4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销售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商用车销售432.4万辆,同比下降1.1%。
乘用车下滑成为2019年整体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
(见图表1)2019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各月销量增速来看,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降幅更为明显,下半年降幅因为2018年同期较低而逐步好转,其中12月当月销售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
2019年全年乘用车共计销售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高于整体市场下滑幅度。
其中轿车销售1030.8万辆,同比下滑10.7%;SUV销售935.3万辆,同比下滑6.3%;MPV销售138.4万辆,同比下滑20.2%;交叉型銷售40万辆,同比下滑11.7%。
从轿车和SUV的市场份额占比情况来看,轿车2019年市场份额较去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SUV2019年市场份额较去年增长了3.1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2019年乘用车市场销售情况并不好,但是其中SUV的热度仍在,消费者消费偏好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2019年商用车在基建投资回升、国Ⅲ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利好因素促进下,其销售情况要好于乘用车,商用车销售432.4万辆,销量下降1.1%。
分车型来看,客车销售47.4万辆,同比下降2.2%;货车销售385万辆,同比下降0.9%,其中,重型货车销售117.4万辆,同比增长2.3%,好于其他车型。
据海关统计,2019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7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8%。
其中进口31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十四个分行业进口金额全部负增长;出口45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十四个分行业中内燃机、文办设备、电工电器、机械基础件和汽车行业出口下降,其他九个分行业出口金额增长。
全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433亿美元。
6、行业运行景气回升机械工业景气指数的编制涵盖生产、投资、长2.2%,增幅比上年回落6.4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5%,与上年相比由正转负,回落5个百分点;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7.5%,比上年大幅回落20.9个百分点;仅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增速达到50.5%,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
3、成本上升、价格下行、亏损增加2019年机械工业原材料、用工等各项成本费用上升的压力依然较大,全年累计发生营业成机械工业税号已占机械工业全部税号的98%。
受此影响,2019年机械工业对美贸易显著下滑。
全年累计自美进口325亿美元,同比下降10.73%,降幅较机械工业平均水平低4.23个百分点;对美出口698亿美元,同比下降16.59%,降幅较机械工业平均水平低17.81个百分点。
贸易摩擦对中美机械工业贸易已产生较大影响。
二、持续推进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增强核心零部件制造、加工成形装备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工业机器人检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企业参与研发与创新的内生动力增强。
2019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虽总体仍处于低位,但企业对研发创新的投入并未减少。
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显示,超过70%的企业2019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此外近45%的机械工业创新平台以企业为依托建立。
表现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正越来越积极地投入到研发与创新活动之中。
大,最大钻孔深度达150米,最大钻孔直径达4.6米,已用于广东新地标“恒大深圳湾超级总部项目”的桩基础施工。
2019年前11月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负增长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呈现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45.7万辆,环比增长7.7%,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继续收窄。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下降43.7%。
累计方面,2019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4.3万辆,同比增长1.3%。
中汽协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预计全年或呈现负增长。
1、市场信心有所恢复2019年11月,中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销量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产销量分别完成259.3万辆和245.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3.8%,销量同比下降3.6%,销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
累计方面,2019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和9.1%,产销量降幅比1-10月分别收窄1.4和0.6个百分点。
2019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备注:2019年10月产量增速为-1.7%)中汽协表示,从11月的数据看,产销量恢复到250万辆左右的较高水平,尤其是产量同比正增长。
这反映出企业在连续降低库存水平后,开始回补库存,生产节奏有所恢复;同时,企业的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2019年11月,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6.3万辆和205.7万辆,均达到了今年以来最高月度水平,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11.6%和6.7%;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
累计方面,2019年1-11月,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17.5万辆和1923.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7%和10.5%,降幅较1-10月继续收窄。
2019年1-11月中国乘用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备注:2019年8月产量增速为-0.7%;2019年6、8、10月销量增速为-7.8%、-7.7%、-5.8%)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第四季度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降幅继续保持收窄态势,但市场总体回升缓慢,消费信心仍不足,但中国汽车产业仍将保持稳定发展。
我国汽车行业低迷运行原因分析作者:李洋张天放来源:《辽宁经济》2020年第05期〔内容提要〕 2019年,受国际汽车行业低迷、国内补贴退坡、国六标准提前实施、前期政策刺激后继乏力、汽车服务消费升级缓慢购车体验不佳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产销持续低迷,虽然下半年以来降幅继续收窄,但仍创二十八年来新低。
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汽车行业需求减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汽车行业消费市场国六标准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1.车市销量降幅继续收窄,行业压力依然存在。
一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出现持续负增长,下半年降幅逐渐收窄。
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国六标准提升,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新冠病毒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市场行业回暖有限,行业压力依然较大,车企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2019年,全国汽车产量完成2572.1万辆,同比下降7.5%;销量完成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
其中乘用车产量完成2136万辆,销量完成2144.4万辆,均呈现负增长态势;商用车产量完成436万辆,呈微增长态势,销量完成432.4万辆,小幅下滑。
二是汽车行业经济效益不佳,营收和利润降幅收窄。
受汽车产销持续大幅下降的影响,2019年以来汽车行业经济效益不断恶化,企业经营压力骤然增加。
2019年汽车行业完成营业收入80846.7亿元,同比下降1.8%;营业成本68219.4亿元,同比下降1.4%;利润总额5086.8亿元,同比下降15.9%,在营业收入与成本均未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车企利润大幅下滑,这说明为了应对汽车市场产销下滑,厂商下调利润,让利消费者,为自身销量回暖提供助力。
三是行业增加值大幅低于工业平均水平。
2019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
2019年1—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7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汽车工业是唯一负增长的行业,增速下降0.2%,排名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