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中考历史准点备考板块二中国近代史主题一列强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 格式:ppt
- 大小:15.86 MB
- 文档页数:73
2019年中考中国近代史考纲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中英《南京条约》1842赔款--2100万元。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通商口岸--广州,福州,上海,厦门,宁波。
税收--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总共150 多万平方公里三、左宗棠收复新疆原因:19 世纪60 年代,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 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经过:1875 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881 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四、邓世昌和马关条约《马关条约》1895 年代表:李鸿章(中国)——伊藤博文(日本)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民族英雄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过:1900 年6 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
《辛丑条约》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 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知识讲解-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背景资料影片《南京!南京!》,在大量详细周密的历史考证的基础上,以精良的制作手段,以超出一般史诗大片的沉重质感,复原出70年前阴郁冰冷冬天里的死城南京。
在这死生之地,即使面对绝境,即使面对战争机器的无情碾压,仍然会有中国人性的地火在暗暗燃烧,仍然会有人以他们的生命、鲜血和意志为薪,维持着这地火,让它永不熄灭。
电影完全突破了以往种种关于南京惨案的历史著作和文艺作品中的那种对中国人存在的刻意抹杀,对“无能的中国人”的错误描述;为世界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也是在南京灾难中,中国人的民族形象的全新书写。
在新的高度上为中国历史上这一段惨痛的往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
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华的屈辱史,西方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走私的猖獗、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史实见证着列强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表达了殖民主义的掠夺本质和血腥暴行。
近年来,“国际禁毒日”的确定,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电影《南京!南京!》在全国热映等社会热点,时时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因此,各地中考试题时常会考查列强侵华的史实。
中国近代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史,表达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奋勇抗争,自强不息,不懈探索的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精神,培养忧患意识,是学习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情感诉求。
中考试题中,多次出现对民族英雄事迹及其精神的考查。
考点梳理【一】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1、戚继光抗倭〔1〕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形成“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
〔2〕经过:戚继光授命在浙东、福建、广东抗倭,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1561年,取得台州大捷,荡平浙江境内倭寇,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2、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岳麓版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背景:19世纪前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向中国走私鸦片,牟取暴利。
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经过: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将缴获的全部鸦在虎门海滩销毁。
意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为了,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1841年,强占香港岛;1842年8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国开始沦为,标志着中国的开端;资本内容: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温馨提示】 1.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打破,中国的国门从东南沿海地区被迫打开。
从此,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浪潮。
2.鸦片战争中,涌现出很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如关天培、陈化成将领的抗英斗争;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附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根本原因: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国:英国、法国(侵略军队:英法联军),支持国是俄、美(1856年---1860年)滔天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结果: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影响:中国失去更多的主权与领土1860年,率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考点三: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割据;俄国出兵侵占伊犁1876年,分三路进军新疆,摧毁了阿古柏政权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以外的新疆地区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管理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任命为新疆第一任巡抚主要战役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议和,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马关条约》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 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 、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 可在通商口岸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影响: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帝国主义各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战败原因:国力衰弱,制度落后,投降路线教训:要提高综合国力;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要坚决反击外来侵略【温馨提示】 1.《马关条约》中,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侵略中国进入到新阶段: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考试范围: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同时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战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他也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鸦片战争1、时间:1840.6—1842.82、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经过:爆发—1840年6月;最远到达天津,1841年占领香港;结束—1842年达到南京江面,清政府求和谈判。
4、结果: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5、影响:社会性质——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近代化探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
(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7、反抗英军侵略的人物:林则徐,关天培(虎门)8、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根本保障。
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考试范围: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关键词:洪秀全、太平天国、太平军、天京、慈溪之战击毙华尔。
记忆:中国人民抗争外来侵略事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考试范围: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含义)1、时间:1856.10—1860.102、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019中考中国近代史背诵提纲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入侵1.鸦片战争(1840-1842)中英《南京条约》(1842)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五口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中国需同英国商定)③④两条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影响: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较量,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攻进首都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机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主要战役: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日《马关条约》(1895)内容:①割地(台湾,辽东,澎湖)②赔款(白银2亿两)③增开通商口岸(重庆、沙市、杭州、苏州。
列强侵略范围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陆)④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任务1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时间?2.《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3.理解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任务2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史实?★★★任务3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时间?2.《马关条约》的内容理解?3.理解记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影响?二、近代化的探索四次救亡图存运动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背景:内忧外患,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目的:巩固清朝统治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技术)口号:自强、求富;是一场封建自强自救运动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内容:自强: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求富: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派留学生影响: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地位)局限性:只学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中体西用)2.维新变法(1898)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君主立宪制)展开救亡图存口号:变法图强变法内容:①经济方面:发展农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任务11.洋务运动的时间?2.知道洋务运动的派别、主张、目的、口号?3.知道洋务运动的企业有哪些?4.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意义,理解为什么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历史地位)?5.认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任务21.维新变法的时间?2.理解维新变法的背景、主张、口号?3.知道维新变法的内容?4.体会维新变法的影响?混淆点:维新变法只是废除八股文,并未废除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