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北大、复旦模联大会代表队暨导师团成立仪式
- 格式:ppt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9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2012年07月03日来源:凤凰网讲座作者:卢新宁《大学问》毕业季特刊主题: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时间:2012年7月1日地点:北京大学卢新宁,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精彩摘要: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演讲全文: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
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
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
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
2011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 模拟联合国大会会议总结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组委会2011年3月二、参会学校分析 (6)三、会议学术质量总结 (8)四、特色活动 (17)五、会议调查问卷反馈 (18)六、媒体报道 (20)七、与中国联合国协会进一步合作的请求 (21)八、结语 (22)大学。
会议两所指导单位——北京大学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分别在政策和学术两方面给予大会有力支持。
会议的承办方——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是北京大学团委领导下的学生社团,主要分为中学、大学和联合三个项目部,中学项目部负责该会议的所有具体承办任务。
大会组委会由项目部自行选出,并经指导单位批准后上任。
组委会成员均为北京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自不同院系,接受指导单位的荣誉聘书,任期自每年4月开始,至下一年4月结束,共一年。
根据2011年会议的需求,本届大会的组委会成员安排如下:职位姓名来自院系主管范畴秘书长沈希外国语学院中学项目总负责副秘书长牟舣国际关系学院财务、地区分会副秘书长邢源信息管理系会务、技术总负责学术总监马瑞娜外国语学院GA, UNFF, CSW, HABITAT学术总监吴溢慧外国语学院SC, IMO, MPC学术总监徐慕文外国语学院UNCTAD, AU, FSC, AF协调总监郑若愔政府管理学院高中联系人协调总监王岩桦社会学系高中联系人会务总监徐小溪国际关系学院会场及宾馆总负责会务总监石舍非信息管理系会议用品总负责公关总监刘昀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组织联络;媒体总负责公关总监王茜茜元培学院网站建设与维护;学者、嘉宾总负责公关总监陈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赞助商总负责经过组委会选拔,有60名本科生负责主持各委员会的学术工作,主要包括:议题设置、背景指导及更新的撰写、回答中学生来信或提问、主持官方论坛专版、主持大会程序、邀请学术讲座嘉宾等:GA-LEGAL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Co-Director 姜斌法学08 Co-Director 张月尧法学08 AD 赵笑竹法学07 AD 赖梦茵法学10 AD 杨妍捷国关10FSC 未来安理会AD 杨婧物理10 AD 郑雨蒙信管10 AD 李正一法学10 AD 康悦社会10SC安全理事会Co-Director 徐菁玮工学09 Co-Director 徐博雅外院09 AD 张梦秋元培09 AD 孙经娜光华10 AD 韩钧炀外院10AU非洲联盟大会Director 王筱稚元培10 AD 王子豪元培09 AD 严丹骅新传09 AD 祁祺经院10 AD 杨鹤经院09 AD 苏筱琳元培10UNCTA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Co-Director 杨小雨光华09 AD 刘雅清经院09 AD 余韧哲信科10 AD 王倩芸国关10 AD 张露外院10 AD 杜周安安外院10HABITAT联合国人类居住区规划署Co-Director 陈超外院08 Co-Director 徐天一历史09 AD 臧正城环09 AD 龙镜霓光华10 AD 周佳外院10IMO国际海事组织Co-Director 张世海数院09 AD 赵梓彤外院10 AD 张晨悦考古10 AD 周伊伦光华10UNFF联合国森林论坛Co-Director 张韦伟外院08 Co-Director 刘获国关09 AD 陈迎新外院09组委会于2010年5月6日-16日进行了大会报名工作,共有118所中学提交了报名表。
复旦附中模联_理性追寻梦唤回归_丁恒17种种⽭盾的根源,模联作为⼀项学校课外社团活动,正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中学⽣的青睐。
从最初完全被知名⾼校(如北京⼤学、外交学院等)负责会议的组织筹划,到现在越来越多地由中学⽣⾃发地组织地区性甚⾄是全国性会议,模联活动在我国的推⼴犹如⾬后春笋,令⼈⽬不暇接。
⼀、复旦附中模联社对模联的追寻历程复旦⼤学附属中学模拟联合国社(以下简称“复旦附中模联社”)成⽴于2004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活动是由世界各国官⽅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组织的活动。
⾃诞⽣⾄今,模联在欧美已拥有超过50年的历史,⽬前全世界每年举办近400个模联会议,吸引超过20万名优秀⾼中和⼤学⽣参加。
模联活动引⼊我国已逾⼋年。
⼋年来,以其⽣动紧凑的会议形式、紧贴国际时政的会议主题以及对参会者思维、表达、合作等综合素质的锻炼,给⽆数参与过模联活动的学⽣带来难以替代的教育意义。
从提升演讲、辩论能⼒到培养批判性思维,从树⽴国际视野、学会换位思考到深刻理解现实社会中复旦附中模联:理性追寻梦唤回归⽂ _ 丁恒叶朝良王雯徐清扬18话⾯试,最终确定出主席团成员。
我们所独创的“⼤背景调研、⼩切⼝探究”的议题研修模式,⼒求让参会代表在仅4个⽉的会前准备阶段和仅4天的会议中能够真正领悟到,作为⼀个国家领袖或作为⼀名外交官所必备的各项能⼒和技巧。
⼆、模联活动铸就⾼中⽣的领袖⽓质复旦⼤学国际中学⽣模联⼤会⼀直关注当代中国青年学⼦在“国家意识”“国际视野”“时代关怀”等⽅⾯素质的培养,注重对与会学⽣社会性的启发,从政治、经济、⽂化、社会四⼤⽅⾯设计会议,努⼒将模联活动这个德育⼤平台做得更加精细和夯实。
我们在模联社每⼀周或两周⼀次的课外社团活动前,预先设定国内外的热点话题,让学⽣在活动中进⾏热烈探讨,形成碰撞。
在这⼀过程中,充分体现与会同学胸怀家国天下的热忱。
⼀般情况下,⼤会主题的确定,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最后才确定出⼀个有代表性的国际话题作为议题,让学⽣通过扮演各国家代表,模拟联合国的开会过程。
开篇子夜凯旋归1993年8月30日,《解放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载了新华社于8月29日发自新加坡的一条消息:上海复旦大学代表队今天下午在此荣获第一届国际(中文)大专辩论会冠军。
台湾大学队获亚军。
复旦大学蒋昌建同学被评为本届辩论会“最佳辩论员”。
子夜。
虹桥机场。
喧闹了一天的国际航空港渐渐平静下来了。
大厅里,灯光依然是那么明亮,上书“热烈欢迎复旦大学辩论队胜利归来”一行大字的横幅分外醒目,横幅下站着5位手持鲜花的女大学生,一派喜气洋洋。
此时此刻,当晚最后一架班机——从香港飞来的MU536Y已缓缓着陆。
来了,夺冠归来的将士们走过来了:那走向欢迎人群的步履掩饰不住连日来唇枪舌剑的疲惫,而胜利的微笑依然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顷刻间,凯旋归来的教练和辩手们被鲜花、掌声、摄像机、话筒、闪光灯所包围。
领队兼教练俞吾金教授轻轻地推开了上海电视台记者伸过来的话筒:“你们还是多采访我们的队员吧。
”只见他紧紧地握住了迎上前来的校党委副书记宗有恒、秦绍德、程天权的手,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细心的严嘉从箱子里取出了一束特别包装的鲜花,穿过人群,来到了辩论队负责人张霭珠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张老师,这束鲜花是我们特意在新加坡为您选的。
”张霭珠接过鲜花,眼眶禁不住湿润了。
蒋昌建、姜丰,一个是“最佳辩论员”,一个是唯一的女选手,此时此刻,纵然是“雄辩滔滔”、“词锋锐利”,也杀不出记者们轮番进攻的重围。
在凯旋的队伍里,细心的人们注意到,顾问王沪宁教授、辩论队联络员、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张一华没有露面。
悉知内情的人告诉笔者,他们已于10个小时前返沪:他们把鲜花和荣誉留给了队员们。
在横幅前,队员们合影留念。
秦绍德宣读了杨福家校长访美返沪途中在香港给参赛队发来的传真:“热烈祝贺你们取得的胜利,盼继续努力,为振兴复旦共献智慧。
”“复旦人太棒了!”作为一个老复旦人,并曾率领复旦代表团出征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的上海市高教局常务副局长伍贻康教授显得异常激动,“复旦再次夺冠决非偶然。
投身教育:青年才俊的出走与回归作者:刘源隆来源:《小康》2017年第12期对于起初依靠“模拟联合国”起家的嘉朋汉坊而言,将中国教育的优势发扬光大的同时,更希望将西方教育的优势引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来,用商业撬动教育体制的改革“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
青年学生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通过亲身经历联合国会议的流程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国际大事。
模联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于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
2000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模拟联合国团队之一——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协会。
之后,在中国联合国协会的大力推广下,中国的一些高校开始相继参与或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
“它更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游戏。
”冯宇辰向记者解释道。
这位被称为“模联”圈最资深的培训老师,大学期间就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的职务。
如今他和三个好朋友齐特、李博霖、蒋思哲一起创办了目前中国最具规模,也是最为成熟的模联培训机构——嘉朋汉坊,他任首席执行官。
“模联”也能是一门生意嘉朋汉坊首席运营官齐特说:“英语首先是必备的,在模联会议中,每一个与会者都要代表一个国家进行观点阐述,能够培养逻辑思考、公开演讲等能力。
”此外,在国际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都要储备大量的知识,就像齐特所言,“这是一个综合的课程,通过一门课就能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
很多人由此单纯认为模联是在辩论。
“其实并非如此。
”齐特直言,“模联最感染我的,就是它没有输赢,而是大家表决,做出决议,更像是学生们在讨论,形成一致的观点。
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融入一个集体、融入社会。
”冯宇辰、齐特和李博霖是北京大学本科的同窗,也正是“模联”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2007年初,我们三个人代表北大去荷兰海牙参加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最早的创业想法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冯宇辰回忆起十年前的他们在海牙时每天的秉烛夜谈,创业的构思曾让他们激动得彻夜难眠。
2002年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经过严格的选拔,团队中的六名队员被选中赴美与JCCC 团队的队员一起参会。
这也是中国范围内第一次派代表参加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在全程五天的会期里,六位同学运用流利的英文与各国学生精英唇枪舌战,给与会各国代表及会议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包括李振、毛晓宇等六位参赛队员及带队老师们在CHINA国家牌前的合影2002年西安模拟联合国大会:2002年12月21日,2002西安模拟联合国大会成功举办。
来自国内的10所大学及来自美国的1所大学参加了大会.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此次大会收到了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贺信。
2004年我校代表队在纽约模拟联合国大会获奖后与其他代表合影2005年团队参加纽约NMUN大会获奖照片2006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年10月召开了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外交学院承办的“2006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
我校派出了陈飞,吴天俣,马媛怡,杨拓,郭文波5名队员参加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代表埃及和泰国,分别在3个委员会讨论了气候变暖,削减贫穷和反腐败等国际热点问题,并获得“最佳立场文奖”。
2006年北京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我校队员与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合影2006年我校队员与中国原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的合影2006香港模拟联合国大会:2006年11月,我校王超、陈杰、张中夏和王溪筠4位同学代学校参加了有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香港模拟联合国大会”。
在会上,他们代表澳大利亚,与其他代表讨论了裁军等热点问题2006年香港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我校代表展出西北工业大学校旗我校代表在美国国会山前摆成NMUN的造型,象征着我们团队2007北京大学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2007年3月,由北京大学主办的2007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举行。
我校派出8名队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分别代表巴西、坦桑尼亚和东帝汶,在不同的委员会中讨论了裁军、艾滋病等问题,并获得“杰出代表队”奖,王秋红同学还获得“杰出代表奖”。
龙源期刊网
四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获奖
作者:
来源:《杰出人物》2015年第05期
日前,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联合国协会等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举办。
内蒙古代表团选派的吕正端、巴惠质获得最佳风采奖,汤林彬、牛圆圆获得最佳立场奖。
此次大会以“胸怀世界;筑梦青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省级团委代表,各省市49所重点中学的师生代表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组成的主席团共600多人参加。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代表团代表内蒙古参加了本次大会。
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在模拟联合会上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
会议期间,还组织师生们参加了“七彩青春;放飞梦想”主题音乐会、外交官讲座、学生论坛、教师论坛、地球村晚会等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