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同被名校录取:哥哥北大弟弟复旦
- 格式:docx
- 大小:14.23 KB
- 文档页数:2
攀比攀出了动力双胞胎、数学天才、被名牌大学提前录取,这些都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新闻点,在李叶峥、李叶嵘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第一时间,就有媒体对他们做了报道,随后又被众多网络媒体竞相转载,一时间,“金陵中学一对双胞胎被提前录取进南大”“数学天才对数字不敏感”“数学天才记不住自己的手机号”“上课贪玩,数学却一直拿高分”等炫人耳目的新闻铺天盖地。
而这对双胞胎的父亲李平,则认为这样的报道有误,孩子数学成绩那么好,怎么可能对数字不敏感?记不住手机号,是因为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兄弟俩都是乖学生,平时上学从不带手机,所以也就记不住手机号了。
说他们贪玩,更是与事实不符,这对其他孩子和家长是一种误导,相反,兄弟俩学习特别认真,在家都不浪费一分一秒,上课更是刻苦专心。
所谓的“数学天才”,也并不是天生如此,还是靠从小的教育引导和自身的努力。
说起育子经验,李平特别强调,要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引导。
兄弟俩从小不大爱说话,动手能力比较强,在一起玩玩闹闹得挺开心。
他们的特点就是喜欢攀比:妈妈买了一套塑料拼图,哥哥先抢过来拼了一把吉它,弟弟看着好玩,也要拼个什么东西,插件不够了,要拆掉吉它,互不相让打了起来;姑姑给买了两套一样的衣服,唯一不同之处,就是一套是蓝边的,一套是红边的,兄弟俩全抢那套红边的……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要买玩具,就带他们一起去,由他们自己决定买什么。
爸爸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带他们去买玩具,想买一个机器人、一架飞机,好让两个孩子换着玩,可兄弟俩全要飞机,只好全给买飞机。
攀比不仅锻炼了兄弟俩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争先,一个要比一个好。
爸爸更把这种攀比精神提高了一个层次,在小学二年级带他们去上课外奥数班后,把班里一个成绩好的同学定为兄弟俩的榜样,这样“对症下药”,带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对枯燥的奥数学习有了兴趣。
“学数学就像看《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一样,感觉很惬意。
”哥哥提起数学,眉飞色舞:“真的,说了你不相信,一旦不学数学,就觉得自己浑身力气没法使,大脑一片空白。
复旦双胞胎姐妹花孙雨朦和孙雨彤年龄资料及照片 1994年出生的南京双胞胎孙雨朦和孙雨彤,2012年分别以第一和第二的成绩,从南外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如今两人又同时被哈佛研究所录取。
姐妹花还曾参加过《一站到底》。
下面就来看看孙雨朦和孙雨彤相关资料。
复旦双胞胎姐妹花孙雨朦和孙雨彤,不仅颜值高,还是学霸。
1994年出生的孙雨朦和孙雨彤两人就读复旦英语系,因参加《一站到底》走红,清纯的模样电晕大批网友。
下面就来看看孙雨朦和孙雨彤相关资料。
2012年的时候,孙雨朦和孙雨彤分别以第一和第二的成绩保送进入复旦大学。
如今,在距离大学毕业还有不到100天时间,两人也双双收到喜讯,同时被哈佛研究所录取。
孙雨朦和孙雨彤还记得从南京外国语学校一同考入复旦大学的双胞胎姐妹孙雨朦和孙雨彤吗?她俩2006年小升初时一同考上了南外。
6年后又双双入围复旦大学保送考试并一举成功,在复旦读书时因颜值高且表现优异被公认为校花。
如今,这对双胞胎又一次刷新纪录——双双被哈佛大学录取了!孙雨朦和孙雨彤孙雨朦、孙雨彤姐妹俩1994年8月29日出生,从小就是吸引人眼球的小美女。
她们初中和高中就读南京外国语学校。
初一时,两人一同主持年级里的文艺汇演;高中又一同参加学校的健美操队,并双双获得“健美操二级运动员”;2012年双双入围复旦大学保送考试。
有意思的是,在南外被保送至复旦的11名学生中,她俩考试成绩不相上下,名列第一、第二名。
两人还参加过《一站到底》,主持过一场有三马(马化腾、马明哲、马云)出席的互联网金融论坛。
今年3月5日,她们又同时拿到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孙雨朦、孙雨彤和妈妈通过两人及她们的妈妈的新浪微博看到,妹妹孙雨彤自称“臭老姐的二驴子妹妹”,复旦英语系,爱炸鸡也爱金钟仁。
她在微博上俏皮地写道,“漫长的申请季,在最近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年的时间,准备、选方向和学校、考托福GRE、写文书,还有漫长的等待,终于不负努力,得到了自己心动的结果。
从复旦、哈佛到央视,姐妹花演绎精彩青春作者:来源:《下一代英才》2018年第02期近段以来,曾被诸多网友惊羡的复旦姐妹花在央视节目中一次性记住军体拳招式,再次走红网络。
围观网友直呼: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复旦姐妹花节目上打军体拳,惊呆众人还记得那对一度被网友称为“复旦学霸姐妹花”的双胞胎吗?近日,这对双胞胎登上了CCTV-1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的舞台,再次惊呆了众人。
节目中,在模拟招飞环节,教练向四名队员同时教授军体拳,双胞胎姐妹花孙雨朦、孙雨彤一次性记住了全部招式。
在随后的模仿操测试中,二人同台表演,动作与教练教授的完全一致。
姐妹花的超强记忆力与模仿能力,令剑桥博士邓楚涵甘拜下风,让招飞专家点头称赞。
主持人撒贝宁看后直呼不可能,惊叹道:“她们有心灵感应,一个人会了,就等于两个人都会了。
”从复旦到哈佛,一路形影不离除了在节目中的精彩表现,孙雨朦和孙雨彤更早被人熟知,是因为姐妹二人同时被保送复旦大学,而后又一同被保送哈佛大学读研,可谓是妥妥的学霸。
据了解,孙雨朦、孙雨彤姐妹俩从初中和高中就同时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曾双双获得“健美操二级运动员”。
2012年姐妹二人入围复旦大学保送考试,在南外被保送至复旦的11名学生中,她俩考试成绩不相上下,名列第一、第二。
2016年5月,她们从复旦毕业后又被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录取。
今年夏天,她们从哈佛毕业,如今一同进入央视四套工作。
据姐姐孙雨朦介绍,除了各自出国交流的时间,二人几乎形影不离。
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有人傻傻地分不清姐妹二人,而她们也会偶尔假装成对方,以对方的语气和同学开玩笑。
孙雨朦说:“到了大三大四这个阶段,妹妹俨然成了我的‘情感经纪人’,对我有好感的男生也知道我们姐妹形影不离,如果不征得妹妹同意,跟我一起看个电影都没可能。
”早在中学阶段,二人就对主持产生了兴趣。
学校里每年都要借鉴美国总统大选的做法,进行干部竞选,由候选人逐一到不同的班级演讲,争取学生的投票。
两对双胞胎考入同一所大学各选不同专业两对双胞胎考入同一所大学各选不同专业双胞胎兄弟陈海兵(哥哥)和陈海军。
现代快报供图双胞胎姐妹吴欣蓉(姐姐)和吴欣桦。
现代快报供图双胞胎兄弟姐妹,不仅长得一模一样,小学、中学都在一起读,甚至高考的分数都惊人相似,如今又进同一所大学,真是有缘啊!这两天南京高校陆续开学,记者在新生报到的人群中,就发现了这样几对“完全相似”的身影。
虽然又进了同一所大学,不过他们(她们)都特别选择了不同的专业,他们共同的感受是:不想再成为彼此的“复制品”,再过相似的生活就太没劲了。
都考383分,连每一门的成绩也“雷同”来自江苏南通的这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名叫陈海兵,弟弟名叫陈海军,不仅长得像,高考成绩都一模一样,兄弟俩均考出了383分。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每一门科目的成绩也都大体相同——数学分数是一样的,英语和语文都只差一分,弟弟的选测科目等级是A和A+,哥哥是双A。
遇上高考同分这样的“意外”,兄弟两人也连呼“没有想到”。
18年形影不离,都爱打篮球听歌看武侠1991年7月28日,陈海兵、陈海军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农村,早出生15分钟的陈海兵成为哥哥。
他们的求学经历大体相同,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高中时就读于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班级,现在又考进了相同的大学,可以说从小时候开始,他们就“形影不离”。
这对双胞胎男孩的性格都比较内向,低调,不太爱说话,但是做事沉稳。
哥哥陈海兵告诉记者,有时候他觉得陈海军更像是自己的哥哥,因为他处理事情的时候更加成熟和老练。
他们的爱好也是大同小异,哥哥喜欢运动,篮球打得不错,兄弟俩经常会一起打打篮球,切磋球技。
两个人也都喜欢看体育方面和武侠方面的节目。
至于听音乐,哥哥喜欢听英文歌,而弟弟喜欢听日韩的歌曲,“其实我根本听不懂日韩歌曲唱的是什么,只是觉得旋律很好,凭感觉听听的”,弟弟陈海军说。
有人说,双胞胎之间会“心有灵犀”,彼此能感觉到对方的想法。
对此,弟弟声音中掺着笑意对记者说:“一时想不出来他们之间有什么心意相通,不过有时候确实有相同的想法。
长沙双胞胎兄弟同校同班高考同考688分同校同班双胞胎高考同获688分也太神奇了6月25日14时,长沙凉爽的天气让人觉得有些舒适,可是在长郡中学附近某小区的居民楼内,双胞胎申致、申泽家的气氛有点紧张,全家人默默守候住在电脑旁等待高考成绩放榜。
“688分!”6月25日14时30分,申致率先查出了自己的高考成绩,此时,全家欢呼起来,申泽也顾不上查分连忙拥抱哥哥,“我的怎么还不出来?”申泽似乎有点紧张,一遍两遍三遍,终于申泽的高考分数也显示出来,“688分!我和哥哥一样的分数。
”此时,全家开始尖叫起来,“太神奇了,我不是在做梦吧,兄弟俩不仅总分一样,连数学和化学成绩都一样,数学139分、化学93分。
”爸爸申斌拍了拍脑袋,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16时30分,记者来到长郡中学,在教学楼下见到了这两位青春活泼的学霸,与他们一同感受高考放榜的喜悦。
查出同分倍感惊喜希望未来共赴北京求学初次见到兄弟两,面对相似的长相,记者根本分辨不出哪位是哥哥,哪位是弟弟。
看着记者满脸疑惑,申泽给了记者一个提示,“哥哥性格稳重,沉得下心;而弟弟则性格比较活泼。
”“那你就是弟弟咯。
”看见记者一猜就中,申泽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
申泽告诉记者,从小到大哥哥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总是喜欢朝着哥哥追赶,“这次终于赶上了,跟哥哥考出相同的分数。
”申泽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其实,弟弟也很优秀,在班上和同学相处得很好。
”申致连忙开始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弟弟,生怕大家忽略了弟弟,他说:“我们很喜欢飞机,像歼20这种先进的战斗机,他们流畅简洁的外形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与祖国的强大。
”记者了解到,兄弟两都是狂热的军事迷,从小就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只要拿到电视遥控器,一定会调到军事频道,并在高中期间还加入了学校的“枭龙军事社”,“‘枭龙’是中国在2003年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一款战斗机,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的有力体现,所以我们社团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沿用这个名字。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双胞胎兄弟双双考上清华平时考试轮流拿第一
8月26日,清华大学迎来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新生——金晨、金曦。
这对来自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的孪生兄弟,同样的个子,同样的眼镜,同样的平头,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两人要不是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很难分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你追我赶考试轮流拿第一
今年高考,哥哥金晨考了693分,被清华大学电子系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录取。
弟弟金曦在发挥欠佳的情况下也考了668分的高分,被录取为清华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定向生。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金晨、金曦哥儿俩是1992年4月23日出生的,那天是世界读书日。
“这俩孩子从小就特别爱学习、爱读书。
”爸爸金道旭说,兄弟俩一直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当被问到哪个孩子学习更好时,金道旭自豪地说,两个孩子的成绩一直不相上下,你追我赶,这次考试老大得第一,下次考试可能就换成老二拿第一了。
坐在一旁的哥哥金晨补充道:“这好像都成了一个规律,这次我考第一,那么下一次的第一名肯定是金曦。
我和弟弟就是这么着过来的。
”
遇到大考时,粗心的弟弟就会略输哥哥一点儿。
今年的高考成绩就是证明,哥哥金晨高考成绩列____(省、市、区、县)第3名,其中数学144分、。
双胞胎学霸姐妹考取北大清华父母均为工人
据新华社长春7月3日电近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双胞胎姐妹李佳欣和李佳奇,分别接到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电话,“你们可以选择专业了。
”两张一模一样的脸上绽放出了同样开心的笑容。
姐姐李佳欣以理科698分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妹妹李佳奇以理科707分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
从小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姐妹,即将在北京圆上大学梦。
“她俩从小就是形影不离的。
”母亲李艳平说,1996年7月出生的两姐妹,家在吉林市高新区。
父母都是吉化炼油厂分析车间的工人,姐妹俩同时上学,对于工薪阶层是个不小的负担。
“小学因为上不起实验班,两个人只能都进普通班。
但她俩学习都很好,年级排名一直都在前十名。
”李艳平说。
父母两人都不是大学毕业,但希望两个孩子将来都能步入大学。
姐妹俩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兴趣,五年级的时候,分别获得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二等奖。
后来进入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姐妹俩就寄宿在学校。
李艳平和丈夫虽然惦记着他们,但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到长春市陪读。
“我们从小就培养她们的自立能力,她们七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做饭了。
”李艳平说,高考前一天,李艳平夫妇还在上班,考试当天才赶到长春陪考。
一起上小学、一起读初中、一起进高中,姐妹俩形影不离,在性格上却不尽相同。
妹妹李佳奇开朗活泼,高一时就入选学生会财务司,当司长“掌管学生会的财政大权”。
姐姐相对文静忠厚,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
高中成绩不冒尖后劲足双胞胎兄弟考上牛津剑桥在高中成绩并不冒尖的上海双胞胎兄弟高齐翔和高齐磊,近日分别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录取。
谈及自己的成才经历,兄弟俩最感激的是父母,特别是父母从小培养他们下围棋的兴趣,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等到完成上半年的学业和考试,今年9月,他们将踏上英国留学之旅。
兄弟俩考上名校初中毕业后,哥哥高齐翔考入了上海交大附中,弟弟高齐磊考入了上海市北中学。
高二下学期,爸爸带兄弟俩参加了当年的中国国际教育巡展,正好遇上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师大剑桥国际中心首次招生。
该中心要求学生先在原来的高中休学,然后前往该中心学习两年的剑桥A-Level课程(英国国民教育课程),再参加英国的“高考”AS和A2考试并填报志愿。
由于当时高中的知识点已经学得差不多,兄弟俩都想尝试参加英国“高考”。
后来,经过爸爸拍板,兄弟俩双双成为上师大剑桥国际中心的首批“吃螃蟹”者。
今年2月,兄弟俩相继收到牛津、剑桥的预录通知书。
高齐翔还收到了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巴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齐磊也收到了帝国理工大学、华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家长教他们全面发展能被牛津和剑桥分别录取,兄弟俩最感激的人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爸爸从小培养我们下围棋,我和弟弟如今都是围棋业余三段,学围棋训练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我们的学习大有帮助。
”高齐翔说。
“爸爸平时很少辅导我们的学习,但他总是强调学习要自觉、主动。
他不会因为我们某次考试成绩不好而责骂我们,平时也不禁止我们玩电子游戏。
他还经常鼓励我们参加体育运动和社会实践,教我们全面发展。
”高齐磊说。
英国一些好做法值得借鉴高齐翔在交大附中读书时,学习成绩只在年级组400名学生中排100名左右;高齐磊在市北中学时,学习成绩也只处于中上水平。
但到了上海师大剑桥国际中心学习后,两人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前在高中学数学,觉得题目很难,知识点钻得很深,做题没意思。
北大最帅双胞胎:就是这么炫酷与拉风被称为“北大最帅双胞胎”的苑子文、苑子豪两兄弟在出版了一本名为《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的书后迅速走红。
如今,两位帅哥已经创立了自己的护肤品牌。
子文、子豪兄弟俩小时候学习并不出色,甚至有从小学被退回到学前班的经历。
相比成绩,爸爸妈妈更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篮球、电脑、游泳……只要是两个孩子感兴趣的,父母从不阻止,还会不停地鼓励他们去尝试。
正因为如此,尽管学习成绩一般,兄弟俩却过得非常开心。
高中时,他们从老家河北廊坊转到天津杨村一中求学。
高中的学习压力明显加大,兄弟俩多少有些跟不上节奏,开学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他们都只考到了年级140多名。
兄弟俩开始着急起来。
苑子文每天早上五点钟准时到学校上自习课,课间很少离开座位,中午也很少休息,活动课的时候,他就跑到图书馆做题。
苑子豪也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他每天清晨起来先背五组单词,然后去洗漱,在卫生间的墙壁上贴满各式各样的知识字条。
在刷牙的两分钟里,他会环绕卫生间一周,把墙上的所有字条都默记一遍。
兄弟俩心里都很清楚,高考不靠运气,只青睐实力。
很多时候,他们跟别人拼的,不过是谁更刻苦。
或许是哥俩有着一起探讨学习方法、比着学且善于总结的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比其他单打独斗的孩子有了不少优势,他们的学习成绩迅速上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苑子文和苑子豪兄弟分别以674分和683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国际关系学院录取。
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苑子文当上了班长,班上有五十多个中国学生和二十多个外国留学生,事情很多,每周还得去系里的办公室轮班,帮助老师整理资料;苑子豪的课程很多,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后来,兄弟俩写成了被称为治愈系最佳图书的《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这令“文豪”兄弟迅速走红。
许多服装品牌慕名而来,“我们现在和6个品牌有合作”。
如今和多个品牌合作的兄弟俩,身上的衣服大多是厂商赞助的。
时至今日,让“文豪”兄弟最自豪的是上大学后再没花过家里一分钱。
神奇!近10年超10对双胞胎高考分数相同
双胞胎之间,真有心灵感应?据相关统计显示,近10年超10对双胞胎高考分数相同,同卵双胞胎不仅外表一样,思想也大多都会是在同一维度的,而且彼此之间不用说话就能
明白真实的想法,简直是太神奇了。
武汉新洲一中的双胞胎兄弟袁睿麟和袁睿麒2021年高考总分同为664分,外语都是138分,有网友大呼“神奇”,经过梳理发现,近10年各地至少有10对双胞胎高考分数
相同。
2021年,天津双胞胎姐妹徐彤、徐晴高考同为601分;2021年,湖南益阳双胞胎
姐妹刘雅欣、刘雅莉成绩均为598分。
2021年,辽宁辽阳的双胞胎兄弟丁超、丁群以同分612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
高考中,双胞胎姐妹佳欢和佳乐考了相同的分数,有没有其他双胞胎出现过相同情况?昨天,记者上网一搜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类似的情况还真不少见新闻链接。
如此之多的双胞胎高考分数相同的例子,难道他她们真的有心灵感应?昨天下午,记
者采访了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许毅。
对于“心灵感应”一说,许毅予以了否定,他说,其实双胞胎分数相同或者相似并不
奇怪。
绝大部分的双胞胎都是单卵双生的,其基因基本差不多,而人的个性、智商以及基本
的生理特点主要都是由基因决定,所以一般的双胞胎在个性、智商、思维方式等方面基本
是一样的,其成绩、兴趣、爱好等也具有相似性。
另外,双胞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家庭、生长环境又一样,当他们面对同样的考试环境
和考题时,就很有可能选择同样的解题方法,甚至出现同样的错误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双胞胎兄弟同被名校录取:哥哥北大弟弟复旦
宁波镇海庄市的贺女士是位医生,她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今年刚参加完高考。
昨天(7月16日)早上,贺女士刚为病人做完一个剖宫手术,护士递来手机说:“北大
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就在前天,贺女士已经收到了一张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双胞胎哥哥叫赵梓文,被北大保送录取,弟弟叫赵梓易,考入复旦大学,两兄弟都是
镇海中学创新班学生。
说起儿子,贺女士一脸的欣慰:“从小到大,这俩孩子就没让大人操心过!”
老大小学三年级研究圆周率 老二每晚要听着古典乐入睡
虽然是双胞胎,但是因为是异卵,两兄弟长得不大像,哥哥身高1.72米,而弟弟身高
1.84米。不仅身高不一样,两兄弟的性格、爱好也不一样。
哥哥沉稳,从小对数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常买数学方面的书来看,这些书父母也看
不太懂。
小学三年级时,赵梓文就自己研究圆周率,能计算出小数点后的20多位。
高三第一学期快结束时,赵梓文参加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才结束,清华[微
博]大学[微博]的老师就找到了赵梓文,表示可以保送他,提出专业任其挑,但赵梓文婉拒
了。
因为初三时,赵梓文就订下目标:今后一定要到北京大学[微博]的数学科学院去学习。
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在努力。
第二天,北京大学的老师也找到了赵梓文,说只要他高考考上一本线,他就能进北大。
今年二三月份,赵梓文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获得金奖,据此获得了保送北
大的资格。
弟弟比较喜欢化学。复旦大学要到大二才会细分专业,赵梓易说,他很可能会选高分
子化学。
除了化学,赵梓易还非常迷恋古典音乐,特别是巴赫的曲子,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听着
入睡。
贺女士是妇产科医生,大学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孩子他爸是一名高级经济师,自己
开了家会计师事务所,大学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贺女士说,夫妻俩一直以为自己算比较会读书了,没想到两个儿子更厉害。
放暑假也不睡懒觉 学习完再玩耍
两个孩子学习都很自律,从没上过补习班。高三时,她在学校旁边给他们租了一个单
身公寓,就两兄弟自己住。
直到考前三个月,哥哥确定保送北大,她才过去陪小儿子。但她发现,弟弟夜自修回
到单身公寓,也不再学习了,而是看看报纸、杂志。
放暑假了,两个孩子还是很自律。他俩不睡懒觉,根据安排好的学习计划,当天学习
完成后,才上网、看美剧、出去玩。
哥哥自从确定保送北大后,就开始自学大学课程。贺女士说,老大有个目标——北大
本科毕业后,赴美攻读数学硕士学位。
兄弟俩约定,今后哥哥在北京找不到的学习资料,弟弟在上海帮忙找;弟弟在上海找
不到的学习资料,哥哥帮着在北京找,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