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电气专业)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电气)
项目名称:xxx#楼项目编号:xxx
建设单位:xxx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盖章):审图单位(加盖公章):
设计人:潘可明审查人:
附注:
1.光源选择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2x第6.3.4条相关规定。
2.照明控制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2x第6.
3.8条相关规定。
3.表格中填写计量装置所监测的各能耗子项名称,可参考《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
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9.2.6,9.2.7中一、二级能耗子项名称。
常见能耗子项名称如下:。
江苏省新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深度规定和审查要点江苏省新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一年四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切实加强政府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科[2010]90号),加快我省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新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项计量装置,实现建筑分类、分项能耗数据动态监测和远程传输,不断提高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依据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我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本规定。
本规定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江苏省建筑节能技术中心主要起草人员:陈继东杨映红陈禹路宏伟季柳金刘晓静陈礼贵夏卓平方玉妹丁欣之主要审查人员:王幸强邹万流庄佐生王卫平张广明目录1 总则 62 电气专业 63 给水排水专业84 暖通空调专业91 总则1.0.1 为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中设计环节的管理,保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文件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新建公共建筑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0.3 建筑设备的专业设计文件应按本规定进行编制,其内容应包括:计量装置选型要求、能耗分项计量设计要求、能耗数据上传要求等。
1.0.4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电气专业2.1方案设计2.1.1设计说明在建筑电气设计说明、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章节中,加设并简述该工程能耗监测系统的设置要求。
2.2初步设计2.2.1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
2、根据建筑物规模和建筑物节能等级,明确本建筑物是否设置能耗监测系统。
3、应说明分项计量和各级子项计量的计量表具应设置的位置,简述系统的构成。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样式一、外墙设计:1.在江苏省的冬季寒冷湿润气候条件下,建议在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如岩棉、聚氨酯等,以减少散热损失。
2.同时,在外墙设计中,应注重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如高性能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和光照透明度。
二、屋面设计:1.在屋面设计中,建议采用反射性较强的屋面材料,如铝合金屋面、柔性太阳能屋面等,减少热量吸收和热辐射。
2.同时,在屋面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来发电,为建筑提供可再生能源,并减少电力消耗。
三、建筑导热降噪设计:1.在建筑内部,采用隔热材料,如绝缘型空气凝胶、蓄热式建筑材料等,减少传导热量和降低室内温度波动。
2.在建筑的窗户和门等开口部位,采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如PVC 窗框、封闭式门等,减少能量传递和降低噪音。
四、建筑供暖与供冷系统设计:1.在江苏省的冬季,采用集中供暖系统,通过高效燃气锅炉、热泵或太阳能热水器等方式,为建筑提供供暖热源,利用余热回收系统减少能源浪费。
2.在夏季,采用地源热泵、风冷式空调等系统,通过地下管道或自然冷却方式,减少空调能源消耗。
五、建筑照明设计:1.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应采用LED灯具等高效能源照明设备,减少电力消耗。
2.同时,在建筑外部设置灯光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间和需求调节灯光亮度,减少能量浪费。
综上所述,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样式需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建筑功能要求等因素,采取外墙、屋面、导热降噪、供暖与供冷、照明等方面的节能设计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应注重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为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省新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1年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一年四月1 总则1.0.1 为规范我省新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施工图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特制定本要点。
1.0.2 审查依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国家、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1.0.3 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电气专业设计、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暖通空调专业设计等。
2 电气专业审查2.1 专项条文审查2.1.1 审查节能专篇—电气专业是否包含能耗监测计量系统专项条文说明。
2.2 设计深度审查2.2.1 审查电气专业系统图中是否设置能耗监测计量装置。
2.2.2审查电气专业系统图中能耗监测计量装置的设置是否满足《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 TJ111-2010第4.3.2条、第4.3.3条、第4.3.4条、第4.3.5条的规定。
2.3 设备材料表审查2.3.1 审查电气专业设备材料表清单中是否包含能耗监测各计量装置。
2.3.2审查能耗监测各计量装置是否符合《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 TJ111-2010第4.3.1条的规定。
3 给水排水专业审查3.1 专项条文审查3.1.1 审查节能专篇—给水排水专业是否包含能耗监测计量专项条文说明。
3.2 设计深度审查3.2.1 审查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室内平面图、系统图和大样图中是否设置能耗监测计量装置。
3.2.2 审查能耗监测计量装置的设置是否满足《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 TJ111 -2010第4.3.7的规定。
3.3 设备材料表审查3.3.1审查给水排水专业设备材料表清单中是否包含各系统的能耗监测计量装置。
3.3.2 审查各能耗监测计量装置是否符合《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 TJ111 -2010第4.3.6条的规定。
江苏省公共建筑供配电的节能设计规定供配电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负荷容量选用较高的电压等级,用电负荷较大的公共建筑宜采用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供电。
2、单台容量大于500kW的电动机宜采用中压供电。
在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情况下,应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控制变压器运行台数。
由两路电源供电的系统,应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的方式。
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及配电竖井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配电所应深入负荷中心,合理选择供配电路径,避免迂回供电。
380/220V供电半径不宜大于200m;当受条件限制且安装容量小于150kW时,可不大于250m。
2、低压配电室应靠近配电竖井,配电竖井宜设置在负荷中心。
功率因数补偿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采用低压(~220/380V)供电的公共建筑项目,当用电装机容量在100kW及以上时,其低压供电进线处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对采用10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公共建筑项目,其供电进线处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5。
2、无功补偿装置宜设置在负荷侧;变压器低压侧的无功补偿装置应具有抑制谐波和抑制涌流的功能。
3、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具有分相补偿或混合补偿的功能。
谐波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为减少谐波引起的损耗、导体发热、功率因数降低及其他危害,用户向公共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不应超过《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DGJ32/J 14的规定。
2、二类及以上的办公楼、金融机构、大型医院的医技楼、计算机中心以及其它含有较多谐波源的建筑物应在重要设备及电源敏感设备干线上设置有源滤波装置;当设置无源滤波装置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系统发生谐振。
电力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压器应选用10型及以上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音,接线组别为Dyn11的变压器。
变压器应自带强迫通风装置。
2、公共建筑物的电动机应选用节能型和高效率电动机,并应根据负载的不同种类、性能采用相应的启动、调速等节电措施。
3、应合理选择供配电线路的导体截面。
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前言为配合《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4(以下简称“绿色设计标准”)的实施,指导江苏省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编制工作,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编制本规定。
本规定根据绿色设计标准的要求,以《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以下简称“节能深度规定”)为基础进行编制,与2009版“节能深度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 明确适用的工程范围为江苏省内的新建民用建筑(扩建、改建民用建筑可参照执行),适用范围同绿色设计标准第1.0.2条及相关条文说明。
2. 根据绿色设计标准,增加了除节能外的绿色设计内容要求。
3. 明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绿色设计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为绿色设计专篇,还包括与绿色设计相关的设计说明、图纸、设备表、计算书等,两者有机结合、相互呼应协调,共同表达绿色设计内容。
4. 增加了给排水、结构专业的绿色设计内容要求。
5. 根据2009年至今江苏出台的有关技术标准,如: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71-2014、江苏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 111-2010等,对节能深度规定中的相关内容做了修改。
6. 根据上述2~5条的变化要求,结合2009年以来积累的节能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经验,编制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参考样式),以便更好指导绿色设计工作,从源头上贯彻好绿色设计标准。
7. 绿色设计专篇(参考样式)更多关注到到不同专业之间的工作协调,如绿色通用信息(绿色建筑星级目标、节能水平等)的共享,可再生能源利用、用能计量和能耗监测等事项的表述应协调一致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正确使用绿色设计专篇(参考样式),合理删除或增加有关内容,并应根据规范现行有效版本,对设计依据及样式其他部分所列规范及时予以更正。
电气节能专篇一、工程概况:所在城市建筑类别建筑功能建筑面积(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有无太阳能热水系统姜堰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办公 4.2万19 98.25框架、剪力墙有节能建筑类型:甲类公共建筑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与建筑能效综合管理平台设置与否:需设置。
二、设计依据: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第5.6节)3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4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JGJ32/J 14—2007(第6.2节)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6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7 国家、省、市现行的其他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三、供配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设备容量(Pe) kW277212 总计算容量(Pjs)kW 175173平均需要系数(Kx)Kx 0.63 4 功率因数(COSΦ)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 cosφ1 0.84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2) cosφ2 0.955 变压器总容量kVA 3200 SCB10 ,Dyn11,并采用强迫通风装置6 变压器平均负荷率(β) 0.697 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8变电所低压侧设补偿电容器柜进行集中补偿,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
9共设置2台变压器,变压器总容量=3200kVA2*1600变配电所深入负荷中心,公建低压配电距离小于200米。
四、照明节能设计要求及措施:房间或场所照明方式LPD值(W/m2)照度(lx)照明光源(功率、光通量、色温、Ra)统一眩光值(UGR)中庭一般照明- 400 二次装修确定-门厅一般照明- 200 二次装修确定-走道一般照明- 100 节能灯,Ra>80 -办公室一般照明9 300 细管荧光灯,Ra>80 19泵房一般照明 4 100 28、2600、2700、85 -变配电所一般照明7 200 28、2600、2700、85 -弱电系统机房一般照明9 300 28、2600、2700、85 -电梯机房一般照明- 200 28、2600、2700、85 -停车库一般照明- 75 28、2600、2700、85 -其它详见国家标准(1).光源的选择及电子镇流器的选择:高效光源,即直管荧光灯采用T5系列或光效大于90lm/w的T8系列,环形荧光灯采用TLD系列,配电子镇流器;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在2700K~3500K之间。
无锡市建设局关于贯彻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通知(锡建总〔2008〕59号)各市(县)、区建设局、各建设质监机构、各施工图审查机构、各建筑设计单位: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设计和审查工作,规范建筑节能设计行为,保证建筑节能审查质量,现将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苏建函科〔2007〕492号)和“关于印发《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通知”(苏建科〔2008〕32号)两个文件予以转发,并就加强我市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设计和专项审查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一、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节能审查(以下简称“建筑节能审查”)是提高建筑节能设计强制性标准执行率的重要保障,施工图审查机构要把建筑节能审查作为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重要环节,规范审查程序,建立健全节能审查质量保证制度和审查岗位责任制度,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省建设厅苏建科〔2005〕582号文印发的《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审查要点(暂行)》和《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审查要点(暂行)》要求进行审查,把好建筑节能审查关。
二、设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节能标准和建筑节能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
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的编制深度应符合《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苏建科〔2008〕32号)。
三、措施要求:(一)自2008年4月1日起报入施工图设计审查的民用建筑项目,各建筑设计单位、各审图机构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和审查工作。
(二)为确保设计和审查质量,设计单位必须选用经江苏省建设厅论证通过的建筑节能设计软件。
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设计中涉及电气专业的相关技术要求5月14号,无锡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在宜兴召开。
会上,为贯彻江苏省住建厅《关于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监测工作的通知》(苏建函科[2011]257号)、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锡委发[2010]60号)及无锡市建设局《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锡建总[2011]4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相关要求。
我中心戴胜荣副主任为到会的无锡地区(含江阴市、宜兴市)电气设计及审图人员作了《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设计中涉及电气专业相关技术要求》的报告,并与广大电气设计及审图人员进行了互动。
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设计中涉及电气专业的相关技术要求戴胜荣(无锡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一、公共建筑1、标准及规定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定以外,还必须严格执行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江苏省住建厅《关于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监测工作的通知》(苏建函科[2011]257号)、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锡委发[2010]60号)及无锡市建设局《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锡建总[2011]47号)等文件的要求。
2、着重强调的几点要求1)、甲类公共建筑及≥2万㎡的乙类公共建筑必须设置能耗动态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必须同时满足分类计量和分项计量的要求,且用能计量装置远传数据要与无锡市建筑能耗数据中心对接。
详按《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江苏省新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新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11年版)规定进行设计和审查。
⑴、分类计量主要是指6项能耗的计量,包括:电量(Kwh),水耗量(t),燃气量(m3 ),集中供热耗热量(KJ),集中供冷耗冷量(KJ),其他能源应用量。
建筑设计方案节能专篇编制要点江苏省建筑设计方案节能设计专项说明编制要点1 总则1.1为规范江苏省建筑设计方案节能设计,特制定本编制要点。
1.2根据建筑方案设计的深度要求及设计特点,设计方案应重点考虑建筑形体设计,同时注重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电气照明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节能设计。
2 节能设计依据2.1江苏省建筑设计方案节能设计应遵循以下节能设计标准、规范、法律和法规。
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4、《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6、《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7、国家、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3 节能设计专项说明编制3.1民用建筑设计方案节能设计专项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节能设计说明和节能设计相关图纸。
3.2节能设计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3.2.1项目概况3.2.1.1项目基本情况工程名称、项目性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等情况。
3.2.1.2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确定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分区,明确工程的节能设计目标(按照50%或65%及以上节能设计标准设计)。
3.2.2设计依据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说明所遵循的节能设计标准、规范、法律和法规。
3.2.3项目节能措施节能措施概述,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选择;建筑围护结构类型;保温隔热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3.2.3.1总平面设计节能方案如何根据建筑朝向、日照、风向等自然情况考虑建筑节能设计。
3.2.3.2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屋面、外墙(非透明幕墙)、外窗(透明幕墙)及外遮阳形式等围护结构的主要节能措施,对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体型系数等的控制。
3.2.3.3公共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采暖、空气调节的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采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及控制方案;通风系统、余热回收、过渡季节节能措施等。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电气专业)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第5.6节)
3.《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
4.《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JGJ32/J14—2007(第6.2节)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分册)
7.《江苏省公共建筑用能计量设计规定》(暂行)
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6.3.2及6.3.8)
9. 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照明节能设计要求及措施:
2.材料表中的灯具应有图例、光源功率、灯具效率、镇流器型式、主要场所的光源通量、色温、R a等。
四、大于20000m2的公共建筑,应按规定装设电能考核节能表计。
五、当工程含有变电所设计时,应补充如下内容:
1.负荷计算情况、供电电压选择及变电所位置情况概述,确认是否在负荷中心,否则说明原因。
2.变压器选择:
(1)型号:干式应选用10型及以上的、接线组别为DynLL低损耗、低噪声、高效、节能变压器;(2)台数:对季节性、冲击性及其它特殊设备是否专设变压器;
(3)无功补偿:应注明补偿容量及补偿前后的cosΦ;
(4)经济运行负载率:β=0.7~0.85。
六、对装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物,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配电、控制、保护、防雷与接地应按《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第5.6节实施,并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干部0057
—94,2000年版)第4.1.5条第二款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