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症状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长沙普济医院】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程往往在6个月内,轻症患者可无全身表现,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上行性感染以及血行性感染引起。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尿路刺激症状、全身症状以及局部体征。
1.尿路刺激症状:肾盂肾炎多由上行感染所致,故多伴有膀胱炎,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尿液混浊,偶有血尿。
2.全身症状:包括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40℃,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可有恶心、呕吐,或有腹痛,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
3.局部体征:一侧或两侧肾区疼痛,脊肋区有叩击痛及压痛。
此外,在肋腰点、上输尿管点有深压痛。
由尿路插管引起或尿路梗阻并发的尿路感染,多为急性肾盂肾炎,常可呈暴发性过程,出现败血症。
急性肾盂肾炎注意些什么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其特征是肾盂和肾小管的急性炎症。
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和恶心呕吐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肾脓肿、肾积脓和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面对急性肾盂肾炎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对于怀疑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和确定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较为严重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尿路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以评估肾功能和排尿功能。
其次,积极控制病情。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按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
抗生素治疗时间通常为7-14天,但对于复发性或慢性肾盂肾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
此外,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抵抗力下降。
第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肾盂肾炎容易并发肾脓肿、肾积脓和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对于复发性的急性肾盂肾炎,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尿路异常,如膀胱输尿管逆流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四,遵守医嘱和生活调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严格按医生的指示服药,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
此外,患者应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如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增强体质、避免嗜酒和烟草等有害习惯。
此外,患者应避免寒冷刺激,服用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最后,定期复查和随访很重要。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好之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尿常规、尿培养以及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监测疗效和判断是否存在复发情况。
对于复发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
在面对这种疾病时,我们应该早期诊断和积极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遵守医嘱和生活调理。
急性肾盂肾炎的诊疗及护理【主要表现】(1)症状体征:起病较急,可有腰痛、发热、寒战、乏力、恶心、呕吐等,有或无尿痛、尿频、尿急刺激症状。
检查可有肋腰点压痛或双肾区叩击痛。
(2)辅助检查:尿常规检验尿沉渣白细胞显著增加,发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本病诊断。
中段尿菌培养阳性。
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最好住院治疗。
(2)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多饮水,保持外阴部清洁,禁止性生活。
有恶心呕吐者,可静脉补充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等。
(3)抗感染治疗:根据尿液细菌培养和药敏选择抗生素,但急性肾于肾炎一经确诊不必等待结果即应开始应用抗生素治疗。
①轻型急性肾盂肾炎治疗方案。
一般可给氧氟沙星,成人剂量0.2克/次,2次/日,口服,连用3日,如有效再继续用药11日;如无效根据药敏更换相应药物,再连用14日。
②较重急性肾盂肾炎治疗方案。
用于体温超过38℃,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可用环丙沙星,成人剂量0.25克/次,2次/日,静脉滴注;或氧氟沙星,成人剂量0.2克/次,2次/日,静脉滴注;或庆大霉素1毫克/千克体重/次,3次/日,静脉滴注。
必要时改用或加用头孢噻肟,成人剂量2克/次,3次/日,静脉滴注。
获得药敏结果后调整抗。
静脉用药至体温正常72小时后,可改口服有效抗生素,连用2周。
③重症急性肾盂肾炎治疗方案。
适用于有寒战、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在未获得药敏结果前可选用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成人剂量2~3克/次,4次/日,静脉滴注;或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1毫克/千克体重/次,3次/日,静脉滴注;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钠,成人剂量1克/次,2次/日,静脉滴注。
通常使用一种氨基糖苷类,再加用一种半合成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后二者和氨基糖苷类联用有协同作用。
患者体温正常72小时后,改口服有效抗生素,14日为1个疗程。
(4)对症处理: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物;尿痛明显者,可适当应用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阿托品等;酌情应用碱性药物,降低酸性尿对膀胱的刺激。
急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与诊断急性肾盂肾炎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具有共同的泌尿系症状 ,即尿频、尿急、尿痛 ,并且实验室检查都可见尿中有白细胞和红细胞 ,且尿细菌检查均为阳性。
因此 ,作好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 ,对治疗尤为重要。
急性肾盂肾炎以女性较为多见 ,通常有尿路结石梗阻病史或呈现膀胱 -输尿管反流时易发。
急性肾盂肾炎一般会有较为明显的全身症状,比如体温升高、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为显著特征。
常伴发热、畏寒、筋骨酸痛、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急性肾盂肾炎体检时可有肋脊角或腰部压痛及叩击痛,多为一侧性。
若患该病需要住院及时治疗,卧床休息数周,给予大量时间调养。
必须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达到有效的组织和血清浓度。
即早期、联合、有效和全程使用抗菌药物,以防因治疗不当而转为慢性肾盂肾炎。
鉴别方法1、发热性疾病当急性肾盂肾炎的全身感染症状突出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易与发热性疾患如疟疾,伤寒,败血症等相混淆,误诊病例约占40%,但是,若能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注意显著的寒战与脊肋角的叩击痛往往提示本病的可能性,通过尿沉渣与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
2、腹部器官炎症有些急性肾盂肾炎可无尿路局部症状,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及女性附件炎等。
尿常规诊断肉眼观察:肾盂肾炎时尿色可清或混浊,可有腐败气味,极少数患者呈现肉眼血尿。
镜下检查:40%~60%患者有镜下血尿,多数患者红细胞2~10个/HPF,少数见镜下多量红细胞,常见白细胞尿(即脓尿)。
离心后尿沉渣镜下5个/HPF,急性期常呈白细胞满视野,若见到白细胞管型则为肾盂肾炎的诊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目前,国内有用血细胞计数盘检查清洁不离心尿,以≥8个/mm3为脓尿。
作此项检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留尿前必须清洁外阴,否则可因污染而出现假阳性,女性留取尿液时要注意不要混进白带。
2、尿液若放置数小时,白细胞破坏使结果不准确。
文/ 杨宇(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急性肾盂肾炎,是发生在肾盂和肾
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大部分为大肠埃
希菌(大肠杆菌)导致,也可为其他肠杆
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所引起,极少数为
真菌、病毒致病。
病原体多从尿道逆行进
入肾脏,也可以经血液循环引起肾感染。
该病女性患者多发,可能与女性的尿道短
而直,尿道外口与阴道及肛门临近的生理
结构相关。
急性肾盂肾炎会导致肾肿大、肾盂黏
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生理反射存
m m o l/L
血清钠136.6mmol/L(正常值135~145mmol/
正常值
氯化物 94.4mmol/L(正常值98~107mmol/L);。
急性肾盂肾炎诊断标准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检查,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尿常规检查可出现蛋白尿、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等情况。
2. 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疑似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应当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3. 血常规检查,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情况。
4. 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查,这些指标的升高可以提示急性肾盂肾炎的存在。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B超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显示肾脏的大小、形态、密度等情况,有助于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2.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复杂的病例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可以简要总结为,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尿常规检查显示蛋白尿、白细胞增多;尿培养及药敏试验阳性;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影像学检查显示肾脏有明显的炎症表现。
综上所述,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对于临床医生在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时有所帮助。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
该病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腰痛、发热、排尿困难和尿频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病症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和其他严重的后果。
本文旨在介绍急性肾盂肾炎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抗生素治疗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是急性肾盂肾炎治疗的关键。
症状较轻的病例可以在家中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治疗时间持续7-14天。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如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
•磺胺类药物:如甲磺草胺、氨甲硝唑等。
•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选择哪种抗生素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感染菌株的敏感性检测结果。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来服用,同时应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2. 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缓解急性肾盂肾炎带来的不适和症状。
这些措施包括:•补充水分:喝水可以帮助冲洗感染区域中的细菌,同时也可以缓解排尿不畅的症状。
•使用镇痛剂:腰痛是急性肾盂肾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可以使用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
•使用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多余水分,有助于缓解肾脏的负担。
•保持休息: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
3. 肾盂肾炎的预防肾盂肾炎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具体方法如下:•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和泌尿道的清洁,避免使用带有香味的沐浴液和洗浴用品。
•注意饮食健康: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度饮酒。
•经常性排泄:避免憋尿,尽量保持规律排尿。
•预防性抗生素:对于频繁发作肾盂肾炎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来预防再次感染。
•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影响未来的治疗效果。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按照规定时间和剂量服用药物。
•避免饮酒和大量饮水,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急性肾盂肾炎症状
一、主要症状
1、全身表现:起病大多数急骤、常有寒战或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有时恶心或呕吐等。
2、尿路系统症状:最突出的是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等,每次排尿量少,甚至有尿淋漓、大部分病人有腰痛或向会阴部下传的腹痛。
3、轻症患者可无全身表现,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二、典型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症状
肾盂肾炎多由上行感染所致,故多伴有膀胱炎,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尿液混浊,偶有血尿。
2.全身症状
包括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40℃,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可有恶心、呕吐,或有腹痛,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
3.局部体征
一侧或两侧肾区疼痛,脊肋区有叩击痛及压痛。
此外,在肋腰点(腰大肌外缘与十二肋交叉点)、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平脐处)有深压痛。
成都肾康肾病研究院专家谈由尿路插管引起或尿路梗阻并发的尿路感染,多为急性肾盂肾炎,常可呈暴发性过程(fulminating course),出现败血症。
这种败血症有人称之为尿路败血症(urosepsis),易发生内毒素性休克,病情险恶,多见于老年人。
原有糖尿病、镇痛剂肾病或尿路梗阻者并发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病人除有败血症样严重全身症状及血尿、脓尿之外,有时由于坏死乳头脱落引起输尿管绞痛,部分病人还出现少尿或尿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检查
一、尿常规:脓尿(每高倍视野≥5个白细胞)为其特征性改变,若平均每高倍视野中有0-3个白细胞,而个别视野中可见成堆白细胞,仍有诊断意义。
二、尿的细菌学检查:尿细胞培养及菌落计数是确诊的重要指标。
目前多采用新鲜清洁中段尿培养法。
三、其它检查: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时有助诊断,膀胱炎为阳性,有鉴别诊断价值。
X线及肾盂造影检查可了解尿路系统有无结石、梗阻、畸形、肾下垂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