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辅导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
A.(4,3)B.(3,4)C.(3,3)D.(4,4)3.水结成冰后,体积要增加111,1.08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1.08÷(1-111)B.1.08÷(1+111)C.1.08×(1+111)D.1.08×(1-111)4.一个三角形铁丝框架的周长是12厘米,把它的三条边展开,下面()可能是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展开图。
A.B.C.5.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甲、乙两个图形,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结果是()。
A.表面积一样大B.甲的表面积大C.乙的表面积大D.无法比较6.用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下面的立体图形,从()看到的形状是.A.正面B.右面C.上面D.左面7.观察下图的位置关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学校在公园西偏北50°方向400米处B.公园在少年宫东偏北70°方向300米处C.公园在学校东偏南50°方向400米处D.少年宫在公园东偏北70°方向300米处8.下面四幅图中,不可能是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是()。
A.B.C.D.9.某地居民生活使用天然气每月标准立方数的基本价格为4元/立方,若每月使用天然气超过标准立方数,超出部分按其基本价格的80%收费。
某用户2月份使用天然气100立方,共交天然气费380元,则该市每月使用天然气标准立方数为多少立方?()A.60 B.65 C.70 D.7510.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二、填空题11.三峡水电站平均发电八百四十七亿六千万千瓦时,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
数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质量培优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2.有一个深4分米的长方体容器,其内侧底面为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
当容器底面的一边紧贴桌面倾斜如图时,容器内的水刚好不溢出。
则此时容器内的水有( )。
A .13.5升B .18升C .22.5升D .27升3.张华 小时步行 千米,照这样计算,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正确的算式是( ).A .B .C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5.某商品原价289元,经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56(12)289x -=B .2256(1)289x -=C .289(12)256x -=D .2289(1)256x -= 6.右面三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 ).(每个正方形边长相等)A .图A 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最大B .图B 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最小C .三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一样大7.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表达一个数,下面表达错误的是( )。
A .B.C.D.8.将分别标有1、2、3、4、5的五张数字卡片反扣在桌面上,打乱后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出的数()。
A.是奇数的可能性大 B.是偶数的可能性大 C.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同样大D.可能性无法确定9.某地出租车行S千米收费3S元。
甲、乙、丙三人约定:由甲在A地租一辆出租车,途中乙在B地上车,丙在其后的C地上车,三人同时在D地下车。
已知AB=BC=CD=10千米,出租车按规定收费90元,那么这笔车费由甲、乙、丙三人按乘车的路程合理分摊,顺次应付()元。
A.40,30,20 B.50,30,10 C.45,30,15 D.55,25、1010.图4中小三角形应该有()个。
A.25 B.24 C.26二、填空题11.据科学家测算,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5980500000千米,这个数读作(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培优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把一个直径 2毫米的机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12 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1∶6B .6∶1C .1∶60D .60∶12.下面4个正方体中,( )可能是用下边的图形折成的。
A .B .C .D .3.做一份手工作业,晓妮每天完成它的415,3天可以完成这份手工作业的几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4115-B .4315⨯ C .4315+ D .41315-⨯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5∶3,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等腰5.五一节期间,某电器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019,设该电器成本价为x ,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x (1+30%)×80%=2019 B .x×30%×80%=2019 C .2019×30%×80%=xD .x×30%=2019×80%6.如图,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定,这两种量之间就是正比例关系。
B.同一幅地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C.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它们之间就是反比例关系。
D.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不一定存在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8.笑笑用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这样折叠4次,再沿虚线剪一刀,打开后的图形接近圆。
他这样做利用了圆的什么知识?下面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圆的周长永远是它的直径的兀倍B.同圆(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C.正多边形边数越多越趋近圆D.圆是曲线图形9.一种商品提价20%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
A.与原价相同B.比原价低C.比原价高10.一张圆形纸片被连续对折三次,对折后的图形如图所示,量得圆弧长1.57cm,则原圆形纸片的直径是()。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圆的半径与它的( )不成比例。
A .直径 B .周长C .面积2.将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比为( ).A .4:πB .π:4C .2:1D .无法确定3.某村去年生产油菜籽120吨,比前年增产一成五,前年生产油菜籽多少吨?正确的算式是( )。
A .120×15% B .120×(1+15%) C .120÷(1+15%) 4.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 .直角B .锐角C .钝角5.甲、乙两同学从学校出发到县城去,甲每小时走4千米,乙每小时走6千米,甲先出发1小时,结果乙还比甲早到1小时.若设学校与县城间的距离为s 千米,则以下方程正确的是( ) A .1146s s +=-B .146s s=- C .1146s s -=+D .4161s s -=+6.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与“2”相对的面是( )。
A .1B .3C .67.观察下图的位置关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学校在公园西偏北50°方向400米处B .公园在少年宫东偏北70°方向300米处C .公园在学校东偏南50°方向400米处D .少年宫在公园东偏北70°方向300米处8.如下图,一个长方形长为a ,宽为b 。
分别以长为轴、宽为轴旋转,产生了两个圆柱甲、乙。
判断甲、乙两个圆柱侧面积的大小关系( )。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比较9.朱小刚给杂志社审稿,获得稿费4800元。
按照规定,超过800元的部分应繳纳5%的个人所得税,他实际可拿到( )元。
A .240B .4600C .3800D .456010.一张纸如下图,连续对折两次,把圆形刻掉后,再展开出现的图形是( ).A .B .C .二、填空题11.40分=(________)时 8.25升=(________)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十12.3÷5=()6 =9∶( )=( )(小数)=( )%。
2024年小升初数学试卷(时间:90分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余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41t 比( )t 多51;60m 减少41是( )m ;50kg 比80kg 少( )%;4t 用去54t 还剩( )t 。
3.“六一”儿童节,荣老师参加班级联欢活动,他说:“用6,7,8这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如果是偶数的话我给同学们唱歌,如果是奇数的话我给同学们跳舞。
”请问荣老师( )的可能性大。
(填“唱歌”或“跳舞”)4.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圆柱的高是4.5dm ,圆锥的高是( )dm 。
5.A 是B 的60%,B 是C 的32(A ,B ,C 均不为0),则A:C=( ):( )。
6.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cm ,下底是10cm ,高是5cm(如右图),这个梯形的一个钝角是( )°,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cm 2。
7.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cm 2,高是底面直径的52,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cm 2,如果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cm 3。
8.同学们用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有37粒发芽,只有3粒没发芽,这些种子的发芽率是( )%。
9.研究表明,眨眼有利于消除眼睛疲劳。
据统计,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眨眼20次,看书时每分眨眼15次,玩电脑游戏时眨眼次数比正常状态时减少60%。
看书时每分眨眼次数比正常状态时减少( )%,玩电脑游戏时每分眨眼( )次。
10.下图中每个小三角形的边长是1cm ,照这样排列下去,第9个图形有( )个三角形,第10个图形的周长是( )cm 。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6分) 1.某校接近50人参加诵读比赛,其中有81的人获得一等奖,31的人获得二等奖,21的人获得三等奖,其余的人获得优秀奖,该校可能有( )人参加诵读比赛。
沪教版数学小升初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小明有一些糖果,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3,第二天吃了剩下的2/5,那么小明一共吃了糖果总数的几分之几?A. 5/15B. 7/15C. 11/15D. 13/15答案:B解析:设糖果总数为x,则第一天吃了x/3,剩下x - x/3 = 2x/3;第二天吃了2x/3的2/5,即(2x/3) * (2/5) = 4x/15。
所以小明一共吃了x/3 + 4x/15 = 5x/15 + 4x/15 = 9x/15,化简得3x/5,即小明一共吃了糖果总数的3/5。
选项B正确。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若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72B. 144C. 216D. 288答案:B解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厘米,则长为3x厘米。
根据周长公式,周长等于两倍的长加两倍的宽,即2 * (3x + x) = 48。
解方程得8x = 48,x = 6。
所以宽为6厘米,长为3 * 6 = 1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即18 * 6 = 108平方厘米。
选项B 正确。
3、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8cmB. 26cmC. 30cmD. 40cm答案:B解析: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a+b)×2,其中a是长,b是宽。
将长8cm和宽5cm代入公式,得到C=(8+5)×2=26cm。
所以正确答案是B。
4、小华有一个正方体,棱长为3cm,他想要计算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下列哪个计算公式是正确的?A. V=ab×2B. V=3a×3C. V=3a×a×aD. V=3b×3答案:C解析: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a³,其中a是正方体的棱长。
因为题目中给出的棱长是3cm,所以正确的公式是V=3cm×3cm×3cm=27cm³。
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培优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比例尺是1∶10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实际的直径比是()A.1∶10 B.4∶9 C.2∶3 D.无法确定2.钟面上分针旋转12圈,那么时针旋转的角度是()度.A.180 B.450 C.15 D.303.水结成冰后,体积要增加111,1.08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1.08÷(1-111)B.1.08÷(1+111)C.1.08×(1+111)D.1.08×(1-111)4.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和顶角度数的比是1:2,这个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D.无法确定5.比较下图中甲、乙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确定6.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上了数1点、2点、3点、4点、5点、6点,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情况.“3点”这一面相对的面是()A.2点B.4点C.6点或4点7.陈东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陈东家每月教育支出比水电支出多10% B.陈东家每月还购房贷款和食品支出一样多C.陈东家每月教育比水电多的支出是水电支出的2倍D.陈东家每月食品比教育多的支出是每月总支出的15%8.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
A.2倍B.4倍C.6倍D.8倍9.一件毛衣原价200元,提价110后又降价110销售,现在这件毛衣的价格是( )元.A.200 B.220 C.198 D.180 10.用小棒按照下面的方式摆图形,第()个图形刚好用了2021根小棒。
A.337 B.338 C.404 D.405二、填空题11.3.05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2小时15分=(________)小时5200立方厘米=(________)升34吨=(________)千克12.8∶10=()5=40÷()=()。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培优试卷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成语“立竿见影”在《辞源》里的解释为“竿立而影现,喻收效迅速。
”用数学的眼光来看,这是应用了比例知识中的( )关系。
A .正比例B .反比例C .比例尺D .不确定 2.下图圆锥形玻璃容器中装满水,将这些水倒入( )中正好装满。
(玻璃厚度忽略不计)A .B .C .D . 3.一种收音机,每台售价从120元降到100元,这种收音机的售价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120﹣100)÷120B .100÷120C .(120﹣100)÷100 4.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A .一个比,它的前项乘4,后项除以14,这个比的比值不变 B .非零自然数的倒数不一定比它本身小C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D .在同一个圆内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5.一堆煤,用去了20%后,还剩下60吨,这堆煤共有多少吨?解:设这堆煤有x 吨。
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0%60x =B .20%60+=x xC .20%60x x -=D .20%60x -= 6.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正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B .从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C .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D .从左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7.如图,表示福福骑车从家到图书馆看书然后返回家的过程中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福福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5千米B.福福去图书馆的骑车速度是10千米/小时C.福福在图书馆停留了2小时D.福福从图书馆返回家用了0.5小时8.将分别标有1、2、3、4、5的五张数字卡片反扣在桌面上,打乱后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出的数()。
A.是奇数的可能性大 B.是偶数的可能性大 C.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同样大D.可能性无法确定9.某地今年九月份有13是阴天,雨天不超过8天,剩下的是晴天,天数最多的是()。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600000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8000002.小郑有两个正方形骰子,每个面上点数符合如下规则:骰子相对两个面上的点数之和为7.下面是四个骰子的展开图.其中哪两个可能是小郑的骰子?A.Ⅰ和ⅡB.Ⅱ和ⅢC.Ⅲ和ⅣD.Ⅰ和Ⅳ3.已知一个半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 ).A.r+2r B.2r+r C.r+r D.2r+2r4.一个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的比为2∶2∶3,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5.“合唱团里有男生43人,比女生人数的2倍多3人.合唱团的女生有多少人?”设该合唱团的女生有x人,下面的方程中,正确的是().A.(43-x)×2=3 B.2x—43=3 C.2x-3=43 D.2x+3=436.有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立方体。
A.4 B.5 C.6 D.77.下面各句话中,表述错误的是()。
A.三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奇数B.2020年的第一季度共有91天C.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50%D.在﹣1、0、3、﹣2、﹣0.1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0.18.如图,以点A为圆心的圆内,三角形ABC一定为等腰三角形。
做出这个判断是运用了圆的什么特征?()A .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B .同一个圆的直径相等C .同一个圆的直径为半径的2倍D .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9.一种手机提价20%,后降价20%,结果与原价相比( ).A .不变B .提高了C .降价了D .无法比较 10.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
数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复习培优试卷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2.钟面上5时整,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
A.钝角B.直角C.平角3.一根绳子长310米,用去了15米,还剩多少米?根据题意,正确的算式是()。
A.310×15B.310×(1-15)C.310-154.用一根小棒粘住长方形一条边,旋转一周,这个长方形转动后产生的图形是()。
A.三角形B.圆形C.圆柱5.某地区烛光晚餐中,设座位有x排,每排坐30人,则有8人无座位;每排坐31人,则空26个座位,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30x-8=31x+26 B.30x-8=31x-26C.30x+8=31x+26 D.30x+8=31x-266.下图是正方体纸盒展开后的平面图,在正方体纸盒上与5号面相对的面是()。
A.1 B.2 C.37.x、y是两个变化的量,如果x3(0)=≠yy,在下面的表达中错误的是()。
A.x与y成正比例关系B.其图像是条直线C.y=3x D.若x×5,则y×58.把一个转盘平均分成9份,上面分别写有1、2、3、4、5、6、7、8、9。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落在某个区域的可能性,正确的表述是()。
A.奇数的可能性最大B.合数的可能性最大C.质数的可能性最大D.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相等9.一种电视机提价后,又降价,现价( )原价.A.高于B.低于C.等于10.把一个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后,得到下图,然后沿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较大一部分展开后是()。
A.B.C.D.二、填空题11.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共有1411780000人,这个数读作(______),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
十12.10.01里面有(________)个0.01,119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增加(_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小升初数学辅导试卷
对小升初数学辅导你了解多少呢,看看下文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是( )。
2.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45千克水中含氧( )千克。
3.在长2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上剪去一个最大的圆,这圆的周长是( )厘米,长方形剩下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一种书如果每册定价12元,可盈利25%,如果想盈利40%,则每册定价应为( )元。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0.01,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6.一个梯形上底是下底的23,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大、小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大小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
7.一个正方形的棱长减少20%,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 )%,体积减少( )%。
8.某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则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9.一个数除以6或8都余2,这个数最小是();一个数去除160余4,去除240余6,这个数最大是()。
10.在3.014,3,314%,3.1和3.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各式:14-X=0,6X-3,29=18,5X3,X=1,2X=3,X2=6,其中不是方程的式子的个数是( )个。
A、2 B、3 C、4
D、5
2.长和宽均为大于0的整数,面积为165,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共有( )种。
A、2
B、3
C、4
D、5
3.甲数是a,它比乙数的3倍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
A、3a-b
B、(a+b)3
C、a3-b
D、3a+b
4.某种砖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用这样的砖堆成一个正方体,用砖的块数可以是( )。
A、41
B、120
C、1200
D、2400
5.一台电冰箱的原价是2400元,现在按七折出售,求现价多少元?列式是()。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
A、240070%B、240070%C、
2400(1-70%)D、以上都不对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甲乙两杯水的含糖率为25和30,甲杯水中的糖比乙杯水中的糖少。
()
以上是小升初数学辅导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