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4
[推荐学习]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测量高度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使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例相等”的原理解决.要点诠释:测量旗杆的高度的几种方法:平面镜测量法影子测量法手臂测量法标杆测量法2. 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要点诠释: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 3.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则由比例性质可得:4.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则分别作出与的高和,则21122=1122ABC A B C BC AD k B C k A D S k S B C A D B C A D '''''''⋅⋅⋅⋅=='''''''''⋅⋅△△要点诠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比例线段的性质推证出来的.【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 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B是CD的中点,CD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留在坡面上。
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塔影长DE=18m,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 1.6m,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和1m,那么塔高AB为()A.24mB.22mC.20mD.18m【答案】 A.【解析】过点D做DN⊥CD交光线AE于点N,则1.60.82DN DE ==,DN=14.4,又∵AM:MN=1.6:1,∴AM=1.6MN=1.6BD=1.6×6=9.6(m).∴塔高AB=AM+DN=14.4+9.6=24(m),所以选A.【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难点是把塔高的影长分为在平地和斜坡上两部分;关键是利用平地和斜坡上的物高与影长的比得到相应的部分塔高的长度.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1.5m 宽的亮区DE.亮区一边到窗下的墙脚距离CE=1.2m ,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度BC.【答案】作EF⊥DC交AD于F.∵AD∥BE,∴又∵,∴,∴.∵AB∥EF,AD∥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EF=AB=1.8m.∴m.2. 如图,直立在B处的标杆AB=2.4m,直立在F处的观测者从E处看到标杆顶A、树顶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F,B,D也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BD=8m,FB=2.5m,人高EF=1.5m,求树高CD.【答案与解析】解:过E 作EH⊥CD 交CD 于H 点,交AB 于点G ,如下图所示:由已知得,EF⊥FD,AB⊥FD,CD⊥FD, ∵EH⊥CD,EH⊥AB, ∴四边形EFDH 为矩形,∴EF=GB=DH=1.5米,EG=FB=2.5米,GH=BD=8米, ∴AG=AB﹣GB=2.4﹣1.5=0.9米, ∵EH⊥CD,EH⊥AB, ∴AG∥CH, ∴△AEG∽△CEH,∴EHEG CH AG, 解得:CH=3.78米,∴DC=CH+DH=3.78+1.5=5.28米. 答:故树高DC 为5.2米.【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S△BCE:S△BDE等于().A. 2:5B.14:25C.16:25 D. 4:21【思路点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但是一定要注意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答案】B.【解析】由已知可得AB=10,AD=BD=5,设AE=BE=x, 则CE=8-x,在Rt△BCE中,x2-(8-x)2=62,x=,由△ADE∽△ACB得,S△BCE:S△BDE=(64-25-25):25=14:25,所以选B.【总结升华】关键是要确定哪两个是相似三角形.举一反三【变式】在锐角△ABC 中,AD,CE 分别为BC,AB 边上的高,△ABC 和△BDE 的面积分别等于18和2,DE=2,求AC 边上的高.【答案】过点B 做BF⊥AC,垂足为点F ,∵AD,CE 分别为BC,AB 边上的高, ∴∠ADB=∠CEB=90°, 又∵∠B=∠B, ∴Rt△ADB∽Rt△CEB, ∴,BD AB BD BEBE CB AB CB==即,且∠B=∠B, ∴△EBD∽△CBA,∴221189BED BCADE AC S S⎛⎫=== ⎪⎝⎭△△,∴13DE AC =,又∵DE=2, ∴AC=6, ∴11862ABC AC BF S =⋅=∴△,BF=.4. 如图,正方形ABCB1中,AB=1.AB与直线l的夹角为30°,延长CB1交直线l于点A1,作正方形A1B1C1B2,延长C1B2交直线l于点A2,作正方形A2B2C2B3,延长C2B3交直线l于点A3,作正方形A3B3C3B4,…,依此规律,则A2014A2015=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1B1=3,AA1=2,同理:A2A3=2(3)2,A3A4=2(3)3,从而找出规律答案即可求出.【答案与解析】2(3)2014解:∵四边形ABCB1是正方形,∴AB=AB1,AB∥CB1,∴AB∥A1C,∴∠CA1A=30°,∴A1B1=3,AA1=2,∴A1B2=A1B1=3,∴A1A2=23,同理:A2A3=2(3)2,A3A4=2(3)3,…∴An An+1=2(3)n,∴A2014A2015=2(3)2014,故答案为:2(3)2014.【总结升华】本题是相似性质的运用与找规律相结合的一道题,要注意从特殊到一般形式的变换规律.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中,,,,,点在上, (与点不重合),点在上.(1)当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求的长.(2)当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求的长.【答案】(1)∵,.,∽....(2)∵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6.,∽..,, .。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课 题 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的应用。
=B A B A 物高物高物影长物影长 或
例题讲解:
、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在地面上,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
课中作业
小丽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刻旗杆影子中的一部分映在建筑物的墙上
长BC为16m,在墙上的影长同
长为1.6m,请帮助小丽求出旗杆的高度
(1)学生先尝试完成,然后2个学生用两种方法板演,师生共同订正(2)让学生根据例1自己设计问题考其他同学,其他学生解答
课中作业米,乙身高
板书设计:
=B A B A 物高物高物影长物影长 或
与影长的关系,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其实。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中的周长和面积之比素材一新课导入设计情景导入 置疑导入 归纳导入 复习导入 类比导入 悬念激趣情景导入 如图4-7-29,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图上,测得一个三角形地块的周长为12 cm ,面积为6 cm 2,求这个地块的实际周长及面积.图4-7-29问题1 在这个情境中,地图上的三角形地块与实际地块是什么关系?1∶500表示什么含义?问题2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知识?问题3 你能对这个地块的实际周长与面积作出估计吗? 问题4 如何说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说明与建议] 说明:学生们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亲身经历和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中的过程.建议:小组交流、总结,学生可能会得到周长之比等于比例尺,面积之比等于比例尺的平方的猜想,通过小组合作,初步验证猜想,引出新知.复习导入 复习比例线段的性质(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性质):①如果a b =43,那么a +b b =__73__,a -b b =__13__;②如果a b =c d =e f =57,那么a +c +e b +d +f =__57__;③在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FGH 中,已知AB EF =BC FG =CD GH =DA HE =23,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60cm ,求四边形EFGH 的周长.[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复习比例的性质,尤其是等比性质,让学生感受多边形的周长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来.建议:重点是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究相似形周长之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悬念激趣 某城区施工队在道路拓宽施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马路旁边原有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周长为80米的三角形绿化地,由于马路拓宽,绿化地被削去了一个角,变成了一个梯形,如图4-7-30,原绿化地一边AB 的长由原来的20米缩短成12米.则被削去的部分面积有多大?它的周长是多少?图4-7-30[说明与建议] 说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设置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同时教师引出新课.建议: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为进一步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素材二教材母题挖掘110页例2如图4-7-31,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ABC与△DEF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已知BC=2,求△ABC平移的距离.图4-7-31【模型建立】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以解决图形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简化计算与证明过程.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准确找出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再利用性质求解.【变式变形】1.如图4-7-32,△ABC∽△A′B′C′,它们的周长分别为60 cm和72 cm,且AB=15 cm,B′C′=24 cm,求BC,AC,A′B′,A′C′的长.图4-7-32[答案:BC=20 cm,AC=25 cm,A′B′=18 cm,A′C′=30 cm]2.如图4-7-33,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A=∠D,△ABC的周长是24,面积是48,求△DEF的周长和面积.图4-7-33[答案:△DEF的周长为12,面积为12]3.如图4-7-34所示,在ABCD中,AE∶EB=1∶2,且S△AEF=6 cm2.(1)求△AEF与△CDF的周长比;(2)求△CDF 的面积.图4-7-34[答案:(1)1∶3 (2)54 cm 2]4.如图4-7-35,在△ABC 中,∠C =90°,D 是AC 上一点,DE ⊥AB 于点E.若AB =10,BC =6,DE =2,求四边形DEBC 的面积.图4-7-35[答案:643]素材三考情考向分析[命题角度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周长比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有了边长的关系,就可以求出周长比.例 [湘西中考] 如图4-7-36,在ABCD 中,E 是AD 边上的中点,连接BE ,并延长BE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EDF 与△BCF 的周长比是(A )图4-7-36A .1∶2B .1∶3C .1∶4D .1∶5[命题角度2]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面积比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解题.例 [南京中考] 若△ABC∽△A′B′C′,相似比为1∶2,则△ABC 与△A′B′C′的面积比为(C )A .1∶2B .2∶1C .1∶4D .4∶1[命题角度3]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反过来,当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时,也可以求出相似比.例 [滨州中考] 如图4-7-37,平行于BC 的直线DE 把△ABC 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则ADAB的值是多少?图4-7-37[答案:22]素材四教材习题答案P110随堂练习判断正误:(1)如果把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同时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它的周长也扩大为原来的10倍;( )(2)如果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那么它三边的长都扩大为原来的9倍.( )[答案] (1)√(2)×P110习题4.121.如图,在方格纸上有△A1B1C1和△A2B2C2,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如果相似,△A1B1C1与△A2B2C2的周长比和面积比分别是多少?解:相似,周长比为2∶1 ;面积比为4∶1.2.如图,在△ABC和△DEF中,G,H分别是边BC和EF的中点,已知AB=2DE,AC=2DF,∠BAC=∠EDF.(1)中线AG与DH的比是多少?(2)△ABC与△DEF的面积比是多少?解:(1)2∶1 (2)4∶1.3.如图,Rt△ABC∽Rt△EFG,EF=2AB,BD和FH分别是它们的中线,△BDC与△FHG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试确定其周长比和面积比.解:相似;周长比为1∶2,面积比为1∶4.4.一块三角形土地的一边长为120 m,在地图上量得它的对应边长为0.06 m,这边上的高为0.04 m,求这块地的实际面积.解:4800 m2.5.小明同学把一幅矩形图放大欣赏,经测量其中一条边由10 cm变成了40 cm,那么这次放大的比例是多少? 这幅画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放大的比例是1∶4,这幅画的面积变为原来的16倍.6.一个小风筝与一个大风筝形状相同,它们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 ⊥BD .已知它们的对应边之比为1∶3,小风筝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12 cm 和14 cm.(1)小风筝的面积是多少?(2)如果在大风筝内装设一个连接对角顶点的十字交叉形的支撑架,那么至少需要多长的材料?(不计损耗)(3)大风筝要用彩色纸覆盖,而彩色纸是从一张刚好覆盖整个风筝的矩形彩色纸(如图中虚线所示)裁剪下来的,那么从四个角裁剪下来废弃不用的彩色纸的面积是多少?解:(1) 设AC 和BD 的交点是O ,风筝面积=△ABD 的面积+△BCD 的面积=12×BD ×AO + 12×BD ×CO =12×BD ×(AO +CO )= 12×BD ×AC =12×12×14=84(cm 2).(2) 3× (AC +BD )=3×(12+14)=78(cm).(3) 彩纸面积=12×14×3×3,容易看出裁下的面积是彩纸的一半, 故废弃部分面积=3×3×12×14×12=756(cm 2).7.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和AC 上,且DE ∥BC . (1)若AD ∶DB =1∶1,则S △ADE ∶S 四边形DBCE 等于多少?(2)若S △ADE =S 四边形DBCE ,则DE ∶BC ,AD ∶DB 各等于多少?解:(1)1∶3.(2)DE ∶BC =1∶2,AD ∶DB =1∶(2-1).素材五图书增值练习 专题一 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1.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3∶10,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为560cm ,求它们的周长.2.如图,Rt△ABC到Rt△DEF是一个相似变换,AC与DF的长度之比是3∶2.(1)DE与AB的长度之比是多少?(2)已知Rt△ABC的周长是12cm,面积是6cm2,求Rt△DEF的周长与面积.3.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B延长线上一点,DE交BC于点F,BE∶AB=2∶3,S△BEF=4,求S△CDF.专题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4.如图,一般书本的纸张是在原纸张多次对开得到.矩形ABCD沿EF对开后,再把矩形EFCD 沿MN对开,依此类推.若各种开本的矩形都相似,那么AB∶AD等于.5.已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为1∶2,它们的面积和为25,则较大多边形的面积是.6.如图,梯形ABCD中,AD∥BC,E是AB上的一点,EF∥BC,并且EF将梯形ABCD分成的两个梯形AEFD、EBCF相似,若AD=4,BC=9,求AE∶EB.【知识要点】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温馨提示】1.应用性质时,抓住关键词“对应”,找准对应边.2.不要误认为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3.由线段的比求面积的比,或由面积的比求线段的比时,应分两种情况:(1)两个图形是否相似,若是相似图形,则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两个图形不相似时,常会出现底在同一条直线上,有同一条高,那么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底的比.【方法技巧】1.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是求线段长度,角的度数,周长,面积及线段的比等问题的依据.2.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个规律在求三角形面积中经常用到.3.应用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常与三角形(多边形)相似的判定相结合.4.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是判定多边形相似的主要依据,也是多边形相似的重要性质.参考答案:1.解:设一个三角形周长为C cm,则另一个三角形周长为(C+560)cm,则C∶(C+560)=3∶10,∴C=240,C+560=800,即它们的周长分别为240cm,800cm.2.解:(1)由相似变换可得:DE∶AB=DF∶AC=2∶3;(2)∵AC∶DF=3∶2,∴△DEF的周长∶△ABC的周长=2∶3,S△DEF:S△ABC=4∶9.∵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长是12cm,面积是6cm2,∴△DEF的周长为8cm,S△DEF=cm2.3.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DC,∴△BEF∽△CDF.∵AB=DC,BE∶AB=2∶3,∴BE∶DC=2∶3,∴S△DCF=()2•S△BEF=×4=9.4.[解析]∵矩形ABCD∽矩形BFEA,∴AB∶BF=AD∶AB,∴AD•BF=AB•AB.又∵BF=AD,∴AD2=AB2,则==.5.20 [解析]根据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面积的比值,依据面积和为25,就可求得两个多边形的面积.设两个多边形中较小的多边形的面积是x,则较大的面积是4x.根据题意得:x+4x=25,解得x=5.因而较大多边形的面积20.6.解:∵梯形AEFD∽梯形EBCF,∴==.又∵AD=4,BC=9,∴EF2=AD•BC=4×9=36.∵EF>0,∴EF=6,∴==,即=.【知识要点】1.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1)特殊平行四边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需要注重各自图形的特殊性质.(2)判别菱形:①说明是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 ②说明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垂直;③四条边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课题课时安排共(1)课时
课程标准
1.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
2. 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2. 2、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通过实践探索得出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高、中线、角平分
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课前作业
若△ABC∽△ A'B'C', 相似比是k,
也就是
''''''
AB AC BC
A B A C B
k
C
===,你能得到等式
''''''
AB AC BC
A B A C C
k
B
++
=
++
成立吗?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
人:)
环
节
一
钳工小王准备按照比例尺为3∶4的图纸制作三角形零件,如图,图
纸上的△ABC表示该零件的横断面△A′B′C′,CD和C′D′分别是它们
的高.
(1)
B
A
AB
'
'
,
C
B
BC
'
'
,
C
A
AC
'
'
各等于多少?
(2)△ABC与△A′B′C′相似吗?如果相似,请说明理由,并指出
它们的相似比.
(3)请你在图①中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
(4)
D
C
CD
'
'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课中作业
已知△ABC∽△ A'B'C'其相似比是2, △ABC 的周长是36,
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
环
节
二
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图上,测得一个三角形地块ABC的周长为12cm,面积为62
cm,求这个地块的实际周长和面积.
课中作业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是 BC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而CE:BC=1:3,试求:
(1) △ADG和△EBG的周长比和面积比.
(2)若△DFG的面积为9,求△ABG的面积.
2
环节三已知△ABC∽△A′B′C′,△ABC与△A′B′C′的相似比为k.
(1)如果CD和C′D′是它们的对应高,那么
D
C
CD
'
'
等于多少?
(2)如果CD和C′D′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那么
D
C
CD
'
'
等于多少?如果CD和C′D′是它们的对应中线呢?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后写出过程.
课中作业
两个相似五边形的面积比为9:16,其中较大的五边形的
周长为64cm,则较小的五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cm.
课后作业设计:
如图,DE∥BC,AD:DB=1:2,DC,BE交于点O,则△DOE与△BOC的周长之比是_________,面积比是________. (修改人:)
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