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考试大纲——807 环境微生物学
- 格式:docx
- 大小:16.99 KB
- 文档页数:3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微生物学》是为我校招收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该课程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并将其用于发酵、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的微生物,并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先锋和奠基的双重作用。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类群、命名规则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特别是生长、繁殖、代谢调控、遗传变异等。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微生物在工、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
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初步技能。
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2. 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3. 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4. 问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III. 考试内容绪论:微生物与人类(一)什么是微生物;(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三)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细菌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二)细菌的群体形态;(三)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群体特征;(四)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特征。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三)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四)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生活史及菌落;(五)霉菌的形态和构造、孢子及菌落。
一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而辗转反侧,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经验,毕竟这也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做一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首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并且要先想一下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专业,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学习的动机决定了之后备考路上努力的成功还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
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本校,二是因为这里离家也比较近。
所一大家一定更要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好啦,接下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另外还要说一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说专业课,并且文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青岛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9)环境微生物学(809)环境微生物学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四版)周群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众所周知,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treasure,正所谓真题吃透,英语不愁!那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拿真题练手呢?假如你是从1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考虑到你第一个月刚入门,决心不定、偷工减料,并且觉得考研难不时地需要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那么1月份等同于没学。
真正投入考研事业要从2月份开始算:2、3月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可以背完一轮单词并学到一点语法皮毛了,故在4月这个春暖花开之际刚好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啦~千万不要单词没背多少或者跳过语法直接做真题,这样不仅做题过程很生涩,而且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真题,关于真题大家可参考木糖的。
4月—12月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真题练习该怎么规划呢?建议可以这样安排:①4月—5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的阅读部分;②6月—8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除作文外的部分;③9月—11月除了近几年真题,将剩下的真题全都做完,包括作文;④12月成套做最后三年的真题,当考前模拟,注意整体的做题效率,如一篇阅读最多最多20分钟内完成,同时也要确保正确率。
全国考研专业课高分资料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笔记客服电话:笔 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本科生笔记或者辅导班笔记讲 义: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本科教学课件期末题: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本科期末测试题2-3套模拟题:目标院校目标专业考研专业课模拟测试题2套复习题:目标院校目标专业考研专业课导师复习题真 题: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历年考试真题,本项为赠送项,未公布的不送!目录第二模块笔记 (3)第一部分绪论 (3)第二部分病毒 (5)第三部分原核微生物 (8)第四部分真核微生物 (13)第五部分微生物的生理 (21)第六部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32)第七部分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7)第八部分微生物生态学 (43)第九部分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0)第十部分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56)第二模块笔记第一部分绪论1 绪论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分类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1.1 微生物概述1 微生物概述生物的分类在生物学上,对生物的分类采用按其生物属性和它们的亲缘关系有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系统中有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每一种生物,包括微生物,都可在这个系统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其中种(species)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必要时,还可以在这些等级之间再增设一些亚等级。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有其分类系统,其中最常用的也是具有权威性的是《伯杰氏手册》,是对原核微生物(细菌等)进行分类;另外,放线菌、真菌(包括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等也有各自的分类系统。
一般大家比较熟悉的生物分类是所谓的二界学说,即把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两个界,这种分法已有很长的历史。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进步,新的分类手段不断被应用,1969年,魏塔克提出“五界学说”,后经Margulis修改,为较多的人所接受: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我国学者提出的六界学说,在上述五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病毒界。
XX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参考书目337中外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教程》(第一版)蒲松年、陈少丰、X同霞主编,2003年版;《西方美术史》李春主编,XX人民美术,2002年版601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上、下册)(第二版)陈纪修等编,高等教育,2004年版501建筑设计(6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502命题空间手绘图(6小时):《室内设计资料集》(第一版)X绮曼、X曙旸编,,1991年版701建筑历史:《中国建筑史》(第四版)潘谷西主编,,2001年版;《外国建筑史》(第三版)陈志华主编,,2004年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著,,2004年版702中外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教程》(第一版)蒲松年、陈少丰、X同霞主编,,2003年版;《西方美术史》李春主编,XX人民美术,2002年版7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2008年版801物理化学:《物理化学》XX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80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孙训芳主编,高等教育,2007年版803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I)(II)(21世纪教材)龙驭球等主编,高等教育,2006年版804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学》孔宪立编,,2001年版805理论力学:《理论力学》(Ⅰ、Ⅱ册)(第六版)XX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2002年版806材料力学:《材料力学》(Ⅰ、Ⅱ册)(第四版)X鸿文主编,高等教育,2004年版807水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第二版)闻德荪主编,高等教育808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编,高等教育,2008年版809传热学:《传热学》(第五版)章熙XX编,810普XX学:《普XX学》(第四版)XX大学编,高等教育811系统安全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林柏泉、X景林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2007年版812高等代数:《高等代数》(第三版)大学数学系,王萼方等修订,高等教育,813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孙训芳主编,高等教育,2007年版814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I)(II)(21世纪教材)龙驭球等主编,高等教育,2006年版815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主编清华大学816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817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第二版)李南编,科学,2004年版818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主编,复旦大学,2009年版819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第二版)林生等主编,清华大学,2004年版820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上册)(第二版)X君里主编,高等教育,2001年版;《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程佩青主编,清华大学,2000年版。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微生物学》是为我校招收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该课程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并将其用于发酵、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的微生物,并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先锋和奠基的双重作用。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类群、命名规则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特别是生长、繁殖、代谢调控、遗传变异等。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微生物在工、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
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初步技能。
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2. 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3. 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4. 问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III. 考试内容绪论:微生物与人类(一)什么是微生物;(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三)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细菌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二)细菌的群体形态;(三)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群体特征;(四)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特征。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三)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四)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生活史及菌落;(五)霉菌的形态和构造、孢子及菌落。
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考试大纲——807 环境微生物学
807 环境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绪论
环境与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概念和基本原理:
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三域学说、微生物分类和命名、双名法、微生物特点。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病毒的形态、大小,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病毒的繁殖(病毒的繁殖过程,病毒的溶原性),病毒的培养(病毒的培养特征,病毒的培养基,病毒的培养)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的抵抗力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污效果(病毒对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抗菌物质的抵抗力,病毒存活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去除效果)。
概念和基本原理:
病毒的特点,化学组成和结构,繁殖过程,记数方法,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概念。
熟悉:影响病毒的物理、化学因素,病毒培养特征和培养基的条件。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细菌(细菌的形态与大小,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的培养特征,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古菌,放线菌(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菌落形态),蓝细菌。
概念和基本原理:
细菌的细胞结构,重点细胞壁、原生质体、荚膜。
细菌的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
细菌悬液的稳定性及在水处理中的意义。
放线菌的形态、菌落特征。
蓝细菌的分类、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属。
内含颗粒、拟核、荚膜、菌胶团、芽孢、鞭毛、菌落、古菌、放线菌、蓝细菌、革兰氏染色基本原理。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定义,一般特征,分类及各纲介绍,胞囊的形成),微型后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的定义、分类介绍),藻类(藻类的一般特征、分类及各门特征介绍),真菌(酵母菌、霉菌、伞菌)。
概念和基本原理:
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与废水生物处理关系密切的几个纲的特点,胞囊的形成及作用。
轮虫、线虫、浮游甲壳动物的特点。
藻类中绿藻、硅藻、甲藻的特点。
真菌所包括的微生物及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繁殖方式、菌落特征。
胞囊、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微生物的酶(酶的组成、结构、活性中心、分类和命名、催化特性、影响酶活力的因素),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化学组成、营养物、营养类型、碳氮磷比),微生物的培养基,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产能代谢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产能代谢与呼吸类型),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酶、酶活性中心、米氏常数、新陈代谢、培养基的概念。
掌握微生物的化学组成,碳素营养物及其生理功能、氮素营养物、无机盐、生长因素的种类,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掌握培养基的分类,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碳氮比、自养菌、异养菌、主动输送、促进扩散、单纯扩散、基团移位、电子传递、呼吸链、三羧酸循环、好氧呼吸、发酵、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富集培养基。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生长繁殖的概念,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细菌生长曲线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温度、pH、溶解氧),不利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生长、繁殖、发育、世代时间的概念,掌握细菌生长各期的特点及应用,连续培养的方式和特点,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消毒、灭菌的概念,菌种复壮与保藏的方法,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DNA的结构与复制,DNA的变性与复性,RNA的组成与种类,蛋白质合成过程),微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变异类型),基因重组(杂交、转化、转导),遗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概念和基本原理:
DNA组成、结构、复制,DNA变性、复性的概念,RNA组成、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变异的实质,突变的类型,杂交、转化、转导的概念。
第七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氧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磷循环,铁、锰循环。
概念和基本原理:
氮循环、碳循环、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硫化作用,与活性污泥丝状膨胀有关的微生物。
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生态系统(好氧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膜法),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和丝状膨胀控制对策,厌氧环境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
概念和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及其组成、性质,好氧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好氧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机理,菌胶团及其作用,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好氧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好氧生物膜的净化机理,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及控制方法。
主要参考书:
周群英编著,《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考试题型:
选择填空,填空,辨别正误,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