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例典型案例说明抽样调查方法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分层抽样案例分层抽样是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的同时,减少样本调查的成本和工作量。
下面以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为例,来说明分层抽样的应用。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计划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员工对公司的态度和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保证所得的样本数据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将员工按照不同的部门进行划分。
假设公司有3个部门:销售部、技术部和财务部。
这些部门在公司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员工的背景和工作内容也存在差异。
因此,按照部门进行分层划分,可以保证抽样样本能够代表整个员工群体。
其次,在每个部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划分不同的职位层级。
例如,在销售部门,可以将员工分为销售代表、销售主管和销售经理等层级。
这样的划分可以反映不同职位层级的员工对工作满意度的不同。
在技术部和财务部也可以依据不同的职位层级进行划分。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每个层级中要抽取的样本量。
样本量的确定可以根据每个部门中不同层级员工的比例进行合理划分。
例如,如果销售部门共有100名员工,销售代表占比60%,销售主管占比30%,销售经理占比10%,那么在抽取样本时,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比例来确定每个层级的样本量。
最后,在每个层级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来选取相应数量的样本。
例如,在销售部门中,有60名销售代表,我们可以随机选取20名销售代表作为样本。
同样地,在技术部和财务部的每个职位层级中,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抽样方法。
通过以上的分层抽样方法,我们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并且减少了调查的成本和工作量。
在调查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不同部门和职位层级之间的员工满意度差异,为公司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总之,分层抽样是一种有效的抽样方法,可以在满足样本代表性的同时,减少调查成本和工作量。
在人力资源调研中,合理运用分层抽样方法可以为公司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抽样技术”案例【案例背景】在实际统计应用中,如何根据样本情况对总体情况作出推断是统计学的核心问题.而样本的合理选取和科学抽样方法的正确选用是解决上述核心问题的关键.本节内容是在掌握了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量的基础上,学习科学的抽样技术,掌握常用的抽样方法,为统计估计打下基础.【案例过程】一、情景引入播放奥运“鸟巢”的施工现场采访武钢党委书记顾强圻的视频.思考:“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一部分400吨Q460型自主研发钢材的质量检验(如厚度、强韧度等)如何完成?[说明]北京奥运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以让国人骄傲的“鸟巢”引入课题《抽样技术》,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介绍新课1.基本概念(1)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样本(也叫做子样).(2)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含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3)抽样:抽取样本的过程叫做抽样.[说明]在学习基本概念的同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抽样的必要性和科学抽样的重要性.2.常用抽样方法介绍方法一:随机抽样若在抽样过程中能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样的可能性被选入样本,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随机抽样.当样本容量不大时,随机抽样可采用抽签法;当样本容量较大时,随机抽样可采用随机数进行抽样.方法二:系统抽样把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编上号,按某种相等的间隔抽取样本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方法三:分层抽样把总体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再每个部分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叫做分层抽样.[说明]由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上述常用的抽样方法.3、实例说明学校即将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在准备期间,筹备委员会为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准备进行一系列抽样调查:调查一:学生对校园环境满意度调查调查方法——随机抽样:在全校千余名学生的学籍卡中,随机抽取50位学生开展调查.总结给出美化校园环境的措施与方案.调查二:高一理科特色班学生数学素养调查调查方法——系统抽样:在高一理科特色班48名学生中,抽出12名学生,根据系统抽样法,先在1至4号中随机抽取一个学号a,再将班级学号被4除余a 的学生抽出组成一个样本进行调查测试.通过调查反馈,来更好地开展理科特色班的教学.调查三:高中学生体煅达标抽样测试为了更合理地让学生在校内做到劳逸结合,校方连同体育组和学生会等部门,决定根据学生体煅现状,制定出校内学生体煅计划.受场地、人员、时间等限制,将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体煅达标抽样测试.高一360名学生抽取9人,高二400名学生中抽取10人,高三440名学生中抽取12人,组成一个容量为31人的样本开展调查测试.[说明]通过上述与学生贴近的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述常用的三种抽样方法.三、尝试练习阅读材料:北京奥运虽然已经落幕,但新建的奥运场馆和国家大剧院尽展风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由此带来的城市变化逐渐形成了对外地游客新的吸引力,使北京的国内旅游市场表现出更大的潜力.北京假日旅游市场兴旺平稳,活跃安全,秩序景然,效益增加,在京旅游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2008年“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北京市统计调查咨询中心将在“十一“期间的开展黄金周游客满意度调查.小组讨论:请给出上海市统计调查咨询中心一个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案,并说明采用的抽样方法.[说明]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案例反思】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合作完成抽样调查统计的过程中,去体会抽样技术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科学运用.通过阅读教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由学生讨论,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理解常用抽样方法的合理选择和。
抽样方案的案例有哪些抽样方案的案例有哪些一、引言抽样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来代表整体,从而减少调查的工作量和成本,提高调查效率。
抽样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介绍抽样方案的案例,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和区域抽样。
二、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抽样中最基本和常见的方法,其特点是每个样本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中。
这种抽样方案一般适用于总体较小且各个个体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
例如,某市政府希望调查市民对于城市公园的满意度,可以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市民名单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市民被选中的机会相同,从而得到较为客观的结果。
三、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方法。
这种抽样方案适用于总体规模较大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情况。
例如,某餐饮连锁企业想要调查消费者对于新推出的菜品的评价,可以使用系统抽样方法。
首先确定每天的营业时间段,然后在每个时间段内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顾客进行调查。
这样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并且减少了调查的工作量和成本。
四、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选取样本的方法。
这种抽样方案适用于总体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情况。
例如,某媒体机构想要了解不同年龄段观众对于某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可以使用分层抽样方法。
首先将观众按照年龄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
这样可以保证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代表性,并且提高了调查的精确度。
五、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若干群,然后从每一群中选取全部样本的方法。
这种抽样方案适用于总体较大且群体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
例如,某大学想要了解不同学院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使用整群抽样方法。
首先将学生按照学院分成若干群,然后从每一群中选取全部样本进行调查。
这样可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和成本,并且保证了每个学院学生的代表性。
典型的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个体,使得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相等。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较小、个体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大学学生对食堂饭菜满意度的情况。
该大学共有3000名学生,研究人员使用随机数表,随机选取了200名学生进行调查。
研究人员向这200名学生发放问卷,记录他们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些规则从总体中选择个体,例如每隔一定间隔选择一个个体。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无序排列的情况。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小区居民对小区环境的满意度的情况。
该小区共有1000户居民,研究人员将居民按照住址顺序给予编码,然后以编码数为5的倍数进行系统抽样。
例如,从第5户居民开始,每隔5户选取一个居民进行调查,直到选取够样本量为止。
3.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为不同层级,然后分别从每个层级中进行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有明显差异的情况,可为每个层级设置不同的样本量。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市不同年龄段人们对健康锻炼的情况。
该市有四个区,每个区又分为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三个年龄段,研究人员按照这个划分将总体分为12个层级。
然后从每个层级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如每个层级抽取20人,共计240人进行调查。
4.群组抽样:群组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组,然后随机选取部分群组进行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群组内个体相似且群组之间有差异的情况。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地区学校的教育质量情况。
该地区有20所学校,研究人员使用随机数生成器随机选取了5所学校进行调查。
对于每所选中的学校,研究人员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教师和学生,以了解他们对教育质量的看法。
以上是典型的抽样方法及其相应的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人员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抽样方法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抽样调查的案例抽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推断总体特征和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抽样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所需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抽样调查的应用。
案例一,市民满意度调查。
某市政府希望了解市民对市政工作的满意度,但是由于市民数量众多,无法对每个市民进行调查。
因此,市政府决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首先,他们将市民按照居住区域、年龄、职业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然后在每个分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调查员们对被抽中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市政工作的评价和意见。
最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市政府得出了市民对市政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并可以找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案例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
某家电企业生产的空调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抽样检验。
为了保证抽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企业决定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他们将生产线上的空调产品按照生产批次进行编号,然后利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生成器来抽取样本。
抽样过程中,要确保每个产品都有被抽中的机会,避免抽样偏差。
抽取的样本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
最终,通过对样本产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企业可以判断整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抽样调查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抽样调查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所需的信息,还可以提高调查效率和节约成本。
当然,在进行抽样调查时,我们也要注意抽样方法的选择、样本的代表性和抽样误差的控制,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抽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合理的抽样设计和样本分析,可以得出对总体特征和规律的推断。
在实际应用中,抽样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客观现象、做出合理决策,是研究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随机抽样调查法
调查今后3年某市50万户家庭对彩色电视机的需求量,采用等距离抽样调查法如下:
(1)按机率原则确定l‟的比例,在全市各地区任意抽取样本户。
首先对50万户按任意原则编号,每隔l000号抽一个样本户,如果从1到l 000中逢“6”为抽出样本,则样本号为6、1006、2006……共抽取500个样本户作调查对象。
(2)对样本户作调查。
经调查,结果如下:
己购有彩色电视机户数120(占被调查户数的24%);未购有彩色电视机户数380(占被调查户数的76%);未购户中3年内拟购户数75(占被调查户数的15%)。
(3)推算全市19╳╳年将购彩电数:全市共有50万户,按抽样调查的比例推算50╳15%=7.5(万合)(4)对需求的规格品种作进一步分析。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调查中对用户拟购电视机品种如国产还是进口,是20寸还是24寸等等作详细的了解。
假定根据调查统计75户的需求如表l一1所示。
电视机需求抽样调查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消费者爱好的趋势:80年代中期对国产彩电的需求大于进口,而且集中在18寸与20寸的规格上,大规格的彩电的需求有上升的趋势,有关部门可作出决策,减少16寸以下彩电的生产,增产18寸和20寸彩色电视机,努力提高20寸以上彩电的质量。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抽样调查作为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以某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评估为例,探讨抽样调查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1. 研究背景某小学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为了全面了解语文教学效果,学校决定开展一次抽样调查,以便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
2. 研究目的本次抽样调查旨在了解该校语文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 研究方法(1)抽样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首先,根据年级将全校学生分为四个层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
然后,从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样本班级,共计8个班级。
每个班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作为样本,共计160名学生。
(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2)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3)学生对语文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4)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
(3)调查工具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学生对语文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
访谈主要针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
4. 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程感兴趣,满意度较高。
但在兴趣和满意度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一定差异。
一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最高,满意度也最高;四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最低,满意度也最低。
(2)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体评价较好。
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能力。
但在具体教学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用一例典型案例说明抽样调查方法应用
我们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抽样方法的具体应用:为了解普通居民对某种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在一个城市中抽选1000户居民开展市场调查,在每户居民中,选择1名家庭成员作为受访者。
总体抽样设计
由于一个城市中居民的户数可能多达数百万,除了一些大型的市场研究机构和国家统计部门之外,大多数企业都不具有这样庞大的居民户名单。
这种情况决定了抽样设计只能采取多阶段抽选的方式。
根据调查要求,抽样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全市的居委会名单中抽选出50个样本居委会,第二阶段是从每个被选中的居委会中,抽选出20户居民。
对居委会的抽选
从统计或者民政部门,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城市的居委会名单。
将居委会编上序号后,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方法,可以简单地抽选出所需要的50个居委会。
如果在居委会名单中还包括了居委会户数等资料,则在抽选时可以采用不等概率抽选的方法。
如果能够使一个居委会被抽中的概率与居委会的户数规模成正比,这种方法就是所谓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
PPS抽样是一种“自加权”的抽样方法,它保证了在不同规模的居委会均抽选20户样本的情况下,每户样本的代表性是相同的,从而最终的结果可以直接进行平均计算。
当然,如果资料不充分,无法进行PPS抽样,那么利用事后加权的方法,也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有效推断。
在居委会中的抽样
在选定了居委会之后,对居民户的抽选将使用居委会地图来进行操作。
此时,需要派出一些抽样员,到各居委会绘制居民户的分布图,抽样员需要了解居委会的实际位置、实际覆盖范围,并计算每一幢楼中实际的居住户数。
然后,抽样员根据样本量的要求,采用等距或者其他方法,抽选出其中的若干户,作为最终访问的样本。
确定受访者
访问员根据抽样员选定的样本户,进行入户访问。
以谁为实际的被调查者,是抽样设计中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调查内容涉及的是受访户的家庭情况,则对受访者的选择可以根据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确定,例如,可以选择使用计算机最多的人、收入最高的人、实际负责购买决策的人,等等。
如果调查内容涉及的是个人行为,则家庭中每一个成年人都可以作为被调查者,此时就需要进行第二轮抽样,因为如果任凭访问员人为确定受访者,最终受访者就可能会偏向某一类人,例如家庭中比较好接触的老人、妇女等。
在家庭中进行第二轮抽样的方法是由美国著名抽样调查专家Leslie Kish发明的,一般称为KISH表方法。
访问员入户后,首先记录该户中所有符合调查条件的家庭成员的人数,并按年龄大小进行排序和编号。
随后,访问员根据受访户的编号和家庭人口数的交叉点,在表中找到一个数,并以这个数所对应的家庭成员作为受访者。
上述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两阶段入户调查的现场抽样设计,从设计的全过程可以看到,随机性原则分别在选择居委会、选择居民户和入户后选择受访者等环节中得到体现。
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如果随机原则受到破坏,都有可能对调查结果造成无法估计的偏差。
调查中的抽样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环节,非专业的研究人员对此问题需要给予特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