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获得性肺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 临床药师会诊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文章编号:1001-8689(2020)11-1182-04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感染思路分析池婕(铜陵市立医院,铜陵 244000)摘要: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
方法 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结果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通常选择联合治疗,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联合或补充治疗,可以提高肺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使用时仍需慎重选择临床适应症。
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关键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雾化吸入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of anti-infection of pneumonia caused by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Pseudomonas aeruginosaChi Jie(Tongling Municipal Hospital, Tongling 244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of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s. Methods A successful anti-infection control case of pneumonia caused by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ith participation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was reporte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o formulat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strategy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latest literatures. Results The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 drugs was essential according to clinical guidelines and experiments. Aerosol inhalation of antibiotic which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drugs in lung, an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actively take part in the optimization of anti-infection program.Key words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Pneumonia; Aerosol inhalation收稿日期:2019-11-21作者简介:池婕,女,生于1989年,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体表生理防御屏障受损、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坏死组织广泛存在以及外界或自身菌群侵袭,极容易继发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联席会议记录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包括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
由于MDR细菌对常规抗生素不敏感,它们在医院环境中容易引发感染。
为了有效应对MDR细菌感染,我院特召开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联席会议。
以下是会议的记录。
会议时间: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XX医院大会议室出席人员:主任医师、院感科主任、感染科主任、抗生素科主任、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卫生检疫科主任、药学部主任、护士长等相关人员会议记录:1.主任医师开场发言。
他提到,MDR菌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问题,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声誉。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2.院感科主任汇报了最近的MDR菌感染情况。
他指出,MDR感染在我院呈逐年增长趋势,已经引发了多起医院感染事件。
他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并落实常规防控措施,如手卫生、消毒措施等。
3.感染科主任介绍了MDR感染的疾病谱和病原学特点。
他提到,MDR 菌引起的感染可涉及多个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同时,MDR菌具有传播性强、易扩散等特点,要加强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4.抗生素科主任从抗生素使用的角度发言。
他表示,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MDR感染的重要手段。
他建议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坚决杜绝不合理、滥用抗生素的行为,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5.临床微生物科主任介绍了检测MDR菌的方法和常见菌种。
他表示,要及时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获得耐药信息,并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6.卫生检疫科主任提出了医院环境管理的建议。
他建议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强调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感染防控规范。
7.药学部主任提出加强药品管理的建议。
他表示,建立严格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抗生素的配送和监测,避免未经授权的抗菌药物使用。
8.护士长汇报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简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典型的耐药性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铜绿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和人体内。
铜绿假单胞菌在健康人体内是常见的细菌,但在免疫力低下、重症患者和烧伤患者中,它可以引起严重的感染,导致高死亡率。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包括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表达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以及对药物的外膜通道的变异。
目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十分困难,且耐药性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耐药机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广谱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两种酶可以降解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得这些抗生素失去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作用。
外膜通道的变异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内含有许多通道蛋白,这些通道蛋白是抗生素通过外膜进入细胞内的主要通道。
当这些通道蛋白发生变异时,抗生素的进入受到限制,从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过氧化物酶和耐药外泌体铜绿假单胞菌可以产生过氧化物酶和耐药外泌体,这些物质可以中和氧自由基和抗生素,从而减弱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感染与传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引起感染。
在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手术创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此外,医疗器械、环境表面和洗手间等也是感染的重要来源。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主要由于其高度适应能力和基因的水平转移。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可以形成生物膜,使得细菌在环境中更加稳定和易于传播。
防控策略控制和预防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严密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手术创口消毒等。
多重耐药菌联合席会会议记录为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促进MDRO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并于2013年1月21日下午召开首次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会议由蔡忠雄副院长主持,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药剂科、医务科,内科,外科等科室主任准时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蔡忠雄副院长对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进行诠释,蔡副院长认为:21世纪,超级细菌的泛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首要病原菌,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的讨论,达成共识,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
接着检验科代培芬对医院筹备微生物室发表了看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现阶段我院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蔡副院长说,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希望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培训,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多重耐药菌联合席会会议记录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月日下午我院在行政楼187六楼会议室召开了年医院下半年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
会议由2013医务科科长王惠萌主持,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全体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院感科吴亚针副主任从各医院常见耐药菌感染部位及感染科室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的构成比、重点科室常见病原菌耐药率情况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多重耐药菌定义、高危因素、流行病学、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及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相关知识对参会委员们进行了培训。
随后,委员们针对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最后,王惠萌科长总结,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我们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要求进行管理,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方式管理我院多重耐药菌,由各临床科室、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等多科室预防与控制工作。
中医会诊记录怎么写?就是中医的诊断加上西医病历格式!多写些东西门诊病历(1)门诊病历封面内容要逐项认真填写。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门诊号、公(自)费由挂号室填写。
X片号、心电图及其他特殊检查号、药物过敏情况、住院号等项由医师填写。
(2)初诊病人病历中应含“五有一签名”(主诉、病史、体检、初步诊断、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
其中:①病史应包括现病史、既征史、以及与疾病有关的个人史,婚姻、月经、生育史,家族史等。
②体检应记录主要阳性体和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
③初步确定的或可能性最大的疾病诊断名称分行列出,尽量避免用“待查”、“待诊“等字样。
④处理意见应分行列举所用药物及特种治疗方法,进一步检查的项目,生活注意事项,休息方法及期限;必要时记录预约门诊日期及随访要求等。
(3)复诊病人应重点记述前次就诊后各项诊疗结果和病情演变情况;体检时可有所侧重,对上次的阳性发现应重复检查,并注意新发现的体征;补充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特殊检查。
三次不能确诊的患者,接诊医师应请上级医师诊视。
与上次不同的疾病,一律按初诊病人书写门诊病历。
(4)每次就诊均应填写就诊日期,急诊病员应加填具体时间。
(5)请求其他科会诊时,应将请求会诊目的、要求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清楚,并由本院高年资医师签名。
(6)被邀请的会诊医师(本院高年资医师)应在请示会诊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
(7)门诊病人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填写住院证。
(8)门诊医师对转诊的病员应负责填写病历摘要。
(9)法定传染病应注明疫情报告情况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一、熟悉相关的药事法规和指导原则。
1.熟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其内容包括:抗菌药物治疗性和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医院感染小组多重耐药会议记录内容范文会议时间:2023年4月10日会议地点:医院会议室参会人员:医院感染小组成员、临床科室负责人、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人员会议议程:一、会议开场医院感染小组负责人张医生: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本次多重耐药菌会议。
今天我们将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情况,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希望各位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医院多重耐药菌情况总结检验科褚主任: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细菌培养结果,共收到细菌培养标本20例,其中痰标本13例。
检测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菌株的监测和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管理存在的问题感染管理科兼职医师井传强:通过参与新冠疫情防控,我们发现医院感控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够合理,存在过度使用和不当联合用药的情况。
其次,感控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此外,科室之间的沟通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四、改进措施及对策临床科室负责人李医生:针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我们将继续加强临床科室与药剂科的合作,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控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控意识和操作规范。
药剂科汪药师:我们将根据细菌耐药情况,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供应和使用政策。
同时,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共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检验科张药师:我们将加强细菌培养和耐药检测工作,及时向临床科室提供耐药监测数据,帮助他们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五、科室感控工作分享外一病区护士长周忠霞:我们病区在感控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手卫生宣传,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提高床单元清洁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显著降低了病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六、讨论与提问会议成员就上述改进措施及对策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471003河南洛阳市中信重型机械公司职工医院检验科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然后按标准鉴定程序进行鉴定。
药敏实验: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了15种抗生素对其的抗菌活性。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敏感率较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100%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耐药。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抗生素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临床各种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极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所占比率最大【sup】[1]【/sup】。
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
2008年~2009年分离的9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92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于2008~2009年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尿液、血液、咽拭子、浆膜腔液、脓性分泌物等标本。
菌种鉴定:标本按常规培养分离,菌种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药敏纸片: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MH培养基由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药敏纸片由天坛生物药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质控菌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
结果判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
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药敏数据统计软件。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2008~2009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共92株(临床总分离菌1025株的9.0%)。
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唑啉100%、头孢呋辛100%、头孢噻肟100%、头孢曲松100%,哌拉西林36.2%、头孢他啶29.1%、头孢吡肟27.3%、头孢哌酮45.3%头孢哌酮/舒巴坦32.5%、庆大霉素38.6%、阿米卡星31.3%、环丙沙星56.3%、氧氟沙星59.1%,亚胺培南5.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6%。
科专家会诊同意诊断为: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予以静滴胞二磷胆碱、川芎嗪,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脑复康等药物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供血,恢复脑功能,营养神经等,并结合针灸治疗共2周,自觉症状好转出院。
2 讨 论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病理改变是小脑对称性萎缩,可累及桥脑、延髓脊髓小脑束、椎体束和视神经等[1]。
脊髓受损较轻,小脑较重,临床表现为20~40岁发病,双下肢无力,痉挛性步态,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双下肢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椎体束征(+),眼球震颤(+),视神经萎缩,病情进行性发展,子代较父代发病早且病情重[2]。
MR I可见小脑桥脑萎缩,病程10~30a,预后差。
本例患者家族史明显,发病典型,诊断基本明确,治疗无特效,可行染色体检查。
跟踪下一代发病情况及时避免延续后代。
[参考文献][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83[2] 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6[收稿日期] 2006-11-15 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3例何颖蕾,祝赛敏(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浙江临海317000)[关键词] 肺炎;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391-0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 s aerugin osa,Pa)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有逐年增多趋势。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出现了多重耐药的Pa(multi2drug re2 sistant P.aer ug inosa)甚至对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的全耐药Pa(pan2res istant p.aerug inosa,PRPa),故对此所引起的各种院内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
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科收住Pa感染14例,其中PRPa(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AP I鉴定系统和手工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其操作及结果判断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规则进行[1])3例(21.43%),死亡1例(非感染性病因),故如何有效治疗PRPA,减少病死率至关重要。
临床药师会诊记录
会诊类型:□常规□普通□急临床药师:****
会诊时间:201**- 1-29 地点:****
会诊记录:
基本信息:病历号:1****姓名:*** 性别:男年龄:65
入院诊断:1.2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3.2型糖尿病性酮症4.肺炎5.肋骨骨折6.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激光术后
病程摘要:
查体:体温36.3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问及干湿啰音、咳嗽咳痰、白色、可易咳出。
辅助检查:WBC 7.2 *10^9/ L NEUT% 79.2 ESR :56mm/h CRP 25.7mg/L 肺部CT:,肺CT(2019-01-25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右侧第5.6.7.8.9.10.11.12肋骨骨折,肺内炎症,右肺纤维硬结灶,右肺上叶局部支气管扩张,左肺下叶气管官腔不通畅,双肺胸腔积液。
菌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喹诺酮类敏感
既往史:肺部疾病史无,近期住院史第二人民医院因车祸住院25天,无开放性伤口,入院后6天出现发热,肺部感染。
吸烟史:20年每天3支
用药情况:近期住院史第二人民医院因车祸住院25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019-1-6---2019-1-25 自述头孢青霉素具体品种不详
过敏史:无
肝肾功能:正常
病情分析:老年男性因车祸致右侧肋骨多根骨折,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25日,无肺部疾病史,入院后6天出现肺部罗音,发热,抗菌药物静点治疗,具体药物患者不详,CT右肺下叶炎症影,入我院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喹诺酮类敏感,考虑:结合患者住院史,体征检查结果,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可能性大,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药敏结果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有效,结合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我院现有品种
建议:
1、建议复印上次住院期间的病历,看用药及肺炎病情变化情况
2、上次住院期间肺部CT 对肺部炎症面积进展、吸收改善情况
3、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效果最好,我院现
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菌配显示耐药但仍需使用给予足够剂量联合我院现有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4、排痰、雾化
5、监测体温变化
6、复查痰培养严格取痰标准
7、定期复查肺CT 对比炎变化收情况
8、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