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板式塔)

课程设计(板式塔)

课程设计(板式塔)
课程设计(板式塔)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何泽骁学号: 1001090621 所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设计题目:板式塔的设计

指导教师:

2010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4)

三.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5)

四.强度计算 (7)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板式塔设计。

设计题目:精馏塔(DN1400)设计

2、设计任务书

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

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4、文献查阅要求

设计说明书中公式、内容等应明确文献出处;装配图上应写明引用标准号。

5、设计成果

1、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2、提交塔设备(板式塔)装配图一张(A1)。

(精馏塔设计例题)

二. 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1、设计参数

精馏塔设计的工艺条件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而得。

工作温度°C:100 设计温度°C:120 工作压力MPa:0.1 设计压力MPa:0.11 塔体内径mm:1400 塔板数块:19 介质:甲醇-水混合物

2、结构简图(根据自己的设计题手画)

图1 精馏塔结构简图

三. 精馏塔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板式塔。

本设计的精馏塔型式为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

由化工工艺计算塔板数目为19块

3、结构设计,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等零部件选型。

1)零部件材料的选取

根据精馏塔工艺条件(介质的腐蚀性、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材料的焊接性能、零件的制造工艺及经济合理性进行选材:

塔体:16MnR 封头:16MnR

接管:20R 塔盘、底座:Q235-B

容器法兰:16MnR 管法兰:16MnII

(材料的许用应力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7查并列表)

(MPa)

材料许用应力[]t

Q345R(16MnR) 170

Q235-B 113

16MnII 170

20R 133

2)塔盘结构

根据工艺条件、塔体直径,塔盘结构选为单液流分块式塔盘,具体塔盘结构及尺寸的选取见第十七章第三节(p430-438)。(自选)

3)工艺接管

接管的选取根据介质流量,参照GB12771-91,接管的选取如下表:

4 )压力容器法兰和接管法兰

压力容器法兰的选取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选JB/T4700~4707-2000标准。(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63)写出选取过程)

设计条件:

工作温度°C:100 设计温度°C:120

工作压力MPa:0.1 设计压力MPa:0.11

塔体内径mm:1400 介质:甲醇-水混合物(a)法兰类型DN=1400,p=0.11MPa,表10-1选甲型平焊;

(b)p=0.11MPa,t=120℃,查表10-10

材料为16MnR,定PN=0.25MPa,120℃时

允许[p]=0.25MPa>p,所以PN=0.25MPa。

(c)确定结构尺寸(p254)。

管法兰选取结果汇总:

6)裙座选取

支座选取裙式支座

裙座的选取根据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图17-21确定裙座各尺寸。

7)人孔设置

人孔的选取根据筒体直径和公称压力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11-1和表11-6,根据表11-1有入孔一个,当容器无法开入孔时选择手孔两个,圆形φ400,长圆形400*250或380*280 圆孔φ150 长圆孔150*100 球罐入孔φ500

本设计中选用带颈平焊法兰人孔,公称压力1.0MPa,公称直径500 mm,标准号为

HG20594-95。

9)视镜和液位计的选取

视镜和液位计的选取根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11-9、表11-11选取

10)焊接接头形式和和焊接材料的选取

焊接接头形式的选取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十四章第二节(p367-377),焊接接头形式按HG20583-1998,A、B类焊接接头按照HG20583-1998中DU4,D类焊接接头按照HG20583-1998中G2,带补强圈D类焊接接头按照JB/T4736-2002中C,

焊接材料的选取参照第十四章《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四节(p379-382),标准

GB/T5117-95、GB/T5118-95 GB/T983-95

焊接接头的检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十四章第三节(p378)

11)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

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386

本设计塔器为低压分离设备,介质为易燃、中毒危害介质,故划分为一类压力容器。

四、强度计算

1、塔体壁厚计算(筒体的设计参照第八章第二节p172-185)。 塔体圆筒体壁厚计算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式5-1 计算壁厚: 2[]c i

t c

p D p δσ?=

- =mm 577.011.085.0*157*21400*11.0=- (4-1)

式中 δ:塔体的理论计算壁厚,mm

p c :塔体的计算压力,MPa D i :塔体内径,mm

[]t σ:钢板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焊接接头系数;

名义厚度: n C δδ=++?=124.018.0577.0=++; (4-2)

12C C C =+=18.0;

e n C δδ=-;

式中 n δ:名义厚度;

C 1:腐蚀裕量; C 2:钢板负偏差;

?:圆整量;

e δ:有效厚度;

查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7[]t σ=170 MPa p c :取塔体的设计压力,0.11 MPa

焊缝为双面焊,局部射线检测,?=0.85

代入数据到式(4-1)得:2[]c i

t c

p D p δσ?=

-= 0.11180021700.850.11???-=0.69 mm (1400) C 1 =1 mm C 2 =0 mm

代入数据到式(4-2)得:名义厚度: n C δδ=++?= 2 mm 按最小厚度δmin 要求 取 n δ= 6 mm

2) 封头的强度计算

(封头的设计参照第八章第二节p175-185)。

塔体封头壁厚计算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式7-1 计算壁厚: 2[]0.5c i

t

c

p D p δσ?=

- (4-3) 式中 δ:塔体封头的理论计算壁厚,mm

p c :塔体的计算压力,MPa D i :塔体内径,mm

[]t σ:钢板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焊接接头系数;

名义厚度: n C δδ=++?;

12C C C =+;

e n C δδ=-;

式中 n δ:名义厚度;

C 1:腐蚀裕量; C 2:钢板负偏差;

?:圆整量;

e δ:有效厚度;

查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7[]t σ=170 MPa p c :取塔体的设计压力,0.11 MPa 焊缝为双面焊,100%射线检测,取?=1

代入数据到式(4-3)得: 2[]0.5c i

t

c

p D p δσ?=

- =

0.111800

217010.50.11

???-?=0.59 mm (1400)

C 1 =1 mm C 2 =0 mm

代入数据到式(4-2)得:名义厚度: n C δδ=++?= 2 mm 按标准椭圆封头最小厚度δmin 〉0.15%D i 要求 取 n δ= 6 mm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196)

选标准椭圆形封头JB/T4746-2002封头直边高度h 0取25mm 封头高度h 取450mm 3)开孔补强计算

开孔补强结构选用JB/T4736-2002补强圈结构,补强圈尺寸按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327(列出所选尺寸),焊接坡口尺寸选《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十四章第二节p375 C 型。

开孔补强计算采用等面积补强法,其公式参照第十二章第一节(p326-p335)。 例:人孔开孔补强计算:

人孔选公称压力1.0MPa ,公称直径500 mm ,标准号为HG20594-95 接管¢530?8(p302) 材料:20 a.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 A=d δ+2δδet(1-r f )

(4-4)

式中 r f :强度削弱系数 d :开孔直径 mm δ:塔体的计算壁厚mm δet :接管的有效厚度mm d=di+2Ct=(530-16)+2(1+0)=518 mm

δet=δnt- Ct=8-1=7 mm

塔体材料:16MnR []t σ =170 MPa

接管材料:20 []t σt=130 MPa

[][]

t

t r t

f σσ==

130

170

=0.78 代入式(4-4) A=d δ+2δδet(1-r f )

=518*0.577+2?0.577?7(1-0.78) = 300.0 mm 2

b. 有效补强范围内的补强面积: ①有效补强范围

有效宽度: B=2d=2?518=1036 mm 外伸高度:h 1

内伸高度:h 2= 0 mm

②壳体多余截面积

A 1=(B-d)( e δ-δ)-2δet ( e δ-δ)(1-r f ) (4-5) 代入式(4-5)

A 1=(1036-518)(7-0.577)-2?7(7-0.577)(1-0.78) = 3307.3 mm 2 ③接管多余截面积

A 2=2h 1(δet-δt) r f +2h 2(δet-C2) r f (4-6) 接管计算厚度δt=2[]c i

t

c

p d p δσ?=

-= 0.11514213010.11???-=0.22 mm 式中 di :接管内直径 mm di=530-16=514 mm

代入式(4-6) A 2=2h 1(δet-δt) r f +2h 2(δet-C2) r f

=2?64.4(7-0.22)0.78=681 mm 2

④焊缝金属截面积 A 3=6?6=36 mm 2

A 1+A 2+A 3>A 满足不另行补强条件,所以不需补强。 其它开孔直径比人孔直径要小,故不需再进行开孔计算

(如计算结果需要补强,还需对其他接管进行补强计算) 4) 筒体的稳定性校核

因圆筒不受外压,所以此处不必对圆筒的周向稳定进行校核。如筒体工作压力为真空,筒体的轴向稳定性校核参照第九章第六节(p242-244)。 5) 裙座的轴向稳定性校核

裙座的轴向稳定性校核: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442图17-21确定裙座各项尺寸,查取相关许用应力。根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42进行裙座的轴向稳定性校核。 6)座圈的压应力校核

m 封头=120?2=240 kg (p197) m 筒体=208?12=2496 kg (p195) m 塔盘=n(Aa+Af+Ai)ρ=2294 kg

m 水=v 筒?12?ρ水+ v 封?2?ρ水=1.539?12?1000+0.398?2?1000 =19264 kg (p195、197) Q 设备= m 封头+ m 筒体+ m 塔盘=49294 N Q 附件= 10%Q 设备=4929.4N

Q 水= m 水g=19264?9.81=188979.84 N A= π(1.4162-1.42)/4=0.035 m 2

Q

A

=Q Q Q ++设备附件水

A

=6.95 MPa < []t σ

校核合格

7) 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水压试验压力P T

[]

1.25[]T t

P P σσ'= (3-7) []

1.25[]

T t

P P

σσ'==1.25x0.11=0.14 MPa 卧置水压试验压力:T T P P '=+ γh=0.14+0.23=0.37 MPa

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应力校核:

[]2T i e T e

P D δσδ+=

0.9S ?σ≤ (3-8)

式中 ?: 焊接接头系数 ?=0.85

e δ: 塔体有效厚度 e δ=n δ-C 1-C 2

S σ: 塔体材料的屈服极限(p168) S σ=345 MPa

T P : 水压试验压力

T σ: 圆筒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应力

[]σ: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t σ: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D i : 圆筒内直径 代入数据到式(3-8)

[]2T i e T e

P D δσδ+=

= 32.5 0.9S ?σ≤=263.9

满足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应力校核条件。

五. 设计小结(约300字左右)

六. 参考文献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板式塔设计

板式塔设计 概述 本章符号说明 英文字母 A a——塔板开孔区面积,m2; A f——降液管截面积,m2; A0——筛孔总面积,m2; A T——塔截面积,m2; c0——流量系数,无因次; C——计算u max时的负荷系数,m/s; C s——气相负荷因子,m/s; d0——筛孔直径,m; D——塔径,m; e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 E——液流收缩系数,无因次; E T——总板效率,无因次; F——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 F0——筛孔气相动能因子,kg1/2/(s·m1/2); h1——进口堰与降液管间的水平距离,m; h c——与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液柱; h d——与液体流过降液管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 f——塔板上鼓泡层高度,m; h l——与板上液层阻力相当的液柱高度,m; h L——板上清液层高度,m; h0——降液管的底隙高度,m; h ow——堰上液层高度,m; h w——出口堰高度,m; h′w——进口堰高度,m; hσ——与克服σ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板式塔高度; H B——塔底空间高度,m; H d——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m; H D——塔顶空间高度,m; H F——进料板处塔板间距,m ;

H P——人孔处塔板间距,m; H T——塔板间距,m; H1——封头高度,m; H2——裙座高度,m; K——稳定系数,无因次; l W——堰长,m; L h——液体体积流量,m3/h; L S——液体体积流量,m3/s; n——筛孔数目; N T——理论板层数; P——操作压力,Pa; △P——压力降,Pa; △P p——气体通过每层筛板的压降,Pa;r——鼓泡区半径,m; t——筛孔的中心距,m; u——空塔气速,m/s; u F——泛点气速,m/s u0——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m/s; u0.min——漏液点气速,m/s; u′0——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m/s;V h——气体体积流量,m3/h; V S——气体体积流量,kg/s; W L——液体质量流量,kg/s; W V——气体质量流量,kg/s; W c——边缘无效区宽度,m; W d——弓形降液管宽度,m; W s——破沫区宽度,m; Z——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 希腊字母 β——充气系数,无因次; δ——筛板厚度,m θ——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s;μ——粘度,Pa·s; ρ——密度,kg/m3; σ——表面张力,N/m; φ——开孔率或孔流系数,无因次;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及格式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重庆科技学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计科1103 学生姓名:兰倩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计算机自主学习中心 ________ __ 设计题目:___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3 年1月18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013年1月1日

摘要 本程序是能够对公司人员进行管理,而公司需要存储的是雇员的编号、姓名、性别、所在部门、级别,并进行对工资的计算。其中,雇员分为经理、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销售经理。而日常生活中的人员管理有添加、查询、显示、编辑、删除和统计等基本功能。该程序也同样拥有这些功能。在程序运行开始,系统将首先进行的是从文件中读取数据,而只要管理人员正确的结束程序时,系统将自动保存所修改的数据。在系统运行中,必须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否则系统报错,而往往操作人员只有6次机会,若连续6次操作失败,该界面将自动退出,若该页面为主页面,则退出该系统。 关键字:公司管理雇员数据

板式塔介绍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本章重点介绍板式塔的塔板类型,分析操作特点并讨论浮阀塔的设计,同时还介绍各种类型填料塔的流体流体力学特性和计算。 第1节板式塔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3.1.1塔板类型 按照塔内气液流动的方式,可将塔板分为错流塔板与逆流塔板两类。 错流塔板:塔内气液两相成错流流动,即流体横向流过塔板,而气体垂直穿过液层,但对整个塔来说,两相基本上成逆流流动。错流塔板降液管的设置方式及堰高可以控制板上液体流径与液层厚度,以期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降液管占去一部分塔板面积,影响塔的生产能力;而且,流体横过塔板时要克服各种阻力,因而使板上液层出现位差,此位差称之为液面落差。液面落差大时,能引起板上气体分布不均,降低分离效率。错流塔板广泛用于蒸馏、吸收等传质操作中。 逆流塔板亦称穿流板,板间不设降液管,气液两相同时由板上孔道逆向穿流而过。栅板、淋降筛板等都属于逆流塔板。这种塔板结构虽简单,板面利用率也高,但需要较高的气速才能维持板上液层,操作范围较小,分离效率也低,工业上应用较少。 本教材只介绍错流塔板。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计算书(板式塔)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4) 三.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5) 四.强度计算 (7)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填料塔(或板式塔)设计。

设计题目: 各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工艺参数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填料塔(板式塔)DNXXX设计。 例:精馏塔(DN1800)设计 2、设计任务书 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 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4、文献查阅要求

《web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文档格式模板

Web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样本)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班级: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 级 年月日

一、需求分析 需包含内容为: (1)问题描述:设计系统的简单描述; (2)系统功能描述,可画出所设计模块的操作流程,并分析所需要存储的数据信息。 (3)有何安全性与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参照所给出的语义规则),对不同的用户有何不同的系统使用权限等。 (1)概要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站已经成为INTERNET网上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INTERNET正在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也使我们的竞争更加激烈。 新闻之家是典型的新闻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2)系统功能描述 新闻之家主要是用来发布校内的一些新闻事件和发布一些公告,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功能: 1、新闻的发布和管理 2、公告的发布和管理 3、新闻搜索 4、网页评论 5、视频浏览 (3)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 新闻之家主要是用来发布新闻和浏览新闻,所以有两类用户: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只拥有浏览网页和评论权限,而管理员可以对网站的所有内容进行管理,比如说添加新闻、修改新闻、添加公告、修改公告、删除新闻、删除公告等的权限。在安全性方面,登陆时采用了验证码,该验证码是动态生成的,以防止别人暴力破解。 二、概念结构设计 画出系统整体的E-R模型;并对模型中所出现的实体及属性等信息加以说明。 三、逻辑结构设计 (1)模式设计:按系统整体E-R模型,写出关系模式;并利用数据字典加以描述。(如每个关系模式有何属性、属性的类型、属性值的长度、是否可取空值、是否为主码、有何约束条件等信息); 例如: 属性名存储代码类型长度备注 教师编号Tno String 20 教师编号 教师姓名Tname String 10 教师姓名

板式塔设备机械设计

板式塔设备机械设计

————————————————————————————————作者:————————————————————————————————日期:

1 板式塔设备机械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试进行一蒸馏塔与裙座的机械设计 已知条件为:塔体内径mm D i 2000=,塔高m 30,工作压力为MPa 2.1,设计温度为300℃,介质为原油,安装在广州郊区,地震强度为7度,塔内安装55层浮阀塔板,塔体材料选用16MnR ,裙座选用A Q -235。 1.2 设计内容 (1)根据设计条件选材; (2)按设计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壁厚; (3)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4)风载荷与风弯矩计算; (5)地震载荷与地震弯矩计算; (6)偏心载荷与偏心弯矩计算; (7)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8)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9)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10)基础环设计; (11)地脚螺栓计算; (12)板式塔结构设计。 1.3.设计要求: (1)进行塔体和裙座的机械设计计算; (2)进行裙式支座校核计算; (3)进行地脚螺栓座校核计算; (4)绘制装备图(A3图纸)

2 塔设备已知条件及分段示意图 已知设计条件 分段示意图 塔体内径i D 2000mm 塔体高度H 30000mm 设计压力P 1.2MPa 设计温度t 300℃ 塔 体 材料 16MnR 许用应力 [σ] 170MPa [σ]t 144MPa 设计温度下弹性模量E MPa 51086.1? 常温屈服点s σ 345MPa 厚度附加量C 2mm 塔体焊接接头系数φ 0.85 介质密度ρ 3/800m kg 塔盘数N 55 每块塔盘存留介质层高度w h 100mm 基本风压值0q 500N/㎡ 地震设防烈度 7度 场地土类别 II 类 地面粗糙度 B 类 偏心质量e m 4000kg 偏心距e 2000mm 塔外保温层厚度s δ 100mm 保温材料密度2ρ 3/300m kg 材料 Q235-A 裙 座 许用应力t s ][σ 86MPa 常温屈服点s σ 235MPa 设计温度下弹性模量s E

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板式塔) - 副本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3) 1.4 课程设计的步骤 (3) 第2章塔体的机械计算 (5) 2.1 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5) 2.1.1 塔体厚度的计算 (5) 2.1.2 封头厚度计算 (5) 2.2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5) 2.2.1 筒体圆筒、封头、裙座质量 (5) 2.2.2 塔内构件质量 (6) 2.2.3 保温层质量 (6) 2.2.5 操作时物料质量 (6) 2.2.6 附件质量 (7) 2.2.7 充水质量 (7) 2.2.8 各种载荷质量汇总 (7) 2.3 风载荷与风弯矩的计算 (8) 2.3.1 风载荷计算 (8) 2.3.2 风弯矩的计算 (9) 2.4 地震弯矩计算 (10) 2.5 偏心弯矩的计算 (11) 2.6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11) 2.6.1 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11) 2.6.2 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 (11) 2.6.3 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12) 2.7 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13) 2.7.1 截面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13) 2.7.2 塔体与裙座的稳定性校核 (13) 2.8 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代应力校核 (16)

2.8.1 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16) 2.8.2 水压试验时应力校核 (16) 2.9 基础环设计 (17) 2.9.1 基础环尺寸 (17) 2.9.2 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17) 2.9.3 基础环的厚度 (18) 2.10 地脚螺栓计算 (18) 2.10.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18) 2.10.2 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 (19) 第3章塔结构设计 (20) 3.1 塔盘结构 (20) 3.2塔盘的支承 (20) 参考文献 (20) 自我总结 (20)

数据库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宋体小四号空九行) 设计题目: 年级专业: 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年6月10日

题目 摘要: 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以内。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最后不加标点符号。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课程设计 ,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1)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1) 1.3 论文正文格式 (2) 1.4 章节标题格式 (2)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2) 1.6 正文中的编号 (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4) 2.1 图的格式说明 (4) 2.1.1 图的格式示例 (4) 2.1.2 图的格式描述 (5) 2.2 表的格式说明 (5) 2.2.1 表的格式示例 (5) 2.2.2 表的格式描述 (6) 2.3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6) 2.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6) 2.3.2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6) 3 打印说明 (8) 3.1 封面 (8) 3.2 中英文摘要 (8) 3.3 目录 (8) 3.4 正文 (8) 4 第4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 (9) 4.1 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4.1.1 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word版)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附件5: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设计题目 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 ╳╳╳╳╳╳╳╳╳╳╳╳╳╳╳╳╳╳╳╳ ╳╳╳╳╳╳╳╳╳╳╳╳╳╳╳╳╳╳╳╳ ╳╳╳╳╳╳╳╳╳╳╳╳╳╳╳╳╳╳╳╳ ╳╳╳╳╳╳╳╳╳╳╳╳╳╳╳╳╳╳╳╳ ╳╳╳╳╳╳╳╳╳╳╳╳╳╳╳╳╳╳╳╳ ╳╳╳╳╳╳╳╳╳╳╳╳╳╳╳╳╳╳╳╳ ╳╳╳╳╳╳╳╳╳╳╳╳╳╳╳╳╳╳╳╳ ╳╳╳╳╳╳╳╳╳╳╳╳╳╳╳╳╳╳╳╳ ╳╳╳╳╳╳╳╳╳╳╳╳╳╳╳╳╳╳╳╳

课程设计说明书框架 题目(黑体一号字居中距下文双倍行距) 1技术要求(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2设计方案及原理(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自己查阅资料,题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应用) 3实现方案(标题一黑体左对齐小二号字) (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对所用主要芯片的功能原理做具体描述,给出具体操作方案的模型图,并对原理及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图形一定要自己画,坚决杜绝复制-粘贴现象); 4模块功能分析或源程序代码(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附程序注释) 5调试过程及结论(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详细并真实叙述调试过程,并给出设计结论。 6心得体会(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7参考文献(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书资料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内芯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学校统一纸面格式,页眉上标明“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课程设计3(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打印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固定行距,24磅,页码用小5号字页下居中标明。 1.课程设计标题 设计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 2.标点符号 课程设计报告书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正文标题层次 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如1 ) 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如1.1 ) 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如1.1.1)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打印报告书,报告书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第四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各级与上下文间均单倍行距。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4.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6.插图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

课程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一、教材分析: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鱼有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常见的鱼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更多的生活在水中的鱼就陌生了。至于它们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运动和呼吸等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鱼探究法相结合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鱼的骨骼标本;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教学器具:水槽一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颜色明显的蔬菜汁、烧杯、吸管。 七、设计方案人教版八年级上鱼

板书设计】 第四节鱼 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有无脊柱 二、多种多样的鱼 三、鱼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3.用鳃呼吸; 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不同动物的骨骼抓住学生,让学生通过图示很容易理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紧接着引出脊椎动物鱼,导入本节课题。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鱼,有独特特点的海洋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处理完这些基本的问题,把重点放在鱼的特征上。外形和外表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答出。重点是鱼的运动和呼吸。

课程设计格式

基于摄像头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设计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魏武 学号:6100307142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指导教师:黄玉水 二0一0年 1 月10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页码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页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页 4.结论………………………………………………………………页

1.课程设计目的 了解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使用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基于摄像头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设计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 系统总体设计 1.1机械系统设计及实现 智能车系统的总体工作模式为:CMOS图像传感器拍摄赛道图像,输出PAL制式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硬件二值化,采用LM1881进行视频同步分离,二值化图像信号、奇偶场信号、行同步信号输入到MC9S12XS128微控制器,进行进一步处理获得主要的赛道信息;通过光电编码器来检测车速,并采用 MC9S12XS128的输入捕捉功能进行脉冲计算获得速度和路程;转向舵机采用PD 控制;驱动电机采用 PID控制,通过PWM控制驱动电路调整电机的功率;而车速的目标值由默认值、运行安全方案和基于图像处理的优化策略进行综合控制。根据智能车系统的基本要求,我们设计了系统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在满足比赛要求的情况下,力求系统简单高效,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尽量简化硬件结构,减少因硬件而出现的问题。 MC9S12XS128LM1881图像处理模块CMOS摄像头光电编码器电机驱动模块舵机转向模块上位机模拟图像信号奇偶场信号行同步信号二值化后图像速度信息PWM23PWM01IIC/SCI/SPI 2.1车体机械建模 此次竞赛的赛车车模选用由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型车模,控制采用四轮驱动方案。,基本参数见表2.1。1可见原装车模的电池由两个部分连接而

课程设计撰写格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目录 (右对齐) ×1.1 二级标题(4 号宋体)………….……………………..………..……×1.1.1 三级标题(4 号宋体)……………………………………………×1.2 二级标题(4 号宋体)………………………………..……...………×1.2.1 三级标题(4 号宋体)…………………………………..…………× 1.2.2 三级标题(4 号宋体)…………………………………..…………× 2 ×××简介(4 号黑体)……………………………………...…….…×2.1 二级标题(4 号宋体)……………………………………….…..…×2.2 二级标题(4 号宋体)………………………………………………×2.2.1 三级标题(4 号宋体)……………………………………………×2.2.2 三级标题(4 号宋体)……………………………………..………×----------------------------------------------------------------------------------------- 8 结束语(4号黑体)………………………………………..……………×参考文献(4 号黑体)……………………………………...……….……×附录(必要时)……………………………………………………………×

它代表着企业的生命力,而作为一个日发电综合指标和月发电综合指标是体现企业效益的标准。…在系统我们不仅要满足基本数据处理的需求,而且要面向企业的可扩展化、集成化的高指标要求,为此, 1.1 二级标题 一个电厂的生产环境,需要多种设备的配合运行,供给,更需要高层管理人员的生产指导,最终目的在于追求生产效益的最大化[1]。 1.1.1 OOA/OOD 即Coad/Yourdon 方法:它是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初学者使用。 1.1.1.1 四级标题UML 中的视图包括:连续报道1、系列报道2、整合报道3,用例视图(Use-case view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 )、组件视图(Component view )、并发视图(Concurrency view )、展开视图(Deployment view )等五种。 (1) (2) ① 类图:。 ② 对象图: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写。需要的话,可在图名之下加附图说明。 1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31. 2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3毛 峡.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迷[N] .光明日报,2000-4-17(B1).

板式塔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任务 1. 结构设计任务 完成各板式塔的总体结构设计,绘图工作量折合A1图共计4张左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⑴各塔总图1张A0或A0加长; ⑵各塔塔盘装配及零部件图2张A1。 2. 设计计算内容 完成各板式塔设计计算说明书,主要包括各塔主要受压元件的壁厚计算及相应的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等内容。 二、设计条件 1. 塔体内径mm 2000=i D ,塔高m 299.59H i =; 2.设计压力p c =2.36MPa ,设计温度为=t 90C ?; 3. 设置地区:山东省东营市,基本风压值q 0=480Pa ,地震设防烈度8度,场地土类别III 类,地面粗糙度是B 类; 4. 塔内装有N=94层浮阀塔盘;开有人孔12个,在人孔处安装半圆形平台12个,平台宽度B=900m m ,高度为1200m m ; 5. 塔外保温层厚度为δs =100m m ,保温层密度ρ2=3503m /kg ; 三、设备强度及稳定性校核计算 1. 选材说明 已知东营的基本风压值q 0=480Pa ,地震设防烈度8度,场地土类别III 类;塔壳与裙座对接;塔内装有N=94层浮阀塔盘;塔外保温层厚度为δs =100m m ,保温层密度ρ 2=350 3m /kg ;塔体开有人孔12个,在人孔处安装半圆形平台12个,平台宽度B=900m m , 高度为1200m m ;设计压力 p c =2.36MPa ,设计温度为=t 90C ?;壳 3m m ,裙座厚度附加量2m m ;焊接接头系数取为0.85;塔内径mm 2000=i D 。 通过上述工艺条件和经验,塔壳和封头材料选用Q345R 。对该塔进行强度和稳定计算。 2. 主要受压元件壁厚计算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山东交通学院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EIQ分析法在物流中心规划中的 应用研究 院(系)别北方国际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北物071升 学号071321117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十二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EIQ分析法在物流中心规划中的 应用研究 系 (部) 北方国际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北物071升 学生姓名李雅洁 学号 071321117 11 月 22 日至 12 月 3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2010年 11 月 18 日

EIQ分析是一个很好的进行物流中心定量分析的工具。无论是企业物流项目还是3PL 企业的合同物流项目,如果能在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时利用EIQ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则能确保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后的正常运行,既不至于浪费设施资源,又不至于出现设施不够用的情况。物流中心的进出货具有出货时间不确定、前置时间短、出货量变化大等特点。面对这些品项繁多、数量庞大的订单,一般分析者都用平均值来概括估计相关需求条件,其结果往往与实际的需求变动产生很大的差异。如果能掌握数据分析的原则,通过有效的资料统计和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就会使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也确保经营单位的投资回报率最大化。本文对EIQ分析在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做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EIQ分析,物流中心规划,订单品项分析

1 背景 (1) 1.1 国内外物流中心规划现状 (1) 1.1.1 国外物流中心发展 (1) 1.1.2 我国物流中心发展 (1) 1.2 我国物流中心规划研究现状 (1) 1.3 EIQ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2) 1.4 EIQ分析相关统计方法 (2) 2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3) 2.1 物流中心基本功能及作业范围 (3) 2.1.1 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 (3) 2.1.2 物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 (4) 2.2 物流中心作业区域分类 (4) 2.2.1 物流作业区 (4) 2.2.2 周边辅助活动区 (4) 2.3 物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 (5) 2.3.1 物流中心系统规划 (5) 2.3.2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中心设施规划) (5) 2.4 物流中心规划流程 (5) 3 EIQ分析方法基础理论 (6) 3.1 EIQ分析方法概述与作用 (6) 3.1.1 EIQ分析方法概述 (6) 3.1.2 EIQ分析方法作用 (6) 3.2 EIQ分析方法的订单资料取样 (7) 3.2.1 有效的订单资料取样 (8) 3.2.2 订单资料的有效分解 (8) 3.3 EIQ图表分析应用 (9) 3.3.1 柏拉图分析 (9) 3.3.2 次数分布 (10) 3.3.3 ABC分析 (10) 3.3.4 交叉分析 (10) 4 EIQ方法在物流中心规划中的应用实例 (10) 4.1 物流中心规划要求 (10) 4.2 配送中心规划资料(EIQRSTC)分析 (11) 4.3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 (11) 4.3.1 配送中心管理作业 (11) 4.3.2 物流作业功能 (11)

课设格式

关于课设论文(设计)撰写和装订格式的说明 为了使我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统一,现在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装订格式作如下说明: 一、封面及论文用纸 1、一律使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书写用纸应该使用我院印刷厂印制的专用纸张,打印用纸应该使用16K打印纸。 3、统一使用我院印刷厂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内部装开题报告,毕业 论文(设计),有关论文附件,译文及原文。 二、装订格式及要求 封面之后,首页为毕业设计(论文)书,其余依次为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前言(序言,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装订时,封面必须对齐,封底允许短一些。四周切平整,要求字迹清楚,整齐美观。 三、关于“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摘要为500字左右。一式叁份,一份装在论文中,一份存放系里,一份交教务处(装订毕业论文摘要汇编)。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规格用论文纸。 摘要打印格式:天头,订口留边25毫米地脚、切口留边20毫米。题目选择三号黑字体;“学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字样为四号宋体,其填写内容选择四号楷体字;“摘要”、“关键字”字样为四号黑体字,其内容选择五号宋体字。 摘要由班级学习委员在毕业答辩前收齐,并按学号顺序理成两份,送系验收合格后,再由系送教务处,以备装订成册。摘要格式附后。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 1.题目(题名、立题) 1.1 “以最恰当的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 1.2 写法规则 1.2.1 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公式等。 1.2.2 尽量集中一完整句子,避免在题名中出现符号。 1.2.3 确有必要时,可用副题名在正式题名下用括号括起。 1.2.4 题名在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都应完全一样,不得简化。 1.2.5 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

课程设计格式规范2016

课程设计格式规范 第一、构成项目 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第二、各项目含义 (一)封面 封面由文头、课题名称、作者、系别、专业、任课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二)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课程设计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课程设计标题、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课程设计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三)目录 列出课程设计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参考文献、附录等对应的页码。 (四)正文 正文是课程设计的主体部分,通常应包含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小结等若干部分组成。这几个组成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正文字数一般应在10000字左右,配以图片与表格。 (五)参考文献

在课程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课程设计中参考过的专著、期刊论文及其他资料(包含网站电子版材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六)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第三、课程设计格式编排 (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课程设计一律采用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不需要打印,提供电子版(word)即可。页边距为:天头(上)2.5cm,地脚(下)2.5cm,订口(左)3cm,翻口(右)1.5c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cm。 (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三)课程设计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小二号行楷,顶行,居中。固定内容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标题 小一号黑体。文头居中,按小一号字体上空一行。(如果加课程设计副标题,则要求:小二号黑体,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课程设计标题以下的行距为:固定值,40磅。 3.作者、系别、专业、年级、任课教师、完成日期 课题名称用小三号黑体,后填写的内容处加下划线标明,8个汉字的长度,所填写的内容统一用三号楷体,各占一行,居中对齐。 4.摘要及关键词 紧接封面后另起页,版式和字号按正文要求。 其中,“摘要”,黑体,三号字,居中,“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上空一行,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关键词”与“摘要”间隔两行,“关键词”后加“:” ,顶格书写用,黑体,小四号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回行空两格,关键词通常不超过七个,一般为3—5个,词间空一格。 5.目录 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目”与“录”

课程设计板式塔设计示范

苯-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工艺计算书(精馏段部分)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生物工程专业 2011年11月27日

课程设计题目一——苯-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年产纯度为99.8%的氯苯50000t/a,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高于2%。原料液中含氯苯为35%(以上均为质量%)。 二、操作条件 1.塔顶压强4kPa(表压); 2.进料热状况,自选; 3.回流比,自选; 4.塔釜加热蒸汽压力506kPa; 5.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 6.年工作日33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2.塔的工艺计算; 3.塔和塔板主要工艺结构的设计计算; 4.塔内流体力学性能的设计计算; 5.塔板负荷性能图的绘制; 6.塔的工艺计算结果汇总一览表; 7.辅助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8.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的绘制; 9.对本设计的评述或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四、基础数据 p(mmHg) 1.组分的饱和蒸汽压 i

2.组分的液相密度ρ(kg/m 3) 纯组分在任何温度下的密度可由下式计算 苯 t A 187.1912-=ρ 推荐:t A 1886.113.912-=ρ 氯苯 t B 111.11127-=ρ 推荐:t B 0657.14.1124-=ρ 式中的t 为温度,℃。 3.组分的表面张力σ(mN/m ) 双组分混合液体的表面张力m σ可按下式计算: A B B A B A m x x σσσσσ+= (B A x x 、为A 、B 组分的摩尔分率) 4.氯苯的汽化潜热 常压沸点下的汽化潜热为35.3×103kJ/kmol 。纯组分的汽化潜热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38 .01238 .012??? ? ??--=t t t t r r c c (氯苯的临界温度:C ?=2.359c t ) 5.其他物性数据可查化工原理附录。 附参考答案:苯-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书(精馏段部分)

筛孔板式塔设计 毕业设计

摘要 筛板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为完成苯-甲苯二元物系的精馏进行了相关塔设备的设计,本次设计的任务为分离进料量50000吨/年,质量分数为40%的苯-甲苯溶液,使塔顶产品苯的质量分数达到96%,塔底釜液质量分数为2%。我们对此塔进行了工艺设计,按照梯级图解法算求得理论板数为15,实际板数为27,,加料位置在第13块板。进行了塔板结构的设计,塔径1.2m,精馏段板间距0.35m,提馏段板间距为0.4m,对塔板进行了校核,均在安全操作范围内,确定了操作点,精馏段弹性操作为5.04,提馏段弹性操作为5.30,符合操作要求。最后进行辅助设备及塔高计算。本次设计包括设备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整的精馏设计过程,其设计结果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结构合理,是一次较理想的设计。 关键词:筛板塔;苯-甲苯;精馏;负荷性能图;塔设备;结构

Abstract Sieve plate tower is the main gas liquid mass transfer in chemical production equipment.To complete the binary system benzene - toluene distillation tower equipment, the use of design, the design tasks for the separation of feed rate of 50000 tons/year, the mass fraction of 40% of benzene - toluene solution, make the top products of benzene mass fraction of 96%, the bottom kettle liquid mass fraction of 2%.We for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this tower,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plate number obtained by cascade graphical method calculation for 15, real plate number is 27, and feeding location in 13boards.For the design of the plate structure, the tower diameter 1.2 m, plate spacing of 0.4m on the plate, are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safety operation, determine the operating point, rectifying section elastic operation is 5.04, stripping section of the elastic operating at 5.30,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peration.Finally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height calculation.This design including equipment analysis, selection, calculation, accounting, drawing, etc., is a complete distillation process design, the design resul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design task, reasonable structure, is an ideal design. Keywords: Sieve-plate tower ;Benzene-Toluene;Rectification;Load performance diagram;Distillation equipment ;struc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