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钾血症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的定义分类和临床表现

定义: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3.5 mmol/L。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机体总钾量丢失,或是钾转移至细胞内或体液量过多而稀释,而机体总钾量不缺乏。重度低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分为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慢性缺钾性低钾血症、转移性低钾血症和稀释性低钾血症四类。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低钾发生的速度。K+<2.5mmol/L时,症状较严重。短期内缺钾,症状出现迅速,甚至引起猝死。

(1)、神经肌肉系统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当K+<3.0mmol/L时,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低于2.5mmol/L时,可出现软瘫,以四肢肌肉最为突出,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当呼吸肌受累则可引起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症状为精神抑郁、倦怠、神志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2)、消化系统引起肠蠕动减弱,轻者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严重可引起腹胀、麻痹性肠便阻。

(3)、心血管系统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房室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最后心脏停跳于收缩状态。此外还可引起心肌张力减低,心脏扩大,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4)、泌尿系统长期低钾可引起缺钾性肾病和肾功能障碍,肾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且比重低,尤其是夜尿增多。这可能与远曲肾小管细胞受损,对抗利尿激素反应降低,水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另外,缺钾后膀胱平滑肌张力减退,可出现尿潴留,病人常易合并肾盂肾炎。

(5)、酸碱平衡紊乱低血钾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低钾血症的观察护理

低钾血症的观察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低钾血症临床特点、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低钾血症诊治、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 63例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成功的对63例低钾血症进行了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低钾血症观察护理 低钾血症是一种较复杂的临床表现,常伴随其他疾病共同出现,也是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或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春、夏两季。低血钾所致临床表现以肌无力,瘫痪,呼吸困难及心律失常多见。2005年3月~2007年3月广东省中山市横栏医院共收治63例低钾血症患者,无一例死亡,现将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低钾血症患者63例,男56例,女7例,青壮年居半数以上,年龄最大55岁,最小18岁,平均32岁,其中甲亢10例,周期性麻痹17例,无明显诱因第一次发作者36例。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在病后2~7 h入院,以四肢或双下肢无

力为主。入院后即查血清钾及心电图。血钾浓度在1.25~3.0 mmol/L,全部患者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改变,U波出现,T波低平,心律不齐,见表1。表1 低钾临床症状与血清钾浓度情况 2 护理 2.1 静脉补钾的观察护理 2.1.1 补钾液的选择补钾稀释液的一般选生理盐水,因高浓度葡萄糖可在内耗钾合成糖原不利于血钾的监测,又因血钾的监测主要是细胞外液的钾水平,对细胞内钾水平不能反应。 2.1.2 补钾浓度、速度、量的确定补钾以缓慢、持续补入为原则,浓度一般为0.3%,对于重度低钾者,补钾浓度为0.6%~1%,输入速度应快速1~1.5 g/h,每日补钾量3~6 g/h;轻度低钾者,补钾浓度为0.3%~0.4%,输速<0.75 g/h,每日补钾量为1~3 g。静脉补钾时注意选择深粗大血管,静脉补液中发现穿刺静脉疼痛时,适当控制液体滴速在50~60滴/min,必要时硫酸镁湿热敷。 2.1.3 补钾的护理观察补钾前应询问患者有无排尿,如无排尿者,在补钾中,观察尿量,重度低钾者,补钾时应导尿接尿袋,记录24 h尿量,中度低钾者,补钾中应每4 h询问有无排尿,记录尿量。

教学查房 高钾血症

教 学 查 房 具 体 过 程 4、提出本次查房的治疗意见,解释原因 (三)查房的教学内容 1、提问住院医师:高钾血症的概述? 【解答】: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血钾高于5.5mmol/L 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 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搏骤停。 2、提问住院医师:高钾血症的病因? 【解答】: 1).肾排钾减少 ①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或慢性肾衰竭晚期。②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如Addison 病,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③保钾利尿剂:长期应用氯苯蝶啶、螺内酯(安体舒通)、氨氯毗咪(阿米洛利)。 2).细胞内的钾移出 ①溶血、组织损伤、肿瘤或炎症细胞大量坏死,组织缺氧、休克、烧伤、肌肉过度挛缩等。②酸中毒。③高血钾周期性麻痹。④注射高渗盐水及甘露醇后,由于细胞内脱水,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或细胞代谢,使细胞内钾移出。 3).含钾药物输入过多 青霉素钾盐(每100万单位含K1.5mmol )大剂量应用或含钾溶液输入过多、过急。 4).输入库存血过多 5).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过量可致离子泵活力降低,影响钾进入细胞。 3、提问住院医师: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解答】: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血钾升高的程度和速度,有无其他血浆电解质和水代谢紊乱合并存在。 1).心血管症状 高钾使心肌受抑心肌张力减低故有心动徐缓和心脏扩大,心音减弱,易发生心律失常但不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且与血钾升高的程度相关。当血钾大于5.5mmol/L 时心电图表现为Q-T 间期缩短。T 波高尖对称,基底狭窄而呈帐篷状;血钾为7~8mmol/L 时P 波振幅降低,P-R 间期延长以至P 波消失。 2).神经肌肉症状 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 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朱蕾(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沈勤军(主治医师) 百科名片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 3.5 mmol/L。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机 体总钾量丢失,称为钾缺乏(potassium depletion);也可以是钾转移至细胞内或体液量过多而 稀释,而机体总钾量不缺乏。重度低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 西医学名:低钾血症英文名称:hypokalemia 所属科室:内科- 主要症状:乏力,心律失常主要病因:血钾降低传染性:无传染性目录 低钾血症的分类常用含钾物质不同疾病患者的低钾血症防治原则 低钾血症的分类 大体可分为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急性低钾血症)、慢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慢性低钾血症)、转移性低钾血症和稀释性低钾血症四类。 (一)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acute potassium-deficit hypokalemia)简称急性低钾血症。由于钾 丢失增多或合并摄入不足导致血清钾离子浓度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值水平以下,同时机体钾含量减少,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或肌无力。 1、原因 1)摄入不足 (1)禁食或厌食由于普通饮食和肠道营养饮食中都含有较多的钾(如上所述,多数细胞内的K+浓度是细胞外的30 倍以上),肾脏又有较强的保钾能力,因此一般的饮食减少不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但严重摄食不足,而静脉补液中又缺钾时则会发生,主要见于昏迷、手术后、消化道疾病等导致的不能进食或严重进食不足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肌肉组织少,整体储钾量少,进食不足,也容易发生低钾血症。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血液病、肿瘤疾病等容易发生严重进食不足。 (2)偏食个别严重偏食的患者也可能发生低钾血症。 2)丢失增多主要见于各种分泌液的急性丢失;或大量利尿,而补钾不足的患者,此时常与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同时存在。 (1)经消化道丢失因各种消化液中的钾浓度几乎皆比血浆高,且分泌量又较大,在炎症等病理因素刺激下分泌量更多;该类疾病一旦发生,进食量又会显著减少,甚至完全禁食,因此消化道的疾病非常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且容易合并其它电解质离子的紊乱。由于不同部位消化液的成分不同,因此合并其它电解质紊乱的类型也不相同。如胃液中Cl-和H+含量高,因此呕吐和胃液引流容易合并低钾、低氯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肠液中HCO-3 的浓度高,因此胆管和胰液的引流以及腹泻等容易合并高氯性酸中毒。使用泻药不当的患者也可发生低钾血症。 (2)经肾脏丢失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皆容易引起钾丢失过多,肾脏以外的疾病或因素也可使肾脏排钾增多,主要有以下问题。 ①肾小管功能损害各种原因的近端或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可因钾的重吸收减少或分泌增多而发生严重低钾血症。其他如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器官移植患者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或慢性缺钾、缺镁等容易损害肾小管的功能,发生低钾血症。该类患者的肾功能(肌酐)多正常,甚至尿蛋白阴性,但可能合并其它电解质离子的缺乏、尿崩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因此可以称为“隐匿性肾小管功能损害”,实质是肾小管的重吸收或分泌功能异常。 [1] ②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伴随大量电解质,如钠、钾的丢失而发生低钾血症。③肾上腺糖皮质

高钾血症(非常实用)

高钾血症的诊断 1.血清钾﹥5.5mmol/L。 2.有导致血钾升高和(或)肾排K减少的基础疾病。 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表现。 4.ECG可作为诊断、判定,高钾血症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5.必须注意:(1)血钾水平和体内总钾含量不一定是呈平形关系,K过多时,可因细胞外液过多或碱中毒而使血K不高;反之,K缺乏时,也可因血液浓缩和酸中毒而使血K升高。 (2)采血时止血带过紧过久,反复握拳或局部拍打,抽血或向试管放血不当,均可使RBC 内的K释出,或血标本溶血均可致“假性高K血症” (3)确定高K血症诊断后,还要寻找和确定导致高钾血症的原发疾病。 高钾血症的ECG表现 ECG是诊断高钾血症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1.血清钾﹥6mmol/L时出现基底窄而高尖的T波。 2.血清钾7-10mmol/L时P-R间期延长,P波渐消失,QRS渐变宽;R波渐低,S波渐深,ST段与T波融合,Q-T间期缩短。 3.血清钾﹥7-10mmol/L时,以上改变综合后可使ECG呈正弦波形。 4.进而心室颤动。 5.由于许多高钾血症常用时合并代酸,低钙及低钠等,也对ECG改变有影响,因此有时必须仔细加以分析,始能确诊。 高钾血症常见病因 1.少尿型急性RF,为临床上高K血症最常见原因。 2.CRF伴血容量不足和肾前性少尿,高K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3.长期使用保K利尿剂,ACEI(ARB) 4.摄K过多,在少尿基础上PO或静脉摄入K过多或输大量库存血。 5.代酸,组织破坏(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K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 6.浓缩性高K血症。 7.I型DM时血糖突然升高,可出现“反常性”高K血症。 附:高血钾型RTA,多见于老人,多具有RD(以糖肾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并已发生轻中度RF(GFR﹥20ml/min).临床上以高u代酸(AG正常)及高K为主要特征。其酸中毒及高K严重,与RF程度不成比例。 高钾血症的处理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威胁是心脏抑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治疗原则是保护心脏,迅速降血钾,RF患者血钾﹥6--6.5mmol/L、ECG出现高钾表现(见后)、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时,必须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 ⑴、首先用10%药葡萄糖酸钙20ml+10%GS20--40ml缓慢○v。10分钟见效果,作用可持续1小时。 ⑵、继之用5%碳酸氢钠100-200ml快速静滴。(注意先补钙,后纠酸,NaHCO3与Ca2+不见面)。5分钟见效,作用可持续2小时。 ⑶、然后50%GS 50ml+10%GS100ml +RI8--10u(按每4gGS给予1u RI静滴)。半小时见效,持续4小时。 ⑷、排钾措施: A、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30g,冲服;20%甘露醇100ml,口服;或大黄粉3.0g,冲

第二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随机过程及其概率分布 、随机过程概念: 一、随机过程概念: 初等概率论所研究的随机现象,基本上可以用随机变量或随机向量来描述.但在实际中有些随机现象要涉及(可列或非可列)无穷多个随机变量.

例1.某人扔一枚硬币,无限制的重复地扔下去,要表示无限多次扔的结果,我们不妨记正面为1,反面为0.第次扔的结果是一个,其分布,无限多次扔n n r vX ?{}{}1012n n P X P X ====,无限制的重复地扔,要表示无限多次扔的结果,我们不妨反面为其分布无限多次扔的结果是一个随机过程,可用一族相互独 立,,或表示.r v ?1X ,2X {},1n X n ≥

n n X 0n n 0 1 2 3 4 5 6 7 8 910 ……

例2.当固定时,电话交换站在时间内来到的呼叫次数是,记, ,其中是单位时间内平均来到的呼叫次数,而,若从变到,时刻来到的呼叫次数需用一族随机变量表 它为非降的阶,在有呼唤来到的时刻阶跃地增加,假定在任一呼唤来到的时刻不可能来到多)(0)t t ≥[0,] t r v ?()X t ()()X t P t λ λ0λ>t 0∞t {}(),[0,)X t t ∈∞()X t ,电话交换站在记,若时刻示, 是一个随机过程. 对电话交换站作一次观察可得到一条表示以前来到的呼唤曲线,它为非降的阶梯曲线,在有呼唤来到的时刻阶跃地增加,(假定在任一呼唤来到的时刻不可能来到多于一次呼唤). E t 1()x t

同理,第二次观察,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线; 同理,第n 次观察,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线. 2()x t ()n x t ,第二次观察,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第,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 总之,一次试验得到阶梯形曲线形状具有随机性

高钾血症:教你 3 招把钾降下来

临床工作中,无论哪一科都会遇到高钾血症的情况,高钾严重时可导致心跳骤停,所以快速有效的降钾刻不容缓,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高血钾的小知识及临床常用的降钾药物。 一、定义 血清钾>5.5 mmol/l 称为高钾血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排除假性高血钾的情况,最常见的为溶血,当WBC>50×109/L 或PLT>1000×109/L 时,如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可导致溶血,造成假性高血钾,此时需复查血清钾 二、临床表现 症状:不典型,常有心悸、乏力、恶心、肌肉刺痛、感觉异常、严重可至肌无力和麻痹,甚至呼吸肌麻痹,有时可以心跳骤停首发。 ECG 表现: 1. 血清钾﹥5.5-6.5 mmol/L 时出现基底窄而高尖的T 波。 2. 血清钾>7-8 mmol/L 时P-R 间期延长,P 波渐消失,QRS 渐变宽(R 波渐低,S 波渐深),ST 段与T 波融合,Q-T 间期缩短。 3. 血清钾﹥9-10 mmol/L 时,以上改变综合后可使ECG 呈正弦波形、心室颤动、心脏停搏。 4. 由于许多高钾血症常用时合并代酸,低钙及低钠等,也对ECG 改变有影响,因此有时必须仔细加以分析,始能确诊。 三、治疗 轻症患者治疗原发病,去除能引起血钾继续升高的因素:停(减)经口、静脉的含K 饮食(香蕉、橘子、橙子、土豆、地瓜等)和药物(保K 利尿剂和ACEI 类药物);控制感染,减少细胞分解;供高糖高脂饮食,或采用静脉营养,以确保足够热量,减少体内分解代谢释放的钾。 重症患者需紧急采取下列措施 抗毒药物-钙剂 作用机制:钾离子多是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多见于酸中毒),钙离子具有细胞膜稳定性,稳定细胞膜降低通透性,减少钾离子流出;钾离子和钙离子均为阳离子,注射钙离子会竞争心肌上的阳离子通道,从而减轻钾离子对心脏的毒害作用;提高钙离子浓度可以强化心肌的肌张力,克服钾离子对心脏的抑制作用。用)可预防心脏事件,1-3 min 起效,持续30-60 min,应作为起始治疗(特别是血清钾>7 mmol/L 或出现P 波渐消失、高尖的T 波、QRS 延长等) 用法:10% 葡萄糖酸钙或5% 氯化钙10 ml+5%GS 20-40 ml 缓慢静脉推注10 min,5-10 min 内无效可再次应用(此处需注意血钙迅速升高可加重洋地黄的心脏毒性,故如患者应用洋地黄类制剂,钙剂应用需慎重,推注速度要慢,或避免使 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药物 1. 短效胰岛素(RI)+ 葡萄糖: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成糖原的过程中,把钾离子带入细胞内,可以暂时降低血液中的钾离子的浓度。 用法:50%GS 50 ml 或5%-10%GS 500 ml + 短效胰岛素6--18u(按每 4 g GS 给予1u 短效胰岛素静滴),10-20 min 起效,持续4-6 h,适用于血糖<14 mmol/l 患者。 2. β2 受体激动剂:激活Na+-K+-ATP 酶系统促进钾离子转运进细胞内。 用法:沙丁胺醇10-20 mg 雾化吸入,20 min 起效,持续90-120 min(心动过速患者慎用) 3. 碱剂:造成药物性碱血症,促使K+进入细胞内;Na+对抗K+对心脏的的抑制作用;可提高远端肾小管中钠含量,增加Na+-K+交换,增加尿钾排出量;Na+升高血浆渗透压、扩容,起到稀释性降低血钾作用;Na+有抗迷走神经作用,有利于提高心率。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朱蕾(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沈勤军(主治医师) 百科名片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3.5 mmol/L。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机体总钾量丢失,称为钾缺乏(potassium depletion);也可以是钾转移至细胞内或体液量过多而稀释,而机体总钾量不缺乏。重度低钾血症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积极处理。西医学名:低钾血症 英文名称:hypokalemia 所属科室:内科- 主要症状:乏力,心律失常 主要病因:血钾降低 传染性:无传染性 目录 低钾血症的分类 常用含钾物质 不同疾病患者的低钾血症 防治原则 低钾血症的分类 大体可分为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急性低钾血症)、慢性缺钾性低钾血症(简称慢性低钾血症)、转移性低钾血症和稀释性低钾血症四类。 (一)急性缺钾性低钾血症(acute potassium-deficit hypokalemia) 简称急性低钾血症。由于钾丢失增多或合并摄入不足导致血清钾离子浓度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值水平以下,同时机体钾含量减少,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或肌无力。 1、原因 1)摄入不足 (1)禁食或厌食由于普通饮食和肠道营养饮食中都含有较多的钾(如上所述,多数细胞内的K+浓度是细胞外的30倍以上),肾脏又有较强的保钾能力,因此一般的饮食减少不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但严重摄食不足,而静脉补液中又缺钾时则会发生,主要见于昏迷、手术后、消化道疾病等导致的不能进食或严重进食不足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肌肉组织少,整体储钾量少,进食不足,也容易发生低钾血症。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血液病、肿瘤疾病等容易发生严重进食不足。 (2)偏食个别严重偏食的患者也可能发生低钾血症。 2)丢失增多主要见于各种分泌液的急性丢失;或大量利尿,而补钾不足的患者,此时常与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同时存在。 (1)经消化道丢失因各种消化液中的钾浓度几乎皆比血浆高,且分泌量又较大,在炎症等病理因素刺激下分泌量更多;该类疾病一旦发生,进食量又会显著减少,甚至完全禁食,因此消化道的疾病非常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且容易合并其它电解质离子的紊乱。由于不同部位消化液的成分不同,因此合并其它电解质紊乱的类型也不相同。如胃液中Cl-和H+含量高,

最新第1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习题答案

第一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设随机过程 +∞<<-∞=t t X t X ,cos )(0ω,其中0ω是正常数,而X 是标准正态变量。试求X (t )的一维概率分布 解:∵ 当0cos 0=t ω 即 πω)2 1 (0+ =k t 即 πω)21(10+=k t 时 {}10)(==t x p 若 0cos 0≠t ω 即 πω)2 1 (1 0+≠ k t 时 {}{}x t X P x x X P t x F ≤=≤=0cos )(),(ω 当 0cos 0>t ω时 ξπ ωωξd e t x X P t x F t x ? - = ??? ? ??≤=02 cos 0 2 021cos ),( 此时 ()t e x t x F t x f t x 0cos 2cos 1 21,),(022ωπ ω? =??=- 若 0cos 0

?? ?= ,2 ,cos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t t t X π 假定“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概率各为21。试确定)(t X 的一维分布函数)2 1 ,(x F 和)1,(x F ,以及二维分布函数)1,2 1;,(21x x F 解:(1)先求)21,(x F 显然???=?? ???-=???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10,212,2cos 21π X 随机变量?? ? ??21X 的可能取值只有0,1两种可能,于是 21 021= ??????=?? ? ??X P 2 1121=??????=??? ??X P 所以 ?????≥<≤<=??? ?? 11102 1 0021,x x x x F 再求F (x ,1) 显然?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2 1 2 cos (1)πX {}{}2 1 2)1(-1 (1)====X p X p 所以 ???? ???≥<≤<=2 121- 2 1-1 0,1)(x x x x F (2) 计算)1,2 1 ;,(21x x F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2 1)1(, 1 0)2 1 ( X X 于是

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朱蕾(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沈勤军(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邹建芳(主任医师)山东省职业病医院职业病科 百科名片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钾离子高于5.5 mmol/L。高钾血症的患者机体K+的含量不一定高于正常。正常情况下,机体具有调节钾浓度的有效机制,故不易发生高钾血症,但一旦出现短时间或长时间没内不能逆转的各种因素,皆会发生高钾血症。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有:①钾的入量过多,②排除减少,③组织破坏,④分布异常。高钾血症可导致心脏和呼吸肌功能的严重损害,需积极处理。 西医学名:高钾血症 英文名称:hyperkalemia 主要症状:心律失常 主要病因:血钾过高 目录 急性高钾血症(acute hyperkalemia) 慢性高钾血症(chronic hyperkalemia) 浓缩性高钾血症 转移性高钾血症(shifted hyperkalemia) 常见疾病的高钾血症 急性高钾血症(acute hyperkalemia) 有两种含义,广义上是指短时间内血钾迅速增多而超过正常值上限。狭义上是指血钾浓度急性升高、而细胞内浓度不降低的的高钾血症,其原因主要有钾摄入或输入过多、肾脏排泄钾减少(机体钾含量增多)和组织破坏(机体钾含量正常),其中后者是最常见的因素。若不特别说明,一般是指后者。容易导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肌无力。[1] (一)原因主要有钾摄入或输入过多、肾脏排泄钾减少和组织破坏,分述如下。1、摄入或输入钾过多在机体调节功能(细胞内外转移和肾脏的排泄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消化道摄入过多一般不会导致血钾明显升高,但短时间内摄入太多,也会发生明显的高钾血症。因细胞内外K+的平衡需15 h左右,肾脏排泄更慢,故短时间输入较多的K+,可发生致命性高钾血症。目前单纯输入氯化钾等电解质溶液发生严重高钾血症的机会不多,但因“隐原性”原因输入高钾溶液导致高钾血症的机会并不少见,如输入库存较久的血液。库存血的血钾浓度与储血时间呈正比。有报道库存血2周后血钾浓度可升高4~5倍,3周后可升高10倍之多。因此有高钾血症倾向者不宜输入库存过久的血,尤其是大量输血者,同时也应避免发生溶血反应。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盐,在输入量过大、速度过快的情况下也可发生明显高钾血症,尤其是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肾脏排泄钾减少这是导致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肾脏有强大的调节K+的能力,一般不容易发生高钾血症,但一旦出现肾脏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就容易发生高钾血症。1)肾功能衰竭(1)急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或无尿,通过以下机理导致高钾血症:①肾小球滤过率太低,进入远曲小管的Na+太低,钠-钾交换减少,K+排泄减少。②肾小管和间质损伤,K+分泌减少。③常存在高分解代谢状

【疾病名】高钾血症

【疾病名】高钾血症 【英文名】hyperkalemia 【缩写】 【别名】hyperpotassaemia;kalemia;kaliemia;高钾血;血钾过多;血钾过多症;血内钾过多症;高血钾症 【ICD号】E87.5 【概述】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 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酸 碱平衡的调节。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 解质紊乱同时存在。 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 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 搏骤停。 【流行病学】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病因】 1.摄入过多 单纯摄入或误服含钾多的食物、药物(如青霉素钾盐、氯化钾)或输入过多的库存血(由于红细胞破坏,钾释放于血浆中)。用静脉补充钾盐以 纠正低钾血症时,若缓慢滴注一般不会引起高钾血症,因为钾可从肾脏排出, 除非:①肾功能排钾功能受损;②摄入钾量超过肾脏排钾能力。 2.排泄减少 临床上常见原因是使用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螺内酯和 阿米洛利。其他能引起高钾血症的药物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非甾类 抗炎药,长期用肝素(抑制醛固酮分泌),复方新诺明(b a c trim),喷他脒 (pe n tami d i n e)及洋地黄过量、β受体阻滞药和环孢素。肾功能不全少尿和无 尿的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有醛固酮缺乏者如艾迪生病、17α-羟化酶缺乏、选择性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和醛固酮不敏感综合征。 3.钾从细胞内移至细胞外 见于:①大面积组织损伤和坏死,如严重电灼伤、挤压伤、肌肉溶解症、高热中暑(由于红细胞及肌细胞裂解)、血管内大量

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搏骤停。 病因 1.肾排钾减少 ①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或慢性肾衰竭晚期。②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③保钾利尿剂。 2.细胞内的钾移出 ①溶血、组织损伤、肿瘤或炎症细胞大量坏死,组织缺氧、休克、烧伤、肌肉过度挛缩等。②酸中毒。③高血钾周期性麻痹。④注射高渗盐水及甘露醇后,由于细胞内脱水,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或细胞代谢,使细胞内钾移出。 3.含钾药物输入过多: 青霉素钾盐大剂量应用或含钾溶液输入过多、过急。 4.输入库存血过多 5.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过量可致离子泵活力降低,影响钾进入细胞。 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血钾升高的程度和速度,有无其他血浆电解质和水代谢紊乱合并存在。 1.心血管症状 高钾使心肌受抑心肌张力减低故有心动徐缓和心脏扩大,心音减弱,易发生心律失常但不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且与血钾升高的程度相关。当血钾大于5.5mmol/L时心电图表现为Q-T 间期缩短。T波高尖对称,基底狭窄而呈帐篷状;血钾为7~8mmol/L时P波振幅降低,P-R间期延长以至P波消失。 2.神经肌肉症状 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3.其他症状 由于高钾血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故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腹痛。由于高钾对肌肉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停止。所有高钾血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后者可加重高钾血症。

低钾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一、什么是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二、什么原因引起低钾血症:多见于长期禁食或少食,钾盐摄入不足;大量呕吐,腹泻和长期应用速尿等利尿药致钾排出过多而引起。临床表现以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失钾越多越快或同时伴有Na+、Ca+浓度增高,则症状更明显,低钾血症常与原发病的症状相混杂,易延误诊断,应加以重视。静脉补钾时,尿量须在30ml/小时以上,切勿过快或过量,严禁静脉推注。 三、低钾血症有什么症状: 1.四肢软弱无力,软瘫,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2.神志淡漠,目光呆滞,嗜睡,神志不清。 3.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 4.心悸,心律失常。 四、低钾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清钾低于3.5mmol/L. 2.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和出现U波。 五、如何治疗 1.积极治疗引起缺K+的原发病,恢复正常饮食。 2.补充钾盐: (1)补钾时,能口服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补充。 (2)静脉补氯化钾,严禁推注,一般加入葡萄糖溶液滴注,浓度不要超过3%,滴速每分钟不要多于80滴;每24小时滴入总量不要超过6g-8g. (3)当伴有酸中毒时,可改用碳酸氢钾。 (4)对伴有肝功能损害者,可改用谷氨酸钾。 (5)心脏受累明显或伴有缺Mg时,可用L-门冬氨酸钾镁。 高钾血症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即静脉输注钙,以消除高钾血症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 2、接着使K+转移到细胞内,降低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K+的比率。这一步可用葡萄加胰岛素,和/或给予碳酸氢盐,以提高血浆pH值来完成; 3、最后,必须使K+排出体外。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和/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低钾血症处理: (1)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如止吐、止泻;病情允许尽快恢复饮食。 (2)补钾原则: 1)口服补钾:口服补钾是最安全的补钾方式,如10%氯化钾或枸橼酸钾; 2)静脉补钾:不能口服可静脉补给,常用针剂为10%氯化钾,静脉补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d 方可补钾;2补钾量依血清钾水平而定。如仅是禁食者,一般每天给予生理需要量氯化钾2~3克即可;严重缺钾者(血清钾<2mmol/L),每日补氯化钾总量不宜超过6~8g,但严重腹泻、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特殊情况例外。 (3)补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禁止直接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停搏。 (4)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成人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80滴/min。

高钾血症

疾病名:高钾血症英文名:hyperkalemia 概述: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 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 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搏骤停。 病因:1.摄入过多单纯摄入或误服含钾多的食物、药物(如青霉素钾盐、氯化钾)或输入过多的库存血(由于红细胞破坏,钾释放于血浆中)。用静脉补充钾盐以纠正低钾血症时,若缓慢滴注一般不会引起高钾血症,因为钾可从肾脏排出,除非:①肾功能排钾功能受损;②摄入钾量超过肾脏排钾能力。 2.排泄减少临床上常见原因是使用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螺内酯和阿米洛利。其他能引起高钾血症的药物还有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非甾类抗炎药,长期用肝素(抑制醛固酮分泌),复方新诺明(bactrim),喷他脒(pentamidine)及洋地黄过量、β受体阻滞药和环孢素。肾功能不全少尿和无尿的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有醛固酮缺乏者如艾迪生病、17α-羟化酶缺乏、选择性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和醛固酮不敏感综合征。 3.钾从细胞内移至细胞外见于:①大面积组织损伤和坏死,如严重电灼伤、挤压伤、肌肉溶解症、高热中暑(由于红细胞及肌细胞裂解)、血管内大量溶血,其中有些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加重了高钾血症。②药物,用盐酸精氨酸或赖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和代谢性碱中毒时常发生明显高钾血症,可能是精氨酸与细胞内钾交换,使钾移至细胞外;在麻醉过程中用肌肉松弛剂琥珀酰胆碱也有使细胞内钾移至细胞外作用。③癌症病人用大剂量化学药物治疗时,可引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而引起高钾血症。 ④家族性高钾性周期性麻痹,此病属常染色体遗传病;继发性高钾性麻痹(肾衰病人服用螺内酯是其常见病因)。⑤酸中毒,包括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乳酸酸中毒等。⑥高渗状态,重度失水、休克等均可使细胞内钾移至细胞外。 发病机制:1.钾摄入过多由于肾脏有很强的排钾能力,正常人即使摄入过多含钾食物,也不会产生高钾血症。常见高钾血症主要发生在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含钾的静脉补液者更易发生。据统计大约4%接受KCl治疗者可发生高钾血症。2. 钾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导致细胞内外钾分布改变而使血钾上升的情况主要有:细胞损伤、高渗透压血症、酸中毒、药物毒物以及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等。细胞损伤见于横纹肌溶解症、化疗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以及大量溶血等。高渗透压血症可以造成细胞皱缩,细胞内钾浓度升高,可达1~2mmol/L以上,有利于K+的外逸。甘露醇的使用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使用足够胰岛素都是常见的导致高渗透压血症的原因。代谢性酸中毒,特别是由HCl、NH4Cl等引起者最易诱发高钾血症;而由有机酸如β-羟丁酸或乳酸引起者则较少发生。两者的差别主要是对细胞内钾释放的影响不同。无机酸可以造成更明显的细胞内酸化,从而促使细胞膜明显极化,更多的钾可以释出;有机酸的溶解不如无机酸完全,因此对膜极化的影响相对较小,钾的逸出也较少。另外,酸中毒可以刺激集合管间细胞上的H+-K+-ATP酶,可促进K+重吸收。最近有报道酸中毒还可以改变集合管细胞上钾通道的开放率而使K+分泌减少,后者又可能与酸中毒一起促进氨的生成,进而再通过该机制抑制Na+重吸收,减少K+的排泄等。 洋地黄药物、Palytoxin或河豚毒素等中毒可引起严重高钾血症。高钾性周期性麻痹较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明显少见。本病是由于肌肉上对TTA敏感性的电压启动性钠通道基因突变而引起,常在运动后诱发。3.肾脏排泄钾障碍主要由盐皮质类固醇减少、原发性远端肾单位Na+输送减少以及皮质集合管功能异常等引起。盐皮质类固醇减少可以由低肾素性低醛固酮血症(常见于糖尿病肾病、小管间质性肾炎等)、选择性低醛固酮血症(常见于应用肝素后)以及Addison病等引起。原发性远端肾单位Na+输送减少引起肾脏潴钾多见于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Ⅱ型假性醛固酮减低症(Gordon综合征)等。Gordon综合征主要由于Na+在近端肾小管到皮质集合管部分重吸收过少,致使K+在远曲小管重吸收过多。噻嗪类利尿药对本病有效,可能与该段Na+-Cl-协同转运子畸变有关。皮质集合管异常可导致肾脏潴钠而产生高钾血症,主要见于Ⅰ型假性醛固酮减低症、小管间质性肾炎、梗阻性肾病、钠通道阻滞药及盐皮质类固醇受体阻滞药的使用等。其中Ⅰ型假性醛固酮减低症是由于上皮钠通道(ENaC)突变引起通道失活所致;钠通道阻滞药有氨甲咪、TMP和戊烷嘧啶,在肾移植患者中使用可能造成严重血钾过高。 梗阻性肾病常有高钾血症,可能与酸中毒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盐皮质类固醇反应低下有关。 临床表现: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血钾升高的程度和速度,有无其他血浆电解质和水代谢紊乱合并存在。 1.神经肌肉症状高钾使神经肌肉复极化减慢,从而导致应激性减弱,特别是急性起病患者。早期肢体感觉麻木, 极度疲乏,肌肉酸痛,四肢苍白湿冷。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发声和呼吸困难以及四肢松弛性瘫痪,浅反射消失。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2.心血管症状高钾使心肌受抑,心肌张力减低,故有心动徐缓和心脏扩大,心音减弱,易发生心律失常,但不发 生心力衰竭。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且与血钾升高的程度相关。当血钾大于5.5mmol/L时,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缩短,T波高尖对称,基底狭窄而呈帐篷状;血钾为7~8mmol/L时,P波振幅降低,P-R间期延长,以至P波消失,这可能是窦房结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也可出现“窦-室”传导(窦房结不经心房内正常传导系统而通心房内特殊纤维束传入心室);血钾升至9~10mmol/L 时,室内传导更为缓慢,QRS波增宽,R波振幅降低,S波加深,与T波直线相连、融合;血钾11mmol/L时,QRS波、ST段和T波融合成双相曲折波形。至12mmol/L时,一部分心肌先被激动而恢复,另一部分尚未去极,此时极易引起折返运动而引起室性异位

高钾血症的治疗

高钾血症的治疗 促进钾进入细胞内 (1)高渗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的应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有:①造成碱血症,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有酸中毒时效果更显著。②高渗作用,使细胞外液容量迅速增加,可使血钾浓度相对下降。③血浆和细胞内液Na浓度升高,激活钠泵,使K+向细胞内转移。④Na+直接对抗K+的毒性作用。 一般首先选择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1.2%乳酸钠的溶液60~100 ml 静脉推注,大约数分钟起效,然后继续用上述溶液100~200 ml缓慢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心电图和呼吸的变化。由于短时间内进入大量的钠盐,有诱发肺水肿的危险,对有高危因素者应特别注意。 (2)极化液疗法常用10~25%葡萄糖溶液200~250 ml加入胰岛素静脉滴注,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为3~4:1。葡萄糖在细胞内合成糖原时需K+参与,结果K+向细胞内转移;胰岛素激活钠泵,进一步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结果血钾浓度下降。短时间起效,一般维持2~4 h。 (3)其它措施如应用必须氨基酸、生长激素等促进合成代谢,也有利于降低血钾。

3、促进钾排除体外促进钾的排泄是治疗高钾血症的最有效措施。肾脏是排出钾的主要器官,应尽可能加强肾脏的排钾功能。一般情况下,由于脱水、休克、严重缺钠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在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输液、输血等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尿量增加,高钾血症逐渐缓解。肾功能损害本身导致的高钾血症,应适当使用利尿剂、或口服钾离子交换树脂,严重损害者应给予透析治疗。 4、控制钾离子的摄入一般钾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0 mmol以下。但事实上控制K+的摄入比较困难,因为食物中大都含有丰富的K+,只要患者开放饮食,就难以控制,因此应严格控制饮食,使钾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能量和蛋白质的供应应以静脉为主。 此外,高钾血症患者往往进食不多,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皆缺乏,分解代谢旺盛,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和必需氨基酸,保持正氮平衡。总之,高钾血症患者应静脉给予足够的葡萄糖、脂肪乳剂和氨基酸,必要时给予生长激素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5、治疗原发病和避免诱发因素这是治疗高钾血症的最根本措施。 编辑本段慢性高钾血症(chronic hyperkalemia)广义上是指短时间内血钾浓度逐渐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上限。狭义上是指血钾浓度逐渐升高、而细胞内浓度不降低的的高钾血症,其原因主要有钾摄入或输入过多、肾脏排泄钾减少(机体钾含量增多)和组织破坏(机体钾含量正常),其中后者是最常见的因素。因血钾浓度逐渐升高,机体有一定的代偿和适应,细胞内外的离子梯度逐渐趋向正常,故临床表现

随机过程知识点汇总

2 0 — 1分布 P(X 1) P,P(X 0) q EX DX pq 二项分布 P(X k) C : EX np DX npq 泊松分布 P(X k) k! EX DX 均匀分布略 正态分布 N(a, 2) f(x) (X a)2 2 2 EX DX 第一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类型 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 .随机变量X ,分布函数F(x) P(X X) 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用分布列 P k P(X x k )分布函数 F(x) P k 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用概率密度 f(x) 分布函数F(x) X f(t)dt 2. n 维随机变量 X (X 1,X 2, ,X n ) 其联合分布函数 F (X ) F (X 1,X 2, , X n ) P(X 1 X [ , X 2 X 2 , , X n X n ,) 离散型 联合分布列 连续型联合概率密度 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 X EX X k P k 连续型随机变量 X EX xf (x)dx 2 2 2 方差:DX E(X EX) EX (EX) 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 协方差(两个随机变量 X,Y ): B XY E[(X EX )(Y 相关系数(两个随机变量 X, Y ) : XY t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DX v'DY 独立 不相关 5 ?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或概率密度、期望、方差 B XY EY)] E(XY) EX EY 则称X,Y 不相关。 4 ?特征函数 g(t) E(e ItX ) 离散 g(t) e ItX k p k 连续 g(t) e ltx f (x)dx 重要性质:g(0) 1 , g(t) 1 , g( t) g(t) , g (0) EX k

最完整的高钾血症紧急处理 病因及诊断 临床表现总结

最完整的高钾血症病因诊断及处理方式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威胁是心脏抑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治疗原则是保护心脏,迅速降血钾,RF患者血钾﹥6--6.5mmol/L、ECG出现高钾表现(见后)、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时,必须紧急处理。 高钾血症三大思维方式 一、对抗钾对心脏的抑制。 (一)钙剂:可对抗钾对心肌的毒性,可直接对抗高K对细胞膜复极的影响,而使阈电位复常。常用10%葡萄酸钙20ml+5%葡萄糖注射液20ml慢静推。起作用甚快,1-3分钟见效。但持续时间较短,仅30-60min.注射后可用ECG监护,如10-20min 未见效果,可再重复注射。(有HF时不宜同时使用洋地黄) (二)碳酸氢钠 1.作用机制:(1)造成药物性碱血症,促使K+进入细胞内;(2)Na+对抗K+对心脏的的抑制作用;(3)可提高远端肾小管中钠含量,增加Na+-K+交换,增加尿钾排出量;(4)Na+升高血浆渗透压、扩容,起到稀释性降低血钾作用;(5)Na+有抗迷走神经作用,有利于提高HR。 2.方法:用5%NaHCO3 20ml○v继以100-200ml快静滴。用后一般5-10分钟起作用并持续到滴注完后2h。滴注中应注意防止肺水肿(急性左心衰),合并HF者慎用。小部分病例由于注射后导致的碱血症快速产生,可诱发抽搐或手足搐搦症,此时可同时注射葡萄酸钙,或氯化钙对抗之,但NaHCO3不得与钙剂混合。(三)GS+RI 使血清K+转移至细胞内

一般用25-50%GS,按每4-5gGS给予IuRI(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50%GS 50-100ml+RI 16-12u或10%GS 500ml+RI 10u静脉快滴1h.注射开始后30min起作用,持续时间为4-6h。通常应用上述剂量后血K+可下降0.5-1.2mmol/L。必要时4-6h再重复一次) (四)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可促进K+通入细胞内,如沙丁胺醇等。 二、促进排钾: (一)经肾排K,肾为排K主要器管, 1.高钠饮食 2.静滴高钠溶液(高渗盐水):作用机制和5%NaHCO3作用相似。常用3-5%N?S 100-200ml静滴,效果迅速,但可升高循环血容量,应注意监护心肺功能,若尿量正常,亦可用等渗N?S。 3.排K利尿药:速尿(40-80)mg、双克,等排K利尿药,但RF时效果不佳。(二)经肠道排K:可用阳离子交树换脂在肠道与钾交换,清除体内钾。常用降钾树脂(聚磺苯乙烯、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10-20g 2-3/日,口服或40g加入25%山梨醇溶液100-200ml,口服,一次20ml,2-3/日,(降K树脂25g 2-3/日)。 (三)透析疗法:适用于急重症高K血症伴RF时,以血透为最佳,也可腹透,血透为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应用低K或无K透析液。可使K+几乎在血透后即刻开始降低,1-2h后几乎均可使高K血症恢复到正常。 三、减少K的来源: 1.停(减)经口、静脉的含K饮食和药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