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依赖研究评述_余万里
- 格式:pdf
- 大小:330.42 KB
- 文档页数:1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高三期末总结会。
首先,我要代表全体教师,向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高三这一学期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做以下几点总结: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1. 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备课、上课、辅导,为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老师们还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2. 同学们的刻苦努力。
面对高考的压力,同学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
大家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积极复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此,我要为同学们的拼搏精神点赞!3. 家长们的支持。
在高三这一关键时期,家长们始终关心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在此,我要向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展望未来,再创佳绩1. 明确目标。
同学们,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2. 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对高考,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既要充满信心,又要脚踏实地。
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学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优异成绩。
3. 发扬拼搏精神。
高三生活充满挑战,我们要发扬拼搏精神,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4. 关注身心健康。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要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最后,祝愿全体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家长们幸福快乐!谢谢大家!。
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种经济联系不仅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经济格局以及地区和平稳定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经济相互依赖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两国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市场。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中美两国贸易合作让两国的产品可以互为补充,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此外,双方的投资合作也在双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美国投资的中国市场,为美国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并且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样地,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合作也为美国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其次,经济相互依赖在维护中美两国关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贸易合作和投资联系促使中美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使双方都有充足的动力维护和加强双边关系。
经济合作的深化也为两国提供了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的平台。
双方都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和相互依赖,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同时也避免了激烈的竞争和冲突。
此外,中美两国的经济相互依赖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美两国的经济规模庞大,其合作和稳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两国的贸易往来支持了全球供应链的畅通,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和市场空间。
同时,中美两国还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等问题,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分歧和摩擦。
此外,由于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较高,一方采取的政策举措可能会对对方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加了双方在经济领域的风险。
总之,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两国的经济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也在维护了两国关系的稳定性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对于两国以及世界来说,继续加强和发展中美经济合作是符合共同利益和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辨析作者:吴伟平来源:《社会科学》2010年第04期摘要:敏感性和脆弱性是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师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这部著作中提出的一组重要概念。
这组概念构成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中的核心评判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研究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甚多,但专门针对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研究却较少。
因而对敏感性和脆弱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析,提出二者的主要区别和联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实有必要。
关键词:国际政治; 相互依赖关系; 敏感性; 脆弱性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0)04-0020-06作者简介:吴伟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433)敏感性和脆弱性这一组概念最初是由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师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S.Nye)于1977年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这本著作中提出的。
在这本著作中,基欧汉和奈吸收了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等人的经济相互依赖理论的有益成份,从国家间权力关系的视角,从更高层面和更深含义上解析国家间存在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功能、意义及影响,从而创立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该理论是对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政治分析,其核心是探讨国际关系中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与政治权力上的相互竞争性之间的关系①。
基欧汉和奈认为,国家间的复合相互依赖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均等依赖关系,二是绝对依赖关系,三是相对依赖关系或不对称依赖关系。
为了判断上述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基欧汉和奈提出了敏感性和脆弱性两大概念。
他们认为,是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还是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不对称的程度如何,均取决于一个行为主体对另一方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②。
长期以来,研究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甚多,但专门针对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研究却较少;从基欧汉和奈以降,在谈及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时所举的实证案例,也多是以美国和日本在石油危机中所处的不同情势及应对为例。
大一军事理论论文1500字《相互依赖理论视野中的战争与和平》摘要: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状态,它们的相互交替始终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规避战争,寻求和平,一直是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期盼和努力方向。
在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了范式之间的争论,相互依赖和平论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
相互依赖能否带来和平,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议题。
关键词:相互依赖;国际关系;战争;和平随着通信、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相互依赖已成为国家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但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最早提出相互依赖论的是理查德·库珀,他于1968年出版了《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社会的经济政策》。
但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当数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及他们的著作《权力与相互依赖》,此书1977年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相互依存的世界将会减少战争”的断言遭到了以摩根索为首的古典现实主义者和以肯尼思·沃尔兹为首的结构现实主义者的批判。
战争与和平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替始终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关注这个古老而令人迷惑的话题。
何谓战争?何谓和平?它们的根源是什么?消除战争,促进和平的手段和途径是什么?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从很多种视角进行了探讨,西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也不例外。
战争是人类的自然现象,更是人类的社会现象。
在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下,氏族之间或部落之间的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态的战争,进入阶级社会后,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1]104。
人类进行战争的动因是什么?说法多种多样:有人认为战争是上帝的自然的意志;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生物的“自保本能”、“生存竞争”;柏拉图认为,“战争的原因是由于灵魂的腐化”;尼采认为,“战争的根源就在人性之中”;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因素的产物,是群体意识的表现,是道德和社会进化的唯一手段;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2]33-35。
中美安全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摘要:自从2001年以来,中美安全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积极的因素明显增加,合作不断加强,两国在建立战略互信的道路上也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当然,也不乏消极因素,也发生了一些摩擦。
所以,双方要真正建立起战略互信,还要走相当长的路。
扩大合作,化解分歧,消除误解,仍是双方长期的任务。
在此过程中,积累良性互动的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中美、安全、关系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安全关系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国关系中,安全关系的重要性更是如此。
大国之间安全关系的状态不仅决定着两国关系的性质,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三十年前,中美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是双方主要基于战略及安全方面的考虑上所做出的举动。
回顾中美关系三十年来的发展,安全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在两国关系不同的发展时期,安全关系所占据的位置,安全关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都有所不同。
按照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划分,自1972年两国关系实现突破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它们分别是破冰时期(1972年—1978年)、顺利发展时期(1979年—1989年)以及在曲折中前进时期(1989年—目前)。
而我这次研究的主要是2001年到现在这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安全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2001年以来,中美两国的合作不断加强,在建立战略互信的道路上也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之所以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美国对威胁其本国安全的因素判断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二是中美安全合作的基础明显扩大了。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美国对中国的疑虑与防范一度不断上升。
而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才认识到,其自身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并非来自东方,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恐怖主义,而是来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特别是来自这两者的结合。
2002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报告》就明确做出了这一判断。
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深化和市场的全球化,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比任何时候都要密切。
中美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但可以提升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首先,经济相互依赖促进了中美经济发展。
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发展,而且使得两国在经济上变得更加亲密。
比如,中国入股美国Stock Exchange,大大丰富了中国市场的投资资源。
同时,美国也开放了更多的市场来满足中国的投资机会,从而增进了双方的经济关系。
另外,中美之间的贸易也大大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
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从而大大增加了美国的出口额。
而且,美国也从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廉价原材料,从而丰富了美国的经济结构。
其次,经济相互依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美两国航空公司,汽车制造商,金融机构等都在两国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协作,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此外,中美双方也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展开艰苦而又务实的合作,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共同承诺。
最后,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也有助于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中美经济合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们带来的利益不仅对两国,而且对国际社会也有重要影响。
中美经济之间的联系不仅开拓了全球市场,而且也为两国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和平与发展的共同理念的实现。
总的来说,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促进了中美经济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并加强了中美外交关系。
未来,中美双方将在更多领域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友好、互惠、合作的经济关系。
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既影响着两个国家的关系,又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如今的全球经济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相互依赖是两国之间加强关系的重要因素,它一直是中美关系之间的主要变量。
因此,在全面深化中美关系的过程中,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议论。
一方面,经济相互依赖有助于加强中美关系。
近几年来,中美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日趋增多,经济亲密度也有所提高,通过经济相互依赖,双方可以在市场上实现双赢。
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还有助于推动两国文化的交融。
随着中美经济合作的加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
这种经济相互依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两国更加和谐的发展提供依托。
另一方面,经济相互依赖也可能给中美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两国之间的关系,外界可能会对因经济相互依赖而带来的某些政策产生质疑,从而给双边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此外,迫于经济利益,一些企业可能会陷入技术倒退的困境,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两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解决。
总的来说,经济相互依赖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加强中美关系的过程中,中美双方应当权衡利弊,正确处理好经济相互依赖,确保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为两国加强友好关系发展提供更加实质性的支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关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更加凸显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日子里,双方继续加强经济相互依赖,通过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努力推动中美关系更上一层楼,使中美关系更加稳定而富有成效。
共同利益,相互依赖——二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二战后初期,英美两国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强国之一。
为了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两国之间开始了密切的合作,形成了特殊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有着战略上的依赖,
而且有着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利益。
英美特殊关系也就成为了国际关
系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
英美的特殊关系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影响了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演变和特点等问题,不仅可以深刻理解国际关系中权力、利益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如欧洲与北美的关系、全球化与国际合作等。
三、研究问题
1. 英美特殊关系的起源与形成。
2. 英美特殊关系的演变过程。
3. 英美特殊关系的特点与内涵。
4. 英美特殊关系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5. 英美特殊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对比英美特殊关系的过去和现在,分析其形成、演变、特点和影响,并对英美
特殊关系的未来趋势进行研究。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深刻了解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演变和特点,掌握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提高国际政治分析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相互依赖研究评述余万里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评述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相互依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文章指出,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导致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在基本概念、相互依赖与权力的关系、相互依赖与和平的关系等问题上的分歧。
文章概述了相互依赖研究的三种方法,预期收益模型、博弈论和实证主义,指出了现有的相互依赖理论在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和空白,并且提出了今后理论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相互依赖国际政治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互依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工具之一,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理论上最精致完美、政治与经济结合得最好的理论”。
①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Richard N.Cooper)提出,随后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S.Nye Jr.)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中为其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
从那以后,不断有学者在深化、丰富、引用和求证这个理论,今天人们所谓的“全球化”也可以被理解为相互依赖在程度和范围上的深化和拓展。
相互依赖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相互依赖理论进行了介绍和评析,还运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国际政治、中美关系的现实。
②然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相互依赖理论和研究状况的系统梳理和把握,因此,很多研究都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在引进这个概念工具的同时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①②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刘静波:“论相互依存条件下的国际关系新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4期;苏长和:“经济相互依赖及其政治后果”,《欧洲》1998年第4期;梅然:“经济相互依赖与和平”,《欧洲》1998年第5期;常欣欣:“和平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论考察”,《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很难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
本文力图填补这个空白,并且指出现有研究的缺陷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互依赖的理论分歧相互依赖理论分歧的焦点是相互依赖与和平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国际关系学界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自由主义认为,相互依赖有助于减少和缓解国家间的冲突,增进国际和平,其代表性的观点是“贸易和平论”;而现实主义和依附论认为,相互依赖与国家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毫不相干,甚至会增加冲突的几率。
“贸易和平论”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17世纪初,艾默里克·克略西(E -meric Cruc é)就指出:“在获得启蒙之后,经济人之间的互动会导向国家的相互依赖与和平”。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阿贝·德·圣-皮埃尔、康德也在不同程度上论述了“贸易的天然效应将导向和平”的观点。
其后,亚当·斯密、杰里米·边沁、理查德·科布登、诺曼·安吉尔等人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
①当代学者理查德·罗森克兰斯(Richard Rosencrance )认为,现代世界经济和相互依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贸易国家,“如果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依赖于世界市场的扩大,这样的国家就很难指望推行领土侵略和扩张。
”②冷战结束以后,随着“民主和平论”研究的兴起,关于“贸易和平”和“相互依赖和平”的自由主义观点再次得到广泛重视,甚至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意识形态。
相互依赖导致和平的观点受到了现实主义和依附论的质疑。
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 .Waltz )鲜明地代表了现实主义的看法:“紧密的相互依赖意味着接触的紧密以及偶然冲突机会的增加。
最激烈的内战和最血腥的国际战争都发生在非常相似而且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们之间。
……相互依赖着的国家必定会发生冲突,并将不时地陷入暴力中,因为它们的关系没有任何控制。
如果相互依赖52欧洲研究 2003年第4期 ①②Richard Rosencrance ,The Rise of the T 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 ew Yor k :Basic Book ,I nc .,1986,p .13.参见To rbjorn L .Knutsen ,A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M anchester and New Y ork :M 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的发展速度超过中心控制的发展速度,那么,相互依赖便会加快战争的到来。
”①依附理论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得出了相似的看法,认为外来的“渗透”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并且制造国际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阿尔伯特·赫胥曼(Al -bert Hirschman )的研究指出,贸易不会自动导致国际关系的和谐,不对称的依附关系中存在滥用权力的现象,这会对国家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②在上述两派对立的观点之间,也有学者采取折中的看法。
他们认为,相互依赖与和平的关系取决于一些附加的条件。
有的学者认为,“贸易促进和平”的假定是与经济关系中的依赖类型相关的,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可以促进和平,而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可能产生更多的摩擦和冲突。
③还有的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相互依赖与和平的关系取决于衡量变量的角度和范围:如果从成本的角度衡量,相互依赖会导致国际冲突的增加;如果从收益的角度衡量,相互依赖会降低国际冲突。
④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依附论关于相互依赖与和平关系的理论分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相互依赖的定义问题。
基欧汉和奈指出,在理解相互依赖的政治意义时,必须区分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所谓敏感性“指的是某政策框架内做出反应的程度———一国变化导致另一国家发生有代价变化的速度有多快?所付出的代价多大?”所谓脆弱性指的是“如果存在更多的选择,如果制定新的或完全不同的政策是可能的,针对外部变化进行调整的代价是什么?”⑤简单地说,敏感性描述了一国感受外来变化的速度和深度,脆弱性反映了一国进行政策调整和改变的能力和难度。
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体现了维持相互依赖关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脆弱性强调了打破相互依赖关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两个方面反映了相互依赖对国家53 相互依赖研究评述①②③④⑤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4页。
M ark J .G asiorowski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Some Cross -national Evidence ”,I 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 ol .30,N o .1(M arch ,1986),pp .23-38.Katherrine Barbieri ,“Eco nomic I nterdependence :A Path to Peace or Source of I nterna -tio nal Co nflict ?”Journal of Peace Res earch ,Vol .33,No .1(1996),pp .29-49.Alber t O .Hirschman ,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 rade ,Berkeley ,CA :U niversity of Califo rnia P ress ,1980,pp .76-78.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等译,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的影响以及相互依赖条件下的权力关系。
在现实政治中,国家间的相互依赖通常同时包含着敏感性和脆弱性,两者很难被割裂。
然而,正是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导致了相互依赖理论的根本分歧。
自由主义倾向从敏感性的角度定义相互依赖,认为国家间关系越密切,国家感受外来变化的敏感性就越高。
当一个国家发生的事件能够迅速地影响另一个国家时,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相互依赖理论的开创人理查德·库珀就是从这个角度给出定义的,即“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应关系”。
①在贸易领域,当双边贸易额增加之后,需求弹性(即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必将导致价格变动同步性(即一体化程度)的强化。
理查德·罗森克兰斯等学者从两个向度解析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在纵向表现为双边贸易的流量,在横向表现为相关要素价格的变动程度。
他们认为从敏感性角度能够“比`脆弱性'或`不脆弱性'更直接地揭示相互依赖的性质”。
②现实主义学者则认为,相互依赖应该被理解为国家的脆弱性问题。
相互依赖就是脆弱性的相互关系,处于这种关系的任何一方在打破关系状况时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且,这种代价的分配通常是不均等的,也就形成了依附的关系。
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国家间若存在高度的相互依赖,则意味着这些国家要经受住高度相互依赖所包含的、常见的脆弱性,或受这脆弱性的影响”;因此,“我只要说,破坏相互依赖的关系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意思也就说尽了”。
③大卫·鲍德温(David A .Baldwin )也认为,相互依赖中所包含的“代价”不是指进行某种交易时需要付出的费用,而是指这种交易发生变化时要承受的损失。
④在定义相互依赖的过程中,两派学者实际上已经表明了他们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关系的基本看法。
从敏感性角度给出定义的学者认为相互依赖是权力的替代。
他们认为,现实主义关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撞球”模型已经过时。
“撞球”模型设想国家就像弹子球一样相互碰撞,每个行为者的运动力决定了最终的运行轨迹,而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政治已经演变成“蜘蛛网”模型,就54欧洲研究 2003年第4期 ①②③④David A .Baldwin ,“Power A nalysis and World Politics :New T rends versus Old Tenden -cies ”,World Politics ,V ol .31,No .2(Jan .,1979),p .176.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26、123页。
Richard Rosencrance ,“Whither I nterdepende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1(Summer ,1977),pp .425-471.转引自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