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实验报告表下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建明小学年级三时间实验名称光能透过哪些物体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使学生通过实验区分不同物体的透光程度,会根据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手电筒、白纸、玻璃、毛玻璃、书本、卡纸、矿泉水等。
实验过程1、一位同学站在桌边,将一张白纸立在桌子上当屏幕。
2、另一位同学拿着手电筒,手电筒距白纸平面约10厘米。
3、第三位同学分别将桌子上的各种物体放在手电筒与白纸之间。
观察白纸上的情况并做记录。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玻璃能让光全部通过;毛玻璃、矿泉水能让光部分通过;书本、卡纸不能让光通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建明小学年级三时间实验名称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小组成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实验器材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过程1、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1、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
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建明小学年级三时间实验名称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皮筋、鼓、豆子实验过程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
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看到直尺在振动。
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在鼓面上放两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皮在振动。
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振动,鼓声也就停止。
3.手拨皮筋,皮筋振动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 建明小学年级三 时间实验名称做小鼓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鼓,并能通过实验找出最适合做鼓面的实验器材圆形的容器(碗、罐头瓶等)、塑料袋、气球、棉布、牛皮 纸、报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
三年级科学下册《如何提高溶解速度》实
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探究如何提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实验过程:
我们先取了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向其中分别加入一小勺葡萄糖。
其中,一杯水我们加入的葡萄糖粉末,另一杯我们加入的是葡萄糖
溶液。
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加入葡萄糖粉末的水,其溶解速度比较慢,需要一
段时间才能完全溶解;而加入葡萄糖溶液的水,其溶解速度较快,
只需稍等片刻即可完全溶解。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在相同条件下,悬浮在水中的固
体物质(如葡萄糖粉末)的溶解速度比较慢;而溶解在水中的固体
物质(如葡萄糖溶液)的溶解速度较快。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加入溶液的方法,提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让我们了解并且实践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收获颇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了解到了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实验体验到了怎样通过控制变量、采集数据等科学方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尝试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体式格局。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尝试,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尝试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尝试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不动滚动滚动大坡度斜面滑动滚动滚动尝试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尝试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尝试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尝试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年级__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运动和位置实验器材: 软尺、自制方向盘我的猜想: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实验步骤:( 1)将方向盘摆放在地上,摆放时需要与实际方位相吻合。
(2)一名学生站在方位盘中心,手拿这软尺的零刻度一端紧缩在胸前,另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盘外,手拿着软尺另一端紧缩在胸前。
(3)让站在方向盘外的同学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
观察到的现象:用方向和距离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结论: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科字二年级下册头验报古早学校年(班)级年级_ 班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器材:蓝色球和红色球各-一个,--条带槽的直线轨道、一条带槽的曲线轨道我的猜想: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先尝试这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击球。
画一画,比较两种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观察到的现象: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结论: 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年级_ 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的运动实验器材:一个自制斜面、一个立方体木块、一个小六棱柱、一个小球我的猜想: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
实验步骤:( 1)将几块小木块竖着搭起来,形成一个类似桥墩的立柱在立柱上搭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形成一个斜面。
(2)把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3)按上面的方法,分别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观察身边更多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结论: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需求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
实验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阳光、温度计、尺子、相机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土壤填充到小花盆中,每个小花盆填充相同的土壤量。
2. 播种:在每个小花盆中均匀撒上相同数量的种子。
3. 给予水分:每天给每个小花盆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提供阳光:将小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植物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5. 记录观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颜色等信息。
实验结果:在给予水分和阳光的条件下,植物开始发芽,并逐渐生长。
在第一周内,植物的高度增长较为缓慢,但叶片数量逐渐增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高度迅速增长,叶片也变得更加茂密。
然而,当植物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时,植物的生长情况明显受到影响。
植物的叶片会变黄并逐渐枯萎,高度增长缓慢甚至停止。
这说明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缺水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生长。
另外,阳光也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缺乏阳光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颜色变得暗淡。
这是因为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缺乏阳光会限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的供应。
缺乏水分和阳光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在给予适当的水分和阳光的情况下,植物会逐渐发芽、生长并茂盛。
3. 观察和记录是了解植物生长需求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实验启示: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需求,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明白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的供应,这对我们种植和照料植物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给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和阳光,以保证它们健康的生长。
实验教学计划一览表(三年级下册)2021.3(参考答案见教参)
备用一套。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学生实验报告单(三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实验报告单实验概述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评估三年级下册教科版语文教材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情况。
通过实施该实验,我们能够了解教材的适用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改进语文教学提供依据。
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三年级学生群体2. 实验内容:根据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教学框架,进行系统的教学实施。
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核评估等内容。
3. 实验时间:持续一个学期4. 实验步骤:- 开展教学前准备,包括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
-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学生互动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 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提供反馈和指导。
- 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包括小测验、作业成绩和口头表现评价等方式。
- 结束实验后,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学生反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互动,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 作业完成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3. 考核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明显提升,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
实验结论通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实验的实施,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2.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学生互动和案例分析等,有效促进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提升。
3. 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实验改进建议基于实验结果和总结,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进一步完善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加强与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的结合。
2. 探索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形成学校、教师和家庭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由于你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实验的报告单,以下为你提供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中“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报告单示例:一、实验名称。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二、实验目的。
1. 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 了解物体的形状与在斜面上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1. 斜面(一块木板和支撑物组成,可调整坡度)2.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木块、球体(小球)、圆柱体(小圆柱)等。
3. 白纸、笔。
四、实验步骤。
1. 搭建斜面。
- 将木板一端搭在支撑物上,形成一个斜面,调整斜面的坡度至合适角度(例如30°)。
2. 观察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
- 将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在斜面顶端,松手让其自由下滑,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并在白纸上记录其运动轨迹(可以简单画出木块下滑的路线)。
-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3. 观察球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 把小球放在斜面顶端,松手使其滚动,仔细观察小球的运动状态,同样在白纸上记录其运动轨迹。
- 进行3次重复实验。
4. 观察圆柱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 将圆柱体横放在斜面顶端,松开手,观察圆柱体的运动过程,记录运动轨迹。
- 再将圆柱体竖放在斜面顶端,重复上述操作,对比两种放置方式下圆柱体的运动轨迹有何不同。
- 每种放置方式各进行3次实验。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1. 立方体木块。
- 在斜面上,立方体木块是滑动着向下运动的,运动轨迹基本是一条直线。
每次实验的运动情况相似,下滑速度相对较慢且比较稳定。
2. 球体。
- 小球在斜面上是滚动着向下运动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滚动速度较快,而且在滚动过程中基本没有停顿。
3. 圆柱体。
- 当圆柱体横放在斜面上时,它是滚动着向下运动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滚动速度比立方体木块下滑速度快,但比球体滚动速度略慢。
- 当圆柱体竖放在斜面上时,它会一边滚动一边滑动,运动轨迹比较复杂,既有曲线部分(滚动)又有近似直线部分(滑动),整体运动速度比横放时稍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原理不同植物的种子特点不同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实验过程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或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实验结果指导教师时间1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种植我们的植物小组成员1、饱满没受伤的种子2、玻璃杯实验器材3、纸巾4、土壤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实验目的萌发过程。
实验原理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实验过程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指导教师时间2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实验目的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实验原理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1、(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实验过程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指导教师时间3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小组成员体温计一支、气温计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实验器材两支实验目的认识温度计,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刻度实验原理液柱的热胀冷缩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评定等级(时指导教师间)4 年级三年级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小组成员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实验器材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实验目的温度计实验原理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评定等级(时指导教师间)科学实验报告单5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实验名称水结冰了小组成员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实验器材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