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科学下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16.92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土壤成分的探究课题了解土壤实验名称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时间组次小组成员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目的土壤、烧杯、水、搅拌棒、纸巾、蒸发皿、石棉瓦、实验材料三角架、酒精灯实验步骤:1、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发现什么,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耐心观察3—5分钟。
4、学生分组实验,用文字记录实验现象。
5、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上面放上盛有土壤的蒸发皿,下面用酒精灯点燃加热。
闻一闻发现了什么,6、注意酒精灯使用:(1)使用前,酒精不超过瓶体的2/3。
(2)打开灯帽,点燃火柴由下往右上方在灯芯上划过,使灯芯点燃。
(3)用外焰加热。
(4)熄灭酒精灯时,不要吹灭,用灯帽盖上灯芯,使火焰熄灭。
我们的发现:1、餐巾纸会有明显的斑迹,说明土壤中含有。
2、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土壤 ;表明土壤中含有。
3、停止搅拌,土壤出现 :大颗粒在,是 ;细小颗粒在是。
4、把土壤放在火上烧看到有冒出后,闻到的气味,说明土壤含有。
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
星光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NO:2 课题肥沃的土壤实验名称做肥料袋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时间组次小组成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概念。
实验材料塑料袋、水、土、菜叶、泡过的茶叶、线。
实验步骤:1、把水、土、菜叶、泡过的茶叶、等装进塑料袋扎紧。
2、抖动塑料袋让里面的材料拌匀。
3、把袋子放到黑暗的地方。
4、每周观察袋中发生的变化并记录。
我们的发现:周次 1 2 3 4 5 袋里变化实验结论:我们生活中的植物类垃圾是可以制成的。
星光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NO:3 课题果实和种子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时间组次小组成员实验目的认识种子的内部构造实验材料蚕豆或菜豆等其他种子、水、烧杯、放大镜、捏子、小刀实验步骤:1、把蚕豆种子放到烧杯中用水泡发。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
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实验步骤:
1.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
2.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并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
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实验结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
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实验步骤:
1.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2.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实验结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拉⼒与⼩推车运动的关系实验器材:计时器⼩车尺⼦垫圈棉线实验过程:1: ⽤⼀个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是:()2、⽤3个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
3、⽤5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是()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发现,拉⼒越(),⼩车运动的越()。
整理器材归位如初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磁铁的性质⼆、实验器材磁铁实验盒、钉⼦、剪⼑、曲别针、橡⽪、塑料尺、铜钥匙、条形磁铁、环形磁铁等三、实验过程1、⽤磁铁去吸引桌上的物品,发现是磁铁的朋友。
2、⽤磁铁的两极和磁铁的中间分别去吸引钉⼦或曲别针,发现吸的多,吸的少。
说明磁铁两极的磁性,中间的磁性。
3、⽤磁铁的同极相接触,发现它们互相,⽤磁铁的异极相接触,发现它们互相4、⽤⼀根线栓在磁铁的中间部分,把磁铁悬挂起来,发现磁铁标有N的⼀端⼀直指向⽅,标有S的⼀端⼀直指向⽅。
四、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磁铁有,越往两极磁性越,磁铁同极相,异极相,磁铁有指⽰的性质。
五、整理器材。
三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三)⼀、实验名称:太阳与影⼦的关系⼆、实验器材:⼀⽀⼿电筒、⼀根铅笔三、实验步骤1、将铅笔竖直⽴在桌⾯上。
2、将⼿电筒平放在桌⼦上,距离铅笔⼤约⼀尺左右。
打开⼿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
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并⽤铅笔将影⼦描绘下来。
3、拿起⼿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在铅笔的南测⾃东向西移动,始终保持⼿电筒与铅笔⼤约⼀尺左右的距离。
⼿电筒每移动⼀点距离,注意停下来,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的样⼦,并随时将影⼦描绘下来。
4、保持这样的观察⽅法,直⾄⼿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
5、将上⾯的实验重复做⼏次。
可以每次更换铅笔的⾼度与位置,其他实验⽅法保持不变。
⽤描绘的⽅法记录影⼦时可以更换不同顔⾊的彩笔,以免混淆。
6、根据实验,分析影⼦随⼿电筒的光的变化的规律,民时分析⼿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变化的情况。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三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学校:大河湾学校三年班组姓名:实验时间:2016 年 3 月 3 日成绩: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实验仪器: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实验步骤: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现象)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结果: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学校:大河湾学校三年班组姓名:实验时间:2016 年 3 月17 日成绩: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茎的作用实验仪器:烧杯、一段新鲜芹菜、红色水、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现象)芹菜的变化。
4.观察烧杯中的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5.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指导教师:学校:大河湾学校三年班组姓名: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实验目的:体温计一支、气温计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两支实验仪器:认识温度计,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是数实验步骤: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现象)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联系起来。
实验结果: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指导教师:学校:大河湾学校五年班组姓名: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仪器:温度计、烧杯、水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现象)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4、整理器材。
实验教学计划一览表(三年级下册)2021.3(参考答案见教参)
备用一套。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学生实验报告单(三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二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三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四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五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六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二、实验器材。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木块、小球、圆柱体铅笔等。
2. 一块木板,可以搭建斜面。
3. 书本若干,用于调整斜面的高度。
三、实验步骤。
1. 用书本将木板的一端垫高,搭建一个斜面。
2. 将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的顶端,观察它的运动方式,记录木块是滑动还是滚动,以及运动的速度快慢(可以简单描述为快、中、慢)。
3. 重复步骤2,分别对小球和圆柱体铅笔进行实验,同样观察并记录它们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情况。
4. 改变斜面的高度(增加或减少书本的数量),再次分别对三种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斜面高度下的运动变化情况。
四、实验记录。
物体形状斜面较低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低时的速度斜面较高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高时的速度。
立方体木块滑动慢滑动快。
小球滚动快滚动更快。
圆柱体铅笔滚动中滚动快。
五、实验结论。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小球和圆柱体铅笔主要是滚动,立方体木块是滑动。
2. 斜面高度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一般来说,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一、实验目的。
比较纸、塑料、布这三种常见材料的吸水性强弱。
二、实验器材。
1. 同样大小的纸片、塑料片、布片各一片。
2. 三个相同大小的透明杯子。
3. 水、滴管。
三、实验步骤。
1. 在三个透明杯子中倒入等量的水。
2. 用滴管分别在纸片、塑料片和布片的中心滴上相同数量的水滴(例如10滴)。
3. 观察水滴在三种材料上的变化情况,记录水滴被吸收的时间(从滴上水滴到完全被吸收或者不再有明显变化的时间)。
四、实验记录。
材料水滴被吸收的时间。
纸约30秒。
塑料长时间不被吸收(10分钟后仍无明显变化)布约20秒。
五、实验结论。
在纸、塑料和布这三种材料中,布的吸水性最强,纸次之,塑料几乎不吸水。
实验名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模板〔通用 5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规律的合理性。
我敢确定,大局部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篇 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构造模型的制作【试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构造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把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试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试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就制好了。
【留意事项】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观看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试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试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试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外形,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看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试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局部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试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局部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试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试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试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试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试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看发生的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球在不同轨道上的运动路线,认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将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将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观察它们的运动路线。
(3)将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观察它们的运动路线。
(4)比较小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的不同。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实验目的: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
实验步骤:(1)在斜面上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实验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实验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运动相同距离所花时间较短的小球,运动的较快。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