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8
重庆市万州区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定时作业试题(一)新人教版嗨!同学,展示自己的时刻到啦!你可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择水而邻,依山而居。
当老重庆的江风、细雨、雾从吊脚楼原木板壁的空隙轻轻松松地钻进来,弥漫着田圃里的香气,在空气中沙哑地低吟,女孩们的温声细语也从低矮的木板屋檐荡漾到油亮的青石板。
撩开青幔竹帘,有时夕霞灿烂,有时流星陨落,窗外停驻一片详和的风景:①或坐在树下细听午后的蝉鸣,或蹲在江边享受垂钓的闲情;,。
有暄闹,也有安静。
如今虽然人在远方,对乡土的感情却更加根深蒂固了,每每佳节,那些总也无法驱除的思念令人茶饭无心。
遂抬头仰望那一方苍穹,那个在水边江畔繁延开来的故事,也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令人怀古伤今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空隙(xì)弥漫(mí)屋檐(yán)低矮(ǎi)B.荡漾(yàng)陨落(yǔn)田圃(bǔ)撩开(liāo)C.江畔(bàn)驱除(qū)停驻(zhù)蝉鸣(chán)D.沙哑(yǎ)低吟(yíng)灿烂(càn)油亮(liàng)2.下列词语中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横线上。
(3分)详和垂钓繁延苍穹暄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那女孩们的温声细语也从低矮的木板屋檐荡漾到油亮的青石板。
B. 如今虽然人在远方,对乡土的感情却更加根深蒂固了。
C. 每每佳节,那些总也无法驱除的思念令人茶饭无心。
D. 遂抬头仰望那一方苍穹,那个在水边江畔繁延开来的故事,也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令人怀古伤今了。
4.仿照划“”的部分,在“”处补写一个句子,使前后文意通顺。
(4分)或坐在树下细听午后的蝉鸣,或蹲在江边享受垂钓的闲情;,。
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定时作业试题(无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骈.进(pián)凌.驾(lín)单.于(chán)强聒.不舍(guō)B.陨.落(yǔn)襁.褓(qiǎng)枘.凿(ruì)恪.尽职守(kè)C.忐.忑(tǎn)灵柩.(jiù)佝.偻(gōu)一抔.黄土(pǒu) D.留滞.(zhì)喑.哑(àn)妖娆.(ráo)成吉思汗.(h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扶掖风骚气吞斗牛一代天娇B.亵渎谀词红装素裹自知之名C.凭吊油膏重蹈覆辙心无旁骛D.妩媚征引化为无有涕泗横流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确信“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这里指独一无二的方法。
)B.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双赢:双方都获益。
)C.张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一席话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忍住不敢发出笑声。
)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给力:形容精彩、酷、棒。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反复斟酌。
B.当电影《2018》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庆祝“国庆”的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点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乐安初中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上)定时作业(二)语 文请将1~8小题的答案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求神拜佛.f ú 故弄玄.虚 xi án 诀.窍ju é 咫.尺zh ǐB .目瞪.口呆d ēng 心潮澎湃.b ài 蕴.藏 y ùn 秉.烛b ǐngC .毋庸赘.言zhu ì 彬.彬有礼b īn 希冀.y ì 顷.刻q ǐngD .死心塌.地t ā 未雨绸缪.m óu 无稽.j ī 脂.粉zh ī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前仆后继 锲而不舍 巧言令色 战战兢兢B .舍生求法 地大物薄 经纬万端 同捐前嫌C .难辞其咎 倚马千言 忐忑不安 不可名状D .前呼后拥 不可思议 眼花缭乱 荡然无存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做什么工作都要大显身手....。
B .演出的那天晚上,大家表示要不遗余力....地把歌唱好。
C .又是那个粗枝大叶....的孩子,惹得老师和家长很不愉快。
D .每年,成千上万的大中院校的师生络绎不绝....的来这里学习。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B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2023~2024学年度(上)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得在试卷上作答。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第一部分 诗歌【任务一 寻觅生活的诗意】如何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寻得诗意,抵达梦想的远方?爱写诗的环卫工人黄新生用热爱和坚持道出了秘ju é( )。
黄新生从小喜欢读书写作,高考失利后,因家庭生活ji é( )据,只能踏上打工之路,但对文学的热爱却与日俱增。
工作之余,她每天都要捧书畅读,常常附庸风雅,有了灵感就进行创作。
半辈子的风雨,都被她写进了诗里。
______。
可见,不忘心中的热爱,有文学的濡养、用梦想做指引,以乘风破浪的勇气、持之以恒的坚守,去驱散生活的晦暗,是在平凡生活中诗意栖居的不二法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濡( )养晦( )暗秘juéjié据2.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与日俱增B .附庸风雅C .持之以恒D .不二法门3.在横线上填入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而她只会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坚韧勉励自己日复一日地坚持②在黄新生身边,也不乏这样的质疑③不懈的追求和奋斗,成就了如今的黄新生,拿起扫帚能养家糊口,放下扫帚能纸上放歌④用“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纯粹去等待最终厚积薄发的绽放⑤打工人写诗有什么用A .①③④⑤②B .⑤④③①②C .⑤②①④③D .②⑤④③①【任务二 感受经典的诗情】古典诗歌酒(1)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3)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现代诗歌(1)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艾青《我爱这土地》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月(5)但愿人长久,______。
卷首语:时序更迭,四季循环,时光由明媚的春进入热情的夏、静美的秋、沉思的冬。
现在又拉开了春的序幕。
同学们,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个时段吧,这样生命才不致枯滞,而春天就在眼前!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沉湎.(miǎn)倒坍.(tà)袅.袅烟云(niǎo)主观臆.测(yì)B、羸.弱(léi)馈.赠(kuì)吹毛求疵.(chī)一泻.千里(xiè)C、攫.取(jué)休憩.(qì)精力充沛.(pèi)万籁.俱寂(lài)D、徘徊.(huái)荫庇.(bì)有条不紊.(wěi)引颈受戮.(l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松驰笼罩粗制滥造家谕户晓B、安详旁骛一如既往兴高采烈C、懊悔烦燥翻来覆去睡眼惺松D、斑斓追溯永往直前眼花缭乱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①很多人生命贫瘠的原因是拥有太多的缘故。
拥有的太多,便会失去前行的动力,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之何方的奇迹,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价值。
②我们不但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更要为自己的现在而奋斗。
不管昨日你有多少收获,不管昨日你心灵的花园里开了多少花朵,那都是属于昨日的。
③尽管你一心沉醉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追寻的欢欣。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人教新课标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挑剔.(tī)玄.虚(xián)寒噤.(jìn)鳞次栉.比(zhì)B.恣.睢(zì)拮据.(jū)晦.暗(huì)锲.而不舍(qì)C.惘.然(mǎng)硕.大(shuò)骸.骨(hái)家喻.户晓(yù)D.栈.桥(zhàn)枯涸.(hé)惆.怅(chóu)相形见绌.(chù)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颓唐纤细因地制宜吹毛求疵B.肥硕羁拌苦心孤诣左右逢源C.阴晦苍茫害人听闻一尘不染D.戳穿嘹亮寻章摘句郑重奇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201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故宫接待游客超30万,创历史新高,相比之下,北京其它景区则黯然失色....。
B.“文脉中国·名家作品展”将于2012年5月18日移师南京,届时将有数十名艺术家逢.场作戏...,上演同一时空的“对话”。
C.2012年5月5日晚,歌唱家顾新的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来势汹汹....,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D.在中国的国画艺术中,传统的作品往往描绘祖国的沧海桑田....,通过巧妙的山水布局,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2012年1月以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与重庆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①联合对大渡口区长江沿岸进行考古探索,在跳磴镇石盘村二社的长江北岸原生地层发现人类打制石器十件,包括手斧、砍砸器、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等工具。
②其中,手斧的发现在长江三峡地区也非常罕见,在重庆估计是首次。
考古专家分析,该遗址距今约7—8万年,应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石制品质地均为石英砂岩。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新人教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妖娆.(ráo)成吉思汗.(hàn) 风骚.(sāo) 留滞.(zhì)B、田圃.(pú)折.腰(zhé)稍逊.(xùn)蓑.衣(shuō)C、单.于(chán)喧嚷.(rǎng)静谧.(mì)风骚 (sāo)D、禁锢.(gù)襁.(qiáng )褓喑.哑(yīn)深邃.(s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枯涸意正词严欲盖迷彰脍灸人口B.滑稽出类拔萃虎视眈眈夸夸其谈C.拭擦专心致志漠不关心咳不容缓D.沉湎丰衣足食一名惊人纸上谈兵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她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修改。
(4分)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
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①世博会正日益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②成为各国人民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舞台。
③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民族。
④中国取得了2018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1)第①处词语累赘,应删去“”或“”(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改为“”(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改为“”(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改为5、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甘宁初中2015年九年级上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下列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汉字。
(4分)(1)须晴日,看红装素guǒ( ),分外妖娆。
(2)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gāo(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mòmò( )水悠悠。
(4)只恐双溪zé(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黄晕.(yùn )踌躇. (chú) 倾颓.(tuí) 忍俊不禁.(jīn)B、田圃.(pǔ)禁锢. (gù) 喑.哑 (yīn) 分.外妖娆(fèn)C、崩殂. (cú) 存恤. (xù ) 稍逊. xùn)行.阵和睦(háng)D、帝胄.(zhòu) 社稷. (jì) 襁.褓(qiǎng ) 陟罚臧否.(fǒu)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妖娆真谛仓茫风起云踊B.闲适禁固轩昂顾名思意C.解剖仰幕眷恋遮天敝日D.轻盈慰藉仿徨袖手旁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
老师说:“,,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
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6.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和字形A 阻遏.(è)歼.灭(qiān)绥靖.(jìng)张惶.失措(huáng)B 疟.疾(nüè )提.防(tí )寒噤.(jìn )穷愁僚.倒(liáo)C 荒谬.(miù )塌.败(tā )尴尬.(gà )杯盘狼藉.(jí )D 瞥.见(piě )颓.唐(tuí)镂.空(lòu)大庭.广众(tí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日气温骤降,不少班级都有同学出现感冒咳嗽,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B.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这些鸡零狗碎....的事不要问我,你是厨师,你安排好了。
C.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D.看到地震后满目疮痍的故乡,我不禁触目伤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C.《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公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押韵的。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2015年秋学期第二次统一作业九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犹如一个积zǎn丰富的宝库。
名家juàn永的文字,哲人精suǐ的思想……,给华夏儿女营造了足够大的xiá想天地,可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自由翱翔。
2.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马英九会面是对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作为共同政治基础的再确认,对两岸关系未来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你这封信就投《古城纵横》专栏,没准你的问题就能解决了呢!D.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
B.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成果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店收入。
D.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某某》,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某某的美食。
4.根据提示补写完整。
(12分,每格1分)①,志在千里。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根之茂者其实遂,。
④,往来而不绝者⑤,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⑥衣带渐宽终不悔,。
⑦天时不如地利,。
⑧,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⑨花草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的景象深深陶醉;雪花也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了明媚春光,不觉吟出“,”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
5.名著阅读。
(4分)(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2)《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即国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因会踢毬(球)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重庆市万州区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定时作业试题(二)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风骚.(sāo)田圃.(pǔ)留滞.(zhì)强聒.不舍(guō)B.襁.褓(qiáng)扶掖.(yè)繁衍.(yǎn)气吞斗.牛(dǒu)C.谀.词(yú)忐忑.(tè)缄.默(xián)一抔.黄土(póu)D.陨.落(sǔn)干涸..(hé)吞噬(shì)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庸禄亵渎断章取义一代天娇B.阴诲愕然心无旁鹜孤军奋战C.喧嚷禁固恼羞成怒重蹈复辙D.睿智嬉闹化为乌有怒不可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有才华而又谦逊,在一群夸夸其谈却无真才实学的人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B.他登上山顶,感觉视野开阔,目空一切....,心胸似乎也变得博大了。
C.原来的老病号这次一马当先夺得了长跑第一名。
奥秘何在?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望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种不可名状....的怜惜之情涌上心头。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近日,由《人民文学》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评奖、征集和出版活动结束,②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杨康创造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获一等奖,获得万元奖金。
③杨康的家乡是来自陕西汉中西乡县沙河镇,他从高中开始进行课余写作,父爱是他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
④他的诗歌充满真挚、恳切,有一种令人热泪盈眶的力量。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该在后面补充。
5. 本学期课本中名著导读部分给同学们推荐了三部名著,下面是三篇名著导读文章的标题,仔细揣摩后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4分)《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1)总结上述标题共同的特点。
(2分)(2)参考上述标题,为你喜欢的一部名著拟写一个导读文章的标题。
(2分)6. 根据要求填空。
(3分)走进人文,走进作家、作品,文学的魅力将芬芳我们的学习生活。
《陈涉世家》则启迪我们,面对不平,要勇于抗争。
《陈涉世家》选自(作品名),它是西汉时期(人名)用毕生精力著成,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7.综合性学习。
(10分)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国家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某校学生会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说说“高雅艺术”具备哪些特点,国家采用了哪些方法来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5分)【材料一】艺术的发展应该是金字塔型,最底层最广泛的是通俗艺术,而金字塔尖上的应该是京剧、歌剧、交响乐、芭蕾等高雅艺术。
同时,尽管从事高雅艺术的艺术家们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大都在艺术中表现出爱和美的主题。
【材料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2005年启动,当年资金投入为600万。
发展到2008年时,其资金投入已达3200万。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材料三】为了使学生能够走近高雅艺术,国家每年都组织数百场国家级艺术团、省市级艺术团和高校艺术团的专场演出。
此外,还组织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到各地讲学,内容涉及到音乐、美术、书法、审美等有关领域,受益的学生多达几十万人。
答:(2)请依据下面材料,概括出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3分)【材料一】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广大学生通过欣赏名家名作,真正地走近了冼星海、马思聪、施特劳斯、莫扎特等艺术大师,更在对《赵氏孤儿》《杨门女将》《图兰朵》《天鹅湖》《卡门》等国内外经典剧目的欣赏中感受到艺术动人的魅力。
【材料二】参加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学生感慨:“高雅艺术让我深刻地感觉到曾经津津乐道的一些偶像剧以及选秀活动是多么庸俗,经典的剧目让我开始去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答:(3)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作为学生会成员,请你协助以下两个社团各动方案,方案要有活动名称和活动形式。
(2分)①书画社:②戏剧社: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10分,每空1分)8.默写填空。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4),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5)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白居易《观刈麦》)(6)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一句最能表现将士思家难耐,无奈功业未建、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词人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庶竭驽钝..(4)以彰.其咎10.翻译文中句子。
(4分,每小题2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11. 前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请分别加以概括。
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5分)答:12. 刘备在临崩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告诉他如刘禅不才可以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忠心耿耿全心全意辅佐刘禅,有人认为诸葛亮是愚忠,你怎样看?(2分)答: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1分)拔掉那颗蛀牙秦素衣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
姐姐比她漂亮。
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
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
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③姐姐不吭气。
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
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
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
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
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
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
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
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天还好,馒头不馊。
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
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
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
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
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
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
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
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
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
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
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
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
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
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
第二天,又发呆。
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
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
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
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
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
母亲哭着,抹着眼泪。
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
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
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4分)14.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字数在10字以内)(4分)地位尴尬,滋生仇恨——①——②——回报亲情,收获快乐15.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
(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
(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16.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17.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