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26.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填空题(1)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产品市场和单个要素市场的均衡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般均衡分析则考察每一个产品和每一种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帕累托最优是指社会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在不使一部分人状况 变坏 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使另一些人的状况 变好 。
(3)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是: B XY A XY MRS MRS = 、 C D LK LK MRTS MRTS =、XY XY MRS MRT = 。
(4)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完全竞争市场 的一般均衡是 具有经济效率的 。
(5)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所有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和其它的一些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都可以从一个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 完全竞争 的市场均衡来达到。
2.判断题(下面判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1)(×)交换的契约线是两消费者在进行产品交换时的所有可能的契约之轨迹。
(2)(×)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反之,任一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一定由完全竞争市场实现。
(3)(×)从交换的埃奇渥斯盒中的任一初始禀赋开始,一定可以通过讨价还价达到契约线上的任何位置。
(4)(×)如果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不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则至少一种商品的生产是无效率的。
(5)(×)边际转换率是社会福利曲线的斜率。
(6)(×)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就实现了社会分配公平。
(7)(√)如果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它部门的影响是微小的,就可以用局部分析方法。
(8)(×)当经济具有生产效率时,消费者之间不具有进一步交换的余地。
(9)(√)当政府对某种产品课以产品税时,这种税收的影响不但会涉及该种产品本身的价格和产量,而且还会涉及到其他直接和间接相关产品的价格和数量。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的一般均衡 产品转换率 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 不可能性定理 契约曲线 福利经济学 社会无差异曲线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B.LK XY MRTS MRS =C.X YLK LK MRTS MRTS =D.XY LK MRT MRS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XY XY XY MRT MRS MRS ==B.X XY Y P MRT P =C.XXY YP MRS P =D.A BXY XY MRS MRS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
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对甲和乙,XY XY MRT MRS =B .对甲和乙,/XY X Y MRS P P =C .()()XY XY MRS MRS =甲乙D .上述所有条件【答案】C【解析】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YXY MRS MRS =甲乙。
2.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LK L K MRTS P P =B .LK XY MRTS MRS =C .XY XY MRT MRS =D .()()LK LK X Y MRTS MRT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两生产者来说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 Y LK LK MRTS MRTS =。
3.在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 ./XY X Y MRT P P =B .A 与B 的/XY X Y MRS P P =C .()()XY XY A B MRS MRS =D .()()XY XY XY A B MRT MRS MR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T MRS =。
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XY XY AB MRS MRS =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LK LK X Y MRTS MRTS =C .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XYXY MRS MRT =D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答案】D【解析】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章习题一.名词解释一般均衡分析契约曲线帕累托最优生产可能性曲线二.选择题1.完全竞争下一般均衡的任何特点包含着以下意思( )。
A.对所有个人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定等于它们对应的边际成本之比B. 消费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不等于每个消费者消费这些商品的边际成本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2.在完全竞争一般均衡里,以下不正确的是()A. 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B. 两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3.边际转换率是 ( ) 的斜率A. 需求曲线B. 边际产品曲线C. 生产函数D. 生产可能性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A. 获得了最大利润B. 支出了最小成本C.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 以上均正确5.如果社会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时, BXY MRS =A XY MRS <XY MRT ,则应该()A. 增加XB.减少YC.增加X ,减少YD. 增加Y ,减少X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如果不使其中一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受益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 每个人都处在其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7.下列(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B. 生产的效率C.产品组合的效率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8.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A.有意提高接受救济者对工作的兴趣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9.以下各条中,除了( )外,都是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条件。
A.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B.对每一个人和对其消费的每一种商品而言,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对所有商品都是相等的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在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没有显著的不平等10.在一个存在X 、Y 两种商品和L 、K 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A.K L LK P P MRTS =B.XY LK MRS MRT =C.XY XY MRS MRT =D.YLK X LK MRTS MRTS =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2.为什么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3.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4.假设所考虑的经济体系由 m 个消费者、 n 个生产者、 r 种资源和s 种产品组成。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分析2、一般均衡分析3、交易的一般均衡4、生产的一般均衡5、交易与生产的一般均衡6、公共品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使用既定的L和K生产的产品某和Y 的均衡价格分别为2和4元,那么(B)A、生产Y所使用的L的边际产量是生产某所使用的K的边际产量的2倍;B、L和K生产某和Y时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等于1/2;C、某的边际成本是Y的边际成本的2倍;D、某的产量是Y的产量的2倍;2、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某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易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D)。
A、对甲和乙,MRT某Y=MRS某Y;B、对甲和乙,MRS某Y=P某/PY;C、(MRS某Y)甲=(MRS某Y)乙;D、上述所有条件。
3、在两种商品(某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D)。
A、MRTSLK=PL/PK;B、MRTSLK=MRS某Y;C、MRT某Y=MRS某Y;D、MRTSLK=MRTSLK。
4、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某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易全面均衡发生在(D)。
A、MRT某Y=P某/PY;B、A和B的MRS某Y=P某/PY;C、MRS某Y=MRS某Y;D、MRT某Y=MRS某Y=MRS某Y。
5、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D)。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A某Y=MRSB某Y;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LK=MRTSLK;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S某Y=MRT某Y;D、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6、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某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某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的情况:(A)。
A、乙用某向甲交换Y;B、乙用Y向甲交换某;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
7、由上题已知条件,在甲和乙成交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可能是(C)。
第八章一般均衡与福利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D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 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 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2.当洛伦茨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3.只研究一个市场上出现的情况,而忽略其他市场,这种分析被称为( A )。
A.局部均衡分析B.供给和需求分析C.部门均衡分析D.一般均衡分析4.同时分析经济中所有市场的确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分析称为( D )。
A.局部均衡分析B.供给均衡分析C.部门均衡分析D.一般均衡分析5.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C ).A.对甲和乙,MRT XY=MRS XY B.对甲和乙,MRS XY=P X/P Y C.(MRS XY)甲=(MRS XY)乙D.上述所有条件6.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A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7.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D ).A.MRTS LK=P L/P K B.MRTS LK= MRS XY C.MRT XY=MRS XY D.(MRTS LK)X=(MRTS LK)Y8.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D ).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均正确9.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D ).A.消费契约曲线B.效用可能性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D.生产契约曲线10.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D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A XY=MRS B XY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 XY=MRS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11.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C )A.不使某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线上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二、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7.1 判断题7.11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略了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影响我们真正理解市场经济。
()7.12 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的可能进行互利贸易的配置点。
()7.13 不在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投入组合都是无效率的。
()7.14 只要生产是有效率的,产出组合就必然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
()7.15 只有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商品的生产结构才是最有效率的。
()7.16 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使任何只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7.17 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经济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7.18 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
()7.19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7.110 从社会观点来看,契约曲线上所有的点都是理想的。
()7.111 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
()7.112 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
()7.113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即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有效率的。
()7.114 如果个人偏好是凸型的,则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商品的某个初始禀赋来说,是一个竞争性均衡。
()7.115 资源配置如果无法做到改善某些人的福利,同时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就是有效率的。
()7.116 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没有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
()7.117 竞争性均衡必然是公平的。
()7.118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不是对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等于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那种两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有效地生产出来的。
()7.119 从埃奇斯盒状图中某一初始禀赋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曲线的任何地方。
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2.一般均衡3.帕累托改进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契约曲线6.生产的契约曲线7.生产可能性曲线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如果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即不在契约曲线上),B点是帕累托最优点,那么,从A点向B点的移动一定是帕累托改进。
( )2.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个消费者的偏好都是理性的,那么按照多数票原则决定的集体偏好也一定是理性的。
( )3.如果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不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任何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那么两种商品中有一种不是有效的生产出来。
( )4.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 )三、判断题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强调存在一组价格正好使每一个市场的供求相等,这组价格在现实中正好也是存在的。
( )2.如果购买某种商品有补贴,在一般均衡时,该商品的产量和销售量将大于最优的产量和销售量。
( )3.瓦尔拉斯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家,用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需要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能存在均衡解。
( )4.边际转换率递增的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也在递增。
( )5.生产可能性曲线位置高低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和技术状况。
( )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认为,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 )7.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有效率的经济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 )8.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也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 )9.社会福利函数可以代表全社会所有成员对福利的判断。
( )10.收入分配平等了,财富的分布自然也就平等了。
( )11.当两个消费者消费相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就可能存在帕累托改进。
( ) 12.在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两条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
( )1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就是将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并列起来。
( ) 1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最优出产量集合的几何表示。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1. 帕累托最优2. 生产可能性边界3.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4.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二、简答题5. 瓦尔拉斯如何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不足之处何在?6. 试证明边际转换率MRTXY递增。
7. 简述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的区别。
8. 为什么说生产的最优条件加消费的最优条件不等于生产与交换的最优条件?9. 何谓瓦尔拉斯定律?10. 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画图并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关系式是如何得到的?11.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12. 假定一个经济存在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以及规模收益递增三种技术,请作图分别讨论这三种技术下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是否成立?以及讨论这两个定理的经济学含义。
13. 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在一般均衡中,假如确定了商品的契约线,就可以知道任何商品的产量。
14. “由于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有效率的,因此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它们都是同样理想的。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解释之。
三、计算题15. 鲁宾逊靠捕鱼为生,他的生产函数为,其中F是鱼的个数,L是工作时间。
他一天有10小时用于工作或者游泳。
他对于鱼和游泳的效用函数为U(F,S)=FS,其中S是游泳时间。
问:(1)最佳捕鱼量是多少,工作多少小时? (2)有一天他自己玩家家,假装成立了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生产鱼,雇佣自己的劳动,然后再用工资从该企业买鱼,该市场被设为竞争型市场。
问均衡价格是多少?此价格下的生产(消费)和工作量是多少?16. 考虑一种两个消费者、两种物品的交易经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与禀赋如下u1(x1,x2)=(x1x2)2 e1=(18,4)u2(x1,x2)=ln(x1)+2ln(x2) e2=(3,6)(1)描绘出帕累托有效集的特征(写出该集的特征函数式);(2)发现瓦尔拉斯均衡。
17. 一个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A和B,两种商品,x1和x2,消费者A的效用函数是UA=,消费者B的效用函数是。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的一般均衡 产品转换率 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 不可能性定理 契约曲线 福利经济学 社会无差异曲线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B.LK XY MRTS MRS =C.X YLK LK MRTS MRTS =D.XY LK MRT MRS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XY XY XY MRT MRS MRS ==B.X XY Y P MRT P =C.XXY YP MRS P =D.A BXY XY MRS MRS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
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
A.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B.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C.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上面说得都对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
A.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 )A.无差异曲线B.生产契约曲线C.消费约束曲线D.社会福利曲线 9.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 ) A.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食品补助票计划 C.医疗救济计划 D.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 ) A.单身汉家庭 B.三代同堂的家庭 C.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11.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
A.低生产率B.意愿需求的变化C.劳动力市场的歧视D.缺少人力资本 12.假定对于红茶和咖啡,A 更喜欢红茶,B 更喜欢咖啡,两种饮料的价格对于两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
A.A 的红茶对咖啡的边际替代率比B 大B.B 将消费比它拥有更多的咖啡C.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13.如果有关的商品是互补品,局部均衡分析会( )税收的作用。
A.低估 B.高估 C.正确估计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14.一般均衡论的证明要依赖以下哪一项假设条件?( ) A.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 B.回避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 C.拍卖人假设 D.以上都是15.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 )。
A.有意提高接受者对工作的兴趣 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 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 16.外溢效应可以产生于( )。
A.人的消费行为而不是生产行为 B.人的生产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 C.人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 D.以上都不正确17.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都正确18.转换曲线是从下列( )导出的。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19.下列哪些符合帕累托改进原则。
( ) A.通过增发货币增加部分人员工资B.在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增加部分人员工资C.用增加的税收增发部分人员工资D.A 和B20.如果尚未达到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XY A XY B XY MRS MRS MRT =<,则应该( )。
A.增加XB.增加YC.增加X ,减少YD.增加Y ,减少X(二)判断说明题1.局部均衡分析是对经济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分析。
2.瓦尔拉斯均衡定律要求超额需求函数本身为零。
3.研究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被称为局部均衡分析。
4.在经济处于全面均衡状态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其替代品市场价格上升。
5.若社会上存在n 种物品,如果1n -种物品的市场已经处于均衡,则第n 种物品的市场必然处于均衡。
6.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成功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7.契约曲线得名于它是所有可能契约的轨迹。
8.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使任何使用某两种投入要素的两个厂商的该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
9.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可以进行贸易的点。
10.对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三)计算题1.已知商品X 的生产函数为0.40.65X L K =,而商品Y 的生产函数为5.05.04KL Y =,若社会上有100L =,200K =,且指生产X 与Y 商品,试问:该社会的生产契约曲线是什么?2.现在假设一个经济中只有一个生产者不是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其余均处于帕累托状态。
并且我们假定该生产者在其产品市场上是一个完全垄断者,在其生产产品的要素市场上也是一个垄断卖方。
假设他的生产函数为2Q L =(L 为唯一的生产投入要素)。
该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1005P Q =-,投入要素L 的供给函数32W L =+,计算:(1)当该生产者达到最大化时,产品的价格、生产的产量、投入要素的需求量和投入要素的价格是多少?(2)假如该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则产品的价格、生产的产量、投入要素的需求量和投入要素的价格又是多少?3.如果决定两个人的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公式是:2100A B U U +=,画出这条曲线,并求:(1)若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当社会福利函数为(,)max(,)A B A B W U U U U =,社会福利最大时的A U 和B U 分别是多少?(2)若把社会福利函数定义为(,)min(,)A B A B W U U U U =,当社会福利函数最大时,A U ,B U 分别是多少?(3)若社会福利函数是12(,)()A B A B W U U U U =⋅,社会福利最大时的,A B U U 是多少? 4.在某个由X ,Y 两种产品,,A B 两个消费者及一个企业构成的生产经济中,,A B 的效用函数及产品初期保有量分别是:24,(12,0)A A A A U X Y E == 28,(18,0)B B B B U X Y E ==企业用X 生产Y ,生产函数为12Y X =,企业利润均等地分配给A 和B 。
求:(1)表示该经济效用边界的关系式;(2)均衡状态下两种产品的价格比,并求其资源配置。
5.由,A B 两人及,X Y 两产品构成的经济中,,A B 的效用函数分别为A U X Y =⋅,40()B U X Y =+,,X Y 的存量为(120,120),该经济的社会福利函数为(,)A B A B W U U U U =⋅。
求:(1)该经济的效用边界。
(2)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资源配置。
(四)问答题1.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边际转换率和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资源没有达到有效配置?3.假如一个经济原来处于全面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得商品A 的市场供给量减少,那么:(1)A 商品的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有什么变化?4.为什么说即使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不同,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使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两厂商的该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5.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 6.论述一般均衡论的发展。
7.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8.论述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的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1.阅读以下材料,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评析。
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如果市场对某几种产品的需求相互影响,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 其中一种情形就是,导致一种产品价格发生变化的因素,将同时影响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举例而言,在70年代,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这一变化马上对小型汽车的需求产生了影响.回顾20世纪70年代,美国市场的汽油价格两次上升,第一次发生在1973年,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切断了对美国的石油输出;第二次是在1979年,由于伊朗国王被推翻而导致该国石油供应瘫痪.经过这两件事件,美国的汽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加仑1.27美元猛增至1981年的每加仑1.40美元.作为“轮子上的国家”,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当然不是一件小事,美国人面临一个严峻的节省汽油的问题。
既然公司和住宅的距离不可能缩短,人们只好继续奔波于两地之间。
美国司机找到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他们需要放弃自己的旧车,购置新车的时候,选择较小型的汽车,这样每加仑汽油就可以多跑一段距离。
分析家们根据汽车的大小来分类确定其销售额。
就在第一次汽油价格上升之后,每年大约出售250万辆大型汽车,280万辆中型汽车以及230万辆小型汽车。
到了1985年,这三种汽车的销售比例出现明显变化,当年售出150万辆大型汽车,220万辆中型汽车以及370万辆小型汽车。
由此可见,大型汽车的销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下降;反过来,小型汽车的销售却持续攀升,只有中型汽车勉强维持了原有水平。
对于任何产品的需求曲线均假设其互补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
以汽车为例,它的互补产品之一就是汽油。
汽油价格上升导致小型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此同时大型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造成这种变化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假设你每年需要驾驶15000英里,每加仑汽油可供一辆大型汽车行驶15英里,如果是一辆小型汽车就可以行驶30英里。
这就是说如果你坚持选择大型汽车,每年你必须购买1000加仑汽油,如果你满足于小型汽车,你只需购买一半的汽油,也就是500加仑就够了,当汽油价格处于1981年的最高点,即每加仑1.40美元的时候,选择小型汽车意味着每年可以节省7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