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教学考核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特点和实战技巧。
2. 培养学生咏春拳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1. 咏春拳的基本手法和步法。
2. 咏春拳的实战技巧和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1. 咏春拳实战中的时机把握和力量控制。
2. 学生在实战中的心理素质培养。
教学准备:1. 咏春拳教学场地。
2. 咏春拳教学器材(拳套、脚靶、沙袋等)。
3. 咏春拳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咏春拳的历史、特点和流派。
2. 学生观看咏春拳教学视频,初步了解咏春拳的基本动作。
二、基本手法教学1. 教师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手法,如:子午拳、穿心捶、独龙拳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手法,熟悉动作要领。
三、基本步法教学1. 教师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如:二字钳阳马、圈手步、耕手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步法,掌握步法变化。
四、实战技巧教学1. 教师讲解咏春拳实战技巧,如: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
2. 学生分组练习实战技巧,互相配合,提高实战能力。
五、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2.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总结经验,提高实战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咏春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实战技巧提升1. 教师讲解咏春拳实战技巧的提升方法,如:力量控制、时机把握等。
2. 学生分组练习实战技巧提升,互相切磋,提高实战能力。
三、实战对抗1.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对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2. 学生在实战对抗中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实战水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咏春拳实战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实战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咏春拳基本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对抗中的表现,如:力量控制、时机把握、心理素质等。
咏春拳教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历史、基本理论和技巧。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演示和应用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坚持不懈、自信勇敢的品质,并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咏春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
同时,学生将培养坚持不懈、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咏春拳的历史、基本理论、基本动作和组合技巧。
首先,将介绍咏春拳的历史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咏春拳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接着,将讲解咏春拳的基本理论,包括动作要领、呼吸技巧和战术思维。
然后,将教授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包括拳法、脚法和步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咏春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同时,将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此外,将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咏春拳的实际应用和战术运用。
最后,将学生进行实验法,即实际操作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将提供咏春拳的基本理论和动作描述,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参考书将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案例分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展示咏春拳的动作示范和应用示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技巧。
实验设备将包括拳击手套、靶子和训练器材等,以支持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30%的比重,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纪律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将占20%的比重,包括学生提交的练习报告和反思日志。
咏春主题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咏春主题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基本的咏春拳招式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咏春拳的基本招式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咏春拳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咏春拳示范视频等。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 利用投影仪展示咏春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向学生简要介绍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Step 2: 知识讲解 (15分钟)- 分享咏春拳的基本招式和技巧,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领。
- 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Step 3: 实践练习 (30分钟)- 分组进行基本招式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鼓励学生互相配合,进行招式的对练。
Step 4: 拓展活动 (15分钟)- 小组比赛:分组进行招式对练比赛,评选最佳表现的小组。
- 学生个人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最擅长的咏春拳招式。
Step 5: 总结与评价 (10分钟)- 请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邀请咏春拳的专业教练进行示范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咏春拳比赛或演出活动。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咏春拳的更高级技巧和应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动作是否准确、流畅。
2. 评价学生在小组比赛和个人展示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对咏春拳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如何。
3. 教学环节是否有待改进和调整。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编。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增强体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通过咏春比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武术精神。
教学重点:1. 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咏春拳动作的掌握程度。
2. 比赛中的团队合作与配合。
教学准备:1. 咏春拳教学场地、器材。
2. 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
3. 比赛评分标准、奖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咏春拳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如拳法、腿法、步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技巧讲解1. 教师讲解咏春拳的技巧,如攻防转换、身形变化等。
2.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
四、团队协作训练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咏春拳的团队协作训练。
2. 教师提出要求,如传递拳法、配合防守等。
3.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学生复习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二、比赛规则讲解1.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如比赛时间、得分标准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咏春比赛1.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比赛,教师担任裁判。
2. 比赛过程中,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公平竞争。
3. 教师根据比赛情况进行评分。
四、颁奖仪式1. 教师宣布比赛结果,为获奖班级颁发奖状。
2. 学生分享比赛心得,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咏春比赛的意义,强调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比赛体验,教师给予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型和防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实战能力。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16课时教学场地:武术馆教学内容:一、咏春拳基本理论(2课时)1. 咏春拳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咏春拳的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拳法。
3. 咏春拳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咏春拳基本拳法(6课时)1. 凤眼拳、柳叶掌等基本手型。
2. 冲拳、撑掌、摊掌、膀手等基本拳法。
3. 基本步型:四平马、二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三、咏春拳基本步型(4课时)1. 四平马:讲解四平马的基本要领和练习方法。
2. 二字马:讲解二字马的基本要领和练习方法。
3. 追马、跪马、独立步:讲解这些步型的基本要领和练习方法。
四、咏春拳实战技巧(4课时)1. 黐手、耕手、膀手等防守技巧。
2. 问手卸力、反击潜身下击拳等实战技巧。
3. 木人桩打法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咏春拳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凤眼拳、柳叶掌等。
3. 练习基本拳法。
第二课时:1. 继续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冲拳、撑掌、摊掌、膀手等。
2. 讲解基本步型:四平马、二字马等。
3. 练习基本拳法和步型。
第三课时:1. 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步型: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2. 练习基本步型。
3. 讲解黐手、耕手、膀手等防守技巧。
第四课时:1. 继续讲解黐手、耕手、膀手等防守技巧。
2. 讲解问手卸力、反击潜身下击拳等实战技巧。
3. 练习实战技巧。
第五课时:1. 讲解咏春拳的木人桩打法。
2. 练习木人桩打法。
第六课时:1. 复习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型和实战技巧。
2. 进行实战演练。
第七课时至第十四课时:1. 继续复习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型和实战技巧。
2. 进行实战演练。
第十五课时:1. 组织咏春拳表演赛。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咏春拳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装甲兵工程学院武术俱乐部成员开设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防范的意识、防范的观念、防范的策略、及防范心理;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防范的技法与技能,在练习中提高个人的勇气和胆量,达到增强体魄、磨练意志、塑造品格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内容表一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1个月时间)单式:耕手、摊手、伏手、膀手、日字冲拳、蛇形云手等单操手练习!桩功:正身钳阳马、六合混元桩、双弓钳阳马。
对练:对冲日字拳、降三星、双人压腰、摊伏手接直拳,各种单式接招对拆练习。
套路:小念头第二部分:(1个月时间)单式:转马、转马冲拳、勾钻拳、直撑脚(穿心脚)、虎尾脚、煞脚、勾挂脚、拐脚、钉脚、转马双劈肘对练:对练单圈手、单黏手、单推手、碌手、穿桥捞手、过手压桥、腿法攻击、腿法防守等!步法:推蹬步、箭趟步套路:寻桥(沉桥)第三部分:(1个月时间)•单式:逼步连环冲拳、横撞拳、耕拦手、外镰手、盖肘、横肘、挑肘、砸肘、后撞肘、圈步。
对练:双黏手、黏手离桥、过手对拆、双推手。
套路:标指第四部分:(1个月时间)单式:三角步、扣步转马、各式自由步法、各式木人桩单式手法。
对练:用本派各种招术自由搏击对练。
套路:木人桩。
用内劲练小念头过度到内家内功。
第五部分:(1个月时间)六点半棍套路、黏棍练习、棍对其它兵器攻防练习、强化式黏手对抗练习、离手自由搏击。
四、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时数分配表表二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形式百分比1第一部分 2 理论讲授2第二部分 2 理论讲授 25%3第三部分 2 教学实践4第四部分 6 教学实践5第五部分 2 教学实践 62.5%考试 2 技术考试 12.5%合计16 100%五、考核安排1.考核的依据本课程的考核以大纲的教育目标为依据。
2.考核内容及比例(1)技术运用:占60%。
(2)平时成绩:武德表现、出勤、技术考察,占40%。
3.考核方式及要求(1)考核方法:考生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抽签确定进攻的状态,第二组根据随机搭配的对手所使用的方法,完成三种反击自卫的技法。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体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动作。
2. 通过咏春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卫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咏春拳的基本动作。
2. 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和防守技巧。
教学难点:1. 咏春拳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2. 咏春拳防守技巧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 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和拉伸运动。
二、教学内容1. 咏春拳简介:介绍咏春拳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咏春拳基本动作:讲解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如马步、手形、腿法等。
3. 咏春拳基本步法:教授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如前进、后退、侧移等。
4. 咏春拳防守技巧:讲解咏春拳的防守技巧,如闪躲、格挡、反击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基本动作的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基本步法的练习。
3.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防守技巧的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 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和拉伸运动。
二、教学内容1. 咏春拳实战演练:讲解咏春拳实战演练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实战演练。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拳实战演练。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卫能力。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咏春拳的基本起源、流派特点、技术动作及武德精神。
2. 技能目标:掌握咏春拳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抗击打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坚韧、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咏春拳基本理论2. 咏春拳基本动作3. 咏春拳基本套路4. 咏春拳实战技巧5. 咏春拳武德教育三、教学对象1. 小学三年级及以上2. 初中、高中学生四、教学时间1. 小学:每周一节,共40分钟2. 初中、高中:每周一节,共50分钟五、教学环境1. 室内或室外空旷场地2. 教学器材:拳套、沙袋、木人桩、武术专用垫子等六、教学步骤1. 准备活动(5分钟)-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 基本动作复习:上节课所学动作的复习与巩固2. 新课导入(5分钟)- 讲解咏春拳的基本理论,介绍咏春拳的起源、流派特点等 - 引导学生思考咏春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 基本动作教学(20分钟)- 讲解咏春拳基本动作要领,如拳法、腿法、步法等-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4. 基本套路教学(15分钟)- 教授咏春拳基本套路,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学生跟学,教师示范、指导5. 实战技巧教学(10分钟)- 讲解咏春拳实战技巧,如防守、进攻、反击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6. 武德教育(5分钟)- 讲解咏春拳武德精神,如孝、义、勇、信、忠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7. 放松活动(5分钟)- 教授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放松活动,缓解身心疲劳8. 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咏春拳的特点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咏春拳的技巧,提高自身素质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作完成质量等2. 定量评价: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咏春拳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3. 激励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3. 注重武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幼儿园咏春拳教学设计主题:幼儿园咏春拳教学设计观点和理解:作为咏春拳的一种变体,幼儿园咏春拳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中,应注意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程度,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兴趣。
以下是对幼儿园咏春拳教学的深度探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兴趣: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动作设计,激发幼儿对咏春拳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 锻炼身体:通过咏春拳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3. 增强自信心:通过咏春拳的训练,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和坚韧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
4.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认识到咏春拳的防身技巧,并教授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姿势和呼吸法:教授幼儿正确的站姿、行走姿势和端正的呼吸方法,为后续动作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动作基础训练:逐步教授幼儿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如直拳、肘击、膝部技巧等,并通过多次重复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动作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3. 动作串联训练:将基本动作进行组合,形成简单的动作串联,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记忆能力。
4. 活动游戏设计: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元素,如拳击气球、拳击桶等,并在游戏中加入咏春拳的动作要素,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5. 安全教育:教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避免危险,如何报警求助等。
三、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设置游戏关卡、竞赛等形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咏春拳学习的兴趣。
2. 示范引导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学习,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3. 小组合作法:将幼儿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激励鼓励法: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要在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认可。
四、教学效果评估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咏春拳学习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程度。
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掌握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技能目标:通过系统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咏春拳的基本拳法、步法和桩法。
3. 体能目标: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课程时间:8周,每周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以上武术爱好者教学器材:咏春拳服装、拳套、拳靶、木人桩等教学步骤:第一周:咏春拳基本概念与起源1. 介绍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咏春拳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对咏春拳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周:咏春拳基本拳法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基本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2. 讲解拳法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周:咏春拳基本步法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基本步法,如马步、弓步、虚步等。
2. 讲解步法动作要领,强调步法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四周:咏春拳桩法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桩法,如木人桩、沙袋桩等。
2. 讲解桩法动作要领,强调桩法的持久性和耐力。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五周:咏春拳粘手与散式教学1. 教授咏春拳的粘手和散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咏春拳进行实战。
2. 讲解粘手和散式的技巧,强调实战性和实用性。
3. 学生跟练,教师个别指导。
第六周:咏春拳实战演练1. 组织学生进行咏春拳实战演练,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
2.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在实战中存在的问题。
3. 学生互评,总结实战经验。
第七周:咏春拳综合训练1. 组织学生进行咏春拳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师指导,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如何运用咏春拳进行实战。
3. 学生互评,总结训练经验。
第八周:咏春拳考核与总结1. 组织咏春拳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武术素养。
杭州仁武堂咏春拳馆
------教学课程
初级
课程安排
初级分为两个阶段(入门阶段、提高阶段)。
每课以小念头、散式、对练为教学基础。
以实战为基础测试,来达到教学目的。
初级学员大致总的学习时间为6~12个月。
13节课为一个周期,每周期进行一次测试,在测试中教练通过分析与总结,帮助学员更好的练习咏春拳法。
学员需努力练习至下一轮进行再次测试,直至晋升到中级。
第1~10节课为常规教学;
第11~12节课补课;
第13节课基础测试
教学时间及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
每星期6小时
周二及周四晚上19:30~21:00,与周六下午14:00~17:00
具体课程
一、入门阶段
掌握咏春的基本要领(消力、中线原理)。
练习小念头、基本散式的正确动作与速度。
一、提高阶段
随心打小念头,散式结合连贯运用。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兴趣。
2. 通过咏春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
教学重点:1. 咏春拳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咏春操的队形变化和动作协调性。
教学难点:1. 咏春拳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咏春操的队形变化和动作协调性。
教学准备:1. 咏春拳教学视频或图片。
2. 咏春拳教学音乐。
3. 咏春拳比赛评分标准。
4. 比赛场地布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咏春拳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2. 介绍咏春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其独特之处。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咏春拳的基本动作,如马步、冲拳、推掌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动作进行模仿,教师逐一纠正动作错误。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提高动作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咏春操教学1. 教师播放咏春拳教学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咏春操练习。
2. 教师示范咏春操的队形变化和动作协调性,学生跟随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提高动作协调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强调咏春拳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第二课时:一、比赛准备1.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比赛要求。
2. 学生分组进行咏春操练习,为比赛做好准备。
二、比赛进行1. 学生按照比赛顺序入场,进行咏春操表演。
2. 教师和其他评委根据比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3. 学生观看比赛,学习优秀班级的动作和队形变化。
三、比赛结果公布1. 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对获奖班级进行表彰。
2. 鼓励未获奖班级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比赛取得好成绩。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强调咏春拳的重要性和团队精神。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咏春拳的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动作规范性。
一、课程背景咏春拳,又称咏春、永春、永春拳等,起源于我国广东省,是一种以短打、快速、灵活、实用的武术。
咏春拳不仅具有极高的实战价值,还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为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本课程将咏春拳作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在传承武术精髓的同时,锻炼身体,增强意志。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掌握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及尊师重道的品质。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咏春拳的基本套路: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3. 咏春拳的基本手法:冲拳、摆拳、勾拳、崩拳等。
4. 咏春拳的基本步法: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等。
5. 咏春拳的实战技巧:防守、进攻、反击等。
四、教学安排1. 理论课:每周一次,每次1课时,主要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实践课:每周两次,每次1.5课时,主要进行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的训练。
3. 综合训练课: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进行咏春拳的实战演练和体能训练。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让学生对咏春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演示法:教师亲自演示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的练习。
4. 对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咏春拳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咏春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包括防守、进攻、反击等。
4. 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咏春拳的基本套路、手法、步法和实战技巧,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咏春训练大纲与考试内容
入段
一、套路品式:小念头
二、手部技术:1、日字冲拳加转腕收拳(左右各10
次)2、标指、鞭打手、护打手、摊打手各20
3、手部技术自由组合
三、腿部技术:1、左右力劈华山(内外各20)2、
正蹬腿20次3、腿法组合
四、手部力量:拳下压30次
五、腿部力量:下蹲50
六、步法:1、二字切羊马(前进、后退)2、箭步
马(前进、后退)
七、日字冲拳击把
初段级
一、套路品式:寻桥
二、手部技术:1、箭步凤眼冲拳2、摊手转腕收拳
3、摊打手、标榜手、转身收手
4、手部自由组合
5、标指对练转腕收拳
三、腿部技术:左右侧蹬腿鞭腿、上蹬腿各20次
四、手部力量:拳下压50
五、腿部力量:单脚下蹲各20次
六、步法:1、二字切羊马左右侧移步2、二字切
羊马左右前进箭步马
七、柳叶掌破木板
八、实战
中段级
一、套路品式:标指
二、手部技术:1、扶打手、荡手、肘2、上下耿手
(左右劈力手)3、手部技术自由组合
三、所学腿法自由组合
四、摊、掌、膀对练
五、手部力量:单手俯卧撑各5各
六、腿部力量:单脚下蹲各20次
七、桩马步法:1、箭步马转身左右侧移2、箭步马
转身上步
八、寸拳破木板
九、实战
高段级
一、套路:棍法、木人桩
二、手部技术自由组合
三、腿部技术自由组合
四、实战摔法
五、蒙眼粘手、蒙眼摊掌膀
六、手部力量:单手俯卧撑各10次
七、腿不力量:单腿下蹲各30
八、凤眼拳破木板
九、实战
外加段
狮头训练、舞狮表演、带课。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咏春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咏春拳基本动作:基本步法、手法、腿法、拳法、摔法等。
2. 咏春拳基本套路:小念头、寻桥、标指、八斩刀等。
3. 咏春拳实战技巧:攻击、防守、反击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场地布置:设置咏春拳练习场地,包括拳台、器械练习区、集体练习区等。
(2)器材准备:准备咏春拳器械、拳靶、护具等。
(3)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进行分组。
2. 教学实施(1)基本动作教学:教师讲解咏春拳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重点讲解动作要领、呼吸方法、发力技巧等。
(2)基本套路教学:教师示范咏春拳套路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重点讲解动作顺序、节奏、力度等。
(3)实战技巧教学:教师讲解咏春拳实战技巧,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重点讲解攻击、防守、反击等技巧。
(4)集体练习: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总结与反馈(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出勤率:评价学生对咏春拳课程的重视程度。
2. 学生动作规范程度:评价学生对咏春拳基本动作、套路和实战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身体素质:评价学生在咏春拳课程中的身体素质变化。
4.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咏春拳课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咏春拳基本动作教学。
2. 第二阶段(5-8周):咏春拳基本套路教学。
3. 第三阶段(9-12周):咏春拳实战技巧教学。
4. 第四阶段(13-16周):咏春拳综合练习与考核。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旨在让学生在咏春拳课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为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咏春拳教学考核课程一.入门武术礼仪,拳术基本功,咏春拳套路“小念头”,让咏春拳爱好者认识咏春拳,并且有系统地进入学习之门,强化体能成长,增强自信心。
1.礼仪:抱拳礼,咏春祖训。
(1)守纪律崇尚武德;(2)明礼义爱国尊亲;(3)爱同学团结乐善;(4)节色欲保守精神;(5)勤练习技不离身;(6)学养气戒滥斗争;(7)常处世态度温文;(8)扶弱小以武辅仁;(9)继先绪谨持祖训。
2.基本功:(1)二字沉马;(2)双手冲拳;(3)摊手冲拳;(4)连环冲拳;(5)擒手起膀……3.小念头: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三拜佛,双翼掌,撑拦手,圈摊手,起膀手,三脱三冲,收式。
(马步要点:五趾捉地,两膝内钳,提肛收腹,含胸拨背,沉肩落膀,虚灵吊顶。
)4.每月考核:(1)放松(能松即顺)力在皮肉;练套路时,只记线点,不可用力,尽量放松。
(2)练柔(柔极必刚)柔在筋骨;以意练拳,拳随我动,连绵不断,柔如流水。
(3)散力(力尽生劲)劲在脉络。
意气相随,一呼一吸,拳由心发,松随风动。
二.健身小念头,.基本功,寻桥,木人桩,桥手球,为了加强习练者更有系统地进入学习和练习咏春的力与度。
1.小念头:套路,放松、放柔、放慢、练习,慢练6至8分钟。
2.基本功:(1)正身转马;(2)偏身冲拳;(3)转膀冲拳;(4)滑步摊打;(5)偏身逼步;(6)逼步扯拳。
(7)对练,三品掌……3.寻桥: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转马窜桥手,逼步护膀,逼步沉桥,三掌三拳,收式。
4.木人桩:彭系木人桩法,叶系木人桩法,佛山老式木人桩法。
(三选一)5.每月考核:(1)懂劲(气机初动)以刚克刚以刚制柔(初入门):(2)听劲(意由心生)以柔克刚以柔克柔(有所成):(3)发劲(劲由意发)以感知劲刚柔相济(大成者):三.防身、实战(攻防)小念头,基本功,黐手,寻桥,木人椿,散手,对练,实战,标指,运桥棍,六点半棍,蝴蝶刀,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自我保护能力。
1.小念头:发力练习,气劲收发,刚柔相济。
咏春拳教学考核课程
一.入门
武术礼仪,拳术基本功,咏春拳套路“小念头”,让咏春拳爱好者认识咏春拳,并且有系统地进入学习之门,强化体能成长,增强自信心。
1.礼仪:抱拳礼,咏春祖训。
(1)守纪律崇尚武德;(2)明礼义爱国尊亲;(3)爱同学团结乐善;(4)节色欲保守精神;(5)勤练习技不离身;(6)学养气戒滥斗争;(7)常处世态度温文;(8)扶弱小以武辅仁;(9)继先绪谨持祖训。
2.基本功:(1)二字沉马;(2)双手冲拳;(3)摊手冲拳;(4)连环冲拳;(5)擒手起膀……
3.小念头: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三拜佛,双翼掌,撑拦手,圈摊手,起膀手,三脱三冲,收式。
(马步要点:五趾捉地,两膝内钳,提肛收腹,含胸拨背,沉肩落膀,虚灵吊顶。
)
4.每月考核:(1)放松(能松即顺)力在皮肉;练套路时,只记线点,不可用力,尽量放松。
(2)练柔(柔极必刚)柔在筋骨;以意练拳,拳随我动,连绵不断,柔如流水。
(3)散力(力尽生劲)劲在脉络。
意气相随,一呼一吸,拳由心发,松随风动。
二.健身
小念头,.基本功,寻桥,木人桩,桥手球,为了加强
习练者更有系统地进入学习和练习咏春的力与度。
1.小念头:套路,放松、放柔、放慢、练习,慢练6
至8分钟。
2.基本功:(1)正身转马;(2)偏身冲拳;(3)转膀冲拳;(4)滑步摊打;
(5)偏身逼步;(6)逼步扯拳。
(7)对练,三品掌……
3.寻桥:起式,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转马窜桥手,逼步护膀,逼步沉桥,三掌三拳,收式。
4.木人桩:彭系木人桩法,叶系木人桩法,佛山老式木人桩法。
(三选一)
5.每月考核:(1)懂劲(气机初动)以刚克刚以刚制柔(初入门):
(2)听劲(意由心生)以柔克刚以柔克柔(有所成):(3)发劲(劲由意发)以感知劲刚柔相济(大成者):三.防身、实战(攻防)
小念头,基本功,黐手,寻桥,木人椿,散手,对练,实战,标指,运桥棍,六点半棍,蝴蝶刀,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自我保护能力。
1.小念头:发力练习,气劲收发,刚柔相济。
2.基本功:日字冲拳1000次,墙壁包冲拳,三角马步练习,圈步逼马练习。
3.黐手:单黐手,双黐手,圈手,滚手,散手,对练,实战。
4.寻桥套路训练,木人桩练习,散手对练,标指运用………….
5.每月考核:(1)三合发劲:三张弓,手上一座桥、腰上一条龙、脚上一棵松。
(2)三式化劲:桩功三式,运用一招三式......
(3)六关过桥:人体六个关节,上下流水一线......
(4)六合攻防:攻:快-狠-准-引-稳-勇;防:吞-吐-逼-顺-截-封......
四.修身(闭关):冥想思过(寻找不足),容纳百川(取长补短)。
五.修心(了悟):无为无我,无界无终,禅宗绝学,万法同宗。
习武宗旨
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武动生活以术强身,功传你我以德会友。
咏春拳宣传简介
咏春拳,相传由少林五梅师太所创,传于严咏春,因而得名“咏春拳”。
据可查历史记载,此拳由红船武林高手传于广东佛山梁赞先生因而闻名,后盛于叶问宗师,流行于近代。
当年,叶问宗师挟技赴港,在短短几十年里把咏春传遍全世界,并以不可争辩的功夫战胜了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国际拳术。
现在的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数十国家的特种部队都把咏春拳列为必修课程。
香港武星成龙与周星驰和莫文蔚等名星都曾经习练咏春拳,现在更因影视《咏春》《李小龙传奇》《叶问I》《叶问II》《叶问前传》《功夫咏春》等影视热播,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咏春拳,了解了咏春拳的健身防身和搏击效果,也使之在都市学校之间迅速流行起来。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和人工化的拳术,充分运用人体基构和力学原理来进行攻击或防御。
练咏春,注重感觉训练,讲究刚柔并济,以弱胜强,借力打力,气力消耗较少;并以步法敏捷,消力埋身搏击,做到攻防合一;要求气沉丹田,气随意行,含胸收腹,沉肘落膊,拳由心发。
以前辈所说,就是“精—气—神”合而为一,因而可以改善人体气血运行,提神益脑,修身健体,怡情养性,对于因学习或工作久坐不起而引发的腰酸背痛颈椎病等职业病和亚健康,都有良好的预防和治愈功效。
如能持之以恒不断习练,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练就最科学实用的防身搏击功夫。
咏春拳,以“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三套路一桩法为主,博以“八斩刀”和“六点半棍”为后补而所组
成训练体系。
习练咏春拳,可以让你体会到轻松文静,飘逸洒脱的文人气质。
我们希望通过推广中华武术文化,让更多人增强自信,磨炼心性,让青少年朋友学会自强不息,让更多都市朋友投入功夫健身热潮中,提高在危急情况下的应变自我保护能力..........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和人工化的拳术,充分运用人体基构和力学原理来进行攻击或防御。
练咏春,注重感觉训练,讲究刚柔并济,以弱胜强,借力打力,气力消耗较少;并以步法敏捷,消力埋身搏击,做到攻防合一;要求气沉丹田,气随意行,含胸收腹,沉肘落膊,拳由心发。
以前辈所说,就是“精—气—神”合而为一,因而可以改善人体气血运行,提神益脑,强身健体,怡情养性,对于因学习或工作久坐不起而引发的腰酸背痛颈椎病等职业病和亚健康,都有良好的预防和治愈功效。
您家孩子通过由浅入深的咏春训练方法来增强体质,提高思想注意力及应变思维能力,增加自信心和毅力,同时学到真功夫,为孩子的成长打造坚实基础。
成年人经常会面临各种压力,通过乐教结合的训练,能成年人学会减压得以轻松飘逸,同时又能学会咏春拳术的对抗理念。
中老年人通过咏春内家拳的训练,外可以强身健体,内可以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您如能持之以恒不断习练,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练就最科学实用的防身搏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