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南 编制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208.75 KB
- 文档页数:5
辽宁省地方标准修订编制说明范文一、修订背景。
1.1 时代发展需求。
咱辽宁省的情况啊,那是一直在变。
社会发展得像火箭似的,老快了。
以前的标准有些跟不上趟儿了。
就好比说,以前的一些规定啊,是按照旧的生产模式和社会需求来的。
现在科技发展了,新的产业冒出来不少,旧标准就有点像不合脚的鞋子,穿着别扭,所以得修订。
1.2 与国家标准接轨。
咱国家的标准在不断完善,就像火车轨道不断更新一样。
辽宁省作为咱国家的一部分,不能掉队啊。
国家有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咱们省的地方标准要是还按老一套,那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修订地方标准,就是要和国家的大方向保持一致,这样咱省的发展才能顺风顺水。
二、修订过程。
2.1 资料收集。
这资料收集啊,就像大海捞针似的,但又必须得做。
我们到处找相关的资料,行业报告、其他地区的标准,还有各种学术研究成果。
那真是翻箱倒柜,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个遍。
这过程虽然麻烦,但就像盖房子打地基,资料全了,后面的工作才能稳稳当当。
2.2 调研工作。
调研可是个重头戏。
我们这些专家啊,深入到各个相关的企业、单位去了解情况。
有的企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但是也被旧标准束缚住了手脚。
我们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仔细询问,认真观察。
通过调研,我们知道了实际工作中的难处和新的需求,这就为修订标准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
2.3 专家研讨。
大家凑在一起研讨的时候啊,那是各抒己见,热闹得很。
就像一群厨师在商量新菜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有的专家从理论角度出发,说得头头是道;有的专家则从实际操作方面提出问题。
大家争论也好,补充也好,都是为了把这个标准修订得更完美。
这过程就像打铁,千锤百炼才能出好钢。
三、修订内容。
3.1 新增条款。
我们增加了一些条款,这就像是给大厦添砖加瓦。
比如说,针对新出现的环保要求,我们增加了环保相关的条款。
企业要发展,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还得注重环保,这是大势所趋。
这些新增的条款就像是信号灯,给企业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04)标准编制说明《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部分。
2、工作简要过程:1)xx年10月13-14日《规程》编写启动会,会议确定了《规程》编写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和参编单位,确定《规程》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和编写单位起草分工,编制计划时间安排2)xx年11月21日会议组织对《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火电处杜红纲处长参加了本标准编制大纲的讨论审查。
会议进一步明确《规程》编写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大纲讨论同时提出各章节编制时需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在修改各自章节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
3)《规程》编写、收资、讨论阶段: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组织第三次至第七次专题会对各章节修改、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4)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2日《规程》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本次会议对本《规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工程和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三项规范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三项标准编制全体与会人员对三个规范通用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共同讨论,并提出了各标准修改要求。
4)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规程》征求意见初稿定稿会5)2016年4月30日——2016年7月25日《规程》征求意见6)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日《规程》送审稿初稿审查会7)2016年8月29日——2016年8月30日《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会8)2016年9月17日——2016年9月19日《规程》审查会3、主要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浙江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参编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楼海英、倪斌、叶柏金、俞东齐、崔虹、孟玥玲、卢建忠、闫清江、岳明生、陈立新、吴明权、王亚耀、蔡晓明、赵杰主要审查人:4、《规程》编写原则和主要内容,1)按照“验评分离”原则,取消了原单位工程评定内容;2)为鼓励电力企业创优,规范创优活动,增加工程质量评价部分;3)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原标准做了相应的修改;4)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取消了范围,增加了术语、基本规定、本部分用词说明,将规范性引用文件改为引用标准名录。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简要修订过程(一)任务来源、修订单位、主要修订人1、任务来源: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度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修订立项计划>的通知》(沪卫食品〔2019〕6号),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承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31/2026—2014)修订工作。
2、修订单位: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
3、主要修订人:秦玉青、李妍、宋亦馨、施锦、朱建新、章寅、石春红、李自芳。
(二)简要修订过程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申报地方标准修订立项后,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标准,结合上海市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标准修订的时间进度,并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
修订期间,工作组通过会议讨论、征求意见、现场调研、专家评审等形式形成标准文本修订送审稿。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一)主要修改条款共计25项。
原文、修改后的条款及相应的修改依据见下表格。
1、原前言原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修改为:本标准代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 31/2026-2014)。
本标准与DB31/2026-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调整了标准框架;——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包装间洁净等级;——修改了包装间环境温度控制要求,并增加了脱离冷藏条件的时间控制要求;——取消了销售包装份量规定;——修改了禁止品种;——修改了附录A“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原料检验、环境监测、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要求”。
修改依据:按照标准修订的实际内容进行修改。
2、原条款1范围原文: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料采购和贮存、膳食生产、成品贮存、运输和陈列、销售等环节场所、设施、设备、人员的食品安全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地方标准
《。
》
编制说明。
单位
一、工作简况
编制地方标准《。
》,旨在。
,指导。
、规范。
、统一。
等等。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任务来源于。
文件、。
通知、。
政府单位等等
2.起草单位。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目前,。
处于。
水平,制定《。
》后有什么效果。
三、主要起草过程
本《。
》。
开始、参与人员、相关部门、人员指导。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了《。
》、《。
》、《。
》等标准。
本标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简要介绍一下《。
》中的各个条款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在本标准起草和编制过程中,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同意该标准的内容。
七、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建议《。
》编写标准作为。
标准发布实施。
理由。
八、贯彻执行的措施建议
为了《。
》执行,建议。
,加强培训指导,。
达到。
效果。
《。
》标准
起草小组
年六月。
辽宁省地方标准修订编制说明范文一、修订背景。
1.1 时代发展需求。
咱辽宁啊,这些年发展得可快了。
各个行业都在进步,以前的地方标准呢,有些就跟不上趟儿了。
就好比老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走路,难受得很。
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原来的标准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情况了。
比如说在环保方面,以前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没现在这么严,现在大家环保意识提高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高了,那标准就得改。
1.2 与国家和国际标准接轨。
咱们不能闭门造车啊。
国家的标准在不断更新完善,国际上也有很多先进的标准值得咱们学习借鉴。
辽宁作为咱中国的一个大省,得跟上国家的步伐,向国际看齐。
如果不修订地方标准,就像是在比赛里掉队的选手,和大家不合拍。
二、修订过程。
2.1 资料收集。
2.2 专家研讨。
我们这些专家凑在一起啊,那真是各抒己见。
有搞技术的,有懂管理的,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修订标准出谋划策。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细节,也能争得面红耳赤,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
不过这都是为了让标准修订得更好。
2.3 广泛征求意见。
不能光我们专家说了算呀。
还得听听企业、民众的想法。
企业是标准的执行者,民众是标准的受益者。
他们的意见就像指南针一样,能给我们指出方向。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去征求意见,线上线下都有,就盼着能把这个标准修订得让大家都满意。
三、修订内容。
3.1 具体条款修改。
很多条款都进行了修改。
比如说在产品质量标准这块,对一些关键指标的要求更严格了。
以前可能有些模糊的地方,现在都明确了。
这就像给产品质量上了一道紧箍咒,让那些不合格的产品无处遁形。
还有在安全标准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安全防范要求,这都是为了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大家能放一百个心。
3.2 预期效果。
我们修订这个标准啊,就盼着能让辽宁的各个行业发展得更规范、更健康。
企业按照新的标准生产,产品质量提高了,竞争力也就强了。
整个辽宁的经济发展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
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编制说明要求
标准起草单位应当按计划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项目背景,包括全省产业现状,国内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二)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依据。
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当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
(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
(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六)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
(七)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评估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设置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
(八)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制、修订的必要性,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的情况。
主要工作过程、主要成员、参加成员等。
“耐热高强韧铝合金”是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研发及产业化(2007BAE09B02)”过程中,完全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具有特别优异的铸造性能和综合机械性能的系列新材料;特别是该系列新材料采用普通工业纯铝和普通合金化元素为原材料,生产成本较目前所有高强度铝合金有显著降低,而力学性能等指标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特别适合于“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支撑中国铝工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铸造铝合金锭》(GB/T8733-2007)、《变形铝合金》)(GB/T3190-2008)中均无上述代号产品的技术标准,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基础、引领性铝合金新材料的标准体系,对引导和加快中国的铝及铝合金产业、与铝关联度密切的军、航、重、汽、化、电、通、信等国家高端、基础、支撑和引领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和产业聚集,同时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内实现结构轻量化(以铝代钢)和加工减量化(以铸代锻/轧),加速中国跻身世界铝工业强国的进程,引领国际铝产业格局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2010年12月3日专题会议要求(见“黔府专议[2010]112号”专题会议纪要),在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省科技厅支持和帮助下,由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牵头,与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州铝厂和贵州科学院共同起草《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贵州省地方标准。
编制的地方标准对耐热高强韧铝合金铸锭的化学成份、主要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和测定方法进行了规定。
包括:元素组成及范围(包括杂质限量),室温、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硬度等。
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有:车云、张中可、门三泉、李祥、李荣华、刘海林、李家华、张继东、罗艳、张颖、袁波、何锦林。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
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年度云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
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五)主要条款的说明(重要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任务来源:本标准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丘陵沟壑区红枣生态经济模式丰产优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和产业化专项“佳县红枣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以及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课题“红枣裂果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02-03-01)。
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号)文献),“红枣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枣食芽象甲”(项目编号:)于20XX年月日正式下达编制任务。
并依据陕西省技术监督局文件开始编写《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从年开始提出了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协作单位:本规范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与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共同起草完成。
主要工作过程:本规范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基础上,拟订编写工作计划,开展与标准制定相关科学实验研究主要有枣食芽象甲田间发生规律,田间分布调查及测报技术应用等;同时开展枣食芽象甲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实验等主要研究工作,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起草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联合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两个起草单位及时成立标准制定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制定编写要求,统一思想,规划工作思路,为标准制定建立了组织保障。
标准制定成员有张锋、洪波、刘晨、李英梅、杜军峰、王晶玲、李慧杰、李艳、张淑莲、陈志杰。
具体见表“、数据收集整理和标准起草,年制定组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技术应用进行了讨论,标准起草制定后进行专家意见送审。
年月数据收集整理阶段。
年月制定阶段。
年至月送审、初审阶段。
、意见征询和讨论完善,接到初审后,年月对标准初稿进行意见征询和论证,征求了相关主管部门、质检部门、科研、教案、生产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意见(见表)后,项目组召开了编制人员参加的讨论会,年月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现已完成《枣食芽象甲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标准送审稿,提请审查。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
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年度云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
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五)主要条款的说明(重要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凹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12000 8000 4000 极限值8000 4000 2000纵坡(%)一般值 2 3 4.5 极限值 3 4 5.5注:由于地形、地貌、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在对安全性进行论证后,可采用表中极限值。
8)新建服务设施出入口视距应符合《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暂行技术要求》(交办公路函〔2017〕978号)的要求:①主线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停车区以及出入口分别设置的服务区入口的识别视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条件受限时,识别视距应大于1.25倍的主线停车视距。
表2 识别视距主线设计速度(km/h)100 80 60 识别视距(m)290-380 230-300 170-240②主线设计速度小于等于40km/h时,停车区以及出入口分别设置的服务区入口的识别视距应不小于1.25倍的主线停车视距。
③停车区、出入口分别设置的服务区出口以及出入口合并设置的服务区出入口,应保证图1所示的通视三角区。
图中安全交叉停车视距规定如下表。
图1 通视三角区表3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主线设计速度(km/h)100 80 60 40 30 20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m)250 175 115 70 55 359)利用现有设施改造的服务设施,原则上应满足新建服务设施有关视距、线形等指标要求,因条件受限无法满足时,可进行专家论证后实施。
(4)服务设施间距设置服务设施间距设置是服务设施布局的关键因素,体现了服务设施布点的辐射范围。
服务设施间距越大,服务水平越高;间距越小,费用支出越大,且易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城镇服务设施功能重叠。
1)依据现有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作为干线的一、二级公路宜设置服务区,服务区平均间距宜为50公里,当沿线城镇分布稀疏,水、点供给困难时,可增大服务区间。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2013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陕质监标〔2012〕16号)的要求,西安公路研究院与长安大学起草了《公路桥梁(梁式桥)荷载试验技术规程》。
在经过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批准后,开始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阶段:资料收集——理论研究、方案制定与验证——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资料收集阶段:2013年1月到2013年4月,标准起草小组首先开展了标准资料收集工作。
起草小组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等。
发现随着桥梁施工方法的进步、原材料的改良、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规范、规程逐渐不能适应工程实践的要求。
具体体现在桥梁荷载试验方案制定过程中加载对象不明确、校验系数范围太大,且未考虑桥面铺装的作用、冲击系数计算有所欠缺等方面。
结合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中小跨径梁桥荷载试验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对梁桥结构加载效率、安全加载模式、考虑桥面铺装影响的结构校验系数范围、冲击系数及混凝土结构测试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完善既有的规范和规程,指导桥梁荷载试验工作。
理论研究、方案制定与验证:根据资料收集阶段确定的研究内容开展工作,对理论研究、回归分析所得结论进行实桥验证。
标准起草小组编制标准草案。
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在前期技术资料收集、调研、试验验证和总结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于2013年10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本标准修订项目由西安公路研究院提出和申报,西安公路研究院作为标准第一起草单位,长安大学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各主要参加单位及工作组成员所做工作见下表:主要参加单位成员主要工作项目组长,负责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的收集、石雄伟翻译,编制验证试验和方案,负责标准起草和编制说明编写工作。
袁卓亚参与方案确定、承担标准编写、组织和协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