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厂安全生产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37.86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耐火厂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促进耐火厂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耐火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耐火厂全体职工,包括在耐火厂工作、实习、培训、参观等人员。
第三条 耐火厂安全生产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 耐火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
第二章 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
第五条 耐火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厂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 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耐火厂各部门、车间、班组成立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安全生产工作。
第八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九条 耐火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条 耐火厂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十一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三)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 (四)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五)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六)安全检查制度;
(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八)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九)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十)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十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十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第十三条 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要求、操作程序、安全措施、责任主体等内容。
第四章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
(一)各岗位操作规程;
(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三)危险作业操作规程;
(四)应急预案操作规程。
第十五条 各岗位操作规程应当详细说明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
第十六条 耐火厂定期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五章 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
第十七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
第十八条 安全设施和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安全要求。
第十九条 安全设施和设备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 第二十条 耐火厂定期对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检测、维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六章 危险作业管理
第二十一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危险作业。
第二十二条 危险作业应当经过审批,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三条 耐火厂对危险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作业安全。
第七章 应急预案管理
第二十四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制定各类应急预案。
第二十五条 应急预案应当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程序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耐火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章 安全检查
第二十七条 耐火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包括:
(一)全面检查;
(二)专项检查;
(三)日常检查。
第二十八条 安全检查应当全面、细致,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九条 安全检查结果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九章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三十条 耐火厂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三十一条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四)安全设施和设备使用; (五)危险作业安全;
(六)应急预案;
(七)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知识。
第十章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耐火厂建立健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十三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第三十四条 事故调查应当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十五条 事故责任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由耐火厂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为耐火厂安全生产制度的主要内容,旨在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耐火厂安全生产水平。各部门、车间、班组应当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