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8.02 MB
- 文档页数:239
急性胃肠炎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包括排便情况,伴随症状等。
(2)饮食护理:规律进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事物。
急性期应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予禁食、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3)活动与休息: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
以减弱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并有利于腹痛等症状的减轻。
(4)用药护理:应用止泻药时注意观察病人排便情况,腹泻得到控制应及时停药。
应用解痉止痛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
(5)肛周皮肤护理: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涂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促进损伤愈合。
(6)心理护理:注意病人心理的评估和护理,鼓励病人配合检查和治疗,稳定病人情绪。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6版
拟定人:方**萍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第15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胃肠疾病是指胃和肠道发生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梗阻等。
这些疾病会给病人带来胃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
首先,要对胃肠疾病进行全面的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情、症状和病史,并进行身体检查,如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腹部是否有压痛等。
其次,在饮食上要给予病人合理的指导。
对于胃溃疡、胃炎病人,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可选择软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多给予清淡饮食。
对于肠炎、肠梗阻病人,可能需要禁食一段时间,然后从液体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或软食。
同时,要注意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
第三,在药物治疗方面要做好监护工作。
护士要负责给病人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生素、消炎药、抗酸药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
第四,要进行定期的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士要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
同时,要关注病人的症状变化、精神状态、排尿排便情况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第五,要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
护士要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解释疾病的病因、病情、治疗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同时,要关心病人的心理状态,与他们进行沟通,提供精神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第六,要加强感染控制。
胃肠疾病常伴有肠道感染的可能,护士要提醒病人和家属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等。
同时,要加强病房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综上所述,对于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有一定的胃肠疾病知识和相关的护理技能,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合理指导饮食,监护药物治疗,定期观察病情并进行记录,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同时加强感染控制。
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病人康复。
胃肠外科护理知识点总结一、胃肠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1. 胃肠外科是指对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等消化系统的疾病进行外科治疗的科室。
护理是对这些疾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人群的护理工作。
在胃肠外科护理中,因为涉及到许多的手术治疗和术后的恢复,所以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非常高。
二、胃肠外科护理工作的重点1. 术前准备工作:术前的准备工作是胃肠外科护理的第一步。
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史、身体状况等;并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2. 术中协助工作: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护士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并且做好术中的监护工作。
要熟悉各种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术后康复护理工作:术后的康复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对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保证术后的恢复顺利进行。
在术后康复期间,护士要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并且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保证病人的心理健康。
三、胃肠外科护理的常见疾病1. 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指由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破溃后所形成的溃疡。
对于消化道溃疡的护理工作,护士要进行食管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肠镜检查等,以了解病人的病情。
并且要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
2. 胃癌:胃癌是胃黏膜下组织的恶性肿瘤。
对于胃癌的护理工作,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
并且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并且进行术后的康复护理工作。
3. 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由于肠道腔内的异物、肿块、粘连等原因导致肠腔腔道受阻的疾病。
对于肠梗阻的护理工作,护士要对病人进行术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协助工作。
同时,要对术后的康复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康复顺利进行。
四、胃肠外科护理的常见护理技术1. 胃肠造瘘护理:对于需要进行胃或肠造瘘手术的病人,护士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要进行术中的监护工作。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胃肠减压期间,若胃管堵塞,首先应该A.重新置管B.加压吸引C.减压吸引D.暂停吸引E.用生理盐水10〜(江南博哥)20m1冲洗胃管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胃肠减压病人若胃管堵塞,可先用生理盐水10〜20m1冲洗胃管。
若不能解除,可重新置管。
掌握“专业知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2.胃大部切除后,最早易出现的并发症是A.吻合口痰B.倾倒综合征C.胃出血D.低血糖综合征E.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最早易出现的并发症是胃出血,即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内引流出大量鲜血,甚至呕血和黑便。
掌握“专业知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知识点[单选题]3.瘢痕性幽门梗阻病人的术前准备中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心理护理B.皮肤准备C.补碱性药D.每晚温盐水洗胃E.备血、皮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病人因食物排空受阻,胃扩张、胃黏膜水肿,术前3天每晚用温等渗盐水洗胃可以减轻黏膜水肿,是术前准备中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掌握“专业知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4.胃大部切除术后2天内,除生命体征外应重点观察的是A.神志B.伤口敷料C.肠鸣音D.腹胀E.胃管引流液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胃大部切除术后2天内,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及胃肠减压和引流管吸出液的量和性质,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血,甚至呕血和黑便,说明病人发生了胃出血,要及时处理。
掌握“专业知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5.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肠吻合出血的早期征象是A.脉搏细速、血压下降B.烦躁不安、面色苍白C.尿量减少、四肢湿冷D.头晕、心悸、出冷汗E.胃管内吸出大量血液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胃肠吻合口出血,其早期征象是胃管内可抽吸出大量新鲜血液。
外科护理学第十五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胃肠疾病包括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好对患者的监护、疼痛管理、饮食管理、预防并发症等工作,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首先,护士要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
胃肠疾病病人通常需要静脉输液、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心电图监测等,护士要定期查房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同时,护士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记录和上报,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其次,护士要合理管理患者的疼痛。
胃肠疾病病人常常伴随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选择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热敷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另外,护士要进行饮食管理。
胃肠疾病病人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如低脂、低盐、易消化等,以减轻胃肠负担。
同时,护士还要对患者的饮食摄入量进行监控,避免患者过度饮食或少吃。
此外,护士还要注重预防并发症。
胃肠疾病病人易发生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这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并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
护士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定期翻身、按摩、预防感染等。
最后,护士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胃肠疾病病人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对患者的康复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缓解他们的情绪。
总之,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护士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疼痛管理、饮食管理、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护理等工作。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提高胃肠疾病病人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胃肠感冒的症状及护理措施胃肠感冒的症状及护理措施胃肠型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常发生在季节交替的时候。
体质虚弱的人消化道防御功能差,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
胃肠道B型流感通常是水样便。
如果腹泻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
基本可以判断为胃肠感冒。
胃肠道感冒症状“胃肠感冒”的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和饮食过敏反应。
细菌、病毒植入咽喉感染后,会顺着唾液吞进胃肠道,引起肠胃不适。
其症状如下:1.呕吐疾病传播的细菌或其他有毒物质进入胃,导致胃的肌肉刺激收缩并排出胃内容物。
2.腹泻由于肠道受到刺激,分泌物大量增加,影响吸收功能,导致肠腔内水分过多,肠道蠕动也增加,所以排出的大便为稀便。
3.腹痛我感到疼痛是因为肠的蠕动比正常快一倍,或者肠壁上的粘膜发炎疼痛。
虽然看不见肿胀,但我能感觉到疼痛。
胃肠感冒的护理措施1.发病后要去医院做血象和大便检查。
必要时还应进行肝功能检查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细菌引起的疾病,如肠炎、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
2.注意患者的饮食和保健,少量多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3.注意补水。
因为患者反复腹泻,会流失更多的水分和“电解质”。
因此,应鼓励患者多次少量饮水,并*喝一些不那么油腻、咸味的蔬菜汤。
4.尽量减少口服各种抗炎、镇痛、解热药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去医院注射柴胡、安痛定或物理降温。
5、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和营养剂,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必须及早采取措施。
6.避免感染。
*有效的措施是经常彻底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如唾液;不要和病人一起吃饭;对家庭中的病人进行适当隔离;含氯消毒剂可以用来处理病人的粪便。
7.注意休息。
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强身体对抗疾病的力量。
另一方面,让肠胃充分休息。
减轻胃肠负担就是早期恢复消化功能,然后增加食物摄入。
反而只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慢性胃肠炎。
一般来说,胃肠感冒不严重。
胃肠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根据麻醉类型及手术方式安置患者体位。
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2、饮食腹痛患者遵医嘱禁食、禁饮,一般患者给予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成人择期手术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术后暂禁食,待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流质,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
3、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病情变化。
(2)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观察伤有无渗血、渗液,伤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及伤感染等异常,保持伤敷料清洁干燥。
4、治疗正确执行医嘱,遵医嘱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内整洁、安静、安全、舒适,温湿度适宜。
做好腔、皮肤等基础护理,保持腔、皮肤的清洁,预防感染。
6、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及围手术期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顾虑,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一)病因约90%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二)临床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三)辅助检查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四)治疗原则1.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应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喋等和(或)枸椽酸强钾(胶体钮剂)二联或三联治疗。
2.根据病因给予相应处理。
硫糖铝在餐前1小时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如需同时使用抑酸药,抑酸药应在硫糖铝服前半小时或服后1小时给予。
还可用吗丁琳或西沙必利等胃肠动力药,加速胃排空,应在饭前服用,不宜与阿托品等解痉剂合用。
(五)护理措施L休息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疼痛;3.饮食护理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第二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DU)较胃溃疡(GU)为多见。
十二指肠溃疡(DU)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胃溃疡(GU)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一、病因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
消化性溃疡发生起关键作用的是胃酸,胃酸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二、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病程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L症状(2)全身症状可表现为失眠、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可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2.体征缓解期多无明显体征,发作时可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点。
3.并发症(1)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较为多见(2)穿孔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如刀割样,可迅速遍及全腹,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服用抑酸剂不能缓解,腹部检查可见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出现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