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每周更换负压球2次。
2、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床旁交接班。
3、每日2次口腔护理,预防口腔及呼吸道感染。
4、遵医嘱禁饮禁食。
如需胃内注入药物,注药后夹管不少于30分钟。
5、嘱患者注意休息,起床活动时防脱管、扭曲、打折,保持良好的负压吸引。
6、嘱患者如有恶心、腹胀、管道脱出或其他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7、待患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遵医嘱拔除。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何**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目录1。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2.内科一般护理常规3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4.胃炎护理常规5. 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6.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7。
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8。
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护理常规9.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常规10。
肝硬化护理常规11. 肝性脑病护理常规12。
消化道肿瘤化疗护理常规13.内镜下胃肠道息肉摘除术护理1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护理15. 胃镜检查护理常规16.肠镜检查护理常规17。
食管癌支架置入术护理18。
腹腔穿刺术护理19.胃肠减压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护理常规⒈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⒉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⒊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⒋卧位与安全⑴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⑶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
⑷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⑸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
⒌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⒍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⒎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⒏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⒐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二、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
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三、视病情适当休息及活动。
四、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五、指导病人用药: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
六、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七、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
八、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九、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病情观察]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质。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一般护理]1.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
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
3.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纤维内镜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工作。
4.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
5.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胃炎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念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
二、护理措施1、休息轻者卧床休息1-2天,重症绝对卧床休息。
及时了解并减轻各种焦虑,以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注意腹部保暖。
1、饮食护理饮食宜富营养,易于消化,少量多餐,注意饮食卫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轻症者给予流质饮食,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禁食,遵医嘱补液。
进餐定时定量,避免吃生硬、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胃肠减压的护理范文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通过引流胃肠内容物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以缓解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的症状。
以下是关于胃肠减压的护理内容,具体包括了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护理常规、注意事项和护理评估等。
一、准备工作:1.确认医嘱:在执行操作之前,必须核对医嘱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
2.准备设备:准备好胃肠减压所需的设备,包括胃肠减压管、抽吸器等。
3.确保患者安全:在操作前应确认患者状态稳定,没有禁忌症。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有潜在危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二、操作步骤:1.患者准备:提醒患者解除上衣,取适当的体位,如左侧卧位,头部稍微抬高。
2.术前护理:洗手、佩戴手套、进行私密护理,消毒操作区。
3.检查设备:检查减压管是否完好,使用前应与患者核对管径和型号。
4.消毒:用无菌草酮纱布沾1%碘酒或酒精逐个消毒嘴唇、牙龈和口腔黏膜。
5.引流管插入:将减压管涂抹无菌润滑剂,自鼻孔或口腔插入胃肠,并保持轻微的前屈头位,直到松弛的临床表现提示管道已进入胃肠。
6.确认位置:通过抽吸器抽吸,有胃肠内容物就说明位置正确。
7.固定管道:将减压管固定在鼻中隔或企口上部。
如固定在鼻中隔上,可以使用绷带固定。
固定后,应确认患者的呼吸畅通,不会因管道的位置移动而受阻。
三、护理常规:1.保持导管通畅:定时检查减压管导流情况,如出现堵塞,应及时清洗或更换导管。
2.定时记录:记录胃肠减压的时间、引流量及引流液性状等信息,并及时上报医生。
3.监测体征:定时观察患者的呕吐、腹胀、饥饿感等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的颜色和湿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嘴唇护理:经鼻插入的减压管可能造成口腔干燥,要注意保持患者嘴唇的湿润,可适当涂抹润唇膏。
5.管腔管理:根据医嘱进行胃肠引流,遵循抽、冲、引流、注水等操作步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操作时应细致、轻柔,避免损伤患者黏膜和肠壁,避免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EICU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
2. 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腕带等。
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叩背、皮肤按摩一次,防止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的发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4. 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5.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臵。
6. 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严格执行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7. 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8.保证病人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吸收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管及鼻饲的护理。
9.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一般情况下每日为病人清洁口腔2次,清醒病人饭后协助其漱口;会阴护理2次。
10. 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灌肠。
11.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1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液体和药物。
2.创伤及大出血的病人应尽快止血,并遵医嘱尽早输入血液制品。
3.保持静脉管路和各种导管的妥善固定及通畅,防止休克初期的躁动病人以外拔管。
4.采取头及躯干抬高10-15°,下肢抬高20-30°的中凹体位,也可采取平卧位,保持病人安静,不能在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下随意搬动病人。
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常规
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常规胃肠减是应用负压的原理,通过胃管及减压装置抽吸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常用于解除和缓解各种原因所致饿肠梗阻,或作用消化道及腹部较大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以及预防术后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忽然切口疼痛减轻腹胀,改善胃、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1.管道的护理:(1)保持管道通畅:定时挤捏胃管,防止胃内容物堵塞管道,必要时酌情调整胃管位置或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2)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嘱其丌能自行拔出管道。
(3)保持胃肠减压器呈负压状态,以确保有效减压。
(4)妥善固定胃管及胃肠减压器,检查胃管插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每日更换固定胃管的胶布,如有污染或脱落随时更换,确保胃管在胃内。
2.口腔护理:留置胃管期间,病人容易感到口干,有异味、咽喉痛,应每天行口腔护理2 次,同时指导病人多用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无异味。
3.鼓励病人每日作深呼吸,或遵医嘱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4.准确记录胃液色,量及性状。
一般手术后12——24 小时内胃液可呈咖啡色或暗红色液吸出,应停止负压吸引,保留胃管,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并将24 小时的统计结果分别记录在体温图的相应栏内及护理记录单上。
5.胃肠减压期间禁止禁食禁饮,必须经口服药时,可舌下含化或研碎调水后注入,注入后夹管30 分钟,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
6.胃肠减压期间应严密
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果胃液引出较多,呈草绿色,提示肠道有梗阻,应继续减压:如果病人腹胀缓解,胃液逐渐减少,肛门排气,提示肠功能恢复,遵医嘱停止胃肠减压、拔管。
7.胃肠减压时间>1 周,应更换胃管,经另一鼻腔置入。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