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Li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0.50 KB
- 文档页数:46
构式语法整体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关注的不是单个词语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而是句子和篇章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它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各种构式(即固定的语法模式)来揭示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关系。
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构式语法,并认识到它对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同时重点讨论构式语法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构式语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构式语法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构式语法及其对整体意义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对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构式语法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展示构式语法对于理解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作用。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构式语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意识到它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语言理解的意义和价值。
2.正文2.1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整体意义的关系。
在构式语法中,句子被看作是多种语法结构的组合,而这些结构被称为构式。
构式可以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的重要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结构对理解整体意义至关重要。
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意义的关联都是构式语法关注的重点。
三年级语文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课件在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是孩子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老师准备了一份精美的语文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课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份课件的内容和特点,以及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
课件一共分为三个部分:语法规则、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示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是语法规则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语言,课件向学生解释了每个词类的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在名词的讲解中,课件用图示的方式展示了人、物和地点等不同类别的名词,并提供了相应的例句,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名词的概念和用法。
接下来是句子成分部分。
在这一部分,课件详细介绍了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句子成分的概念和功能。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例如,在主语的讲解中,课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句子中的主语,并解释了主语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决定了谓语动作的执行者。
最后是句子结构部分。
这一部分介绍了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
通过对各种句子结构的定义和示例的解读,课件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构建不同类型的句子。
例如,在并列句的讲解中,课件通过提供两个或多个并列句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并列句的特点和用法,并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并列句的掌握程度。
整个课件的设计思路以简洁明了为主导,力求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语文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的知识。
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和有趣的练习题,课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方面,本课件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语法规则与句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中的各种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的能力。
同时,课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练习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构式语法理论1.“构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内涵: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90年代由Charles J. Fillmore,Paul Kay 和Adele E.Goldberg 等人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
它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构式”的本义是“建筑”“构筑”,即把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构到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单位,后来有了“构造”的意思。
目前,最为流行的是Goldberg的定义:“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理论背景:(1)上个世纪60 年代Fillmore 的格语法( Case Grammar,Fillmore 1968,Dirven and Radden 1987) 演变来的;(2)1970 年代后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orge Lake (1977) 建立的生成语义学或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
2.“构式”的核心思想、类型、主要支派及研究重点核心思想:研究语言的形式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
构式意义既是语义信息,也包含焦点、话题、语体风格等语用意义,并且所有这些与构式的关系都是约定俗成的,是构式本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
构式是一种对语言的全息解释(图示2—1):图2-1类型:(1)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s):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2)图示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及物、不及物、双及物、“把”字句、“被”字句等抽象句型。
主要支派:(1)Goldberg,A.E.& Lakoff,G..(2)Fillmore,C.J.& Kay,P.(3)Croft,W. &Talor,J.R. (4)Langacker,R.W.研究重点:词汇语义(lexical semantics)、标记性构式(marked structions)、题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3.国内的主要代表学者(部分学者观点、论文的罗列)张伯江1999:探讨了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是最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现象的,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构式研究由此引进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