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石地面施工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0
水泥豆石混凝土楼地面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1、水泥豆石混凝土楼、地面的工艺流程清理、润湿基层→做找平层→打巴→抹踢脚线底、中层砂浆→刷水泥浆结合层→铺水泥砂浆→第一遍抹压→第二遍抹压→抹踢脚线面层→养护。
2、基层处理楼、地面抹灰前,应将基层(或垫层)上的尘土、砂浆、油渍、杂物清除干净、并用清水刷洗,如基层为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宜予凿毛,使基层(或垫层)具有粗糙、洁净的表面。
3、填补孔洞楼、地面的孔洞、板缝和地漏管道周围的孔隙,应先冲洗干净后,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补严实,并进行适当养护。
4、润湿基层在抹灰前1天,应对地面喷水润湿,做到抹灰时表面湿润而无明水。
5、抹找平层楼、地面的找平层用水泥砂浆。
抹好后赶平拍实,并应妥善养护。
在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后,才能做水泥砂浆面层。
6、打巴出柱应根据房间四周水平基准线,地成设计标高和抹灰厚度以间距1.5-3m打巴出柱。
在排水要求的房间,应按设计放出坡度,并应在地漏四周找出不小于5%的流水坡度。
7、铺水泥细石混凝土在铺水泥细石混凝土前应先在基层面上均匀涂刷一定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并应随刷随铺水泥砂浆,应使用铁铲和手板铺开,并用硬木枋依巴子赶开,再用砂板碾压,直至表面泛浆为止,在初凝前应再用手铁板拌平。
8、第一遍抹压在水泥细石混凝土初凝(收汗)后,应使用手铁板进行第一遍抹压,使表面密实、平整,抹压后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并应修整至符合要求为止。
9、第二遍抹压应在水泥浆接近终凝时,用手铁板作第二遍压实收光,做到表面平整、密实、光滑、无抹纹。
第二遍抹压必须在水泥砂浆终凝前做完。
10、养护在压抹完毕后,夏季宜在24h、冬季宜在48h后,用浇水或盖湿锯末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d,在养护期内不得上人或使用。
1、铺设整体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铺设前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2、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
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3、整体面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时不得留设施工缝。
当施工间隙超过允许时间规定时,应对接槎处进行处理。
4、水泥砼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砼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
5、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靠、无空鼓、裂纹现象。
表面不应有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6、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7、水泥砂浆踢脚线与墙面应紧密结合,高度一致。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建筑项目,地面工程包括水泥砂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大理石铺贴地面和陶瓷锦砖地面。
以下为各类地面施工的具体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及主要机具:- 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小于425号。
- 砂: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大于3%。
- 石子:粗骨料用石子最大颗粒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
-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木刮板、木抹子、铁抹子、劈缝溜子、喷壶、铁锹、小水桶、长把刷子、扫帚、钢丝刷、粉线包、錾子、锤子等。
2. 作业条件:- 地面(或楼面)的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
- 墙面的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在四周墙上。
- 门框已立好,并在框内侧做好保护。
- 墙、顶抹灰已做完,屋面防水做完。
三、操作工艺1.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 基层处理:清除基层上的灰尘,用钢丝刷刷净。
- 找标高、弹线洒水湿润抹灰饼和标筋。
- 搅拌砂浆刷水泥浆结合层。
- 铺水泥砂浆面层,用木抹子搓平。
- 铁抹子压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压光。
- 养护。
2.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
- 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抹灰饼。
- 抹标筋刷素水泥浆。
- 浇筑细石混凝土。
- 抹面层压光。
- 养护。
3. 大理石铺贴地面施工:- 熟悉图纸,了解各部位尺寸和做法。
- 试拼大理石板块,按图案、颜色、纹理编号排列。
- 弹线,检查和控制大理石板块的位置。
- 试排大理石板块。
- 铺贴大理石板块。
- 压缝。
4. 陶瓷锦砖地面施工:- 清理基层,弹线刷水泥素浆。
- 搅拌水泥砂浆。
- 铺贴陶瓷锦砖。
- 压缝。
四、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材料进场时,严格检查质量,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3. 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地面标高和水平度。
4. 地面施工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
五、验收标准1. 地面平整、光滑、无空鼓、裂缝、色差。
2. 地面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五、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1、清基层:先用钢钎或斧头将残留在楼地面上的砂浆、松动的彼等凿打掉,用扫把(帚)清扫除地面上的浮灰,在用水将基层冲洗干净,弁将基层湿润,保证在水泥豆石浆凝结时,基层吸水饱和。
2、打灰饼、冲筋:根据墙面所弹的水平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然后接线打中间灰饼,在用干硬性水泥豆石浆做冲筋,冲筋间距1.5m左右。
做完后应及时对灰饼、冲筋进行养护3、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刷素水泥浆之前,应将基层上的积水清扫干净,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内渗10%^107胶,用竹扫把(帚)纵横均匀涂刷各二道,一次涂刷面积不宜过大,做到随刷随做水泥豆石浆面层。
4、水泥豆石面层操作:1)水泥豆石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各原材料均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水泥豆石的拌和及运输:水泥豆石浆的配比一般为水泥:豆石=1:2(体积比),水泥豆石浆拌和均匀后运输至操作现场,必须用密闭的容器盛装,严禁出现泌水现象;3)操作时先在两冲筋之间均匀地铺上水泥豆石浆,比冲筋面略高,然后用铁滚筒反复碾压密实以冲筋为准刮平、拍实,待表面水分稍干后(禁止用水泥粉吸水催干),用木抹子打磨,要求把砂眼、凹坑、脚印打磨掉,操作人员在操作半径内打磨完后找平,向后退着操作,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4)第一遍抹压:在水泥豆石浆初凝后,即可用铁抹子压抹第一遍(此时人站在上面有脚印但不下陷、人用水泥纸包裹平整木板垫脚),要求不漏压,凹坑、砂眼和踩的脚印都要填补压平;5)第二遍抹压:在水泥豆石浆临近终凝前,此时人踩上去有细微脚印,当试抹无抹纹时,即可抹压第二遍,压时用劲稍大一些,把第一遍压光时留下的抹纹、细孔等抹平,达到表面平整、密室、光滑无抹纹;6)养护:一般用锯末、草帘或粉煤灰养护,在水泥豆石浆终凝24小时以后铺满一层10mm厚的养护层(锯末或草帘、粉煤灰),然后均匀洒水使水泥豆石浆表面形成一层“糊状”养护层。
在养护期间视气候情况适时补充水分以保证养护层覆层始终处于均匀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豆石混凝土楼地面工程施工方案
一、前言
豆石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在楼地面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豆石混凝土楼地面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在进行豆石混凝土楼地面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 砂、水泥、碎石等原材料 - 豆石混凝土搅拌机 - 人工力量和机械设备 - 测量工具等
2. 施工人员培训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操作经验,能够熟练操作豆石混凝土搅拌机以及其他施工设备。
三、施工工艺
1. 地面准备
在进行豆石混凝土楼地面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对地面进行清理和找平处理,确保土壤平整并且无碎石等杂物。
2. 砼搅拌
将事先准备好的砂、水泥、碎石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达到设定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和均匀性要求。
3. 浇筑和抹平
将搅拌好的豆石混凝土倒入地面模板内,使用抹光机进行抹平,确保地面整体平整、均匀。
4. 养护
施工完成后,对豆石混凝土楼地面进行充分的养护,保持地面湿润,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现象。
四、质量控制
1. 施工过程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豆石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抹平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2. 质量验收
施工完成后,对豆石混凝土楼地面的强度、平整度、外观质量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使用。
五、总结
本文对豆石混凝土楼地面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仅供参考,请施工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豆石地面施工工艺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绵阳市石桥铺博伟工业园内,总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
本工程属于单层厂房建筑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结构屋面。
二、豆石地坪基本情况本厂房室内地面除公共卫生间间为地砖面层外,其余室内地面均为35mm厚豆石地面。
豆石地面构造层次如下图所示:室内豆石地坪构造三、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1)施工完的结构已办完验收手续。
(2)室内墙面弹好+0.1m水平控制线。
(3)安装好水电线管。
(4)门口处高于楼板面的砖层应剔凿平整。
(5)水泥、砂、石随机取样送试验室试验,且试验合格,出具豆石混凝土配合比单。
2、材料要求(1)水泥:常温施工宜用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冬期施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要采用同一水泥厂生产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以保障楼地面颜色一致。
要防止水泥过期强度不够,造成与基层结合不牢而空鼓和地面起砂。
本工程采用峨嵋牌P.O32.5水泥。
(2)砂: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要防止砂子过细,否则易出现空鼓、开裂。
(3)豆石:粒径为5~15mm,含泥量不大于2%。
混凝土面层所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和面层厚度的2/3。
3、施工机具(1)混凝土配制、运输工具:混凝土搅拌机、手推车、小翻斗车、铁锹。
(2)作业人员使用工具:铁锹、刮杠、木抹子、铁抹子、水桶、小线、水靴。
四、豆石地坪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抹灰饼→洒水润湿→刷水泥浆结合层→浇筑豆石混凝土→第一遍抹压→第二遍抹压→第三遍抹压→养护1、处理基层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墙面抹灰时的落地灰,墙角、管根、门槛等部位被埋住的杂质要剔凿干净。
清理完后要根据标高线检查豆石混凝土的厚度,防止地面过簿而产生空鼓开裂。
基层清理是防止地面空鼓的重要工序,一定要认真做好。
2、洒水润湿施工时要保证地面湿润,但无积水。
3、刷素水泥浆浇灌豆石混凝土前应先在已湿润的基层表面刷一遍1:0.4~0.45(水:水泥)的素水泥浆,要随铺随刷,防止出现风干现象,如基层表面为光滑面还应在刷浆前先将表面凿毛。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细石砼地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细石砼地面施工项目。
三、施工人员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2.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
四、施工材料与设备要求1. 材料要求:(1)细石砼:豆石粒径为0.5~1.2cm,含泥量不大于3%;砂子采用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水泥:常温施工宜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冬期施工宜用425号水泥。
(3)水:自来水。
2. 设备要求:(1)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扫帚、2m靠尺、铁滚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凿子、锤子、低压照明灯等设备。
五、施工环境要求1.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畅通,无障碍物。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区域。
3. 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六、施工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1. 基层清理:清理基层表面的尘土、砂浆块等杂物,如表面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溶液清洗干净。
2. 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质量。
3. 混凝土运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混凝土洒落,确保运输车辆安全。
4. 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注意保持混凝土均匀分布,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5. 混凝土抹面:抹面时,注意保持平整,避免出现凹凸不平现象。
6.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
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2. 施工现场禁止吸烟、饮酒,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3. 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防止发生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
4. 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严禁违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