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色彩---向日葵
- 格式:ppt
- 大小:7.62 MB
- 文档页数:29
030《名家名作》·评论在西方美术史上,梵高是一名对艺术狂热的偏执人士,作为后印象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有着非常传奇的人生,而且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观念也影响了19世纪以后的西方艺术。
梵高的作品通常都带着非常浓厚的讽刺意味,这是由他所经历的童年坎坷与他一生的孤独所导致的,而他的作品也让我们缓缓地拉开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帷幕,向我们指明了后现代艺术的终极方向,其独特的表达能力更是将西方绘画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一、梵高生平梵高出生于荷兰南部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在欧洲他与塞尚和高更称为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同时梵高也是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遣人物。
梵高第一次接触到艺术,应该就是他早年在花店当店员的经历,这次短暂的工作经历激发了梵高对艺术的向往,因为其自身对艺术有着狂烈的热爱,而且也非常勤奋好学,对于艺术的好奇心让他结识了高更等一系列印象派的画家,在与这些人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梵高在色彩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在后来也树立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但是在当时的欧洲,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梵高绘画作品的珍贵,在梵高死后欧洲人将其绘画作品称之为后印象派主义。
而在梵高的早期绘画经历中,所采用的色彩和风格都是更加偏向于悲壮低沉的,他曾经在巴黎的咖啡馆和饭馆做过基层工作,并且在其中展示过自己的作品。
但是后来他为了寻找创作灵感,独自一人离开了巴黎,来到法国南部潜心磨炼自己的绘画表现力,与此同时欧洲开启了一场革新文艺思潮运动,受到这场运动的启发,他开始对自由进行探索,利用绘画来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且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身的思想张力,利用一系列技巧以及其他装饰性的物件来表现画面的和谐统一性。
后来,梵高的作品由以往低沉的格调逐渐转变为明朗的格调,作品的热烈性好像是在用歌声来安慰人们所经历的苦难,用绘画作品来表达他对未来强烈的希望和理想。
在当时有一位评论家说过,梵高一生的精力都投入追求世界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上,这个东西就是太阳。
向日葵梵高作品赏析1000字向日葵 - 梵高作品赏析梵高是19世纪末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向日葵系列堪称其代表之一。
这些作品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对梵高的向日葵作品进行赏析。
梵高的向日葵系列创作于1888年至1889年间,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他最具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时期之一。
他在这些作品中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描绘了向日葵,展现出对这种花卉的独特热爱和情感表达。
首先,这些作品的色彩令人难以忽视。
梵高运用了大胆鲜艳的色彩,如明亮的黄色、深邃的蓝色以及鲜艳的红色等,使得整幅画作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他运用纯色的画笔技巧让向日葵的颜色更加鲜明夺目,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它们生命力的强大。
这些明亮的色彩也彰显了梵高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
其次,梵高通过形象的选择表达了他对向日葵的情感。
向日葵的外貌特征,如巨大的花朵和长长的茎,使其成为梵高的完美主题。
梵高将向日葵置于背景之前,突出了它们的存在感。
他通过细腻的画笔勾勒出向日葵的形状和细节,使观众可以感受到它们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这些生动而细致的画面给人一种如同亲临花园之中的感觉,让人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此外,梵高通过对向日葵的排列和布局,传达了一种有序和平衡的感觉。
他将向日葵以不同的姿态排列在画布上,从而创造出一种整齐有序的视觉效果。
这种有序感和平衡感使得画作更加和谐美观。
梵高通过向日葵的形象传达了他对和谐和平衡的追求,也折射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还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现实的关注。
他运用丰富多样的纹理和笔触,将向日葵刻画得具有触感和质感。
观众可以几乎感受到向日葵的粗糙和柔软,这种真实感使得画作更具立体感。
梵高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现实的真实还原,使观众能够与画作产生密切的情感联系。
总结起来,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通过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有序的布局以及真实的触感,展现了他对向日葵和自然的热爱和情感。
金黄色的凡高——《向日葵》内容摘要: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就是《向日葵》。
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的房间。
对凡·高而言,向日葵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
关键词:凡高向日葵黄色狂热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主要生活在法国,他是继印象主义之后在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画家,与高更、塞尚齐名。
《向日葵》,布面油画。
创作于1888年。
现藏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对凡·高而言,向日葵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是他内心涌动的火热情感的写照,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向日葵为题材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凡·高同类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幅。
整个画面以黄色作为基调,再以青色和绿色加以点缀,宛如一支旋律鲜明的交响曲。
画家用激情奔放的笔触,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活力。
单纯的色彩、坚实的造型,也显示出了他非凡的绘画技巧。
此画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用绿色和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签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蓝色。
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
在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画像里那种短促而笔触,在这里,他的笔触坚实有力,大胆恣肆,把向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
"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泽。
凡高一生油画的产量在八百幅以上,但是其中雷同的画题不少,每令初看的观众感到困惑。
例如他的自画像,就多达四十多幅。
阿罗时期的《吊桥》,至少画了四幅,不但色调互异,角度不同,甚至有一幅还是水彩。
《邮差鲁兰》和《嘉舍大夫》也都各画了两张。
至于早期的代表作《食薯者》,从个别人物的头像素描到正式油画的定稿,反反复复,更画了许多张。
凡高是一位求变、求全的画家,面对一个题材,总要再三检讨,务必面面俱到,充分利用为止。
梵高向日葵的评价1. 梵高的《向日葵》啊,那简直是花界的超级明星大集合,每一朵向日葵就像顶着金色皇冠的小太阳,傲娇地在画布上闪耀。
2. 看梵高的《向日葵》,感觉那些向日葵像是被注入了无限活力的小太阳精,随时要从画里蹦出来照亮整个房间。
3. 《向日葵》中的花呀,好似一群穿着金黄铠甲的勇士,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那儿,仿佛要跟谁大战一场似的。
4.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就像是从外星来的金色魔法花,散发着一种能把人吸进画里的神秘力量。
5. 那《向日葵》里的花朵,活脱脱像一群张牙舞爪的金色小怪兽,充满了生机,要把画布都撑破啦。
6. 梵高的《向日葵》,里面的花像一把把金色的火焰剑,插在花瓶里,仿佛在守卫着什么宝藏。
7. 瞧《向日葵》,那些花儿像是一群调皮的金色小精灵,在花瓶里开派对,热闹得不得了。
8. 《向日葵》中的花朵,仿佛是一群化了浓妆的金色脸盘大妈,正凑在一起唠嗑呢,那画面太有喜感。
9. 梵高画的向日葵,就像一堆金晃晃的铜锣烧,看着就感觉充满了能量,哆啦A梦看了估计都想偷一朵。
10. 这《向日葵》里的花啊,像一群刚刚从金矿里蹦出来的暴发户花,浑身散发着“我很有钱(很灿烂)”的气息。
11. 看那《向日葵》,里面的向日葵像一群金黄的小喇叭,正扯着嗓子喊:“看我多漂亮,看我多漂亮!”12. 梵高的《向日葵》,花朵就像一群吃了太多阳光而膨胀的金色气球,随时可能飘走。
13. 《向日葵》里的花,像是一群刚参加完金色选美大赛的佳丽,各个都把自己最绚烂的一面展示出来,争奇斗艳得不像话。
14.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活像一群有着金色大脑袋的外星生物,正好奇地打量着看画的人呢。
15. 瞧这《向日葵》,那些花像是一群被施了魔法的金色扫帚,插在花瓶里,仿佛要随时起飞打扫天空。
16. 《向日葵》中的向日葵,就像一群金光闪闪的胖娃娃,挤在一块儿,可爱又充满生机,都快把花瓶挤爆了。
17. 梵高的《向日葵》,花朵好似一群喝了金汁的醉汉,东倒西歪却又有着独特的美感。
凡高《向日葵》赏析凡高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虽然在世界历史上有众多艺术家,但我对他始终情有独钟。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他的传记的时候,我还很小,我哭了,我为凡高哭了。
这个伟大的天才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了不起与坎坷呀。
我觉得世界上最善良最敏感的人就是艺术家,而他们生前却未必得到人们的赏识,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艺术家的悲哀凡高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
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
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
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
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
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
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
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
……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
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
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奥夫沙罗夫编《凡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向日葵》作品赏析1888年2月,已35岁的梵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梵高创作了大量描绘向日葵的作品。
这幅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现在收藏于伦敦国家画廊。
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在创造这幅《向日葵》时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
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黄色,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精神情感。
梵高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
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
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
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
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梵高更强调他对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大胆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拘一格,恣意妄为。
他曾说过:“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其实,在这幅作品中不仅是色彩、线条,就是透视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彻底变了形,以适应画家随心所欲表现自我的需要。
梵高向日葵赏析1888年 91X72厘米《向日葵》梵高的向日葵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向日葵》。
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
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凡·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
凡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
(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不乏赝品得到证明)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
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
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
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
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86燃烧的激情——梵高的《向日葵》赏析刘秀丽(江苏睢宁县职工子弟小学,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向日葵》荷兰著名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品之一。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梵高热烈的情感,燃烧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梵高用向日葵那金黄色的花瓣温暖自己,也激励着我们。
关键词:向日葵;燃烧;激情;温暖一、作者简介有这样一个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的心中却充斥着阳光般的温暖,他就是文森特·梵高,荷兰著名的画家,后印象派代表人物。
他热爱生活,生活却对他极为不公,但是他并不气馁,而是全身心投入艺术。
结合了前辈伦勃朗、丢勒等人和印象派画家的经验,同时还受到了日本版画的影响,大胆地进行创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一件件激情洋溢的传世之作。
《向日葵》就是其中的一幅代表作品。
二、创作背景1888年的2月,对于梵高而言是独特的。
他从巴黎来到了普罗旺斯的阿尔。
这是一座充满阳光的城市,此后他在这里定居,寻找创作的灵感。
几乎每天一幅画,《向日葵》是其中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从这幅画里可以看出他作画时是充满了激情的,是用生命去作画。
向日葵那金黄色的花瓣让他有了温暖的感觉,黄色占据了整个画面,不仅给他自己也给后世的人带来了视觉上与精神上极大的震动。
这幅画的笔触粗犷有力,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狂热和激动。
在他的笔下,“向日葵们”似乎有了第二次生命,在他的画布上竞相开放。
在他眼中,向日葵不只是植物,更是充满温暖热情的生命体。
三、作品赏析这幅作品是梵高在绘画成熟时期创作的。
15朵向日葵在画布上绽放。
与其说这是一朵朵的花,倒不如说它是一个个小太阳,驱赶我们内心深处的黑暗。
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那些花儿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那光芒让我们无处可逃,甚至于感到一阵眩晕。
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看见另一个世界,那是属于梵高自己的世界。
向日葵的生命的活力突破了画布,毫无防备地闯进我们的眼睛,接受一场关于生命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