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率先进行中锰系列第3代汽车用钢的研发和零件试制
- 格式:pdf
- 大小:81.23 KB
- 文档页数:1
估计到某些场合会产生某种紧张情绪,就先为自己寻找几条不应产生这种情绪的有力理由属于()。
(单选题1分)1得分:1分o o o o ? o o o o ?A.语言节制法B.推理比较法仁自我暗示法D.愉快记忆法2.航空工业飞机钣金工工种首席技能专家是()。
(单选题1分)A.顾秋亮B.张兴华C.李刚D.李世峰3.()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单选题1分)得分:1分A.人格魅力B.综合实力C.本性的人格D.艺术的人格4.把困难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把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相比较,在比较中寻觅成功的秘密,坚定成功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属于()。
(单选题1分)得分:1 分得分:1分o o o o ?o o oA.推理比较法B.语言节制法C.认识社会D.愉快记忆法5.专业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以“()”为核心理念,不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高度负责,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和对精品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力争把产品品质提高。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o o o ? o o o o ?A.创新精神B.精益求精C.工匠精神D.创造精神6.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是()。
(单选题1分)A.钻研B.创新C.经验D.专注7.焊工()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曾说:“如果这段焊接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
”(单选题1分)得分:1分得分:1分o o o o ?A.李万君B.张冬伟C.卢仁峰D.高凤林8.上海铁路局工务大修段被称为“高铁安全焊卫者” 的是()。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A.周永和B.周平红C.朱林荣D.张兴华9.()就是要把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品质和职业行为落实在具体的岗位实践中,贯彻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内,体现在产品的每处细节上。
(单选题1分)得分:1分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A.内化于心B.外化于行C.知行合一D.恪尽职守10.下列人物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是()。
宝钢集团笔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宝钢集团成立于哪一年?A. 1978年B. 1985年C. 1992年D. 1998年答案:A2. 宝钢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什么?A. 钢铁制造B. 电子产品C. 金融服务D. 食品加工答案:A3. 宝钢集团的总部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答案:B4. 宝钢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是什么?A. 创新B. 诚信C. 合作D. 共赢5. 宝钢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项?A. 客户至上B. 质量第一C. 环保优先D. 持续改进答案:B6. 宝钢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A. 德国蒂森克虏伯B. 日本新日铁C. 美国钢铁公司D. 以上都是答案:D7. 宝钢集团的年产量是多少?A. 1000万吨B. 3000万吨C. 5000万吨D. 7000万吨答案:B8. 宝钢集团的员工总数是多少?A. 1万人B. 3万人C. 5万人D. 10万人答案:C9. 宝钢集团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占总投入的百分比是多少?B. 10%C. 15%D. 20%答案:B10. 宝钢集团的官方网站域名是什么?A. B. C. D.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5题)1. 宝钢集团的全称是________。
答案: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 宝钢集团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3. 宝钢集团在________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答案:20044. 宝钢集团的产品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领域。
答案:建筑、汽车制造、家电5. 宝钢集团的社会责任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员工关怀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宝钢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要成就。
答案:宝钢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超薄带钢生产技术、高强度汽车钢板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国家的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和田地区于田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2月22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载重3000吨级的电动货船()在南京下水启航,这是目前长江流域吨位最大的电动货船。
A.电运1号B.远洋1号C.船联1号D.海角1号正确答案:C2.2022年1月18日,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2022年度爱德曼信任晴雨表》报告显示,2021年()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蝉联全球第一。
A.朝鲜B.美国C.中国D.日本正确答案:C3.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A.曾荫权B.李家超1/ 18C.崔世安D.梁振英正确答案:B4.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因在高铁上霸座被公安机关罚款200元,是行政强制措施行为B.民政局给低保户发放救济金的行为属于行政救济行为C.乙对当地税务局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D.某垃圾车在运输过程中,车上垃圾遗洒影响交通安全,行政执法部门将垃圾清除的行为属于代履行正确答案:D5.萨缪尔森将政府失效定义为:“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效便产生了。
”下列不属于政府失效的原因的是( )A.政府干预缺乏完全准确的信息B.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C.政府干预活动的时滞性D.公共政策执行的高效率正确答案:D6.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指的是信使B.“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中的“昆山玉”指的是杰出人才C.“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指的是建功立业的抱负D.“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劳歌”指的是送别歌曲正确答案:C7.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共同特征的是()。
2019-2019 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一. 选择题(共 20 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19 余年前的西汉时期, 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 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 “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A. 铜(单质)B. 硫酸铜(溶液)C. 铜的化合物D. 可溶性铜盐(溶液)2. 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 这句话的涵义是()A.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B. 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 分解生成铜C. 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D. 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 因为它们属于()A. 氧化物B. 化合物C. 混合物D. 金属或合金4. 下列生活垃圾可跟铝制易拉罐归为一类回收的是()A. 废旧书报B. 旧玻璃瓶C. 废弃铁锅D. 一次性塑料饭盒5. 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东汉晚期马踏飞燕的青铜B.纳米铜C. 河北沧州铁狮子的生铁D.铁矿石6. 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青铜B.铁矿石 C. 焊锡 D.铜7.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CO 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红色固体变黑 B.硫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 C. 铁丝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得到黄色溶液 D.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8. 做完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后, 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A. 用大量水边洗边冲B. 用盐酸清洗后, 再用水冲洗C. 用肥皂水清洗后, 再用水冲洗D. 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9.图为实验室用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装置, 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计算值B. 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C. 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D. 此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B.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 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11. 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B.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 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 铁制污水管道可常用废酸液冲洗12.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①铁矿石②石灰石③焦炭④一氧化碳.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13.关于木炭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比较, 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A. 氧化铜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B. 反应现象基本相同C. 反应装置有明显不同D. 两个反应产物不同14.木炭, 氢气, 一氧化碳分别与黑色氧化铜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都属于置换反应 B. 都有红色物质生成C. 反应都需加热D. 反应中氧化铜都是氧化剂15.使炭粉和一氧化碳分别跟足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 还原剂被氧化的产物都是CO2, 若要使生成铜的质量相同, 则消耗炭粉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A.3: 7 B.7: 3 C.3: 14 D.14: 316. 下列金属通常需要用电解的方法才能制取的是()A. 锰B. 镁C. 铁D. 铅17. 西汉时期已经发现湿法冶铜的方法是()A. 氢气还原氧化铜B. 木炭还原氧化铜第 3 页C. 一氧化碳还原铜D. 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18.很多金属的冶炼方法各有不同, 假设想要从金属的矿物中获得铝, 你认为应当采用的方法是()A. 直接加热法B. 热还原法C. 电解法D. 高温加热法19.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B.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20.下列对相关物质性质或性能的描述或事实的解释中, 不合理的是()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 CO 与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D.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氧气浓度不同二. 填空题(共 10 小题)21. 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 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这里的曾青就是的化合物, 若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 另一元素为氯,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小辉同学通过参考资料知道:Mg+CuOMgO+Cu. 为探究该反应并采用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铜, 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将镁粉和氧化铜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 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 得到固体 M.请你与小辉同学一起对该固体 M 进行探究.(资料:常温下, 镁不与水发生反应;)【对固体M 的成分猜想】猜想 1: 氧化镁和铜;猜想 2: 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氧化铜;猜想 3: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镁粉;猜想 4: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第 4 页【问题讨论】(1)根据步骤①中产生的现象, 可以判断上述猜想一定不成立.(2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 , 它与步骤①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3)产生气体 A 的反应方程式为, 固体 B 的化学式, 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有个.(4)加热一段时间后, 固体 M 中除镁粉外, 是否还有氧化铜剩余?即猜想 4 是否成立.①小红认为可根据上述实验中溶液 C 显蓝色的现象来判断, 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②小辉认为可根据固体 M 与稀硫酸在微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 B 的质量是否增加来判断. 若固体 B 增加, 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3 .金属材料包括 , 以及它们的.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余种, 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和制得的合金已达种.24. 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锌锰电池所使用下列材料中,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A. 铜帽 B. 碳棒 C. 锌筒D. 密封塑料(2)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Zn+2NH4Cl+2MnO2=Zn(NH3 )2Cl2+2MnOOH, 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 变为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Zn)制取海绵铜(Cu), 并得到硫酸锌溶液, 主要流程如图:(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物质 D 的化学式 , 气体 E 的化学式, 过程III 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第 6 页25. 如图为实验室炼铁装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开始的时候, 应先(填序号①通 CO、②加热);②实验过程中, 硬质玻璃管①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③右侧试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④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26.目前全球钢产量的45%是通过对废钢铁的冶炼来完成的.现有10g 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通过B 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铁锈按氧化铁处理).I. 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 上述实验过程中, CO 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 还能起到的作用是: ①实验开始时, ;②停止加热后, 防止 A中生成物被氧化, B 中的溶液倒吸入 A中;③ .Ⅲ.完全反应后,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得装置 B 增重 6.6g, 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Ⅳ. 请你说说尾气的处理方法 .第 7 页27. 金属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为 , 其中高炉内加入焦炭的作用是(2)农业生产中常用 15%的食盐水来选种, 现有 50g 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 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28. 金属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工业上用 CO 和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R 是银白色金属, 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Fe、R、Cu 的试管中, 只有 Cu 表面无现象;将 FeSO4 溶液中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R、Cu 的试管中, 只有R 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 则金属H、Fe、R、Cu 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9.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2)实验开始时, 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 图中 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0.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停工, 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小强将设备上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第 8 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 又观察到铁螺丝表面有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第 9 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 20 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19 余年前的西汉时期, 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 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 “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C. 铜的化合物D. 可溶性铜盐(溶液)【解答】解: 此过程是一种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铜的过程, 由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知该盐溶液必须是可溶的盐制得, 此盐必须含铜, A 不可取;B 可以完成该变化但不全面;C 不具体;只有 D 可溶性铜盐(溶液)符合题意。
宝钢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宝钢公司的核心价值观?A. 诚信、责任、品质、创新B. 创新、发展、共享、责任C. 团结、务实、创新、担当D. 合作、共赢、责任、创新2. 宝钢的使命是:A. 成为最具创新力的全球钢铁企业B. 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C. 以高品质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D.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3. 宝钢的战略目标是:A. 以创新驱动,成为全球知名的钢铁品牌B. 提高产品品质,实现客户满意度的持续提升C. 高效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D. 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发展4. 宝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A. 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B. 品牌知名度和声誉C. 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市场渠道D. 企业文化和员工团队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宝钢公司的发展历程。
2. 宝钢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这些价值观对于宝钢的发展至关重要?3. 宝钢公司实施的绿色发展战略包括哪些方面?这些措施对于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4. 在竞争激烈的钢铁市场中,宝钢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 诚信、责任、品质、创新2. B. 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3. C. 高效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4. D. 企业文化和员工团队二、简答题1. 宝钢公司的发展历程概述:宝钢公司成立于一九七八年,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自成立以来,宝钢始终以创新驱动、追求卓越为核心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宝钢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转型,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巨头,产品畅销全球。
2. 宝钢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及其重要性:宝钢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责任、品质、创新。
这些价值观对于宝钢的发展至关重要。
诚信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责任意味着宝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品质是保证产品竞争力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创新是推动宝钢持续发展的动力。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继续教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了(A)。
A。
“再工业化”B。
“工业4.0”C。
“新工业”D. “新增长战略”2.根据本讲,AlphaGo Zero用了多长时间学习超过了其他AlphaGo的版本(B).A。
21天B。
40天C。
3个月D. 1年3.建设智能化的工厂涉及到实现三个互联与三个集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个互联”的是(C)。
A. 信息互联B。
虚实互联C. 端到端互联D。
内外互联4。
智能化制造与装备是基于(B)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A. 计算机B。
科学或知识C. 先进技术D。
数字媒体5。
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占比已上升到(C)A. 30%B. 32.8%C. 20.8%D. 22%6.我国制造业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不包括(D)A。
高端发动机B。
智能控制系统C。
精密仪器仪表D. 汽车轮胎7。
清洁及可持续发展制造技术的要求不包括(C)A。
轻量化B. 精密化C. 简单化D。
绿色化8。
根据本讲,震惊全球的AlphaGo是以下哪个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D)。
A. FacebookB。
AppleC. IBMD。
Google DeepMind9.根据本讲,下列哪项不属于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D)A。
智能制造所依赖的信息基础设施,或者信息使用成本在快速下降B。
突出智能制造的作用,也是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政策的一个回应C. 设计和生产的信息密度加大D. 生产效率的增速和资本回报下降10.根据本讲,影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关键参数是(B).A. 网站数量B。
网络深度C. 网络结构D. 网络主体11本讲提到,现代制造体系的依托基础是(A)A. 主体功能区B。
生产技术先进的行业C。
科技创新D. 国际顶尖制造企业28。
由于“四基”是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要推动建设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下列有关创新中心正确的是(C)A。
车身用第三代高强钢QP1180冲压成型性能研究作者:郑德兵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年第09期关键词:冲压成型;数模分析;TRIP效应;QP1180钢 0引言目前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对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低能耗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进行整车轻量化设计是汽车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车身约占整车质量的20%,因而汽车车身,特别是车身骨架件的轻量化设计,是整车轻量化的关键,其中采用高强度钢板是车身骨架轻量化的重要手段。
Q&P钢(Quenching&Patitioning SteeI),即淬火延性钢,是一种第三代先進高强度钢。
相比于前两代高强度钢,Q&P钢在保持了较高抗拉强度的同时,其成型性能大幅度提高,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特别适用于生产外形相对复杂、强度要求较高的冲压件。
Q&P钢的高强度和高塑性是由于其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形成的内部微观结构: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其中马氏体所占分数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而残余奥氏体属于较软相,铁素体为最软相,所占分数最少。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按一定的速率逐步转变为强度较高的马氏体,即称为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
充分利用O&P超高强度钢板的塑性特性和加工硬化特性,可更好地实现减重和车辆性能的优化。
而掌握Q&P高强度钢的成型特性和成型极限,是开展Q&P钢冲压成型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1实验原料实验原料为宝钢生产的OP1180薄钢板,厚度为1.2mm,其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如图1所示,B柱内板作为车身比较重要的安全零件,需满足侧碰性能要求,对钢板强度要求较高。
同时,因其局部造型复杂,易发生开裂、起皱和减薄,对钢板塑性也有较高要求。
实验选取以车身B柱内板作为检测零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QP1180的冲压成型性能,同时选择3种已经量产的常用高强钢板DP800、DP1000和OP980进行对比实验。
国内冷轧汽车用钢的研发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回顾了我国冷轧汽车用钢的研发历史,总结了我国冷轧汽车用钢的现状,结合国家振兴钢铁工业的政策,分析了我国冷轧汽车钢板的发展趋势。
提出国内有盛要发展新一代先进高强汽车用钢,主要包括TwIP钢、Q&P钢和热冲压成型钢等,此举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还具有保证行驶安全、节能减排、环保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冷轧;汽车用钢;发展趋势从1957年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正式生产下线开始,我国汽车工业在20世纪中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958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万辆,1992年突破100万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570万辆,2008年达到934.5万辆。
汽车用材的70%~80%是钢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水平。
我国在汽车品种和技术水平方面,已经和发达国家同步。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优质汽车用钢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紧跟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和开发新一代汽车用钢,必将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发展目标。
1 国内冷轧汽车钢板研发的历史回顾钢材是汽车制造的主要原料,品种主要有型钢、中板、薄板、钢带、优质钢材、钢管等,其中以薄板和优质钢材为主。
冷轧板带及其镀层板带的用量约占板带材用量的90%,为450~550 kg,如夏利车的用量约为450 kg车身加长的红旗车为550 kg。
轿车用冷轧板带及镀锌板厚度为0.40~4.00 mill,冷轧板带用量最多的厚度规格是0.80 ITlnrl,其次是o.70 mra;镀锌板用量最多的厚度规格是0.80 nlr /l和O.70 mill。
轿车用冷轧板带的宽度为600一l 850 mln,1 000 Innl以下的用量最大。
20世纪50~80年代,国内的汽车用钢由鞍钢提供,主要是08A1等软钢板。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研发无间隙原子钢(IF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