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05-什么是政党
- 格式:docx
- 大小:14.84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理解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2.联系政治现象,分析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分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3.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课型】新课【教学方法】问题引入法案例分析法总结讨论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政党执掌国家政权(一)政党的含义:(板书)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板书)分析:1.本质: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者2.目标: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3.性质:政治组织思考:(1)政党是否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2)政党是否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3)在我国的唐朝曾有“牛党”、“李党”,宋朝的“元佑党”“元符党”;明朝时有“东林党”,这是否就是政党?封建社会中,虽然出现过政治派别、集团,如我国封建社会中曾出现为“朋党”“会党”之类的派别和组织,但“朋党”实际上是封建朝臣和士大夫内部的少数人为了个人进退而党同伐异的秘密宗派组织,是他们在相互攻击中,其中一派强加给另一派的贬称。
而“会党”不过是指一般下层社会中,为了某种利益和目的,借助宗教和迷信而结成的民间秘密团体。
如“天地会”“洪门会”“哥老会”等。
注: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政党比国家的产生要晚很多。
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才具备产生政党的条件--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二)政党产生条件:(板书)1.经济条件:资生产方式(板书)(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源;(P70:自由竞争的权利,自由竞争的方式)(2)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物质条件;(为资级政党的产生提供了先进的交通、通信工具和宣传工具,把整个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又为政党的建立创造了物质条件,自由竞争使资产阶级内部分化成不同的利益集团。
第二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课时】结合提纲,落实教材一、政党领导国家政权需要掌握的小知识点:1. 政党是历史的范畴。
2.政党是的产物。
政党产生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
3.政党是指代表一定、或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执掌为目标的组织。
4. 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政党具有和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主要看它,不是看它的宣言、口号、名称、成员出身。
5.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及原因。
(⑴必要性;⑵可能性但不是必然性)(一)需要掌握的小知识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2.注意理解这段话中的划线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坚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二)需要准确记忆的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1.两个先锋队2.“三个代表”——先进性3.理想、目标4.指导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需要准确记忆的知识: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地位▲,原因。
▲2.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以下为教材中修改后的表述)⑴党的领导方式;⑵党的执政方式;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的关系;⑷坚持依法执政的意义。
3.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⑴必须坚持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要性、主要任务)(以下为教材中修改后的表述)⑶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思想建设:重要性、要求组织建设:3方面的要求作风建设:核心、要求⑷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重要性及要求)。
四、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需要掌握的小知识点: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核心。
3. 三个代表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二)需要准确记忆的知识:1. 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
A-PDF OFFICE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政党与政党制度第六章 政党与政党制度政党与政党制度第一节政党概述一、政党的含义和特征所谓政党,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组成,为了实现本阶级或本阶级中某个阶层、某个政治集团的政治理想和主张而围绕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是该阶级或该阶层中的政治领导核心。
政党的本质在于它是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体现者。
从政党的界定可见,政党作为一种社会政治上层建筑,既不同于国家政权机关,又不同于一般的社团组织,也与一般政治派别有明显区别。
政党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政治现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且拥有一整套为实现此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
(二)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三)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一般都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
(四)政党是有组织纪律性的组织。
(五)政党是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的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以上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因此,我们在研究政党这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时,就不能简单地用其中的任何一个特征,片面地解释政党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党的产生与发展现在意义上的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根源。
(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是近代政党产生的主要社会原因。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政党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
(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成,是近代政党产生的主要政治条件。
(四)现代化交通联络工具的出现,是近代政党产生的必要物质条件。
由此可见,政党这种特殊的政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出现的,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代最早的政党诞生于英国,早在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时,议会内部围绕着赞成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就形成了“宫廷党”和“民权党”两大派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政治学科题库:高中政治知识点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一)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政治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本店铺,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政党与政权1、政党的特征(1)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这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
政党按其阶级属性,主要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一般都有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纪律性。
政党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通过各级组织把党员聚集起来,以实现该党的纲领。
政党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纪律,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2、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1)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基本的和重要的力量,政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影响政府或组织政府、领导政府。
(2)现代各国一般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为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政党必须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把政党的纲领、路线按法定程序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并依靠国家权力保证贯彻执行。
②政党具备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
政党是一定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
3、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1)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2)当今世界共有两千多个政党活跃在各国的政治舞台上。
政党按照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可划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两大类。
政党制度按其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两种类型。
(3)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存在不同形式,主要是两党制和多党制。
高三政治常识知识点:政党高三政治常识知识点:政党 为大家整理了高三政治常识知识点:政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一、政党 1、政党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不能只看其名称和成员出身,而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2、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2)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 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必须掌握国家政权) 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
(能够掌握国家政权)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者。
当然,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领导国家政权,它必须是执政党。
3、我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什么是政党
党校理论与实践学习数月,我对开学典礼时潘耀鹏老师提出的最大问题“我为何入党?”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们不断进步,逐渐摒弃了盲目,遏制了私欲,树立起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
自以为明白时,高宁老师的最后一节党课却让我们自惭形愧。
只注重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性的我们忽视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的普遍性。
何为政党?政党是对精英的筛选、汇聚、管理。
政党之所以能有效地凝聚精英力量,约束个体利益,不仅因为多种的约束手段,更是源于政党超越了个人利益而为人民争取利益,因而实现了内部的团结,得到群众的拥护。
政党服务于政治,政治又服务于人民,简而言之,政党本应服务于人民。
因而政党永远是人民的工具,人民因为需要政党把国家权力交给政党,倘若丧失作用,政党便会“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级的人类社会。
”
我们时常认为精英品质便是最正确的思想,最广博的知识,最机敏的思维,最冷静的判断,最不可征服的精神,却时常忽略罗家伦先生所言“最野蛮的身体”。
我们总为焦裕禄、王进喜为人民牺牲健康,英年早逝感动,为毛主席、周总理、邓主席在病榻上的拼命工作动容,惋惜他们倘若能再活十年定能带来更大的功绩。
但时常只是止于感动,甚至萌生不累出病不是好党员,不通宵工作不是好干部的错误心态。
毛主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教诲仍在耳边,年轻党员保持良好的体力精力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前提。
进入政党不仅要成为精英,更重要的是信仰与热情。
信仰并非迷信,而是最理性的确定,最高的精神标准,最坚定的意志品质。
历史不会忘记毛主席在井冈山上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心,不会忘记三十八军永不磨灭的番号,更不会忘记每一个为新中国牺牲的共产党员。
有了信仰,就有了自信,有了宽慰,有了勇气,有了支撑,有了力量,使我们在危中寻机,绝境逢生。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有言“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生活的安逸,内心的慵懒,不论对精英还是民众的民主热情的都是极大考验。
尽管我们学了很多,知道很多,但是做的很少。
常有人对眼前的参与民主的机会视而不见,却总是抱怨没地位被忽视。
能力无所谓大小,只要真心参与,就定能贡献一份心力。
诚如高宁老师所言,入党是极为严肃的事情。
入党誓词几经更改,但“牺牲”与“忠诚”却是永恒的。
誓词不应沦为口号,应铭刻于心中,永远督促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