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
- 格式:pptx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87
专题13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特点(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
通过集聚效应,功能区逐渐形成。
(2)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①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主要的城市功能区现分化知识点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是同心圆模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租金高低的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①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商业、住宅和工业的付租能力随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
城市内不同区位土地的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2)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①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①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①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3)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①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①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
①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广西南宁二模)地铁的建成对沿线地区城市功能区演变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带动沿线地区城市化进程。
下图为我国某一线城市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中的8个站点及其周边土地主要用途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枢纽站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辐射范围B.周边用地类型C.交通换乘D.距市中心远近2.与一般站相比,中心站周边多为( )A.住宅区B.商业区C.工业区D.生态区3.端头站周边城市化速度最快,这主要是由于( )①换乘最便利②服务业发展快③地价高④城市化起点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2江苏南通段考)下图为2010—2016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该时期城市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的是( )A.住宅用地B.商业服务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D.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5.2010—2016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空间形态变化不大B.中心城区逐渐萎缩C.公共管理相对滞后D.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据此完成第6~7题。
6.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7.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摊大饼”式扩张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下图示意沈阳市浑南新城规划建设的“十字架”结构,其由南北轴和东西轴构成。
据此完成第8~9题。
8.南北轴线上自北向南的功能区规划较为合理的是( )A.文化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科技中心B.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商务中心C.科技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D.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9.浑南新城的建设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需大量建设的是( )A.综合性商厦B.幼儿园C.大型医院D.公安分局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镇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城市与城市化1.利物浦是英国传统工业城市,为改善卫生环境和营造公共空间,19世纪该城市陆续在城区分散布局多座城市公园。
到20世纪,为提高公园之间的连通性,该城市将部分濒临废弃的建设用地置换成绿地,打造了一条与河岸带大致平行的“公园丝带”(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集中连片布局相比,分散布局城市公园最突出的优势是()A.扩大休闲空间B.利于营造不同特色C.改善河岸环境D.便于市民就近抵达(2)20世纪,该城市置换成绿地的用地类型最可能是()A.交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河滩荒地2.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A.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B.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C.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D.分散布局,均衡发展(2)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A.东西扩展B.由分散到相对集中C.南北扩展D.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3.北京市商品零售购物中心可分为都市型、区域型、社区型三大类。
下表为某年三大类水平零售购物中心的分布、面积及数量占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都市型、区域型购物中心相比,社区型购物中心()A.服务范围较广B.服务等级较高C.相互距离较近D.商品种类齐全(2)近年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的不断削减对购物中心的影响是()A.社区型购物中心数量减少B.区域型购物中心服务范围缩小C.都市型购物中心商品种类减少D.三类购物中心规模都扩大4.哈长城市群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哈长城市群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在东北亚区域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201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复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如图示意哈长城市群规划范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是()A.土地辽阔,粮食生产量大B.位居东北亚,工业基础雄厚C.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丰富D.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2)哈长城市群的发展主轴连接的是()A.松原市、吉林市B.大庆市、哈尔滨市C.松原市、绥化市D.哈尔滨市、长春市5.“建设城市群交通圈”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确定的165个重大项目之一。
其次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纲要求:1、驾驭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因素。
2、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说明其形成的缘由。
3、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
一、学问梳理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分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各功能区之间(有或无)明确界线,即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_____________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它占城市空间的40%-50%。
,可分化为和。
4、商业区主要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多位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主要为____状或____状分布。
5、工业区是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
因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这就确定了工业企业须要寻求靠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6、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地域结构,其模式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凹凸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8、依据课本23页画出书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实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并在图中标出OA、AB和BC分别为哪一类功能区?9、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与区的关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39课时城市化动力和进程】之小船创作1.城市化的推力和拉力(1)城市化的拉力主要有:城市□01就业机会多、收入□02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等。
(2)城市化的推力主要有:农村人口增长快、压力大、□03收入低、生态环境恶化等。
2.城市化的进程(1)在图中填写城市化的进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数量、□0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用地规模等。
3.城市化的地区差异(1)图中柱状表示城市人口数量,□01A表示全世界,□02B 表示发达国家,□03C表示发展中国家。
(2)图中曲线表示城市化水平,□04D表示全世界,□05E表示发展中国家,□06F表示发达国家。
考点五十二城市化读东南亚十国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完成(1)~(2)题。
(1)由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A.东南亚国家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B.新加坡和柬埔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泰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D.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城市化基本同步发展(2)印度尼西亚城市化子系统间的差异反映出该国( )A.城市经济发展快,农村经济发展缓慢B.城市发展机会少,农村经济持续落后C.城市的推力作用小,农村拉力作用大D.人口、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柬埔寨城市化水平低于□0130%;泰国人口城市化水平□02低于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城市化水平;多数国家经济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城市化水平保持一致。
(2)印度尼西亚人口城市化水平□03高于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城市化水平。
(1)城市化水平以30%和70%为界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04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说明城乡之间存在□05巨大差异。
答案(1)D (2)A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图示表达起步早(自工业革命开始) 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2019·辽宁凌源3月抽测)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A卷全国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6·新课标全国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各核心区分工明确,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会导致同类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到一起。
故选B项。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点,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D项。
答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2014·大纲全国,10~1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4~5题。
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阶段性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某小都市平面图,该都市被评选为宜居都市。
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宜居条件中与该都市的规划关系最紧密的是()A.位于海边,风景秀丽B.交通顺畅,堵车现象少C.工业区设计于自然防护带之外D.气候宜人答案:C解析:四选项均为宜居条件,与都市规划关系最紧密的是工业区的布局,巧妙利用山脉和河流作防护带,工业区对市区的阻碍小。
2.某退休老人欲在该都市安度晚年,最佳购房区是()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D解析:退休老人的居住地应选择在环境优美、安静、交通便利、靠近医院的城区。
a处靠近车站,噪音大;b、c两处位于都市中心区,环境嘈杂;d处远离主城区,靠近干线公路、医院和海边,适合老人居住。
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某中等都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随着都市进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③交通便利,方便居民上下班④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都市功能区布局。
Y住宅区距离铁路远,且环境污染轻,X住宅区距工业区、铁路近,有较重的污染。
下图为某地区都市规划图。
读图回答4~6题。
4.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势最有可能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答案:A解析:该地区的城镇大体以都市为中心,较平均地在四周布局,这说明该地区的城镇规划受地势的制约较小,故该地区的地势最有可能是平原。
5.图中信息显示,都市的服务功能()A.沿铁路线较强B.沿干道较强C.沿环路较强D.区域内一样强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城镇要紧沿干道向两侧扩展,这说明都市沿干道的服务功能较强。
6.都市中心的雾往往多于郊区,要紧缘故是()A.市中心温度更高B.市中心水汽更多C.市中心尘埃更多D.市中心人口更多答案:C解析:都市中心的灰尘杂质较郊区多得多,这些尘埃物质作为凝聚核易使都市中心多雾。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训练特色小镇是指有效集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特色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地域类型,建设特色小镇可以疏解过度发展的大城市的某些功能。
浙江省是我国首个建设特色小镇的省份,现有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2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城市功能疏解,正确的举措是A. 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迁出污染企业B. 严格审批程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C. 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D. 建设特色小镇,规划其为住宅区2.浙江省的特色小镇A. 由乡镇发展而成,是农村的一部分B. 独立于城市和乡镇,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C. 由小城市发展而成,是城市的一部分D. 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城镇3.浙江省特色小镇众多,主要原因是A. 自然条件优越B. 人口众多、素质高C. 国家政策优惠D. 特色产业占比高【答案】1.C2.B3.D【解析】1.建设特色小镇可以疏解过度发展的大城市的某些功能,城市功能疏解,疏解的是过度发展的某些功能,不是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迁出污染企业,A错。
不仅是合理控制城市规模,B错。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C对。
城市基本功能区是住宅区,不是要建设新城区,规划为住宅区,D错。
2.建设特色小镇可以疏解过度发展的大城市的某些功能,属于城市的一部分,A错。
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是独立于城市和乡镇,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B对。
特色小镇是指有效集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特色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地域类型,不是由小城市发展而成,C错。
不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城镇,D错。
3.浙江省特色小镇众多,主要原因是特色产业占比高,D对。
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及素质高,国家政策优惠不是特色小镇形成的主要原因,A、B、C错。
英国伦敦东部三英里泰晤士河沿岸的道克兰地区原来是繁忙的码头,随着其货运需求的降低,港口逐渐衰落。
伦敦的老城金融城地区虽早已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但其很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业办公条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