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城市与城市化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20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七章_城市与城市化含解析(2) 2-7-3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年浙江名校联考)城市周边轮廓形态的紧凑性被认为是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形状密实度的计算公式为:C=2πA/P,其中C表示城市的密实度,A 表示城区,P表示城市轮廓的周长。
下表显示了中国三个城市的形态紧凑度变化数据。
阅读表格和图表,完成问题1~2。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三个城市依次是()a.广州、沈阳、北京b.广州、北京、沈阳c.沈阳、北京、广州d.北京、广州、沈阳2.城市紧凑度的大小影响城市发展。
对城市发展利弊的正确评价是:(a)城市紧凑度低,有利于城市管理;B.城市紧凑度高,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C.城市紧凑度低,不利于城市车辆运行;D.城市紧凑度高,各功能区利用效率低【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沈阳紧凑度最高,图中丙新建成区与原城区的变化最小;广州紧凑度下降,与乙相符。
第2题,城市紧凑度高,各功能区利用效率高,但降低城市生活质量环境;城市紧凑度低,不利于市区行政管理,但有利于市区汽车运行。
[答:]1 d2。
B读英国伦敦的城市扩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3~5题。
一3.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地区的城市化特点是()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③ 4.伦敦城市化最快的时期是()A.公元前18世纪19世纪C.20世纪中早期D.20世纪末5.20世纪中后期,伦敦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b.城区人口老龄化,死亡率升高c、中心地区的生活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经济危机导致中部地区经济衰退【解析】第3题,图示信息显示伦敦地区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第4题,借用数学的直线斜率来判断速度快慢,从图中可看出20世纪中前期斜率最大。
考点7 城市与城市化(2016·全国卷Ⅰ·T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1选A,2选B,3选D。
第1题,由材料可知,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第2题,由材料可知,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实施产生的直接影响。
第3题,由材料“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可知,该地区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规划明确,这样更能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而对提高乡村人口比重,降低人口密度以及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2016·天津文综·T6、7)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4.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5.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解题指南】等值线越密集,等距离间地租的差异越大;相同地租曲线离市中心越远,说明离市中心相同距离下地租越高。
高三地理二轮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练习题(含解析)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小编预备了高三地理二轮都市空间结构与都市化练习题,期望你喜爱。
一、选择题(2021广东)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答案】C【解析】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 m以下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A【解析】考查地势对聚落分布的阻碍以及读图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示聚落分布区的海拔可达1 800多米,排除三江平原和江南丘陵;图示聚落分布区的坡度较小,这与塔里木盆地的聚落要紧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绿洲地带(那个地点的地势坡度较小,水源较多)相吻合。
(2021四川)下图是某都市1990年和2021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21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邻近B.4千米邻近C.8千米邻近D.10千米邻近【答案】D【解析】考查了距市中心远近人口密度变化。
依照图中两条曲线分析,距市中心6千米以外2021年较1990年增长,在10千米邻近,2021年较1 990年增长最大,选项D正确。
4.结合都市与都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都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都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固的需要C.都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都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D【解析】考查都市内部空间结构和都市等级及都市化。
微专题 城市与城市化 【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地形 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②热带的高原; ③山区的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 ①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②巴西高原的城市分布; ③中国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城市分布
气候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适宜人类生存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河流(沿河设城)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
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省赣州市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
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洋,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加尔各答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伦敦 自然资源 资源优势,矿产开发,降低成本;影响矿业城市宏观分布的经济条件
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鞍山等
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交通 向交通便捷的位置集中(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 中国古代的邯郸、扬州、济宁,现代的郑州、石家庄、株洲等 政治、军事、宗教 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宗教中心 古希腊的雅典、中国的西安、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麦地那,中国的拉萨 【方法技巧】分析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要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其次分析影响它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具体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二、城市体系的特点与判读 (1)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远;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近。如下图。
(2)高一级别的城市一般覆盖低一级别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一级别的城市功能相似,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但也可能有重叠现象。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