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108.07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罗梅(1971~)女,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罗梅

我国民歌研究由来已久,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创造新音乐为目的的民歌研究运动”到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七十年代的民歌普查和搜集工作,再到八十年代至今的学术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大讨论,期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折,学术成果非常之多。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传统音乐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众多的传统音乐品类中,民歌不仅地位重要,所占比重也相当之大。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加大了挖掘本地民歌资源的力度,民歌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不单是音乐学者对民歌情有独钟,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都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学术界民歌研究的相关成果,来阐释目前民歌研究的现状,以期借此探析民歌研究未来发展之一二。

十五年来,很多反映民歌研究新方法和新视野的文章大量出现在国内各大核心期刊中,据笔者对这些期刊的不完全

统计,[1]1994~2009年间共有296篇论文涉及到民歌,[2]

研究范

围涉及民歌的诸多方面,下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归纳和分析。

一、国内民歌研究成果概况(1994~2009年间)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近十五年来民歌的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为九类。

(一)民歌的定义及版权问题

此类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民歌的定义、民歌与创作民歌的纷争、民歌版权的归属等。其中余咏宇在《给中国民歌下个定义》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学界对“民歌”的定义,从词源和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出发,详尽分析了各种定义,于中西差异中得出了各自存在的局限,探讨了目前国内民歌研究在方法和视野上的变化,重点强调了在民歌研究中“局内人”和“局外人”视野划分的意义;同时在对民歌、艺术类歌曲和通俗歌曲进行

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民歌定义时应遵循的原则。其余大部分文章充分体现了民歌版权问题在音乐界和学术界引起的反响。1994年音乐学界有关王洛宾作品版权的讨论、近年来关于《乌苏里江船歌》署名的争论,包括《茉莉花》的归属问题,表面看都是由于著作权引起的纷争,实际上都是由于民歌定义不同、不同人之间产生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差异导致的,故而将这部分论文放在了该类别中。这些文章讨论了民歌、新民歌和创作民歌间的异同,焦点集中于集体创作、曲调改编和个人创作对“民歌”定义和类属的影响。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很大一部分谈及“原生态民歌”,其源起实质上也是有关民歌的定义问题,但由于这部分文章所占比重较大,同时也体现出多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思路,尤其能清晰地体现音乐学界研究取向的转变,于是将这部分文章整体放入了另外一个类别。

(二)民歌变化的原因

以历史考据居多,主要从政治、历史、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等各方面考证了民歌产生变化和异文的原因,如《赣南客家民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传承关系研究》;另外也有文章论及旅游业对民歌的影响,如《广西文化旅游之兴起对当地壮族民歌的影响》,从表演形式、传播途径、传承方式、社会功能和歌手社会角色的变化等方面肯定了现代旅游业对传统民歌的正面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处于旅游浪潮中传统民歌之前景的乐观态度。

(三)民歌的美学研究和比较研究

其中7篇论述了民歌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态和意境,主要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民歌主题、歌词内容和表现情感的美学特征,这与民歌的形态研究有所不同。其余13篇都属于比较研究的范畴,涉及不同民族民歌间的比较、同支民歌的

[内容提要]我国民歌研究有着深厚的成果积累,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开展,民歌成为各学术领域的关注话题。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民歌研究从乐理到学理的追求历程,反映了民族音乐学理论对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实践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其他人文学科对民歌的不同关注角度。笔者统计了国内十三种核心期刊15年(1994~2009)来民歌研究的论文,借此进行了归类统计和分析。说明了民歌研究的现实情况,并以个人之见论述了民歌研究的未来趋向。

[关键词]民歌研究/民族音乐学/形态学研究/整体观[内容类别词]民族音乐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怒江傈僳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C0130。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0

异文比较以及传统民歌与流行歌曲的比较,如蓝雪霏的《台湾福佬系民歌的初步研究——台湾福佬系民歌与闽南民歌的比较研究》,从民歌的本体特征和承袭传播的角度对两地民歌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比较研究的成果也涉及对民歌所依存社会文化的比较,但重点在于对音乐本体形态特征的比较,集中体现了比较音乐学的旨趣。

(四)民歌教育

基本上都是高校民歌教学研究和民歌素材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如《高等音乐院校民歌教学探析》、《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声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以陕北民歌的演唱与教学为例》。这类研究充分体现了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发音技巧、创作实践等方面的交流和借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往声乐教育注重西式理念的定势有了改变,中国音乐学界承认传统音乐与美声之间的各异之处,并对传统音乐的技巧给予了肯定,这种观念范式的改变体现在教学中就出现了这个类别的一系列文章。其中有部分文章谈及民歌表现场域的重要性,注意到了民歌与语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和文化联系,李祖胜和匡君在《民歌“本文”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初探——对高等艺术院校民歌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应该于客观存在的音乐文化事象中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变传统“文本”教学到“本文”的多媒体教学,这种观点体现了民族音乐学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影响和实践。遗憾的是这类文章数量并不多,尤其在音乐学的专业教学领域。

(五)民歌书评

约占总数的4.4%,主要是音乐类著作的序言、后记和书评,此处恕不累述。

(六)民歌史

主要是民歌发展史和民歌研究史的研究文章13篇,这些文章从艺术史的角度讨论民歌本体的发展,如王秀明的《民歌的浮与沉》认为宗周的礼乐文化使民歌受到空前的重视,秦汉以后民歌的作用和地位呈下降趋势,隋唐及以后民歌基本是从主流社会生活中消失;樊祖荫、赵晓楠在《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系列文章中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其次,根据这一纵向时间轴线,又对每一阶段民歌研究的特点、参与人物、主要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成果展开横向的叙述和分析,以综述的形式勾勒出百年民歌研究史的宏观面貌。该系列文章虽然是以汉族民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其中涉及到很多少数民族的民歌,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例如在谈及“王洛宾事件”时不可避免地就要提到新疆民歌,在说到20世纪后期20年的学术成果时,可以看出很多论著多选取少数民族民歌作为研究对象,比如王建和发表于2000年的《宁化客家民间音乐》。乌尔沁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四期的文章《刘半农与中国现代的民歌研究》在回顾刘半农学术历程的基础上,对其在中国民歌研究史中所作贡献做出了新的评价。

(七)音乐家研究

这个类别的文章占到总数的2%,主要是对著名音乐家改编民歌的艺术成就、民歌教学实践和对民歌发展传播所作贡献的研究。

(八)民歌本体、形态研究

这个类别是所有文章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共有114篇,占到总数的39%,充分体现了目前音乐学研究的主体所在。其中98篇都是关于民歌的旋律旋法、调式、节奏与节拍、音乐结构和演唱特点的研究,也就是民歌形态学的研究。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目前音乐学界的主流研究取向还是在于音乐本体的形态学研究,尽管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影响日渐扩大,音乐学界的思维范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单纯注重本体研究转向注重音乐所依存文化的研究,但目前的践行者并不多,音乐学界主要的研究成果还是在于本体研究。这样的结论已经有人做出:倘若把审视的范围扩展到内地音乐学界对全国各地方民歌的研究,则可看出词曲形态研究也始终是压倒性主流。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山歌、小调、号子”的体裁分类,到各地具体歌种的区分,从旋律、节奏、调式、曲式、词式、句式、衬词衬腔、曲词结合等等方面的理论归纳,到色彩区划分和谱系梳理,民歌研究领域内所有基本的、重大的成果无一不属于形态学范畴,而作为社会和文化现象的音乐活动则极少被予以关注。这是一个很怪异的现象,在音乐学界中已经形成音乐不仅仅是乐音,还包括与乐音有关的各种社会与文化现象的普遍认识,现代的人类学和文化理论已经渗透进新近的音乐学领域,但在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潮却至今仍然是旧观念中的狭义“音乐本体”的学习和研究。在不同学术领域的期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显著的现象,音乐类的核心期刊中研究民歌的共有273篇,这类本体研究的文章有112篇,占到了41%;其余期刊研究民歌的共有23篇,这类本体研究的文章有2篇,这说明音乐学界思想范式的转变并没有带动研究取向的真正转变。

在这个类别的文章中,有3篇文章涉及到民歌的色彩划分。民歌的地方色彩意指不同地区民歌形式风格的个性特点,各地民歌的不同个性特点,构成了审美体验的不同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划分的根本指标还是民歌的形态特征。色彩划分也被用来研究民歌的区域性共性。

有4篇文章以“同宗民歌”作为主题,该概念是冯光钰教授提出的,“是指由一首民歌母体,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演变派生出的若干子体民歌群落。这里所说的‘民歌母体’包括多方面的涵义,诸如曲调、唱词内容、音乐结构、衬词衬腔及特殊腔调的进行等因素。”几篇文章集中反映了冯光钰和徐元勇博士对这个定义及其相关范畴不同看法之间的学术争议。同宗民歌实际上也反映了民歌在传播中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是研究民族文化变迁的一个视角。

除却以上几个文章主题,另外一些民歌的本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跨学科的取向和新的学术动态。或从种族特征出发,通过音阶这一角度,追溯某地民歌风格历史渊源;或者从其音乐特征探讨族属问题;或者对民歌中民族文化和民歌与民俗的关系、其巫文化的内涵进行研究,如袁征的《梅山民歌考源》;或者从词曲间相互关系入手研究文学与音乐间内在联系。有两篇文章反映了音乐学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新动向,刘怡、蔚磊和许洁萍的《中国民歌的地域风格分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