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水平理论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468.51 KB
- 文档页数:54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水平理论(一)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历史资料对社会保障水平做出评价的方法。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或效应,是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重要标准。
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根据对各历史阶段经济运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相对分解出社会保障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是多少。
社会保障水平是动态的,所以,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也是动态的。
要想准确地确定各国不同时期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区间,还需要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要求以社会经济、人口理论为依据,提炼出与社会保障水平相关程度较高而又有统计可能的变量,如GDP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人口结构变动、劳动就业数、工资增长率及规模等,借助经济学中的基本经济函数构造出社会保障水平的数理测定模型,根据各国一定时期的数据,测算出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范围,并根据实际状况,验证模型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二、社会保障水平分析模型社会保障体系从表面上看只是对社会弱者和失去劳动能力者的照顾,但从更深层次上看它是进入国民经济运行的体系和劳动力供需的体系,以下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对社会保障水平进行的数理分析。
(一)社会保障水平数理模型的假设条件第一,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总基数,社会保障总水平是指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第二,从社会保障资金供给角度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主要说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怎样一个度内才能适应国民经济供给能力。
第三,通常把国民生产总值分为两大块,一是由劳动生产要素而产生的总产量,二是由资本投入而产生的总产量。
第四,依据社会保障水平要达到与国际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目的,设定社会保障水平是否判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从宏观上看是它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从微观上看是它能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需要,又能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
(二)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模型我们可以把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种宏观意义水平上的测定指标进一步分为两个测定指标。
(一)社会保障水平模型:SaS=——G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 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GDP。
这个公式是对一国一地区实际社会保障水平的测量,社会保障水平并非越高越好,关键在于是否适度,有上下限,在这个范围内适度,不在这个范围内就不适度,(二)在公式SaS=——G中引人一个变量W,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是与劳动生产要素投入所创造的总产值相对应的初次分配的内容,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农民收入,社会保障收入等。
它的总量比国内生产总值小,比社会保障支出份额大。
S社会保障水平可分解为两个公式:1、社会保障负担系数模型:SaQ=——W其中,Q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
2、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模型:WH=——G其中,H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
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用于衡量社会保障支出额能否既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又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一指标过低,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指标过高,不利于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用于测定国民经济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这一比重过低,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不能得到基本保证,从而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甚至引起劳动者反抗;比重过高,资金积累减少,从而影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这样,社会保障水平公式S可以写成:Sa Sa WS=——=——×——=Q·HG W G这个公式称为社会保障水平测定的数理模型。
为了计算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上限,我们需要对Q和H进行具体分析。
(三)Q我们可以将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Q定义为:Q=O+Z+E+J+M其中,o为养老保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z为失业保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E为医疗保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J为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为社会福利救济、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2022年某区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考核办法附具体任务分解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关于社会保障体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和改善民生,为建设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现制定2022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考核办法如下:一、考核对象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
二、考核内容、办法(-)社会保险工作,100分1.考核内容:(I)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参保。
(2)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3)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2.计分方法:(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参保(55分)2022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参保考核“城乡居保转企保”,该任务主要考核“新增城乡居保转企保数”和“已转企保人员续保数”两个要素。
①“新增城乡居保转企保数”(指2020年城乡居保缴费人员中在今年转参加企保的人数)(20分):2022年12月20日前完成任务得20分,未完成按比例扣分,未达85%不得分。
②“已转企保人员续保数”(指2021年认定的“城乡居保转企保” 人员中2022年续缴企保费满6个月的人数)(30分):2022年12 月20日前完成任务得30分,未完成按比例扣分,未达85%不得分。
③位次考核(5分):按“已转企保人员续保数”完成率对镇和主功能区分别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主功能区得满分,其后的主功能区依次递减0.5分;排名第一的镇得满分,其后的镇依次递减0.25分;未达85%不得分。
(2)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0分)①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10分):2022年12月20日前完成全年居民养老保险任务的得10分,未完成的按比例得分。
②缴费标准位次考核(15分):对完成全年居民养老保险任务的,按选择1800元及以上标准的缴费人数与市下达的任务数之比,对主功能区和镇分别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主功能区得满分,其后的主功能区依次递减1分;排名第一的镇得满分,其后的镇依次递减0∙5分。
判断(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标记未做1、对受保人提供资助或直接服务的措施,通常称为 实物补助”方案。
(1分)标记未做2、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 2004年1月 一部专门的工伤保险行政法规。
(1分)标记未做3、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合作医疗的资金应该是来源于农民个人的缴费以及省、市、 财政补贴。
(1分)标记未做4、日本共济年金的金额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收入比例年金,二是职业加算年金。
标记未做5、早在17世纪前,瑞典就有了社会福利制度的萌芽, (1分)B、 错误A 、正确B 、错误1日实施,这是中国第A 、正确B 、错误县各级政府的B 、错误1分)当时主要是由天主教会负责对贫民的济贫事业。
标记未做6、慈善事业搞募捐的最基本原则是自愿。
( 1分)标记未做7、实行国家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1分)9、日本国民年金的保险对象是针对全体日本国民,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法律必须加入 的被保险者;另一种是可根据本人意愿,自愿参加的被保险者。
(1分)正确标记未做A 、正确B、 错误A 、正确B 、错误10、实行扩面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城市是广州。
(1分)判断(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标记未做1、英国规定劳动者一年内必须缴纳保险费26周,并且上一年度已经缴费50周,才能享受疾病津贴。
(1分)2、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避开使用失业”这个概念,而沿用待业。
(1分)正确A、r C 错误B、标记未做3、实行个人储备积累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日本。
(1分)C:正确A、a错误B、标记未做4、无过失补偿原则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1分)标记未做5、在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某些特殊保障(标记未做6、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 2004年1月1日实施,这是中国第 一部专门的工伤保险行政法规。
(1分)标记未做8、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人寿保险一样, 不存在保障待遇标准化问题, 遵循的是 多投多保、少投少保”的原则。
1.社会保障答: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福利性答:福利性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指的是相对于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小于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收入。
换言之,凡所得大于所费即具有了福利性。
如果社会成员用同样多的钱购买同样多的服务,它运用的便只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如果社会成员用大量的钱购买了小量的服务,这种交易便构成了对购买者的价值剥削;如果社会成员用低于服务的价格购买到了这种服务,便含有了福利性的因素在内。
因此,社会保障的福利性特征,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
3.刚性发展答:刚性发展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之后的客观结果,是指社会保障的项目不断增加,覆盖范围扩大,保障水平是逐步提高的。
社会保障制度在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下,还呈现出阶梯式持续发展规律,即社会保障的项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成员社会性保障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会在发展中不断膨胀。
4.普遍性原则答: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是1942年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
普遍性原则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追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从而被许多工业化国家所认可,并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等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
1.慈善事业答: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一种民办社会救助事业,它以社会成员的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各界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为组织基础,以大众参与为发展基础,在实践中,慈善机构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从而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题型:1、单项选择(10) 2、多项选择(20) 3、简答 4、名词解释 5论述(五根支柱)1、社会保障(1)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期基本生活的制度。
(2)功能:①人民生活的安全网②经济发张的助推器③社会矛盾的调节器④社会政治的稳定剂社会保障的基本体系结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1)含义: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特点:强制性,互济性,储备性,补偿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关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
(3)内容:A、老年社会保险 D、工伤社会保险B、医疗社会保险 E、生育社会保险C、失业社会保险 F、残障社会保险 G、死亡社会保险3、社会救助:(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1)含义: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2)对象:①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②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③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3)内容:贫困救济,灾害救济4、社会福利:(1)含义: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稳定和安全机制,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它们分别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福利国家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
本文将对这三大理论流派进行述评,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由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维护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理论介于自由放任主义和全面干预之间,强调政府应该在社会保障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
福利国家理论福利国家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由威廉· Beveridge等人提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福利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
这种理论强调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公民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代表人物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该理论主张社会保障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以保护个人自由和经济活力。
这种理论强调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通过市场机制来获得相应的保障。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角色,认为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该理论也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保障供给和需求。
但是,这种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可能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福利国家理论福利国家理论强调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福利体系。
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
三、简答1.为何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需条件?P392.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及改革方向P21-22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记是什么?P19-204.简要说明社会救援,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系统中的地位.P51,P97,P1435.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P11-136.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P40-427.社会保障基金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P2308.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和渠道是什么?P2329.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原则及方向是什么?P24310.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6911.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障管理系统有哪些?P272-27312.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P279-28213.社会保障水平的限制要素及其特点.P25314.如何测定和评论社会保障水平?P256-2581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为何要改革?P2416.经济系统转型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长进行了哪些改革?P211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向及举措.P24-2518.简要说明公正与效率的关系.(见答案)19.社会保障中政府和市场各应起什么作用?(见答案)20.简要说明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P18221.享受老年社会保险的资格与条件.P5922.发达国家老年福利的主要内容.P14523.外国发展老年健康保障的基本方式.P18524.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P19025.我国乡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P5826.我国目前乡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P5827.现代就业制度的基本构成 . (见答案)28.各国规定的享受失业保险的必备条件中,共同重申了哪几个方面 ?P7529.我国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见答案)30.医疗社会保险有哪些主要特点?P6731.目前国际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举措.P6932.为何要推行个人医疗帐户和社会兼顾基金相联合的员工医疗保险制度?P6933.工伤保险待遇给付内容有哪些?P8234.改革前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P8335.新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P8536.妇女小孩社会保障的作用 .P20137.我国女员工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究方向有哪些?P92-9338.妇女小孩社会保障的作用 .P20139.社会优抚的地位与作用有哪些?P16840.社会优抚的内容 .P16341.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见答案)42.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原则 .P19643.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P19144.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主要存在的问题.P19845.员工福利制度的性质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