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_许岳周
- 格式:pdf
- 大小:430.71 KB
- 文档页数:6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材料性能与结构行为研究评述摘要:当前,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具有众多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施工项目中,如在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高速公路工程等。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低胶水比、流动性好、耐久性好、易浇筑和振捣等方面。
高性能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不仅包括水泥与集料,还会为了保证配比合理而增加高效外加剂、矿物细料等材料,以更好地确保自身的耐性与强度。
鉴于此,科学合理地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高速公路工程中,可以有效保障该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细骨料;配合比设计;材料性能引言高性能混凝土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能够适应不同工程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对影响混凝土工程性能的关键因素做出研讨,探究如何保障混凝土材料具备足够的耐久性,应当优先选择质量可靠、性能良好的原材料并采取尽可能小的水灰比设计方案。
1混凝土材料的概念水泥混凝土的简称为砼,指的是由胶凝类型的材料把集料胶结成为一个整体的复合型材料。
一般的状态下,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所采用的常规的水泥混凝土指的是以水泥作为胶凝类型的材料,并且和水、砂砾、石块等材料(如果需要可以添加矿物混合材料及化学外加剂)依据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随后通过搅拌、成型、养护以及硬化等等环节成型的一类人造的石材,也被称为是三合土。
此外,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指标是用立方体结构的抗压强度数值来实施具体的划分,国内普遍把常规的水泥混凝土强度指标等级划分成为12个等级,即为C15、C20、C25、C30、C35、C40、C50、C55、C60、C70、C75及C80。
现阶段水泥混凝土材料已被普遍使用在土木工程领域之中,其主要的优势就是工程造价比较低、材料来源非常丰富、成型之后的强度相对较高、耐久度比较理想并且可塑性比较优秀。
不过其缺点主要表现为水泥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自重较大、材料还是脆性的属性。
为了显著改进水泥混凝土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缺陷,国内对其进行了持续性的探索和研究,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比如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活性微粉类型的水泥混凝土、纤维强化型水泥混凝土等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目前已经相继问世,并且已经广泛都应用到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之中。
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是否良好。
将混凝土装入立方体的模具中,模具需提前涂油润滑。
将装入好的混凝土模具放入振动台,使混凝土和模具口齐平。
将混凝土放至自然条件下硬化,1天后利用气枪拆模,放置在养护室内标准养护至7天和28天,测试其抗压强度。
2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及讨论本试验通过水泥裹砂法制备出的不同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强度标准试件4组,每组6块共24块,单掺硅灰的再生130|CHINA HOUSING FACILITIES1312024.01 |图1 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下降率由图4可知,随着硅灰(SF)含量增加,更有效的填补了水泥之间的小间隙,拌和物自密实性显著增加,即拌和物浆体孔隙之间的水含量减少,即混凝土中的自由水会被硅灰颗粒所束缚。
故而硅灰的作用在于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填充水,在加入硅灰SF 的同的破坏,更有效的发挥填充密实效应。
根据图5可知在拌和物单掺硅灰时,再生混凝土7天、28天的抗压强度仍整体增长,但与高效减水剂的试块相比强度增长率有所下降,在拌合过程中,单掺硅灰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明显弱于复掺硅灰以及高效减水剂的拌和物,即单掺硅灰的再生混凝土在拌合阶段,拌和物间的自由水被硅灰束缚,拌和物不宜拌合,高效减水剂的增加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再结合图4中掺量为8%的硅灰与 30%的再生骨料混合添加时,刚好达到最优颗粒级配。
图4 30%取代率、2%减水剂条件下硅灰掺量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图5 30%取代率、无减水剂条件下硅灰掺量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粉煤灰[2]ABDELGADERA H S,FEDIUK R S,KURPINSKA M.Mechanicalproperties of two -stage concrete modified by silica fume[J].Magazine of Civil Engineering,2019,89(50):26-38.赖海珍林玉婷于江陈彦文[7]DIMITRIOUConstruction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8(158):228-235.硅灰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9]袁继峰,冷捷,段文峰,等.硅灰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7,34(1):31-35.[10]周理,杨震,伍小萍,等.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研究及计算误差对比分析[J].混凝土,2017(5):143-148.[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 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32|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与评述论文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与评述论文摘要:为了有效减轻不断增加的废弃混凝土带来的环保压力,减少资源浪费,建议对废弃混凝土回收处理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来配置再生混凝土,使废弃混凝土变成土木工程领域的绿色资源。
文章从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性能,再生混凝土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其耐久性等方面介绍了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材料、结构、力学性能,耐久性方面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为再生混凝土技术在科研与工程应用中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力学性能;耐久性1 再生混凝土简介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再生混凝土(Recycled Concrete),是指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裂解、破碎、清洗与筛分后,制成混凝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而成新混凝土。
它是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的简称。
近年来,我国建筑垃圾逐年上升,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主要是废弃混凝土,这些垃圾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目前国内处理这些废弃混凝土的方法有两种:一、运往郊外堆存。
这会成为新的垃圾源,显然不可取;二、作为回填材料简单地使用。
这会浪费资源,不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
据估计,2008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产生的建筑垃圾约3亿吨,地震所造成的建筑垃圾量远远超过中国每年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总和,地震所造成的建筑垃圾量十分庞大,如何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挑战。
再生混凝土技术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加工来恢复其原有性能,形成新的建材产品,从而既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又解决了部分环保问题。
这既是发展绿色混凝土,实现建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共3篇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1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碎成一定大小的骨料再次利用,并通过现代化工艺进行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其具有环保、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点。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的骨料已经经历了一次使用,其性能与新鲜混凝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弹性模量、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如何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综合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能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是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提高强度的关键。
一般来说,适当降低水灰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在降低水灰比的同时,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优化骨料配合比再生骨料混凝土中骨料的比例对混凝土强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再生骨料与新鲜混凝土的混合配合比要适宜,不能过多添加再生骨料,过多添加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在确定适宜的骨料配合比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骨料的种类、大小等因素,还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等因素。
3. 使用化学掺和剂使用化学掺和剂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常见的化学掺和剂有高效减水剂、膨胀剂、凝结剂、抗裂剂等。
这些化学掺和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采用陶瓷颗粒代替粗集料由于再生骨料中的粗骨料具有较弱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开始采用陶瓷颗粒代替再生骨料中的粗集料,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与再生骨料相比,陶瓷颗粒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采用陶瓷颗粒代替再生骨料中的粗集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分析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物在工程建设中被搬迁拆除,这将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材料,这部分因建筑物的拆除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经处理后作为混凝土生产需要的骨料加以利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因再生骨料强度等缺陷,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本文通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其性能进行分析,以求提高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推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一、前言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快速的发展背后也带来了极大的发展问题,每天都有旧建筑物、构筑物被拆除,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垃圾总量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对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极大的困难。
并且这部分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的处理就被建筑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不仅耗用了大量的耕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而且给环境治理造成了不堪重负的压力。
二、何为再生骨料再生骨料,是指建筑废弃物经过一定的破碎、清洗、分级等工艺,将建筑废弃物处理后满足混凝土生产对骨料的性能要求,从而在混凝土生产中得到应用。
就目前再生骨料的应用现状而言,再生骨料的利用大多限于一些低级的应用,仅有约6%可用于新建的混凝土结构等一些较高等级的工程中,就这部分的应用也只是用来配制强度降低的混凝土,将再生混凝土用于制备一些高强度混凝土具有广阔的空间,也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难度[1]。
三、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原材料分析试验中所用的再生骨料,采用同一系列的用作对比的普通混凝土在做过抗压试验后经人工破碎而成的废混凝土块。
普通混凝土的材料分别如下所示: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普通河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62,属中砂;(3) 粗骨料: 普通混凝土用的骨料为5mm~40mm的连续级配的卵石;(4) 水:自来水。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是以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所生产的混凝土。
再生骨料是指从废弃的建筑混凝土中经过加工处理后获得的。
由于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因此RAC正逐渐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对RAC的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进行讨论。
首先,RAC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力学性能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研究表明,由于再生骨料的颗粒形状和孔隙度与天然骨料不同,RAC的强度、抗压性能和弯曲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再生骨料中的一些球形颗粒可以填充天然骨料之间的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破碎颗粒,RAC的抗拉性能和冻融性能可能会降低。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优化骨料加工技术,以提高RAC的力学性能。
其次,在工程应用方面,RAC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RAC可以用作非结构部件或辅助结构部件,例如地盖、墙板和护坡等。
这些结构通常对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较低,而且重量较轻,这些都是RAC的优势。
其次,RAC可以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和加固。
再生骨料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可以有效地与旧混凝土结合,提高修补层与旧结构的融合程度。
此外,RAC还可以用于道路基层和路面的建设。
由于RAC的力学性能适用于一般道路要求,其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
然而,尽管RAC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但在工程实践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再生骨料的品质和性能可能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因此需要对再生骨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试验。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来解决RAC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掺加剂和减水剂来改善RAC的流动性,以满足特定工程要求。
另外,针对RAC的耐久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RAC的抗渗性、抗腐蚀性能等方面,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及优缺点分析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主要来自农村房屋改造。
被拆除房屋主要由方砖、水泥砂浆、钢筋等组成。
在这些组成成分中,砖渣比重较大,混凝土渣相对于砖渣较小,废弃的钢筋、木材、塑料含量较大。
因此,为了解决建筑废料所带来的危害,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在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1再生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1.1 粗集料粗集料采用19.0~37.5mm、9.5~19.0mm、4.75~9.5mm规格的碎石,其技术性质如下表。
粗集料技术性质1.2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采用4.75~31.5mm规格的骨料,其技术性质如下表。
建筑垃圾再生料的颗粒组成范围1.3 细集料细集料采用0~4.75mm的石屑,其主要技术性质见下表。
细集料检测结果2影响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因素2.1 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水灰比作为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罗付军在高性能引气路面混凝土研究中提到,当混凝土的水灰比介于0.25~0.45之间,抗压强度会随着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
水灰比对水泥浆的影响较大,水泥浆是将骨料与骨料之间连接起来的胶凝材料,用水过多,水灰比变大,水泥浆稠度会相应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水泥用量大,导致水灰比降低,水泥浆难以与骨料结合,最终也会降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2 孔隙率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透水混凝土内部具有较为丰富的孔隙结构,以便在有水聚集的情况下较好的进行排水。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多孔隙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有很大关系[2]。
物理学中讲到物体的密度越大其抗压强度越高,对于透水混凝土同样适用,为了从孔隙率方面提高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我们就要增强水泥浆体及胶凝材料的密度。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孔隙率增大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降低。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比较其与天然骨料混凝土在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差异,为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原生混凝土: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结构试验室废弃试件,经人工破碎、筛分得到再生骨料。
2. 天然骨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天然砂、碎石。
3.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4. 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等。
5. 水源: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三、实验方法1. 根据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的粒径、吸水率等性能,设计不同配合比的再生骨料混凝土。
2. 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分别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天然骨料混凝土试件。
3. 对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等力学性能测试。
4. 对试件进行碳化深度、氯离子扩散系数等耐久性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表1为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
| 项目 | 再生骨料混凝土 | 天然骨料混凝土 || ---------- | -------------- | -------------- || 抗压强度 | 28.5 MPa | 30.0 MPa || 抗折强度 | 4.2 MPa | 4.5 MPa || 抗渗等级 | P4 | P6 || 抗冻等级 | F250 | F300 |由表1可知,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略低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但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均满足要求。
2. 耐久性表2为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对比。
| 项目 | 再生骨料混凝土 | 天然骨料混凝土 || -------------- | -------------- | -------------- || 碳化深度(mm) | 1.5 | 1.8 || 氯离子扩散系数| 1.5×10^-11 m²/s | 1.8×10^-11 m²/s |由表2可知,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氯离子扩散系数略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但均满足要求。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而再生骨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等优点,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的来源、性质、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再生骨料的来源和性质1. 再生骨料的来源再生骨料是指通过工业、建筑等领域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砖块、瓦片等材料经过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材料。
再生骨料的来源广泛,包括建筑废弃物、城市拆迁垃圾、工业废渣等。
2. 再生骨料的性质再生骨料的性质主要受其来源材料的影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质:再生骨料的粒度、密度等物理性质与其来源材料有关,一般需要进行筛分和清洗等工艺处理后才能得到符合规范要求的再生骨料。
(2) 化学性质:再生骨料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检测和处理后才能使用。
(3) 力学性质:再生骨料的强度、稳定性等力学性质与其来源材料和制备工艺有关,需要进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
三、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1. 再生骨料的应用优势(1) 环保: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经济:再生骨料的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3) 可持续:再生骨料的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绿色建筑。
2.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1) 抗压强度:由于再生骨料中的石子经过破碎处理,其表面粗糙度较大,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抗渗性:再生骨料中的石子粒径较小,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细孔和毛细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其抗渗性。
(3) 抗裂性:再生骨料中的石子能够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4) 稳定性:再生骨料中的石子经过筛分和清洗等处理,能够保证其质量稳定,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摘要:完成了六种不同替代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试验来验证替代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最佳配合比的建议。
分别讨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全曲线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试验表明当替代率为50%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较稳定;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所降低;应力-应变全曲线形状和特点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弹性模量随着替代率的增加逐渐减小。
通过分析得到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弹性模量1.引言据统计,2005年以来我国建筑业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均超过4亿吨,占到了城市垃圾的30%~40%[1]。
仅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到约3亿吨[2]。
建筑垃圾通常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理,因此需要占用大面积的耕地而致使其破坏,并且处理费用与运费较高[3]。
另一方面,大量新建工程对天然骨料砂石有大量需求,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4]。
如何寻找砂石骨料的替代品,如何利用废旧混凝土,维护混凝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混凝土科学的热点研究课题。
废弃混凝土循环再利用可解决其导致的资源、能源、环境及相关社会问题,缓解骨料供求矛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3]。
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 也叫再生混凝土(Recycled Concrete,,RC) ,它是指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清洗、破碎、筛分与分级预处理后,按一定的比例与级配混合形成再生骨料(Recycled Aggregate ,RA)一般指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RCA);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主要是粗骨料) 配制而成新的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地强度和耐久性摘要:与常规骨料混凝土相比,再生骨料混凝土因骨料地结合状况而导致了其自身强度地降低.添加适量粉煤灰地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整体性能有了实质提高.最后将常规混凝土<不含粉煤灰)和再生骨料混凝土<含10%粉煤灰)地耐久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评估耐久性考虑地参数有:干缩力,吸水率,透水性,抗酸性及抗硫酸盐侵蚀性.结果表明,添加地10%粉煤灰也提高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地耐久性能,并且也为再生骨料代替常规骨料地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粉煤灰,透水性,抗酸性,耐久性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Abstract:The incorporation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generally decreases the strength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 RAC > as compared to that of similar conventional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the optimum addition of fly ash replacing cement (10% for the present mixture in the study>, the overall behaviour of RAC can be improved substantially. Finally, a comparison on durability properties of conventional 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ithout / with 10% fly ash addition has been made. The parameters considered to evaluate durability are drying shrinking strain, water absorption, water permeability, acid resistance and sulphate resista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10% addition of fly ash also improves the durability of RAC and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recycled aggregate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aggregate.Key words: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ly ash, water permeability, acid, durability resistance1 引言使用回收地混凝土废弃物作为骨料<主要作为粗骨料)来生产新地混凝土,不仅节省了丢弃处理成本,而且保存了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经济效益.为了解再生骨料混凝土地性能,很多文献[1][2][3]对使用回收骨料地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成品混凝土地力学性能上.在相同配合比构成时,再生骨料混凝土地力学性能要低于天然骨料混凝土.在再生骨料混凝土里适量添加粉煤灰可有效提高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使用混凝土废弃物做粗骨料地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技术上是可行地,且添加适量粉煤灰后,其强度具有项目适用性.然而再生骨料混凝土地耐久性能如何仍是个疑问,只有该问题得到恰当解决,此类混凝土才可能大规模应用于项目.同时,关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地耐久性能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地研究.本文将该类混凝土与天然混凝土地耐久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分析了添加粉煤灰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整体性能地提高地有效性.本研究仅限于使用在实验室混凝土废弃物中回收地粗骨料<直径不小于4.75mm).2 实验项目2.1 材料所有地混凝土构件中都使用普通水泥.采用地细骨料是精细度指数为 3.37地土.天然骨料混凝土中采用传统地粗骨料.回收骨料来自于人造旧混凝土块,尺寸为:150mm×150mm×150mm,这些混凝土块地平均抗压强度为23.35Mp,强度标准偏差为4.58Mp.人工压碎地粗骨料被依据尺寸筛分为两组,第I组为通过40mm地筛子,并收集在20mm地筛中;第二组通过20mm地筛子,并收集在4.75mm地筛中.最后,把它们按照比例重新混合从而得到普通级别地天然骨料.表1分别给出了天然以及回收粗骨料地物理和力学性能.对比数据表明,回收粗骨料与天然地粗骨料地物理力学性能在除了压碎值和压实度相差较大外,其他指标比较接近.表1:回收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地物理力学性能2.2 配合比表2给出了传统和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例.所有混合物中地称重水灰比均为0.4.表2 配合比 (单位:kg/m3>2.3混凝土试件地铸造和养护对几种混凝土制作了一下几种试件:<a)对18块150mm地试块分别进行7天、28天、56天地抗压实验;<b)对3块150mm地试块进行吸水性实验;<c)用3块试件来确定在压力下地渗水深度;<d)用3块100×100×500mm地棱柱试块来确定28天后地活性指数;<e)用2块100×100×500mm试块来进行烘干收缩测试;<f)用6块100×100×500mm 试块进行硫酸盐和酸性环境下地耐久性实验.此外,还有18块150mm地立方块试件和3块100×100×500mm地棱柱块用来进行抗压实验和活性指数实验.除了进行烘干实验用试块之外,其他所有试块均在24小时后拆模并经过28天养护.进行烘干压缩实验地试块在3天养护之后就要置于人工控制室中,在30±2℃以及70±5%地湿度中养护.对于收缩应变,依照龄期将试块放在200mm长地力学应变仪两侧中心进行测量.3 结果与讨论3.1力学特性表3显示了普通混凝土和再生骨料混凝土混合物地力学性质,确定了抗压和抗拉地基本性质.<NAC:天然骨料混凝土,RAC: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表3 力学性质地概述相对普通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在7天龄期、28天龄期、56天龄期这三阶段,通常表现出较低地抗压强度.比起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地综合性能平均减小15%.在28天龄期地时候,再生骨料混凝土地弹性模量和混合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也低6%.主要原因是再生骨料粒子间地连接强度相对偏小.表3结果表明,添加10%地粉煤灰有利于提高RAC各阶段地抗压强度,提高强度约15%左右,用10%地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在NAC中也会产生同样地效果;7天抗压强度地改变RACI相对NAC要大.因此,推荐用10%地粉煤灰加在RAC和NAC中.3.2收缩再生骨料混凝土<有10%粉煤灰)和传统混凝土<无粉煤灰)随时间收缩地典型变化见图1.图中曲线表明,RAC收缩相对较大,而NAC地收缩较低,主要是因为再生骨料地孔隙比相对较大,引起水泥地较大收缩引起地,附着在骨料表面地水泥没有完全风干导致很大地收缩.图1 不同混凝土地收缩应变图3.3透气性和吸水性首先,用砂纸来摩擦标本除去粘在上面地油渍.先在48小时之内施加0.1Mpa地水压力,然后每隔24小时变换施加0.3Mpa地水压力和0.7Mpa地水压力.做完这些以后,从放置在实验机压缩下地立方体标本顶部和底部表面地两个受压圆形薄铁片处垂直分割试样.从分裂地表面开始测量其最大穿透深度<mm).图2给出了是四种混合料穿透深度地平均值,图中清楚地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地渗透性大于天然骨料混凝土<NAC).然而,加入粉煤灰能显著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天然骨料混凝土<NAC)地渗透性能.图3给出了各种混合料吸水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加入粉煤灰能显著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天然骨料混凝土<NAC)地吸水性能.图2 不同混合料地穿透深度图3 不同混合料地吸水率3.4耐久性为了评价所有混凝土受到硫酸盐和酸侵蚀后地影响程度,我们将养护28天地标准棱柱体试样浸入测试液<水中含有7.5%MgSO4、7.5%NaSO4和pH值= 2 地H2SO4)中.图4、图5显示了各种混合物依上述方法处理过程后,不同阶段下重量损失率.这表明置放在硫酸盐和酸性地再生骨料混凝土地耐久性仅仅比有着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地天然骨料混凝土地耐久性差一些.而加入10%粉煤灰地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出良好地耐久性.图4 不同混合料在H2SO4溶液中地失重百分比图5 不同混合料在硫酸盐溶液中地失重百分比4.结论(1> 再生骨料混凝土地强度比与其具有相似配合比地天然骨料混凝土地强度稍低.(2> 再生骨料混凝土添加粉煤灰后,使得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强度方面地性能得到提高.(3> 10%地粉煤灰地添加量能够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地整体强度.(4>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收缩应变方面较大,而在渗透性和水分地吸收地性能表现比天然骨料混凝土更优越.5.参考文献[1] 伍军,蒲苏东;再生骨料混凝土地力学性能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四川建筑,2007-04-084[2] 陈磊,郭胜鹏;再生骨料混凝土地应用和发展,徐州空军学院机场项目系,河南建材,2007-01-011[3] 叶强,吴瑾;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指标实验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项目系,低温建筑技术,2008-02-003。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效果评价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利用废弃混凝土等再生材料制成的混凝土。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效果评价标准。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组成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再生骨料、砂、石、掺合料等。
其中,再生骨料是指废弃混凝土经过加工后得到的再生材料,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等优点。
三、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效果评价标准1.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而言,其抗压强度应不低于同等级别的传统混凝土。
同时,要考虑应力分布均匀性和变形能力等因素。
2.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是衡量混凝土材料抵抗拉力的能力。
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其拉伸强度应不低于同等级别的传统混凝土。
同时,要考虑其韧性和延展性等因素。
3. 抗裂性能抗裂性能是指混凝土材料在负载下不发生裂缝的能力。
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其抗裂性能应不低于同等级别的传统混凝土。
同时,要考虑其裂缝宽度和裂缝密度等因素。
4. 耐久性能耐久性能是指混凝土材料在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能否保持其原有的性能和外观。
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其耐久性能应不低于同等级别的传统混凝土。
同时,要考虑其抗冻融、抗渗透、耐化学侵蚀等因素。
5. 施工性能施工性能是指混凝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易操作性。
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其施工性能应不低于同等级别的传统混凝土。
同时,要考虑其坍落度、流动性、分散性等因素。
四、总结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经济、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其应用效果评价标准应考虑抗压强度、拉伸强度、抗裂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性能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现场条件进行选择和评价。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再生骨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式,其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生混凝土,则是利用再生骨料替代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其性能研究对于指导再生骨料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再生混凝土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性能差异,以及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优劣,为再生骨料的合理利用和再生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探讨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为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为推动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再生骨料的制备与性能再生骨料的制备是再生混凝土生产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
再生骨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废旧混凝土的破碎、筛分、清洗和干燥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废旧混凝土的破碎程度和筛分精度对再生骨料的粒径分布和形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性能方面,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
由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有旧砂浆,其吸水率显著高于天然骨料。
这一特性使得在制备再生混凝土时,需要调整混合比例和施工工艺,以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收缩和开裂等问题。
再生骨料的强度和耐久性通常低于天然骨料。
这是因为废旧混凝土中的骨料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已经承受了一定的荷载和环境侵蚀,其内部可能存在微裂缝和损伤。
因此,在再生混凝土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再生骨料的掺量,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再生骨料的粒径分布和形状也会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再生骨料的粒径较大、形状不规则,这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影响施工效果。
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1、引言目前,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 便被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废弃混凝土作为建筑垃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经估算2003年我国的混凝土废料量已经达到了1。
8亿吨,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混凝土生产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而随着对天然砂石的不断开采,天然骨料资源亦将趋于枯竭,且其开采的运输能耗与费用惊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的来源又称母体混凝土.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与分级后形成的骨料简称再生骨料;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充分利用再生骨料混凝土,不但能有效降低建筑垃圾的数量,减少建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同时利用再生骨料制造再生骨料混凝土还能减少建筑工程中对天然骨料的开采,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2、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2。
1、再生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同天然砂石骨料相比,再生骨料表面包裹着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由于水泥砂浆的孔隙率大,棱角众多,所以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比天然骨料低,由表1和表2可知: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为天然骨料的88%—97%和87%-99%,分别在2。
31—2。
62(Kg/m3)和1。
29-1。
47(Kg/m3)之间。
再生骨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还与再生骨料母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比、使用时间、使用环境及地域等因素有关。
再生骨料的密度随着母体混凝土强度的降低而减低,降低幅度达到7%,当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变大,骨料强度降低时,骨料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也随之变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用卵石、碎石国家标准GB/T14658-2001规定:骨料的表观密度应大于2500kg/m 3,堆积密度应大于1350kg/m3,由表1和表2可知,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达不到天然骨料的标准。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建筑业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再生骨料作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基于深度和广度标准,评估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并分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再生骨料的定义和来源为了更好地了解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首先需要明确再生骨料的定义和来源。
再生骨料指的是从拆除、改建和修复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结构中产生的废弃破碎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所得到的材料。
这些废弃破碎混凝土经过筛分和洗净处理后,可以作为再生骨料用于替代天然骨料在混凝土中使用。
二、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2.1 强度性能再生骨料作为骨料的替代品,对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的再生骨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然而,当再生骨料的掺量超过一定比例时,可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2.2 塑性和可变性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塑性和可变性,使得混凝土更易于施工和加工。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工程中,如隧道、大坝和管道等,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可变性和施工性能。
2.3 耐久性能和环境影响再生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碳足迹和环境影响。
再生骨料中的矿物质成分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而且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天然骨料的需求,减少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适当地控制再生骨料的掺量和粒度分布,可以在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废弃破碎混凝土的充分利用。
再生骨料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还可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涉及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塑性和可变性、耐久性能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国内外再生粗骨料研究新进展张玉秀【摘要】查阅了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总结了再生骨料研究最新进展,包括再生粗骨料的定义、生产工艺、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等,并对再生混凝土的经济性价值和发展前景做了展望,以期促进我国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0(036)008【总页数】2页(P182-183)【关键词】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研究进展【作者】张玉秀【作者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99.1混凝土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建筑材料,随着人类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其人均消耗量越来越大,已成为最大宗的消耗品。
骨料是混凝土材料中体积比重最大的组分(60%~70%),长期以来,由于砂石料的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人们对其的滥采滥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已经不容忽视,每年的占地和处理费用数额庞大。
这两方面促使了世界各国不得不加强对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在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就再生骨料与再生混凝土的技术发展概况做了综合评述。
1 再生骨料1.1 定义再生骨料是指将建(构)筑物拆除、路面翻修、混凝土生产、工程施工或其他状况下产生的废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和分级等一系列加工后,按一定的比例相互配合,所得到的粒径在40 mm以下的骨料。
其中粒径在5 mm~40 mm范围内的为再生粗骨料,粒径在0.5 mm~5 mm范围内的为再生细骨料。
将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代替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即为再生混凝土,也称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1,2]。
用来生产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称为原生混凝土或基体混凝土。
1.2 再生粗骨料的性能指标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再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均低于天然骨料。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赵海港
【期刊名称】《房地产世界》
【年(卷),期】2024()2
【摘要】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是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概述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分析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并提出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强化措施,旨在推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总页数】3页(P167-169)
【作者】赵海港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
【相关文献】
1.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
3.再生细骨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研究
4.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研究
5.高性能铁尾矿细骨料再生混凝土碳化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