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36.95 KB
- 文档页数:4
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一、引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建筑废弃物、破碎混凝土、砂石等废弃物料经过筛选、清洗、破碎、分级等处理后,再次用于混凝土生产的一种环保型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可以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1. 原材料的选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材料应该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建筑废弃物、破碎混凝土、砂石等废弃物料。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原材料的品质、数量、来源等因素。
同时,应该对原材料进行筛选、清洗、破碎、分级等处理,确保原材料的品质符合要求。
2. 配合比的确定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要求进行确定。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该充分考虑再生骨料的质量、含水率、粒径分布等因素,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符合要求。
3. 混凝土的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应该采用标准的混凝土制备工艺。
在制备过程中,应该充分搅拌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该对混凝土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等性能符合要求。
4. 混凝土的施工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应该采用标准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的浇注均匀,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现象。
同时,应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混凝土的检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检测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在检测过程中,应该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
6.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该采用标准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手段。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该对原材料、配合比、制备、施工等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包括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可以用于制作墙体、地板、隔墙等构件;在桥梁领域,可以用于制作墩、台、梁等构件;在道路领域,可以用于制作路面、路基等结构;在水利领域,可以用于制作防渗堤坝、水利工程等结构。
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型建材,通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洗涤等处理,得到的再生骨料用于制备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堆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原材料和降低建筑成本。
为了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制定了以下的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生产、施工、验收和使用。
三、术语和定义3.1 再生骨料:通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洗涤等处理得到的用于制备混凝土的骨料。
3.2 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
3.3 原材料:用于制备混凝土的水泥、骨料、粉煤灰、膨胀剂、掺合料等。
3.4 强度等级:混凝土按其强度等级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等级。
3.5 骨料级配:骨料的粒径分布情况。
3.6 流动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能。
3.7 抗渗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指混凝土对水的渗透阻力能力。
四、原材料要求4.1 水泥水泥应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其28d抗压强度应不低于42.5MPa。
4.2 骨料再生骨料应符合GB/T14685-2001《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制品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骨料级配应符合GB/T14684-2011《混凝土骨料级配》的要求。
骨料应清洁无泥土、杂物,不得混入纸、石膏、木材、油脂等有害物质。
4.3 粉煤灰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2017《硅质粉煤灰》的要求,其细度应不低于300m²/kg。
粉煤灰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保要求确定。
4.4 膨胀剂膨胀剂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用膨胀剂》的要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确定。
4.5 掺合料掺合料应符合GB/T8077-2008《混凝土掺合料》的要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确定。
五、混凝土配合比要求5.1 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但不应低于C20。
混凝土中使用再生骨料的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等。
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利用再生骨料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废弃物的产生,还能够节约原材料,降低建筑成本。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再生骨料是指经过处理和筛选后,从混凝土废弃物中提取出来的可再利用的碎石料,其物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三、再生骨料的分类再生骨料主要分为破碎再生骨料和混合再生骨料两种。
1. 破碎再生骨料:是将混凝土废弃物经过破碎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骨料。
其主要来源包括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公路维修等。
2. 混合再生骨料:是将破碎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
其主要应用于一些对骨料质量要求较低的混凝土制品中。
四、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要求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制品的质量,因此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 骨料粒径:再生骨料的粒径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粒径应在5mm至20mm之间。
2. 含泥量:再生骨料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3. 含水率:再生骨料的含水率不应超过2%。
4. 破碎值:再生骨料的破碎值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破碎值应大于70%。
五、再生骨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再生骨料的机械性能对混凝土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其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 抗压强度: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
2. 抗拉强度:再生骨料的抗拉强度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抗拉强度应大于2.5MPa。
3. 硬度:再生骨料的硬度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4. 粘结性:再生骨料与水泥的粘结性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六、再生骨料的应用范围再生骨料主要应用于以下混凝土制品中:1. 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用于生产普通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一、引言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已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由于其具有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高、降低土地资源占用等优点,再生骨料混凝土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其质量标准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来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出发,制定一套全面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
二、材料来源1. 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包括废弃混凝土、砖块、石材等。
这些废弃物通常是由建筑拆除、改造、翻新等产生的,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生产中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点。
2. 工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也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包括钢渣、矿渣、煤渣等。
这些废弃物通常是由钢铁、矿山、煤矿等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其再生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3. 其他来源除了建筑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之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来源还包括废旧轮胎、废旧塑料等。
这些材料通常是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进行再生利用,其再生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等。
三、材料性质1. 物理性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吸水率、饱和系数等。
其中,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于计算混凝土的体积、重量等;吸水率是指混凝土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吸收的水的重量与混凝土干重的比值,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饱和系数是指混凝土中空隙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质量等级。
2. 化学性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包括水化产物、PH值、含水率等。
其中,水化产物是指混凝土中水化反应后形成的各种物质,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PH值是指混凝土中的酸碱度,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化学稳定性;含水率是指混凝土中所含的水分比例,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等。
3. 力学性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压缩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与实际应用标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与实际应用导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利用废弃的混凝土作为骨料进行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
它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有效地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分享对该技术的观点与理解。
一、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料质量标准:再生骨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颗粒级配、含泥量、质量指标等。
其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评估再生骨料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再生骨料的性质和粒度分布等特点,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再生骨料与水泥胶体的粘结性能和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3. 施工工艺标准:再生骨料的应用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拌合、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操作规范。
此外,对于特殊工程要求,如高强度混凝土、耐久性等,需要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实际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缺点,如下所示:1. 优势:- 节约资源:再生骨料混凝土能够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减少对天然骨料的需求,减少矿山开采和能源消耗,有助于节约资源。
- 环保减排:采用再生骨料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经济效益:再生骨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混凝土制品的成本,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 技术适应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应用于各类普通建筑和道路工程中,满足不同工程要求。
2. 缺点:- 技术标准较为复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需要严格遵守技术标准,否则可能会影响其性能和品质。
- 力学性能下降: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可能会有所下降,需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估和控制。
- 质量不稳定:再生骨料的质量可能会受原混凝土品质、处理工艺等因素影响,导致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
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标题: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导言: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再生骨料是从废弃的混凝土中提取并重新加工而来的材料,其使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好处。
然而,在使用再生骨料之前,需要确保其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并分享对这一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再生骨料的定义及产生方式1.1 定义再生骨料:再生骨料是指从旧混凝土碎块中获得的碎石、沙子和水泥浆等材料。
1.2 再生骨料的产生方式:介绍再生骨料的主要产生方式,包括拆除混凝土结构、生产过程中废弃的混凝土和施工废料利用等流程。
第二部分:再生骨料的性能与质量评估标准2.1 物理性能评估标准:介绍再生骨料的颗粒形状、尺寸分布、吸水性和含泥量等重要物理性能评估标准。
2.2 力学性能评估标准:解释再生骨料的压缩强度、耐久性和冻融性能等力学性能评估标准。
2.3 化学性能评估标准:探讨再生骨料的氯离子、硫酸盐和碱活性等化学性能评估标准。
第三部分: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标准3.1 混凝土类别:根据再生骨料的性能和质量评估标准,确定再生骨料在不同混凝土类别中的应用标准。
3.2 替代率和影响因素:阐述确定再生骨料替代率的方法和影响替代率的因素,包括再生骨料的性能、混凝土强度等。
3.3 施工规范:介绍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施工规范,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工艺和浇注施工等方面。
第四部分:观点和理解4.1 再生骨料的环境影响:探讨再生骨料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节约和碳减排等方面。
4.2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分享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和耐久性的影响观点,包括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能等方面。
4.3 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讨论再生骨料的使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包括减少建筑垃圾、降低生产能耗等方面。
结论: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对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用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混凝土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废弃混凝土、砖块等,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再生骨料被引入到混凝土中,从而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
二、再生骨料的概念再生骨料是指经过筛选、洗涤、破碎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混凝土废弃物。
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再生骨料的应用技术规范1.再生骨料的种类再生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类型。
粗骨料指的是直径大于5mm 的骨料,细骨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mm的骨料。
2.再生骨料的质量标准再生骨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5177-2010《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
3.再生骨料的筛选和洗涤再生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筛选和洗涤。
筛选的目的是去除杂质,洗涤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油污。
筛选和洗涤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5177-2010《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中的要求。
4.再生骨料的破碎再生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破碎处理。
破碎的目的是使再生骨料的颗粒大小符合要求。
破碎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5177-2010《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中的要求。
5.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和掺合比例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和掺合比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再生骨料的质量和混凝土的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和掺合比例。
6.再生骨料的加工和运输再生骨料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运输、覆盖运输等。
7.混凝土的性能检测在使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中,应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的项目包括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
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080-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方法》。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的建筑材料,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废弃的建筑混凝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质量控制,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材料要求1.再生骨料的质量应符合GB/T25177-2010标准,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筛分和清洗。
2.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应保证质量稳定。
3.混凝土添加剂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投放。
三、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应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2.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进行验收。
3.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制作,试块应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养护,并应进行强度检验。
4.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和施工面,确保表面平整。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6.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足够的湿度。
四、检验方法1.混凝土试块强度检验应按照GB/T50081-2002标准进行。
2.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按照GB/T50209-2014标准进行。
3.混凝土密实度应按照GB/T50210-2015标准进行。
4.混凝土开裂检验应按照GB/T50212-2017标准进行。
五、质量要求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大于设计强度的90%。
2.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3.混凝土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空鼓、裂缝等现象。
4.混凝土开裂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六、检验记录1.混凝土试块强度检验记录。
2.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检验记录。
3.混凝土密实度检验记录。
4.混凝土开裂检验记录。
七、检验频率1.混凝土强度检验应每浇筑100m3进行一次。
2.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密实度检验应每浇筑500m3进行一次。
3.混凝土开裂检验应每浇筑1000m3进行一次。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与应用一、背景介绍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后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中,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
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骨料混凝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
二、技术标准1.配合比设计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废混凝土的破碎度、筛分曲线、含泥量、含石量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同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同时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用于C30-C50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工程中。
3.材料质量要求再生骨料应符合GB/T 25177-2010《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等标准,同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含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也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施工要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泥浆稠度和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应用案例1.混凝土路面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用于公路、桥梁等路面工程中。
例如,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五经寺到岭背的公路工程中,采用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强度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2.混凝土砌块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用于砌块生产中。
例如,某建材公司生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其强度等级为C40,同时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受到了广泛应用。
3.混凝土管道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用于排水管道等工程中。
例如,某市政工程中采用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制造的排水管道,其强度等级为C50,同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防渗性能,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四、总结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再生骨料cecs标准再生骨料是指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建筑废弃物、混凝土碎石等材料,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后,作为新的骨料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
再生骨料可以减少对原始天然资源的开采,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
为了保证再生骨料的质量和可靠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标准。
在中国,CECS( 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双证三星级)标准是评价再生骨料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CECS标准是中国工程建设领域重要的技术规范之一,它包含了对再生骨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要求。
根据CECS标准,再生骨料应符合以下特性:1.(骨料颗粒:再生骨料颗粒应符合一定的粒径要求,可以分为不同级别,如粗骨料和细骨料。
颗粒分布应符合指定的要求,以确保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均匀分布。
2.(物理性能:再生骨料应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如坚固耐久、不易磨损、抗冻融和抗压等特性。
这些物理性能要求可以保证再生骨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工程需求,提供良好的工程性能和可靠性。
3.(化学成分:再生骨料的化学成分要符合规定的范围,防止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化学成分要求通常包括对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和放射性元素等方面的限制。
4.(环保要求:CECS标准对再生骨料的环保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再生骨料应该是经过环境友好处理的废弃物,遵循环保要求,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再生骨料的使用可以降低建筑行业的资源消耗,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CECS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再生骨料市场,促进其良性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再生骨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对可持续建筑材料需求的增加,再生骨料将在建筑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而骨料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采用再生骨料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和分类
再生骨料是指由废弃混凝土制成的骨料,经过筛分、清洗和去除杂质等工艺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再用于生产混凝土。
再生骨料按照制备方法可分为机械破碎再生骨料和水泥浆再生骨料。
三、再生骨料的性能要求
1.物理性能要求
(1)粒径分布:再生骨料的颗粒应当达到规定的粒径分布范围,一般应当符合针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骨料粒径分布要求。
(2)密度:再生骨料的密度应当大于等于2.4g/cm³。
(3)吸水率: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应当小于等于5%。
2.力学性能要求
(1)抗压强度: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应当符合针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骨料强度要求。
(2)耐久性能:再生骨料的耐久性能应当符合针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骨料耐久性要求。
4.质量要求
再生骨料的质量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混入任何有害物质,如油污、泥土等。
五、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1.外观质量
混凝土应当均匀、平整、无明显裂缝、气孔、砂眼等缺陷,其表面应当光滑、清洁、无污渍。
2.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强度应当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相应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规定。
3.耐久性能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当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相应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规定。
4.再生骨料的使用比例
(1)再生骨料的使用比例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一般不得超过混凝土总骨料用量的30%。
(2)当采用机械破碎再生骨料时,应当保证其经过筛分后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状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当采用水泥浆再生骨料时,应当保证其水泥石胶结物的强度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六、总结
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工程对原材料的需求,同时
也是一种环保的做法。
然而,再生骨料的质量标准非常重要,应当根
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和使用,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