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危重病监护中的应用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危重病监护中的应用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危重病监护中的应用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危重病监护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危重病监护中的应用

作者:吴斌, 卢中秋, 李景荣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浙江,温州,325000

刊名:

中国急救医学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年,卷(期):2004,24(2)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6条)

1.王忠愚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1994

2.Takeda T;Tanigawa K;Tanaka H The assessment of three methods to verify tracheal tube placement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外文期刊] 2003(02)

3.Pemat A;Weil MH;Sun S Stroke volumes and endtidal carbion dioxide generated by precordial compression during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外文期刊] 2003(06)

4.Blanch L;Fernandez R;Benito S Effect of PEEP on the arterial minus end - tidal carbon dioxide gradient[外文期刊] 1987(03)

5.谢红;孙大金;张小先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应用 1994(01)

6.Prause G;Hetz H;Lauda P;Pojer H A comparison of the endtidal-CO2 documented by capnometry and the arterial PCO2 in emergency patients[外文期刊] 1997(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荆.Liu Jing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急诊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9,23(16)

2.刘志梅.钟琼.仇成秀.LIU Zhi-mei.ZHONG Qiong.QIU Cheng-xiu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3)

3.段建明.安新.张继艳.许芳.刘萍无创性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衰竭的应用[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08,13(6)

4.梅超明.莫家全.唐波.陈海莲.谢荣章.MEI Chao-ming.MO Jia-quan.TANG Bo.CHEN Hai-lian.XIE Rong-zhang 休克患者术中动脉血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

5.王勇.程立顺.孟令毅.夏家栋.丁文联.胡承志.朱毅.蔡鹏.WANG Yong.CHENG Lishun.MENG Lingyi.XIA Jiadong. DING Wenlian.HU Chenzhi.ZHU Yi.CAI Pen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

6.王慧明.师继红.麻伟青.李文锋创伤患者呼气末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华创伤杂志2003,19(8)

7.丁平.朱慕云.卞京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连续监测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临床荟萃

2004,19(22)

8.胡云仙.陈建鹏.周娟娟.李叶.HU Yun-xian.CHEN Jian-peng.ZHOU Juan-juan.LI Y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

9.李燕.代志刚.张示杰.LI Yan.DAI Zhigang.ZHANG Shijie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相互的关系[期刊论文]-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

10.陈宇清.赵冰清.周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

引证文献(3条)

1.梅超明.莫家全.唐波.陈海莲.谢荣章休克患者术中动脉血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08(24)

2.徐应国脉搏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与血压的相关性[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34)

3.张文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现状[期刊论文]-临床护理杂志 2009(1)

引用本文格式:吴斌.卢中秋.李景荣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危重病监护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急救医学 2004(2)

(完整版)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题库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 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士资格认证: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是对急诊和危重正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的认证制度,即要求注册护士在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 二、选择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C)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心电监护仪 D.除颤仪 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E.1974年 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学科(D) A.20 B.21 C.22 D.23 E.24 5.1983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D) A.急诊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灾害医学 D.危重症医学 E.急求医学

6.在我国,急症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B)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7.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D)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8.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B) A.上海中山医院 B.北京协和医院 C.广州珠江医院 D.北京304医院 E.四川华西医院 9.美国的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C)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E.终身 10.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E)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E.2006年 三、简答题 1.简述在急危重症护理学起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主要经历了急救护理的建立,危重症护理的建立以及急危重症狐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相对应的标志性事件有: (1)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前线的英国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下降到2%。随着战场救护的成功实施,急救护理得以建立。 (2)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伤员救护过程中,南丁格尔还首次阐述了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术后病人恢复病房的优点。从此,192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术后病房。1927年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在芝加哥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建立了休克病房,以救护在战争中受伤或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战士。这些都标志这危重症护理的雏形建立了。(3)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被用于救治脊髓灰质炎病人,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建立。伺候,各大医院开始建立类似的监护单元。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危急重症护理学逐步建立和成熟。

急救护理重症监护第四章

教案首页 课题重症监护 授课日期专业班级 授课类型理论学时数 2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2版《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1、掌握ICU设置、收治程序与对象、监护内容 2、掌握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3、熟悉ICU感染控制、治疗原则 4、了解ICU的管理 教学重点ICU设置、收治程序与对象、监护内容、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教学难点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 课前提问1、ICU室温和湿度正确的是A 室温20~22℃,湿度50%~60% B室温18~20℃,湿度40%~50% C室温25~30℃,湿度70%~80% D室温28~32℃,湿度80%~90% E室温15~20℃,湿度 25%~60%2、ICU空气细菌菌落控制在 A <200cfu/㎡B< 300cfu/㎡ C >100cfu/㎡D>200cfu/㎡E >250cfu/㎡3、CVP (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 A 5~12cmH2O B 4~5cmH2O C12~15cmH2O D 15~20cmH2O E 20~30cmH2O4、动脉血氧饱 和度正常为 A 90%~100% B 90%~95% C 96%~100% D 80%~90%E 80%~100% 教学后记

第四章重症监护 第一节监护病房的设置与管理 何谓ICU?Intensive care unit l 加强护理单位 l 危重症监测病房 l 重症监测治疗中心 l 重症监护中心 l 加强医疗单位 l 加强医疗科 ICU的含义 l、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护理单元。 l ICU是一个“三集中”的特殊的护理单元。 l 一是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急性可逆性危重患者; l 二是集中了众多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及生命支持装置; l 三是集中了具有最新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医护人员。 ICU的由来? l 雏形见于二十世纪50 年代 l 随着新型监测和治疗仪器的开发和使用,危重病抢救效率大为提高 l 逐渐形成ICU 这样一种治疗和管理模式 l 麻醉后恢复室

急诊重症监护室

急诊重症监护室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 一、基地建设历程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于2007年4月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 西医结合急诊基地建设单位,着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研究。在国家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医院各级部门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壮大,诊疗手段不断丰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抢救急危重症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医教研并进的全国重点专科。 “此处加入照片:大合照2-4张” 二、研究团队 专科已形成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力理雄厚,中西医结合特色突出,人才层次合理的先进医疗技术团队。目前专科设立“外感热病”、“脓毒症与MODS”、“猝死与心肺脑复苏”三个亚专科主攻方向。拥 有广东省“千百十”2人、朝阳人才2人、拨尖人才2人、全国青年名中医1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人、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2人、青年名中医XX名。 照片“疑难病例讨论”、“名老中医查房” 三支亚专科团队照片 三、收治病种与先进诊疗技术 熟练掌握以下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技术(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术(含可视化)、气管切开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纤支镜诊疗技术、心肺复苏术、心包穿刺术、

PICCO管穿刺术、中心静脉穿刺术、血透管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鼻空肠管徒手留置术,其中边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和治疗、可视喉镜气管插管、CRRT和基于脉搏血氧技术监测的心肺复苏及质量反馈控制等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地位。 具有先进的重症监护手段:PICCO监测系统、BIS监测系统、CO2监测系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多功能中心监护系统等。 在抢救“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呼吸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术后、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急性中毒、肺栓塞、胸痛、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癫痫持续状态、手术后监护治疗及复合性多发伤抢救监护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等急危重症中效果显著。 照片:“血透机”“心肺复苏仪”“纤支镜”“PICCO管及监测版面”、“可视喉视”、“呼吸机”、心电监测版面、“除颤仪” 四、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电针、普通针刺、中药灌肠术、离子导入术、电脑中频、中药贴敷疗法、中药热奄包、、、、、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昏迷患者开窍醒神、重症胰腺炎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腑醒神、AECOPD患者促进痰液排出 五、协作医院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病人有专人护理,护士了解病情,做到知道:床号、姓名、年龄、诊断、饮 食、治疗、存在护理问题、心理、主要化验指标。 2、新入院或新转入的病人要做入室评估。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心率高于120次分或 低于60次分或较前有明显变化时;突发心律不齐,频发早搏;血压低于90/60mmHg或高于160/90或较前有明显变化时;病人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紫绀、鼻翼煽动,自己无法解释无法处理时;呼吸低于10次分或高于40次分时;SpO2低于90%或下降5%排除仪器故障、接触不良时;体温高于39度或短时间上升2度时。 4、保证监护仪正常工作,电极片、指套接触良好,各种波形、数据清晰显示。各监 护线路整齐。 5、如病人使用冰帽,应每1小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耳部保护情况,每班检查 所垫毛巾是否潮湿,枕部是否受压。 6、气管插管病人,注意检查气囊压力每班1次,记录插管深度每班一次。 7、气管切开病人,注意检查气囊压力每班1次,检查固定带每班1次。对于气管切 开初期,随时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在窦道形成(5-7天)之前严防管路脱出,并于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8、使用呼吸机病人,每小时检查管路一次,及时添加湿化罐内蒸馏水,及时倾倒积 水瓶内的积水,保证气管插管末端或气管切开口处于管道最高处,防止冷凝水逆流入气道内引起窒息或肺炎。 9、带有胃管、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留置针患者,按相应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0、躁动病人做好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镇静剂持续泵入。 11、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到“三短”:指(趾)甲短、胡子短、头发短;“六洁”:口 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的清洁整齐。做到病人全身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等渍迹。 12、皮肤护理:患者病情允许者,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为病人擦洗全身;每两小时 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一次;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者,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必要时袖带内垫两层纱布,防止患者上臂皮肤损伤。压疮高危患者及时填写评估表,并与家属沟通。皮肤完整性破坏者,及时填写压疮报告,并给予处理措施。 13、为患者翻身时,至少2名护士分立于患者两侧。首先整理管道,保证所有管道 足够长1名护士负责头肩、呼吸机管路,另一名负责协助病人翻身、看监护仪。 翻身结束后,整理所有管道,使病人处于舒适体位,监护线、输液管、尿管夹子等不得被压于身下。 14、积极促进患者排痰:定时翻身拍背后,应为病人吸痰;雾化结束后应为协助病 人翻身拍背,鼓励咳痰或为病人吸痰。 15、吸痰用盐水、气管内滴药每24小时更换一次。 16、做好护理记录,及时准确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护理记录字迹清楚,描写确切, 记录及时。病情相对平稳者,每1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尿量。 17、正确执行医嘱,除抢救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医嘱后,及时在医嘱单上 签字。

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ICU)建设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三级医院以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必须设立危重病医学科,危重病医学科属于临床二级学科,必须是独立的医疗单元。ICU病房作为本学科的临床基地,必须配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的医护人员,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危重病人。 二、床位设置 ICU的总床位数量,占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个ICU医疗单元以6-12张病床为宜。 三、人员配备 ICU医师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但危重病医学专科医师必须占60%以上。ICU专科护士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1以上。 四、病房建设标准 (一)ICU应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二)ICU每床的用房面积为12~16M2;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

积为18~25 M2。 (三)ICU的基本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护士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用房,包括实验室、示教室、家属接待室、营养准备室等。 (四)ICU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配备负压病房1-2间。 (五)ICU要有合理的医疗流向,包括人流、物流,以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六)ICU病房的功能设计必须考虑可改造性。 (七)ICU病房建筑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重症监护病房(完整版)

1世界ICU的发展简史 ICU始于对呼吸衰竭的集中治疗和护理。1952年夏,丹麦哥本哈根脊灰流行,造成延髓性呼吸麻痹,多死于呼吸衰竭。病人被集中,通过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肺部人工通气,使死亡率显著下降。治疗效果的改善,使有关医生认识到加强监护和治疗的重要性。50年代初,英国建立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 。美国1961年麻省总医院RICU一年就治疗400例病人。50年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为现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 2ICU的分类 综合性ICU (general ICU)、专科ICU: SICU外科ICU(surgical ICU); CCU,冠心病 ICU(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 RCU,呼吸系统疾病ICU(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unit);ECU,急诊ICU(emergency care unit) ;PICU,儿科ICU(pediatric ICU) ;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P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S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SICU);危重肾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UICU) ;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ICU)。 3ICU的设置及仪器设备 500张床以下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综合性ICU:ICU床位占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达5-10%;一个ICU8-12张床;每张床占地不小于20平米,以25平米为宜;床位间隔大于1.5cm。床头留60cm 空隙,病床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每张床的天花板上设有天轨,其上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吊液装置及围帐。温度24±1.5℃,相对湿度50%-60%。 4中心ICU病房 4.1ICU设备 监测设备: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仪、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监护仪器按系统或器官功能参数分门排列,左列显示功能参数,右列为治疗参数。治疗设备: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净化仪、麻醉机、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装置、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 5ICU人员结构及护士要求 5.1ICU主任;ICU主治医师1-2名;ICU住院医师2-4名;ICU医生与病人之比为1-2:1;ICU护士长1-2名;ICU护士与床位为3-4:1,ICU护士与病人为2-3:l。 5.2ICU护士要求:具有多学科医疗护理及急救基础知识、掌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掌握各种监护仪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及图像分析。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助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映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 (1)开放气道: ①将床放平,如果时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与仰卧位。 ②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③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2)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3)胸外按压: 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力量垂直压下。 ③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④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⑤按压频率:100次/分 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⑦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劲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劲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三)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频率及深度,尽可能部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 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 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二、经鼻/口腔吸痰法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流程及操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测量生命体征,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必要时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

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流程:

2、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中南大学危重病监护学-在线作业三答案

急重病监护学_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共14题,共56分) 1. 重症中暑常用的降温药物是()。(4 分) A. xx B. xx C. 阿司匹林 D. 氯丙嗪 E. 异丙嗪 ★ 标准 答案: D 2. 眼部不慎溅入强碱后,不能采取下列哪种措施?()(4 分) A. 大量清水冲洗 B. 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C. 冲洗后予可的松眼药水滴眼 D. 5%稀盐酸冲洗眼部 E. 以上均不可 ★ 标准 答案: D 3. 多发伤伤员出现下列情况,应首先抢救()。(4 分)

A. 开放性气胸 B休克 C. 四肢开放性骨折 D. 昏迷 E. 肠膨出 ★ 标准 答案: A 4?某男,被汽车撞伤30分钟后入院,神志清醒,血压140/90mmHg,诊断骨盆骨折、左股骨骨折,据此可断定他属于()。( 4 分) A. 多处伤 B. 联合伤 C. 复合伤 D. 多发伤 E. 以上都不是 ★ 标准 答案: C 5.在心电监测下发生室颤时,应该注意()。(4 分) A. 2 分钟内除颤 B. 4 分钟内除颤 C. 5分钟内除颤

D. 7 分钟内除颤 E. 8分钟内除颤 ★ 标准 答案: A 6?用呼吸机时,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至() C (4分) A. 31~32 B. 32~33 C. 34~36 D. 36~37 E. 37~38 ★ 标准 答案: C 7. 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最好行()。(4分) A. 经口明视插管术 B. 经鼻明视插管术 C. 环甲膜切开 D. 气管切开置管术 E. 人工呼吸 ★ 标准 答案:

D 8. 抢救热射病病人时,病室温度以多少为宜? ()(4分) A. 5~10C B. 10~15C C. 15~20C D. 20~25C E. 25~30C ★ 标准 答案: D 9. 休克的适宜体位为()。(4 分) A. xx B. 头和下肢均抬高300 C. 端坐位 D. 头部与下肢各抬高400 E. 头低足高 ★ 标准 答案: B 10. 院内评分的特点不包括()。(4 分) A. 以解剖指标为主

(完整word版)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各子系统及功能

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各子系统及功能 (一)医院信息系统(HIS) 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挂号系统是用于医院门急诊挂号处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包括预约挂号、窗口挂号、处理号表、统计和门诊病历处理等基本功能。门急诊挂号系统是直接为门急诊病人服务的,建立病人标识码、减少病人排队时间、提高挂号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是其主要目标。系统基本功能包括门急诊医生排班、病人挂号、预约挂号、分诊功能、查询和统计功能等。 体检管理系统。体检管理系统是用于个人体检或单位集体体检登记、结果录入、总检报告以及体检结算等业务的计算机程序,它同时提供各种查询统计功能,辅助体检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体检登记、结算管理、退费管理、体检结果录入、总检报告、职业禁忌及疑似职业病人报告、抽血管理、档案管理、体检套餐管理、查询统计等。 分诊管理系统。医院分诊排队叫号系统主要是用于门诊各个科室的导诊台,方便导诊护士进行分诊工作。主要包括分诊处理、分诊对外显示模块等。 门急诊收费系统。门急诊收费系统是用于处理医院门急诊划价和收费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包括门急诊划价、收费、退费、打印报销凭证、结账、统计等功能。医院门诊划价、收费系统是直接为门急诊病人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病人排队时间,提高划价、收费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工作强度,优化执行财务监督制度的流程。系统基本功能包括收费功

能、作废、退费功能、门急诊收费报销凭证打印、结算功能、统计查询功能等。 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是用于医院住院患者登记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包括入院登记、床位管理、住院预交金管理、住院病历管理等功能。方便患者办理住院手续,严格住院预交金管理制度,支持医保、新农合患者就医,促进医院合理使用床位,提高床位周转率是该系统的主要任务。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入院登记、病案号管理、资料变动、预交金管理、出院管理、床位管理、出转查询、空床查询机统计报表。 住院收费管理系统。住院收费管理系统是用于住院病人费用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包括住院病人结算、费用录入、打印收费细目和发票、住院预交金管理、欠款管理等功能。住院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能够及时准确地为患者和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费用信息,及时准确地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支持医院经济核算、提供信息共享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住院费用管理、病人费用查询、作废、退费功能、日结账、旬、月、季、年结账、住院财务分析、住院收费科室工作量统计、月科室工作量统计、年科室工作量统计、查询统计功能、打印输出功能、查询统计、打印日结账汇总表、打印日结账明细表、打印月、旬结账报表、打印科室核算月统计报表。 药品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是用于协助整个医院完成对药品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其主要任务是对药库、制剂、门诊药房、住院药房、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病情重、复杂、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而出现生命危险,护士应全面、仔细、慎密地观察病情,认真执行专科护理常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护理措施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护士长将危重病人作为重点管理内容,监督检查和指导护理措施的实施,并每日进行效果评价。护理部督促检查危重病人护理质量。 三、专业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认真评估病人病情与护理需要,熟悉危重病人病情、主要治疗,制定护理计划,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四、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工作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措施到位,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及时正确完成各种治疗,严格执行口头、书面、床旁交接班,保证抢救药品器材备齐、功能完好。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根据病情和医嘱做好病情观察,包括神志、精神状态、、面色、瞳孔、生命体征、皮肤、引流、症状及体征等,出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至少15分钟内应重新测量、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处理记录。 2、每日至少测量4次体温,连续测量3天,根据病情变化,随时测

量。 3、观察病人尿量,病情危重的一级护理病人记录出入量,各班按时小结和24小时总结,不足24小时按实际时间记录。 4、按需做好抢救准备,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应急备用状态。 六、保持呼吸道通畅 1、神志清楚的病人,鼓励其咳痰,定时翻身叩背,促使痰液引流。痰液不易排出时,可遵医嘱行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防止缺氧窒息。 2、昏迷病人常因咳嗽、吞咽反射减退或消失,应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吸入性肺炎。 七、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1、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2、口腔护理:指导或帮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使病人舒适,保持口腔卫生,增进食欲。 3、眼睛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应注意保护,应定时眼药水及涂金霉素眼膏,可用湿纱布覆盖双眼,以防眼球干燥及角膜溃疡。 4、根据病情酌情采取适当的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肢体处于功能位。 5、评估危重病人压疮危险因素,高危压疮病人及时填报“压疮防治申请表”,认真落实“压疮预防管理制度”及预防护理措施,做好告

危重病人的监护

23危重病人的监护 一、概述 1、利用先进精密的医疗设备,对危重病人进行持续多方面的监测,根据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挽救生命,治愈疾病的目的。 2、有效地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二、内容 1、常规监护 2、分级监护 3、系统监护(其中的循环系统监护) 三、危重病人常规监护 (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作好24小时动态变化记录。 1)体温一、二级监护q2h,三级监护q4h测量 2)血压一、二级监护≤q2h,有条件者行有创血压监测 体温监测 1、正常体温 正常人体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异,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37.8℃。昼夜间可有轻微波动,清晨稍低,起床后逐渐升高,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 2、临床测量方法 (1)中心温度:临床常有直肠温度、食管温度、鼻咽温度、耳膜温度。 (2)体表温度 1)口腔和腋下温度:腋下温度一般比口腔温度低0.3~0.5℃;因口腔温度在临床应用上有诸多不便,被腋下温度代替。

2)平均皮肤温度即: 平均皮肤温度=0.3(胸壁温度+上臂温度)+0.2(大腿温度+小腿温度) 3、温差的临床意义(中心温度与平均皮肤温度的差值)正常情况下温差应小于2℃。 连续监测是了解外周循环灌注的指标。 1)温差增大:休克,是病情恶化的指标之一 2)温差减小:提示病情好转,外周循环改善 临床常用中心温度测量方法 无创伤性动脉血压测定 根据袖套充气方式的不同,分为: 手动测压法:搏动显示法听诊法触诊法 自动测压法:自动间断测压法自动连续测压法 手动测压法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1)袖套:出现误差的最常见原因。袖套宽度应覆盖上臂长度2/3,婴儿只宜使用2 .5cm的袖套。 (2)放气速度:放气过快测量值偏低,尤其在心率偏慢时。以 3mmHg/s或每次心跳放气2mmHg放气速度可提高测压的准确性。 (3)校对:血压计定期校对,误差不可3mmHg 。 自动化无创测压法(NIBP) 自动间断测压法:优点:(1) 无创伤性,重复性好;(易于掌握)(2) 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各年龄的人;(3) 自动化的血压监测,能够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省力;(4) 能够自动检出袖套的大小,确定充气量;(5) 血压超出设定的上下限时能自动报警。 (二)严格无菌操作

重症监护病房与危重症监护医学

重症监护病房与危重症监护医学 【引言】现代重症监护病房 ( intensivecareunit,icu) 是医院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单位。自40 年代开始建立手术后恢复病房,特别是62 年建立的冠心病危重病房,在抢救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导致危重症监护(criticalcare) 的概念应用于有急性生命威胁的各种疾病和综合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中。高科技医疗仪器设备的发展亦为医学科研和临床诊治技术的飞跃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根据医学现代化的要求和医院发展的规律,医院必须建立起icu ,集中危重患者,并采用高尖技术和医疗仪器设备进行监护和诊断,治疗。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icu 系统的建立和发展】19 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手术后病人恢复病房。为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提供住所,这不但被称为护理学和医院管理上的革命,而且,也被传统观念认为是icu 的起源。随着发展,医院规模逐步扩大,病房的功能也增加。1923 年dandy 在hopkins 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病房,不但促进医学专业化的发展,而且是较为危重的病人得到集中管理。二次大战前,dandy 和cushing 建立起第一个24 小时管理的术后恢复病房,1950 年前后由麻醉科医师向外科专业作了推广。20-50 年脊髓灰质炎流行席卷世界,导致了延髓疾患呼吸衰竭通气支持的需要。美国洛杉矶医院用50 多台“ 铁肺” (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的病人。同期为了救治大量呼吸肌麻痹的病人,高级麻醉师ibsen 在丹麦哥本哈根医院里组织其包括医疗等多个专业的专家队伍,在高水平的实验室配合下建立起一个共 有105 张病床的抢救单位,给病人进行手动式通气。这个多学科的和先进的医疗单位就是现代完善的icu 的最早尝试。几年后,frank 和john 在美国又建立起一个 新型的心脏外科监护病房,病房里设置了计算机监护系统,系统工程师成为了监护队伍的一部分,护士队伍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对icu 内应用的特殊技术有专门的经验,并在icu 内各岗位担任具体工作。这导制护理学分支重症监护护理学的产生。58 年美国巴的摩尔医院麻醉科医师safar 也建立了一个专业性的监护单位,并正式命名危重症监护病房。至92 年,仅美国已大约有7434 个这样的治疗单位。随着icu 发展,根据医院各临床专科危重患者的需要,至今icu 常见的分类有呼吸监护病房(ricu) ,冠心病监护病房(cicu) ,外科监护病房(sicu) 和内科监护病房(micu) 。在少于200 张病床的小型医院中,一般只有中心性的icu 。现在,美国有专门执照的危重症监护医生,其中2/3 是内科医生,其余是麻醉科,儿科,和外科医生。内科医生中,约90% 是肺科医生,但没有经过多专业的训练或在其他的专门的icu 内培训,因而90 年美国危重症监护学会建议资格委员会要求参加工作的医生必须有个月外科icu 轮训。 【危重症监护学(criticalcaremedicine) 和icu 】限度地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生命的质量而采取及时的高质量的和大医学监护模式。 80 年代就有学者估计在美国每年200 万死亡者中大约有危重政监护的定义是最大 量医学监护的一种1/3 是在“ 他的真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 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 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 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 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 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 受压、堵塞、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 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 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 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 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

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 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 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 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一、监护病房的建筑设计要求 1.监护病房的选址 (1)选择监护病房的原则是要方便抢救,如病房内的监护病房由于50% 以上是收治手术后恢复病人,故宜靠近手术室和麻醉科;急诊科的监护病房则应贴近急诊科抢救室,以便病人直接转入。 (2)方便抢救的中心问题是要做到“接近”,例如心脏外科的ICU 要求七个“接近”: ①接近手术室,便于很快进行抢救性心包填塞减压; ②接近心导管和心血管检查造影室,以保证在心导管检查时,一旦发生意外可以便于抢救,例如作经皮腔 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可能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梗塞或穿破等并发症时,可迅速作紧急手术; ③接近心脏外科,便于心脏外科医师呼唤; ④接近血库; ⑤接近心内科,便于会诊和转送病人; ⑥接近中心监护病室; ⑦接近化验室。 若无法实现上述七个“接近”时,应尽量争取靠近电梯。 2.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监 护病房的整体布局主要是两种形式: (1)圆形结构,以护理站为中心,周围一圈均为监护病间,每间30 平方米左右,每间可收治 2 位病人; ( 2 )扇形结构,也以护理站为中心,其对面呈扇形排列的监护病间,病间大小不等, 除收治1人或2人的以外,可有收治6?8人的统仓式,床与床之间隔以屏布。其他辅助设 施(包括医师值班室、护士长室、储藏室、餐具室、清洁间、污物间、小化验室、病人、家属接待室等)的布局,有的设计在监护病房外,有的则在监护病房内,但总的要求是便于抢救和减少污染。 3.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对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病房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 (1)对地面和墙体的要求,适用液体清洁消毒; ( 2)对房顶的要求,安装可拆卸天花板,并装有天轨,以自由移动输液吊钩和围帐 (屏布); ( 3)对照明光源的要求,要有一定强度的可移动的照明装置,夜间照明灯的光线亮度应可以调节; (4)对通风采光要求,要求通风良好,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故应有空调设

急诊科三基考试题库 第六章危重病监测

第六章危重病监测 (总分57,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2. Swan-Ganz管监测 3. 格拉斯哥计分方法(Glasgow) 4. 肾小球滤过率(GFR) 5. 去大脑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1. 中心静脉压的波形呈现a、c、v三个正向波和x、y两个负向波。a波代表:() A. 为心房收缩所致 B. 为心室收缩开始时三尖瓣突向心房所致 C. 为心房舒张,是三尖瓣未开时血汇集于右心房和腔静脉所致 D. 为三尖瓣开放所致 2. 中心静脉压的波形呈现a、c、v三个正向波和x、y两个负向波。c波代表:() A. 为心房收缩所致 B. 为心室收缩开始时三尖瓣突向心房所致 C. 为心房舒张,是三尖瓣未开时血汇集于右心房和腔静脉所致 D. 为三尖瓣开放所致 3. 中心静脉压的波形呈现a、c、v三个正向波和x、y两个负向波。x波代表:() A. 为心房收缩所致 B. 为心室收缩开始时三尖瓣突向心房所致 C. 为心房舒张,是三尖瓣未开时血汇集于右心房和腔静脉所致 D. 为三尖瓣开放所致 4. 无尿为24小时尿量低于:() A. 400 ml B. 300 ml C. 200 ml D. 100 ml 5. 少尿为24小时尿量低于:() A. 800 ml B. 500 ml C. 400 ml D. 200 ml 6. 正常人尿液比重通常在:() A. 1.015~1.025 B. 1.025~1.035 C. 1.035~1.045 D. 1.045~1.055 7. 肾前性氮质血症时肾衰竭指数(RFI)是:() A. 0.5~1 B. <1 C. =1 D. >1 8. 肾性肾衰竭时肾衰竭指数(RFI)是:() A. 1~1.5 B. <1 C. 1.5~2 D. >2 9. 去皮质状态是:() A. 表示大脑脚以上内囊或皮质的损害 B. 表示中脑受损 C. 自中脑至间脑的上行激活系统的部分性破坏 D. 表示额叶受损 10. 去大脑状态是:() A. 表示大脑脚以上内囊或皮质的损害 B. 表示中脑受损 C. 自中脑至间脑的上行激活系统的部分性破坏 D. 表示额叶受损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2017年1月15日 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护士不仅要注重技术性的护理、专科护理,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它是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废用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全面、仔细、缜密的观察病情,判断疾病的转归。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治疗经过、护理措施,以供医护人员进一步诊疗、护理时作参考。 1、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 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对其各系统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可以动态了解患者整体状态、疾病危险度以及各系统脏器的损害程度,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和抢救处理极为重要。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内容较多,最基本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肾功能的监测等。 1.1 中枢神经系统监测:包括意识水平、电生理、影像学的检测、颅内压测定和脑死亡的判定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水平监测。 1.2 循环系统监测:包括心率、心律、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功能和血流动力功能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心排出量及心脏指数等。 1.3 呼吸系统检测:呼吸运动、频率、节律、呼吸音、潮气量;痰液的性质、量、痰培养结果;血气分析;胸片等。 1.4 肾功能监测:包括尿量、血、尿钠浓度;血、尿的尿素氮,血、尿肌酐,血肌酐清除率的测定。 1.5 生命体征的监测:是简便易行、反应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也是代谢率的指标。 2、加强临床基础护理 2.1 进行晨晚间护理必要时进行床上擦浴。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做好口腔护理。对眼睑不能闭合患者注意眼睛护理,涂敷眼药膏或用盐水纱布覆盖患者双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