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台阶与坡道构造ppt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5
室外附属工程之踏步室外入口踏步(台阶)台阶即室外入口踏步。
常用台阶采用有水泥砂浆、水磨石、砖等材料铺设而成。
还有采用毛石、条石、整体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架空、预制混凝土板搁置、条石搁置等台阶。
其构造做法见图18-99、图18-100、图18-101、图18-102、图18-103以及图18-104、图18-105、图18-106。
图18-99 水磨石台阶构造做法示意图图18-100 砖台阶构造做法示意图图18-101 毛石台阶构造图图18-102 条石台阶构造图图18-103 整体混凝土台阶构造图图18-104 钢筋混凝土架空台阶构造图图18-105 预制混凝土板搁置台阶构造图图18-106 条石搁置台阶构造图水泥砂浆台阶及水磨石台阶施工时,应按台阶的坡度将基土夯成斜面,以上的灰土也夯成斜面,然后立模板,现浇混凝土做成踏步,各踏步上的面层按照相应楼梯踏步面层进行施工。
砖砌台阶施工时,基土夯成斜面,灰土则夯成踏步形。
然后在灰土层上砌砖,每个踏步先砌一层平砖,再砌一层侧砖。
台阶阳角处则平砌一砖见方。
砖间缝隙要挤满砂浆。
清水砖台阶则应用1:1.5水泥砂浆勾缝。
室内楼层踏步(踏步)室内楼层踏步,常用踏步面层采用水泥砂浆、水磨石(整体水磨石或预制水磨石板块)材料铺设而成。
亦有采用大理石、花岗石和砖(缸砖、陶瓷地砖、水泥花砖)等板块材料铺设而成。
1.组成材料所用的材料同本章“18-4 整体面层铺设”和“18-5 板块面层铺设”中同类面层中的组成材料。
2.施工要点(1)楼梯踏步的高度,应以楼梯间结构层的标高结合楼梯上、下级踏步与平台、走道连接处面层的做法进行划分,以使铺设后每级踏步的高度与上一级踏步和下一级踏步的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
(2)楼梯踏步面施工前,应在楼梯一侧墙面上画出各个踏步做面层后的高宽尺寸及形状,或按每个梯段的上、下两头踏步口画一斜线作为分步标准,见图18-107。
图18-107 画斜线作为分步标准示意图(3)楼梯踏步面层的施工与相应的面层基本相同,每个踏步宜先抹立面(踢面)后再抹平面(踏面)。
室外台阶和坡道建筑物出人口处的台阶是联系室内外地坪的交通联系部件,主要包括踏步和平台两个部分。
台阶路步级数根据室内外地坪高差决定。
台阶踏步一般比室内楼梯踏步坡度缓,每级踏步高度为100-150mm,宽度常取300-350mm、在台阶与建筑大门之间,需设一级缓冲平台,平台宽度一般不小于门扇的宽度,尤其是当采用弹簧门时,平台宽度应不小于门宽度加500mm,以増加安全性。
平台表面应向外倾斜1%-4%的坡度、以利于排除雨水,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宜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宜按坡道设置。
室外台阶要考虑防水、防冻、防滑,可用天然石材、混凝土、砖等,面层材料应根据建筑设计来决定。
混凝土台阶由面层、混凝士结构层和垫层组成。
面层可选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水磨石等材料,也可用缸砖、石材贴面。
步数较少的台阶,其垫层做法与地面垫层做法类似。
一般采用素土夯实后按台阶形状尺寸做C15混凝土垫层或砖石垫层。
标准较高的或地基土质较差的还可在垫层下加铺一层碎砖或碎石层。
对于步数较多或地基土质差的台阶,可根据情况架空成钢筋混凝土台阶,以避免过多填土或产生不均匀沉降。
严寒地区的台阶还需考虑地基土冻胀因素,可用含水率低的砂石垫层换土至冰冻线以下。
在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建筑物的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0mm×1500mm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
室内外的高差处理除用台阶连接外,还应采用坡道连接,坡道的形式主要有一字型坡道、L形坡道、U字形坡道、一字型多段式坡道。
建筑物出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当坡度为1/12时,每段坡道的高度不应大于750mm,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大于9000mm。
当长度超过时需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最小深度不小于1500mm,在坡道的起转弯时起点和终点处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0mm的轮椅缓冲区。
坡道两侧宜在900mm高度处和650m高度处设上下层扶手,扶手应安装牢固,能承受身体重量,扶手的形状要易于抓握。
第六章竖向交通设施6.3 台阶与坡道
6.3 台阶与坡道
6.3.1 台阶
联系室内外地坪楼
层不同标高
阶梯形踏步
6.3.1 台阶
宽度不宜小于0.3m高度不宜大于0.15m不宜小于0.1m
防滑
不宜少于2级
超过0.7m临空面防护
6.3.1 台阶
①缓冲平台
②踏步
①单面或两面踏步式
挡墙花池垂带石
②三面踏步式
6.3.1 台阶
☐缓冲平台找1%~4%的排水坡
☐耐久性、耐磨性和抗冻性好的材料
☐基础
垫层
☐防止沉降不均
连成整体一起沉降设缝分开
6.3.1 台阶 架空台阶
6.3.2 坡道
☐联系室内外地坪楼层不同标高斜坡
☐车辆通行
☐和台阶结合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6.3.2 坡道
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
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0m宜设休息平台
防滑
总高度超过0.7m防护
轮椅使用的坡道《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的坡道《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
6.3.2 坡道
防滑锯齿形防滑条坚固耐久抗冻性
小结:。
室外台阶、踏步和坡道3.6.1 步行道路有高差处、入口与室外地面有高差处应设坡道。
室外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每上升0.75m或长度超过9m时应设平台,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并应设连续扶手。
3.6.2 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
台阶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并宜在两侧设置连续的扶手;台阶宽度在3m以上时,应在中间加设扶手。
在台阶转换处应设明显标志。
3.6.3 独立设置的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0m;坡道和台阶并用时,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
坡道的起止点应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
3.6.4 坡道两侧至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宜安装连续的扶手。
坡道两侧应设护栏或护墙。
3.6.5 扶手高度应为0.90m,设置双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度宜为0.65m。
坡道起止点的扶手端部宜水平延伸0.30m以上。
3.6.6 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采用防滑、平整的铺装材料,不应出现积水。
3.6.7 坡道设置排水沟时,水沟盖不应妨碍通行轮椅和使用拐杖。
4.4 楼梯、坡道和电梯4.4.1 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4.4.2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
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坡度不宜大于1/12。
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