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阑尾炎术后先兆流产的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0例临床分析637800四川南充市蓬安县红十字医院【sup】1【/sup】625000雅安市人民医院【sup】2【/sup】关键词阑尾炎妊娠诊疗手术原则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67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0例,年龄22~40(平均26.5)岁,其中早期妊娠4例,中期妊娠21例,晚期妊娠5例。
所有患者均有右侧腹痛和压痛,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16例(53%),右中下腹痛12例(40%),全腹痛2例(7%);局限性麦氏点压痛6例(20%),右中下腹压痛者22例(73%),全腹压痛3例(10%),腹肌紧张8例(27%),恶心呕吐24例(80%),发热18例(60%);血常规:白细胞>10×10【sup】9【/sup】/l 者26例(87%),均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慢性阑尾炎史5例。
方法:本组30例中,手术治疗28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行单纯阑尾切除术25例;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冲洗2例;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冲洗+置管引流1例,此例为保守治疗失败;4例早期妊娠术后给予黄体酮保胎,其余病例术后常规给予硫酸镁或舒喘灵保胎治疗。
保守治疗2例,此2例为早期妊娠。
结果本组采用手术治疗2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1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3例。
28例手术者中,有2例孕34~36周后生产,早产儿经积极治疗均存活,其余26例均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均健康。
2例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均妊娠至足月并分娩健康胎儿。
本组病例无孕产妇死亡。
讨论妊娠期阑尾炎特点:①妊娠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常与阑尾炎的症状相似;②随妊娠子宫增大,阑尾位置改变,阑尾相对位置较深,位于子宫后,故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局限性麦氏点压痛及肌紧张症状不典型,腹膜刺激征不明显。
③增大的子宫将网膜推向上腹部,阑尾炎症不易被大网膜包裹,使炎症局限而易发展成腹膜炎。
妊娠合并阑尾炎【概述】阑尾炎的急性发作起因于粘膜下滤泡增长、粪石、异物及肿瘤等引起的阑尾腔排空受阻。
阑尾在扩张与发炎的同时可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
当局部炎症向周围腹膜扩散,腹部疼痛逐渐转变为持久性,且局限于阑尾区。
妊娠期间并发的阑尾炎因怀孕子宫的逐渐扩大,盲肠及阑尾的位置也随之上移,晚期妊娠病人的腹痛部位可出现在右上腹部(图1)。
阑尾炎的发生率并不因妊娠的出现而增高,但妊娠期间阑尾炎的穿孔率明显增高,除了妊娠期血循环内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增高因素外,主要是诊断及治疗上的延误所致。
妊娠期间阑尾穿孔及弥散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比非妊娠期高出1.5~3.3倍。
妊娠期间阑尾炎合并症的出现使母、婴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图1妊娠期间阑尾位置的改变【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妊娠早期与非妊娠期的阑尾炎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
腹痛是阑尾炎的主要症状。
妊娠中、晚期大部分阑尾已移位至髂嵴以上,但阑尾位置的上移并不影响内脏疼痛的部位,仍位于脐周及剑突下。
然而阑尾一旦出现化脓或穿孔,疼痛的部位主要出现在与阑尾粘连或紧贴腹膜处,后者随妊娠的发展而逐渐上移。
妊娠期间合并阑尾炎患者常不厌食,但恶心、呕吐的出现常与阑尾腔的扩张与腹膜受刺激有关。
妊娠初期出现恶心呕吐不全部是妊娠反应所致,要想到有发生阑尾炎的可能。
妊娠期间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为50%~65%,诊断困难的原因是阑尾位置的变更及腹壁的松弛。
鉴别阑尾炎与子宫疼痛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腹部触诊,病人取左侧卧位,以期获得阑尾的最大触痛区。
中、晚期妊娠因阑尾上移后压痛出现至髂嵴以上,但由于腹壁变薄及松弛,不易测出肌紧张和反跳痛。
双合诊检查时可发现子宫颈右侧有压痛。
三合诊检查盆腔右侧有触痛性肿块,但至妊娠晚期因阑尾上移上述检查常为阴性。
鉴别诊断因阑尾靠近右侧输尿管及膀胱,阑尾出现炎症时可伴发尿频或脓尿,但需与急性肾盂肾炎相鉴别。
此外,还需与卵巢囊肿蒂扭转及韧带综合征相区别。
【治疗概述】手术治疗妊娠不是阑尾炎手术的禁忌证,手术不一定引起早产。
妊娠期阑尾炎术后先兆流产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先兆流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此类患者临床正确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方法对照组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抑郁、心理焦虑、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阑尾炎;术后先兆流产;护理
本文将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对我院前来就诊的34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先兆流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此类患者临床正确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共收治了34例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患者,孕妇年龄在23~42岁,平均年龄(28.53±
2.36)岁,初次生产者23例,二次生产
者11例,再次生产的孕产妇中有5例为疤痕子宫;孕周为7 w~34±2 w,平均孕周为23+4 w。
单纯性阑尾炎共5例,化脓性阑尾炎共26例,坏疽性阑尾炎共3例。
34例患者在入院3~72 h内均接受阑尾炎切除手术,术后均出现先兆流产显效。
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7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例数、教育背景、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胎动与胎心变化、给药护理、手术切口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效果评价[1] ①抑郁自评量表,即SDS。
②焦虑自评量表,即SAS;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使患者对本次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护理内容等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给予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心理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对比分析,见表1。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抑郁、心理焦虑、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情况是患者处于妊娠期最常见的
外科合并症之一,且此类合并症可发生于患者妊娠各个时期。
患者经临床手术治疗后易出现先兆流产情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若未进行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护理措施:患者手术完成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常规禁食1~2 h,常规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在孕早期的产妇可进行常规性肌肉注射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孕中期的患者需进行硫酸镁静脉滴入进行止宫缩治疗,注射剂量为浓度为25%的硫酸镁溶于浓度为5%的葡萄糖内。
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时更换患者手术切口敷料,保持手术切口敷料干燥清洁,若伤口出现感染、渗血、渗液等情况,应及时给予处理措施。
观察患者腹腔引流管情况,若患者引流管不畅通,或引流液颜色、性质等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查原因。
术后24 h后鼓励患者下床运
动,从而促进患者肠道蠕动,防止发生肠粘连现象,并可对患者体内血液循环进行促进,加速手术切口尽快愈合。
术后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高营养为原则,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增强患者体质。
可适当进食纤维素,预防患者便秘对手术伤口造成压力。
患者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从而保持患者身心愉悦,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对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呼唤纠纷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红,段玉东.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外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8):113-114.
[2]刘红梅,姜南,车晓杰.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29(2):145.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