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doc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doc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doc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doc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5年制定的欧盟柴油标准中硫含量应低于()。

A 500X 10 6

B 350X 10 6

C 150X 10 6

D 50X10'6

2.我国计划实现资源和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的吋间是()。

A 2050 年

B 2040 年

C 2030 年

D 2020 年

3.当治理环境使用物理法吋,其主要优点是()。

A不引入新污染B速度快C彻底D适用广

4.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理论,AU值越小,E-因子()。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

5.除石油、煤炭、天然气外,人类使用最多的能源是()。

A核能B太阳能C风能D生物质能源

6.采用生物法处理污水主要是去除污水屮的()。

A氯化物B重金属C有机物D无机盐

7.生物酶作催化剂与传统催化剂相比,其主要缺点是()0

A反应条件温和B易失活C选择性低D效率低

8.一般酸雨是指以雨雪形式的大气降水的pH值小于()。

A 3.6

B 4.6

C 5.6

D 6.6

9.从绿色化学角度看,传统溶剂的主要缺点是()。

A价格高B有毒害C溶解性差D与产物难分离

10.在我国,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又被称作()。

A无废少废工艺B源消减工艺C绿色工艺D生态工艺

11?在需要治理的污水中,污染物按其性质和种类一般可分为()o

A六大类B五大类C四大类D三大类

12.传统化工生产,选择催化剂原则是考虑催化剂影响()。

A产物的选择性B反应物的转化率C反应的活性D反应的毒性

13.到目前为止,不被经常利用作为能源原料的生物质资源是()。

? ?

A淀粉B蛋白质(3)纤维素(4)木质素

14.导致目前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的气体主要有()。

A七种B六种C五种D四种

15.污水的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屮的()o

A氯化物B重金属C无机物D有机物

16.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子经济理论中参数AU值越大,则副产物()o

A越少B越多C不变D不确定

17.超临界分离技术中技术最成熟、使用最多的溶剂是()。

A甲烷B乙醇C水D二氧化碳

18.油品的生物脱硫法较加氢脱硫法的优势是()。

A可提高十六烷值B费用低C无二次污染D可副产单质硫

19.目前化工市场主要用來替代酚醛树脂的材料是()。

A腺醛树脂B酮醛树脂C醇醛树脂D乙二醛树脂

20.对于化工生产來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是()。

A清洁生产B科技进步C经济增长D环境保护

21.目前被称为最有可能成为绿色能源的是()。

A石油B核能C生物质D煤

22.原子经济性可用來估算不同化工生产工艺路线的()。

A原子利用率B原子量大小C原子的多少D原子的经济成本

23.绿色化工的清洁生产过程要求不再使用()。

A废弃物B有毒材料C不可再生资源D生物质资源

24.多氯代三环芳香化合物的主要危害是()。

A自然沉积性B稳定性C溶解性D强致癌、致畸性

25.以下属于绿色化工原料的是()。

A硫酸甲酯B碳酸甲酯C光气D氢鼠酸

26.末端处理是指必要的污染物处理环节的()。

A零排放B减塑排放C循环使用D生物降解

27.温室效应的最大的危害是造成()。

A紫外线辐射增强B气候变化C粉尘增加D有每物质凝聚

28.“绿色”溶剂相对于传统溶剂的主要优点是()。

A廉价易得B生产过程环保C无毒害D易挥发

29.采用化学法治理环境的主要优点是()。

A成本低B适用范围广0不引入新污染D速度快,彻底

30.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

A科技进步B绿色化学C坏保政策D人的思想觉悟

31.形成酸雨的组要物质是人为排出的()。

A CO2 和CHi

B SO2 和Nd

C CO 和CO2

D HC1 和SOs

32.环境治理过程中,首先采取的战略是(

)o

A源消减、零排放B重效益、减污染C先维持、后处理D先处罚、后治理

33.参数E-因子可用来衡量化工过程的()。

A利润B用料量C排弃量D效率

34.现今使用的物理法处理废弃物的优点是()。

A速度快B彻底C适用广D不引入新污染

35.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产生和处理废物以及不再使用()。

A不可再生资源B生物质资源C有毒有害物D废弃物

36.温室效应主要会造成()。

A水源污染B雾霾增多C地震频发D气候变化

37.生物资源所指的生物大分子不包括()0

? ? ?

A蛋白质B纤维素C淀粉D几丁质

38.化学反应过程中,参数AU值越小则副产物()。

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确定

39.绿色化工中使用的超声波装置在化学反应中可能产生的负作用是()o

A难操作B选择性差C减慢反应速率D收率低

40.绿色环保技术在美国又被称为()0

A深绿技术B淡绿技术C深蓝技术D淡蓝技术

41.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废弃物的缺点是()。

A引入新污染B设备费高C速度慢且不彻底D劳动强度大

42.清洁生产过程包括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毒性以及不再使用()。

? ?

A废弃物B有毒材料C不可再生资源D生物质资源

43.城市垃圾治理要真正做到的目标除了减量化和无害化外还有()。

A化害为利、变废为宝、B彻底零排化C垃圾完全粉碎化D垃圾全部焚烧化44.臭氧空洞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大量紫外线辐射B臭氧屮毒C氧气稀薄D空气中物质易被氧化成有毒物45.E—因子为每产出lKg产物所产生副产物的()。

A摩尔数B亳升数C克数D千克数

46.欧洲现行的汽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

A 30X 10 6

B 50X 10 6

C 80X 10 6

D 100X10-6

47.绿色催化剂选择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催化剂的()。

A毒性B选择性C活性D耐久性

A减慢反应速率B收率低49.目前的四大基础能源为(*石油、煤、天然气和太阳能C操作困难D选择性差

)o

B石油、煤、核能和风能

C石油、煤、天然气和生物质能源D石油、煤、太阳能和风能50.未来最大的生物资源是利用植物屮的()0

A蛋白质B淀粉C几丁质D纤维素

51.我国化工行业比较通行的“无废少废工艺”又被称作()。

A绿色工艺B清洁生产工艺C源消减工艺D生态工艺52.在原子经济理论中,AU值表示()。

A排放因子B产品收率C原料转化率D原子利用率

53.使用化学法处理废弃物的主要优点是()。

A成本低B适用范围广C不引入新污染D速度快,彻底54.21世纪各国都追求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趋于()。

A缓慢增长B快速增长C零增长

55.绿色涂料是指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A再生料B金属离子C有机物

56.目前应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

A超临界水B超临界二氧化碳

D负增长

)。

D水

)。

C超临界乙醇D超临界甲烷

48.化工反应过程使用超声波设备有可能的负作用是()。

57.目前人类使用的三大能源是()o

A石油,煤炭,天然气B石油,煤炭,生物质能

C石油,煤炭,核能D石油,太阳能,核能

58.酸雨主要是因为人为排出的()。

A CO2和H2S

B SO2和NO*

C CHi和S02

D CL和S03

59.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生物法主要是脱除污水中的()0 A重金屈B无机盐C有机物D氯化物

60.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是(A研究新反应体系B研究污染源

)c

0研究环境承受能力D研究人类承受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治理废气过程中,处理含NO、的废气一般采用()o

A催化氧化法B催化还原法C吸收法D吸附法E微生物法

2. 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特点有( )o

A 对人体刺激小

B 易生物降解

C 用再生资源作原料

D 亲油性能强

E 亲水性强

3. 最新分离技术中,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超临界流体有( )。

A 二氧化碳

B 水

C 甲烷

D 乙烯

E 乙醇

4. 绿色化工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清洁能源

B 清洁生产过程

C 清洁产品

D 清洁设备

E 清洁排放

5. 化学水处理剂的种类主要包括( A 防冻剂 B 缓蚀剂 C 阻垢剂 D 絮凝剂

6. 废气治理中,处理含硫化物的废气一般釆用(

A 钠碱法

B 钙碱法

C 氨法

D 催化氧化法

&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排出超量的

A 回收物可再利用

B 脱硫效率高

C 烟气温度低

D 设备简单

E 操作容易

)o

E 杀菌灭藻剂

)。

E 活性炭吸附法

7.目前普遍认可的可替代汽车燃料油的有(

A 氢气

B 天然气

C 石油气 D

含氧化合物 )o E 燃料电池

A S02

B C02

C NOx

D CHi

E IIC1

9. 目前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主要包括( A 预处理B 填埋 C 焚烧热回收

D 热解

)o

微牛:物分解

10?目前使用的传统溶剂的主要特点有( )o

A 有毒害

B 溶解性差

C 价格高

11.以下属于非耗竭性资源的有( D 易挥发

E 与产物难分离

)0

A 太阳能

B 风能

C 水

D 空气

E 植物

12. 生物酶催化较传统催化剂的优点是( A 高效率 B 条件温和

C 高选择性

D 自动调节活性

E 易变性

13?湿法脱硫用于烟气脱硫法的主要优点有( )o

14?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同时达到的冃标有( )o

A 经济增长

B 环境平衡

C 社会进步

D 政权稳定

E 军队发展

15?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的优点有( A 无毒 B 惰性

C 便宜易得

D 溶解能力强

16. 按作用原理将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 E 扩散能力强

)o A 物理法 B 化学法 C 物理-化学法 D 自然法 E 生物法

17.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

A侵占污染土壤B影响坏境卫生C影响经济增长D污染水源E污染大气

18.以下哪些属于目前应用于强化绿色化工的技术()。

A超声波B微波C膜分离D反应精饰耦合E反胶束技术

19.以下哪些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A化石燃料B矿物C动物D微生物E 土地

20.目前应用的绿色催化剂主要有()。

A生物酶B固体酸C贵金属D仿生催化剂E绘类品格氧化催化剂21.以绿色化学的原则判断,有害的化工原料的是()。

A光气B碳酸二甲酯C乙醇D氢氧酸E双氧水

22.生物化学反应中,酶催化的特点是()。

A条件温和B自动调节活性C高效率D高选择性E酶易变性失活

23.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好发展与()。

A经济的关系B人口的关系C资源的关系D环境的关系E社会的关系

24.有害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大气污染主要有()。

A台风频繁B酸雨C沙尘暴D臭氧层耗损E温室效应

25.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

A物理法B化学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处理法E放射处理法

26.作为绿色精细化学品,水处理剂主要有()。

A缓蚀阻垢剂B生物合成多功能剂C杀菌灭藻剂D防冻剂E絮凝剂

27.相对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是()。

A用再生资源作原料B对人体刺激小C易生物降解D亲油性能强E亲水性强

2&干法脱硫的主要优点有()o

A无废水排放B脱硫效率高C无废酸排放D设备简单E操作容易

29.处理废气中的S02 —般采用()o

A氨法B钠碱法C钙碱法D活性炭吸附法E催化氧化物法

30.当酶作为一般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时,其主要缺点是()o

A反应条件温和B易失活C选择性低D效率低E价格昂贵

三、填空题

1.有限资源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E-因子在原子经济中可用來衡量化工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把专门处理环境污染的技术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 o

4.科技进步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科技手段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 o

6.按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废气可分为气态污染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_ o

7.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基础能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绿色涂料是指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处理废塑料的主要途径有回收利用和推广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超临界CO?作为溶剂主要可用作抽提剂、反应介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1.在处理必要污染物时采用零排放的方式又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_ O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绿色润滑剂是指其中的化学成分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3.无限资源又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4.依据环境无害化治理原则,应首先采取的的战略包括?源消减和_________________

15.所谓生物质就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厌氧发酵和堆肥化是利用生物法来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 o

1&科学研究表明,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声波设备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主要负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0.人类对臭氧层破坏造成的最大危害是加剧了 ___________________ o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世纪各国都追求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2.未來最有前景的生物资源是利用植物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o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垃圾治理的目标主要有减量化、资源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4.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种类的数量是 ______________ o

25?在原子经济理论中,原子利用率的简称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o

26?清洁生产包括清洁能源、清洁产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最根本措施是使发展与环境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根据原子经济理论,E因子越大,表示产品的种类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目前人类最广泛用于生产能源产品的生物质资源是 ________________ o

30.厌氧生物处理法可将有机物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 o

32.欧盟现在执行的柴油硫含量标准是硫含量低于 _______________ o

33.处理污水常用的两大类生物法是好氧生物处理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理想的生物质资源可以实现CO?对大气环境的_____________ o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随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6.依照形态划分,废气的种类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京都协议书》规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需要平均消减______________ o

3&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指反应物全部转化为。

39.绿色化工的末端处理与传统末端处理的区别主要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

40.回收利用废弃催化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 ?

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我国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化学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3.原子经济性可用来估算不同工艺路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最根本措施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持同步与协调。

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可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6.目前使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垃圾焚烧发电成为近年处理城市固体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的热点。

4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氯代三环芳香化合物大部分具有的危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9.除尘是从废气中将颗粒分离出来并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50.环境可降解塑料可分为光降解型、生物破坏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污染

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废气分为颗粒污染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2.欧盟现行的车用柴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 o

53.依照原子经济理论,化工行业产品越精细复杂E-因子越_______________ o

54.目前发挥能源作用排第四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耗竭性资源又称°

56.“白色污染” 一一废塑料解决的主要途径有回收利用和推广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溶剂相对于传统溶剂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5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稈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59.科技进步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有作为抽提剂、反应介质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

2.清洁生产

3.环境污染

4 ?再生胶

5.厌氧生物处理法

6.大气污染

7.工业生态学

&堆肥化

9.绿色化学

10.活性污泥

11.酸雨

12.绿色化工

13.生物可降解塑料

14.绿色环保

15.无废工艺的循环利用

16.自然资源

17.绿色化工集成

18.绿色环保

19.可持续发展

20.绿色化学

21.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

22.可再生资源

23.可降解塑料

24.污水生物净化法

25.清洁生产

26.环境污染

27.末端处理

2&废塑料的热裂解

29.好氧生物处理法

30.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五、简答题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主耍内容。

2.简述绿色化工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环境治理中源消减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

4.简述用生物质资源作为化工原料的优点。

5.简述湿法脱硫的化工单元操作原理和优缺点。

6.简述回收利用废弃塑料的技术步骤。

7.简述由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燃油所具备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依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简述理想化工过程的内容。

9.根据净化原理和处理流程,简述烟气脱硫回收利用方法的分类。

10.简述绿色化工无废工艺中循环利用的作用和包含的内容。

11.简述处理废弃塑料中再生技术的分类。

12.简述超临界萃取分离新技术中选择二氧化碳作溶剂的优点。

13.简述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的区别。

14.简述有害气体排放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15.简述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含义及其特点。

16.简述在目前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

17.简述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或供热的优点。

1&简述废催化剂的产生及回收原因。

19.简述原子利用率与E—因子的关系。

2().简述21世纪实现资源与能源消耗速度“零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简述以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不会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22?简述废塑料热裂解的含义和应用范围。

23.简述绿色化学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24.简述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内容。

25.简述绿色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及包含的内容。

26.简述化学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

27.简述清洁产品的范畴。

2&简述废物转化利用的途径。

29.简述废弃催化剂的由来。

30.简述《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31.简述生物化学工程将生物质资源作为研究重点的原因。

32.简述绿色化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33.简述清洁生产所谋求的目标。

34.简述烟气脱硫方法屮湿法脱硫及其优缺点。

35.简述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的种类。

36.简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质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措施。

六、综合题

1?试述绿色化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试述化工生产中传统末端处理与清洁生产过程中末端处理的区别。

3.试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工的必要性。

4.试述绿色化工屮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5.试述冃前我国为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所需发展的技术方向。

6.试述绿色化学的内涵、核心科学问题以及与坏境治理的区别。

7.试述“固体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原因。

8.试述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9.试述为何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业。

10.试述绿色化学的总原则。

11.试述我国对绿色环保的态度。

12.试述绿色化学与环境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I.(D)o 2. (B)o 3. (A)o 4. (B)。5. (D)。6. (C)。7. (B)。8. (C)。9. (B)。b

II.(A)o 12. (C)o 13. (B)o 14. (B)o 15. (D)。16. (A)。17.(C)。18. (B)。1' 20.(A)o 21. (C)o 22. (A)o23. (B)。24. (D)。25. (B)。26.(A)。27. (B)。2 29.(D)o 30. (A)o 31. (B)o32. (A)。33. (C)。34. (D)。35.(C)。36. (D) 3 38.(A)o39. (C)o 40. (A)。41. C ;42. B;43. A; 44. A;45. D; 46. B;48? A; 49. C; 50. D51. B; 52. D; 53. D; 54. C; 55. C; 56. B; 57. A; 58. B;

60. A

二、多项选择题

I(BCD)o 2 (AB)o 3 (BE)。4 (ABC)。5 (BCDE)。

6 (ABCDE)o

7 (ABCDE)o

8 (AC)。

9 (BCDE)。10 (AD)。

II(ABD)o 12 (ABC)o 13 (ABDE)。14 (ABC)。15 (ABCDE)o

16 (ABCE)o 17 (ABDE)o 18 (ABCDE)o 19 (AB)。20 (ABE)。

21AD; 22ABCDE; 23BCD; 24BDE; 25ABCD

26ABCE; 27ABC; 28AC; 29ABCDE; 30BE

三、填空题

1.非耗竭性资源。

2.排弃量。

3.深绿色技术。

4.基础和关键°

5.新反应体系。

6.颗粒污染。

7.石油、煤炭、天然气。

&有机溶剂。

9.可降解犁料。

10.稀释剂。

]1.末端处理。

12.被生物降解。

13.耗竭性资源。?(A)。.(A)o .(C)o .(A)o 47. B;

14.零排放。

15.生物有机体的总称。

16.本质。

17.固体废弃物。

1&生物酶。

19.减慢反应速率。

20.紫外线辐射。

21.零增长。

22?纤维素。

23.无害化。

24.六种。

25.AU。

26.清洁生产过程。

27.同步与协调°

2&精细复杂。

29.淀粉。

30.甲烷和一-氧化碳。

31.6月5日。

32.50X 10'。

33.厌氧生物处理法。

34.零排放°

35.增加。

36.气态污染物。

37.5.2% o

3&目的产物。

39.预防处理。

40.贵金属。

41.2040 年;

42.途径和方法;

43.原子利用率;

44.发展与环境;

45.社会经济资源;

46.超临界CO?;

47.资源化及无害化;

4&强烈的致癌致畸;

49.捕集冋收的过程;

50.完全生物可降解型

51.气态污染物;

52.50X 10°;

53.大;

54.生物质能;

55.有限资源;

56 ?可降解塑料;

57.无毒无害;

5&清洁产品;

59.基础和关键;

60.稀释剂

四、名词解释

1.答:大气屮有许多组分,能够强烈吸收从地而返回外空间的长波辐射,使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造成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答: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収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至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答: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4.答:由废硫化橡胶或废橡胶制品经破碎、除杂质,然后经物理和化学处理消除弹性,重新获得类似橡胶的刚性、粘性和可硫化性的一种橡胶代材料。

5.答: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将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消除,并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产物,使废物得到净化的方法。

6.答: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一直破坏生态系统中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7.答:在环境治理屮,污染物源头的源消减技术又称工业生态学。

8.答:堆肥化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9.答:是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対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和产物、副产物的产生,力求使化学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10.答:是往混有菌种、营养料的污水屮连续打入空气一段时间以后生成的一种貌似污泥的褐

色絮凝体。其实它是由多种好氧细菌为主要成员的微生物群体,并被其胶质分泌物所包覆而成的粘性“菌胶团”,它是具有生物化学活性的“污泥”。

11.答: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是一种大气污染的表现形式。

12.答:是指化工生产中利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助剂、副产品。

13.答:是指可以在细菌、酶和微生物的侵入、吸收及破坏下产生分子链的断裂而降解的塑料。

14.答:是指在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需求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无污染、清洁生产和后续产品资源化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其工艺要求。

15.答:将未反应的、未转化的物料重新返回到原料流程屮,或使生产第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并以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废物再生产第三种产品,如此循环和回收利用, 最后只剩下极少量(甚至为零)的废弃物进入坏境。

16.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屮摄収并用于人类生产和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

17.涵盖了从分子一聚集体一界面一单元过程一多元过程一工场一工业园的全过程。

18.是指在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需求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无污染、清洁生产和后续产品资源化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其工艺要求。

19.鼓励经济增长,但要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 与资源承受能力相协调;要以改善生活质量为冃的,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是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対生态环境有毒冇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和产物、副产物的产生,力求使化学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21.

是原料分子屮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成产物,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21.主要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可以逐渐地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

22.是在普通塑料中加入填充物质,增加其再自然环境屮的降解能力的一种塑料。

23.微生物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并将其转化成稳定无机物的能力,被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这就是污水生物净化法。

24.是从生态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至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26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

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7在推行化工生产清洁工艺所进行的全过程控制屮,还应包4S必要的污染物处理环节的零排放,被称为末端处理。

28使大分子的塑料聚合物在高温下发生分子链断裂,生成分子量较小的混合绘,经蒸僧后分离成石油类产品。

29利用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各种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的方法。

30是指化工生产屮利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助剂、副产品。

五、简答题

1.答:可持续发展在体现公平性、持续性与共同性原则的条件下,鼓励经济增长,但要注意经济增反的质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要以保护白然为基础,与资源承受能力相协调;要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答:原料的绿色化,选择无毒、无害原料,以及替代性和可再生性原料的利用;化学反应绿色化,目标是实现“原子经济反应”;反应介质绿色化,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溶剂和助剂;产品的绿色化,生产对坏境友好的化工产品。

3.答:(1)工业生产采用清洁工艺,根本不存在污染排放问题,这是最理想的环境治理方案;;

(2)处理废弃物的绿色工艺,即对生产、消费化工产品过程中的废弃污染物处理完全化,不伴生新的污染,杜绝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转移。

4.答:不但原料丰富以及可再生,而且生产过程无毒无害,其产品有可能也是对环境友好的。因此以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资源作为化工原料材料是我们生物化学工程研允的重点。

5.答:该法采用吸收剂洗涤含SO?的烟气,通过吸收去除其中的SO2o湿法脱硫所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脱硫效率较高,且获得的副产品可以利用。但脱硫后烟气温度较低,于烟囱排烟扩散不利。

6.答:第一步是分类收集,为其后的利用提供方便。第二步是废塑料的破碎和分选。第三步是资源化再生利用。

7.答:优点是环境友好。生物质来源于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但不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即其碳循环是闭循环链,理论上可实现二氧化碳对大气的“零排放”。

8.答:是指用最简单、安全的、坏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廉价、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

9.答:(1)用各种液体或固体物料优先吸收或吸附废气中的SO?;(2)废气中的SO?在气流中氧化为SO3,再冷凝为硫酸;(3)将废气中的SO?在气流屮还原为硫,再将硫冷凝。

化学试卷一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l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共有( ) A .3种 B .5种 C .17种 D .18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代表能层序数)( ) A .L 电子层不包含d 能级 B .s 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为一个圆,而p 电子是走“∞”形 C .当n=2时,该能层不一定有四个原子轨道 D .当n=3时,该能层有3s 、3p 、3d 、3f 四个原子轨道 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s 能级的能量总小于 p 能级的能量 B .2s 的电子云半径比 1s 电子云半径大,说明 2s 的电子比 1s 的多 C .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 .nf 能级中最多可容纳 14 个电子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晶体中肯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B .原子晶体的熔点肯定高于其他晶体 C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定较低 D .原子晶体中除去极性共价键外不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化学键 5.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 A .碘的升华和干冰气化 B .二氧化硅和干冰熔化 C .苯和硝酸钾熔化 D .食盐和冰熔化 6.下列各晶体中,含有的化学健类型相同且晶体类型也相同的一组是( ) A .SiO 2和SO 2 B .SiO 2和NaCl C .NaCl 和HCl D .CCl 4和CH 4 7.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226221s 2s 2p 3s 3p ①; 226231s 2s 2p 3s 3p ②; 2231s 2s 2p ③; 2241s 2s 2p .④ A .电负性:>>>④③②① 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8.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和分子构型都相同的是( ) A .CO 2与SO 2 B .NH 3与BF 3 C .CH 4与NH 4+ D .C 2H 2与C 2H 4 9.前四周期元素X 、Y 、Z 、W 、T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Z 、W 位于同一周期,X 的最简单氢化

绿色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期末考 学院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10×1分=10分) 1、在臭氧变成气体的反应过程中,氟利昂中的氯原子是() A 、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原子利用率最不经济的反应类型是() A、重排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除反应 3、以环己烯为原料,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得到己二酸(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 进行)。下列氧化剂中可称为绿色化试剂的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重铬酸钾 D、硝酸 4、下列关于农业革命、绿色食品等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两个级别 B、提高粮食产量和加强粮食保障,是能够与保护生态同时进行的 C、农业专家对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评价是功过参半 D、绿色食品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它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质量认证 5、下列关于瓦尔堡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瓦尔堡醛的分子式是C 15H 22 O 3 ,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1mol瓦尔堡醛可以与2molH 2 加成二饱和 C、瓦尔堡醛是农药,对人体有害 D、瓦尔堡醛可以被还原,也可以作为还原剂 6、下列关于绿色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大城市积极建设路轨交通 B、大城市积极鼓励个人汽车消费

9、下列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中绿色合成的是() A、使用绿色原料 B、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 C、使用绿色催化剂 D、使用酶催化聚合 10、下列关于隐患性高分子材料用于后处理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部回收利用 B、全部填埋 C、全部堆肥 D、全部焚烧 三、是非题(20×1分=20分) 1、天然物质对人体总是有益的 2、天然物中没有任何化学物质 3、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 4、化学是一门试图了解物质性质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 5、溶剂涂料在中的溶剂用量大大减少,甚至趋零化,也可以实现绿色涂料的开发 6、我国海洋涂料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7、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和节省资源等优点 8、“控制,而非灭绝”是绿色农药的根本目标 9、农药绿色化,是绿色化学的内容体现之一 10、绿色纺织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原材料的绿色化(即绿色纤维),二是绿色的纺织生产过程,尤其是使用绿色的纺织染整技术。因此,绿色纺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11、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的绿色环保大豆纤维,已投入工业化生产,是世界首创 12、蜘蛛丝是目前比强、比模最高的可降解纤维 13、绿色交通不是一种新的交通方式,而是一种新的理念 14、绿色交通的根本目的是节省能源和材料,促成车、城、环境融为一体的协调发展 15、交通绿色化,是绿色生活的内容体现之一 16、中国的环境标志工作始于1993年 17、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自愿性认证 18、反渗透膜是苦咸水淡化最经济的方法

普通化学试卷1及答案

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反应2MnO4-(aq) + 10Cl-(aq) + 16H+(aq) = 2Mn2+(aq) + 5Cl2 +8H2O(l)的标准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级反应。 3. 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dm3),Fe3+(0.01mol/dm3)||Fe2+(1mol/dm3),Fe3+(1mol/dm3)|Pt(+),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0.1mol.Kg-1C6H12O6 B. 1mol.Kg-1C6H12O6 C. 0.1mol.Kg-1NaCl D. 1mol.Kg-1NaCl E. 0.1mol.Kg-1CaCl2 F. 0.1mol.Kg-1HAc 5.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 -、HCN、H2O、CH4、H2PO4- 、 Ac-、NH4+、OH -、HCO3- 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0cm30.1mol.dm-3氨水与4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40cm30.1mol.dm-3氨水与2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已知K a(NH4+)=5.65×10-10 8. 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dm-3的CaCl2中,在0.01 mol·dm-3的NaCl中以及在 0.05 mol.dm-3的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 H m? (298.15K)= -394 kJ· mol-1和反应 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 H m?(298.15K) = -396 kJ·mol-1,则金刚石的Δf H m?

绿色化学的考试题目的答案

本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对绿色化学试题作了简单的作答,仅供参考,多有不足, 还请谅解和指出!谢谢合作! 1、环境因子仅仅体现了废物与目标产物的相对比例,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其 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程度还与相应废物的性质以及废物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 有关。 2、分子机器是指在生命过程中,最需要高度的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以酶作为催化剂的。这些酶催化的反应通常都是高度专一、高选择性和原子经济的。因此,这种酶催化剂被称为分子机器,其大小以纳米计。 3、在生产商用亲电性物质时,不把产品直接做成亲电性的成品,而采用一些掩 蔽剂把亲电基团掩蔽起来,使用时再用适当的试剂去掉掩蔽剂,使需要的亲电物质现场生成,这种方法称为掩蔽法。这样,就减少了该产品在生产、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危险性。 4、化工过程强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包括发展新设备和 新技术,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与现行设备和技术相比,使反应体积变得更 小,过程变得更清洁, 能量的利用更为有效的任何化学工程的进 步都可认为是化工过程强化。化工过程强化可以通过设备改进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方法的改进_____________ 来实现。 5、在水溶液及土壤环境中,有机物的降解机理主要是生物降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也是现代污水处理厂水处理的理论基础。因此,通过分子设计不仅可增大化学品的安全性,同时也可增大产生的污物的可处理性_____________ 。 6大部分对水生生物有毒的化学品都是通过麻醉作用而使水生生物中毒的。特征致命化学品均有其特殊机理,其分子通常能与细胞大分子反应,从而产生除麻醉作用模式以外的其他毒性,称为特征的毒效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绿色化学致力于研究经济技术上可行的、以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对人类无害 的化学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研究经济技术上可行的、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对人类无害的化学过程的设计和应用。 8、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勺反应有两大特征: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 限度地节约了资源;2X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因达到了零废物排放),因而最大限 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或者说从源头上消除了由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的污染。 9、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主要是指:1)考虑原料本身的危险 性; 2)使用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全球环境问题包括一、全球气候变暖;二、核冬天的威胁;三、臭氧层破坏;四、光化学烟雾和大气污染;五、酸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生物多样性锐减; 七、森林的破坏;八、荒漠化。 1、在进行分子修饰时,主要考虑如下几点:ABC _____________ A、即减少吸收,利用致毒机理消除毒性; B、利用构效关系消除毒性;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1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反应2MnO4-(aq) + 10Cl-(aq) + 16H+(aq) = 2Mn2+(aq) + 5Cl2 +8H2O(l)的标准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就是_____________级反应。 3、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dm3),Fe3+(0、01mol/dm3)||Fe2+(1mol/dm3),Fe3+(1mol/dm3)|Pt(+),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0.1mol、Kg-1C6H12O6B、1mol、Kg-1C6H12O6 C、0、1mol、Kg-1NaCl D、1mol、Kg-1NaCl E、0、1mol、Kg-1CaCl2 F、0、1mol、Kg-1HAc 5、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 -、HCN、H2O、CH4、H2PO4- 、 Ac-、NH4+、OH -、HCO3- 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0cm30、1mol、dm-3氨水与4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40cm30、1mol、dm-3氨水与2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已知K a(NH4+)=5、65×10-10 8、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dm-3的CaCl2中,在0、01 mol·dm-3的NaCl中以及在 0、05 mol、dm-3的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与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 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 H m? (298、15K)= -394 kJ· mol-1与反应 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 H m?(298、15K) = -396 kJ·mol-1,则金刚石的Δf H m?(298、15K) = _____ kJ· mol-1。 10.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满足量子数n=4,l=0的电子有2个,n=3,l=2的电子有6个,其元 素名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周期、几族、几区)。

绿色化学

第一章 1、简答:温室效应及其与化学的相关性;核冬天;光化学烟雾及其化学本质;生物多样型? 答:全球气候变暖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的。这些温室气体又是人类在寻找食物、生活用品及供热取暖等满足基本生活要求的过程中,以及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CO2、NO X、CH4、卤代烃等。 核冬天:有限的核战争所产生的烟尘会导致地球冷却的假设,被称为“核冬天”。 光化学烟雾主要就是氮氧化合物与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后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引发的主要元凶:NO2→NO+O;O+C X H Y→C X H Y O;C X H Y O+O2→C X H Y O3; C X H Y O3+C M H N→RCHO+R’COR2;O+O2→O3。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他物质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2、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答: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在主导其他学科;它在开发天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基于化学的产业,利用天然资源制取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塑料、钢铁、水泥等产品和材料,并生产大量的合成纤维和橡胶等以弥补农业、林业的不足;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医药卫生等均离不开化学。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及保持健康等无一项可以离开化学,化学在这些领域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什么?(1页) 答:1、全球气候变暖2、核冬天的威胁3、臭氧层破坏4、光化学烟雾和大气污染5、酸雨6、生物多样性锐减7、深林的破坏8、荒漠化9、水资源危机10、海洋污染日甚。环境问题的起因是人类自己。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质量造成的影响。 第二章 1、简答:绿色化学的目标;化学工业造成的危害;风险试剂;生物质的种类;可再生资源;原子利用率;环境商;环境因子?(课本第2章) 答: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即将污染消除于其产生之前。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绿色化学?(11页)答:1、大力发展绿色化学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发展绿色化学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3、绿色化学及其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异同?(10~11页) 答: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 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全、生态环境有 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 副产物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从根 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传统的环境保护方法是治理污染,或曰污染 的末端处理,也就是研究已有污染物对环境 的污染情况,研究治理这些已经产生了的污 染物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指标的方法。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 即将污染消除于其产生之前。实现这一目标 后就不需要治理污染,因其根本就不产生污 染,是一种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方法,是一 种治本的方法。 4、什么是绿色化学品?怎么设计安全的化 学品?(17页) 5、举例说明原子经济反应是不产生污染的 必要条件?(找不到) 6、试论计算机辅助绿色化学合成路线设计 的必要性和方法?(23页) 7、怎样在反应过程中使化学反应绿色化? (第5节) 8、自选一条目前使用的环氧丙烷合成路线, 用绿色化学原理对其进行评价并设计一条 更佳的新路线?(13页底端14页顶端) 9、简述绿色化学十二原则?(27页) 答:1、不让废物产生而不是让其生成后再 处理;2、最有效地设计化学反应和过程, 最大限度地提高原子经济性;3、尽可能不 使用、不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 物质;4、尽可能有效地设计功效卓著而又 无毒无害的化学品;5、尽可能不使用辅助 物质,如须使用也应是无毒无害的;6、在 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使消耗 最低;7、技术和经济上可行时应以可再生 资源为原料;8、应尽可能避免衍生反应;9、 尽可能使用性能优异的催化剂;10、应设计 功能终结后可降解为无害物质的化学品; 11、应发展实时分析方法,以监控和避免有 害物质的生产;尽可能选用安全的化学物 质,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事故发生。 第三章 1、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一般性原则有哪 些?(36页表3-1) 2、设计安全化学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其 基本原理分别是?(39~57页) 答:方法有:1、毒理学分析及相关分子设 计;2、利用构效关系设计安全的化学品;3、 利用集团贡献法构筑构效关系;4、利用等 电排置换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5、“软” 化学设计;6、用另一类有相同功效而无毒 的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7、消除有毒辅 助物品的使用。 3、化学品的毒理学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如 何根据毒理学分析进行相关分子的设计? 举例说明?(39页) 4、什么是构效关系?如何根据构效关系设 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49页) 答:一类化合物的毒性以及该类化合物中不 同结构(结构差异)引起的毒性差异称为构 效关系。 第四章 1、由碳、硅元素的化学性质,试讨论用硅 取代碳的可行性及硅取代物的优点?(58 页) 2、用辛酸—水分配系数表征有毒化学品毒 性的一般准则是什么?(68页) 3、举例说明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 学品的有效方法?(找不到) 4、从分子量、分子体积角度看,应该怎样 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找不到) 5、常见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的基团有哪些? (62页) 6、从可生物降解、对水声生物的毒性角度 看,怎样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67页 第3节) 第五章 1、举例说明什么是催化剂,它在化学反应 中有何作用?(80页表5-1最后一列) 2、以环戊二烯钛催化烯烃聚合为例,说明 催化剂分子机器的作用?(81页图5-2) 3、为什么说催化剂能全方位地促进绿色化 学的发展?(81页) 4、什么是催化剂设计?怎样进行催化剂设 计?(84页) 答:所谓催化剂设计,就是指人们按照自己 的意图制造目标催化剂的工作,它代表一种 构思,而不一定要画出图纸。也就是对指定 的反应,或者需要制造的某种产品,应该如 何选用一种催化剂的知识逻辑分析。(设计 步骤见图5-5) 5、以萘与丙烯发生烷基化反应为例说明催 化剂结构对反应选择性的巨大影响?(87 页) 6、简述反应原料的重要性及绿色化学对反 应原料的选择原则?(88页) 7、生物质作为反应原料的优缺点?(89页) 答:优点:1、生物质可给出结构多样性的 产品材料2、生物质的结构单元通常比原油 的结构单元复杂3、由生物质衍生所得物质 常常已是氧化产物,无需再通过氧化反应引 入氧4、增大生物质的使用量可增长原油的 使用时间,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一些 必须使用石油做原料的产品的生产提供保 证5、使用生物质可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 浓度的增加,从而减缓温室效应6、化学工 业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可使其本身在原 料上更有保障7、生物质资源比原油有更大 的灵活性。 缺点:1、在经济上还不具备竞争力2、现 在考虑用作化学化工原料的生物质是传统 的食品原料,把食品原料改作化工原料是否 合适3、生物质的生产季节性很强4、生物 质的组成极为复杂,不同种类的物质,其组 成和性质都可能不尽相同,若需要对每一类 生物质有针对性地修建工厂,这将使生物质

绿色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化学是一门试图了解物质性质和物质发生反应的科学。(∨×) 2.化学的历史可追溯到有历史记载以前的时期。() 3.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 4.氦(He)是单原子分子。() 5.地球上没有“与化学物质无关”的物质。() 6.天然物质对人类总是有益的。() 7.天然物中没有任何化学物质。() 8.化学家也在为化学工业之外的许多领域进行工作。() 9.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结构。() 10.“反应停”的教训告诉公众:缺乏对化学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导致严重灾乱。() 11.利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 12.用箭头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不可以用于计算。() 13、CH4是比CO2更危险的温室气体。() 14、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其可能是未来的清洁能源。() 15.N0是有害的。() 16.E因子越大,原子经济性越好。() 17.原子利用率越大,E因子越小。() 18.更为精确地评价一种合成方法相对于环境的好坏,应用EQ衡量。() 19.绿色化学最根本的特征是零排放。() 20.电合成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公害的绿色化学工艺。() 21.无溶剂的固相合成符合绿色化学的潮流。() 22.水为溶剂的合成法,是符合绿色化学的。() 23.Diels-Alder反应是合成六元环类化合物的重要反应,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24.水相下的Diels-Alder反应是绿色化学中反应溶剂(或实验手段)的绿色化。() 25.超临界流体合成法,是符合绿色化学的。() 26. H2O2的乙基葸醌法循环生产,是典型的零排放例子。() 27.在线检测就是保护,是绿色化学的体现之一。() 28.溶剂涂料都不可能是绿色涂料。() 29.溶剂涂料中的溶剂用量大大减少,甚至趋零化,也可以实现绿色涂料的开发。() 30.我国海洋涂料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31.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和节省资源等优点。() 32.无铅汽油的开发,是绿色化学产物绿色化的体现。() 33.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 34.绿色食品就是天然食品,不合任何化学成分或化学元素,因此安全、环保。() 35.农业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带来了高产,第二次绿色革命将带来农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6.严格地说,绿色食品也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 37.农药都是有毒的。() 38.“控制,而非灭绝”是绿色农药的根本目标。() 39.农药绿色化,是绿色化学的内容体现之一。() 40.绿色纺织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原材料的绿色化(即绿色纤维),二是绿色的纺织生产过程,尤其是使用绿色的纺织染整技术。因此,绿色纺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41.彩棉纤维实现了从纤维生产到成衣加工全过程的零污染。() 42.苎麻素以“中国草”著称于世,亚麻纤维以“西方丝绸”、“第二皮肤”的美誉而闻名于世。()43.天然竹纤维是会呼吸的纤维。() 44.粘胶纤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纺织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被誉为“21世纪纤维”、“绿色纤维”、“革命性纤维”。() 45.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的绿色环保大豆纤维,已投入工业化生产,是世界首创。()46.蜘蛛丝是目前比强、比模最高的可降解纤维。() 47.甲壳素纤维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抗菌、保健等功能,是理想的卫生、保健纺织品和医用材料,适于作内衣、医用缝线和医用敷料等。() 48.CFC的代用品HCFCs和HFCs都还只是绿色制冷剂的过渡性替代品。() 49.含磷洗涤剂中无机助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络合钙离子、镁离子等软化洗涤硬水。() 50.4A沸石是理想的无磷助剂产品,其对环境一定没有影响。() 51.取代含磷合成洗涤剂的最终产品可能是传统的肥皂,其可能代表了绿色洗涤的未来。()52.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污染程度最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源。() 53.二甲苯的毒性较苯要小,可广泛代替苯作为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54.氡看不见,嗅不到,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情性气体。() 55.绝对的环保装修材料是没有的,也没有绝对的绿色家居环境。()

化学试卷(1)

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总结升华】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鲜奶制酸奶B.黄豆酿酱油C.糯米酿甜酒D.水果榨果汁【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 【解析】鲜奶制成酸奶、黄豆酿成酱油、糯米酿成甜酒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水果榨成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总结升华】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答案】C 【变式2】(2015?重庆中考)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答案】B【解析】A.花朵掰成花瓣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粮食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果榨成果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冰 砖凿成冰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思路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答案】D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总结升华】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g/c 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 (2)铝的化学性质有。 【思路点拨】此题属于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辨析的一道试题,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 【答案】(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2)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这两个性质均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铝的物理性质。 【总结升华】物理性质是不用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比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而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举一反三: 【变式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浓盐酸易挥发()

绿色化学答案

思考题 第一章3 1、21世纪人类面临的4大问题是什么? 2、人类面临的几大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是什么? 3、绿色化学定义的5个内涵是什么? 4、绿色化学的内涵-5个R是什么? 5、原子经济性是什么? 6、绿色化学的5大任务是什么? 7、绿色化学十二原则-Anastas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4 1、简述化学工业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阶段及内涵。 3、环境友好的化学技术的含义是什么? 4、生物质化工转化的主要内涵。 5、纤维素制乙醇的主要过程和技术难点。 6、简述催化技术的特点。 7、催化技术的进展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第三章5 1、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外部和内部效应原则是什么? 3、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外部效应原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4、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内部效应原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5、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6、化学品的致毒途径和根源。 7、化学品的吸收、分散和代谢。 8、含有那些化学结构的物质毒性较大? 9、等电排置换设计。 第四章 9 1、硅-碳等电排置换法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原理是什么? 2、设计可生物降解的化学品的重要性。 3、生物降解的细菌基础是什么? 4、不易生物降解的化学结构有哪些? 5、水生生物毒性定量构效关系构筑的常用物理性质有哪些? 6、影响水生生物毒性的物理和化学因素有哪些? 7、表面活性剂对水体和水生生物的危害?如何防止?

第六章11 1、绿色化学反应举例。 2、亚氨基二乙酸钠合成的新路线。 3、环氧丙烷生产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4、合成己二酸和邻苯二酚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5、绿色原料举例。 6、超临界CO2中的反应举例。 7、对比异布洛芬的新、旧合成路线,说明其技术创新的关键。 8、更安全的化学品举例,所得到的启示。 第七章17 1、高效均相和多相催化技术有哪几类? 2、生物催化和仿生催化的优点。 3、酶的分类。 4、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5、环境友好的溶剂中的有机反应。 6、固相合成对载体的基本要求。 7、不对称催化合成有哪几种方法?有何优缺点?

绿色化学考题及答案

一:催化剂的主要作用? 具有选择性能缩短或延长到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转化率。 二: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第二,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第三,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第四,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和标签规定。 三:什么是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其致毒途径有哪些? 化学品对生命机体造成的生物化学影响,称为毒性。 致毒途径有三种 (a)接触致毒: 皮肤接触、嘴接触、呼吸系统接触 (b)生物吸收致毒: 生物吸收是指生命系统内对有毒化学品吸收的能力及在生命系统内的分布。(c)物质的固有毒性致毒 四:绿色产品的共性或实质 1、产品本身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包括不会对野生生物、有益昆虫或植物 造成损害; 2、当产品被使用后,应能再循环或易于在环境中降解为无害物质。 五: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过程分别指什么?谈谈绿色化学对我们的影响。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以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的生产过程是指在生产中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采用少废、无废的新工艺和高效设备,改进常规的产品生产工艺;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震动等:采用可靠、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完善生产管理: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使用,对少量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取有效的设施和装置进行处理和处置。 六:离子液体与其他溶剂相比具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之 ①无色、无味、几乎无蒸气压; ②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呈液态的温度范围大; ③无可燃性,无着火点,热容量较大且粘度低; ④离子电导率高,分解电压(也称电化学窗口)一般高达3~5V; ⑤具有很强的Bronsted、Lewis和Franklin酸性以及超酸性质,且酸碱性可进行调节; ⑥能溶解大多数无机物、金属配合物、有机物和高分子材料(聚乙烯、PTFE或玻璃除 外) , 还能溶解一些气体, 如H2 ,CO和O2 等; ⑦弱配位能力; ⑧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容易制备 例如:配位能力的N(CN)2-类新离子液体;2-羟基乙铵甲酸盐,它有极低的熔点(-82℃),室温时有很高的离子电导率(3.3mS·㎝-1)以及高可极化度,热稳定性达到150℃,此离子液体能溶解许多无机盐,一些不溶解的聚合物如聚苯胺和聚砒咯在此离子液体中也有很好的溶解性;含N (CF3SO2) 2-的咪唑类离子液体, 这种离子液体不仅对水稳定,不溶

大学化学试卷1

第 1页 (共8页) 《 大学化学》考试试卷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评阅人 注意:1、所有答题都须写在此试卷纸密封线右边,写在其它纸上一律无效。 2、密封线左边请勿答题,密封线外不得有姓名及相关标记。 得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 CH 3CH 2OH 的沸点比CH 3OCH 3的沸点高得多,是因为前者分子间具有 ________的缘故。 2. 在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中,如果n =3,m =0,m s =+1 2 ,那么角 量子数l 的可能取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就原子轨道的能级而言,在氢原子中E 3s _ _E 3p ,在铁原子中E 3s _ E 3p 。( 填>、= 或 <) 4. 某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5,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是 ;属于第 周期,第 族;其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 5. BF 3分子中B 原子采用 杂化,BF 3分子空间构型为 ,它 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6.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 性和 性。 7. 已知HAc 的电离常数Ka=1.8×10-5mol·dm -3,在浓度为0.1 mol·dm -3的HAc 溶液 中,利用近似公式计算可得H +浓度为 mol·dm -3,溶液的pH 值 是 。 学号: 姓名: 学院: 年级: 专业: ------------------------------------------------- 密 - 封 - 线 ------------------------------------------------------

绿色化学第一章 作业

第一章作业 简述:①温室效应及其与化学的相关性;②核冬天;③光化学烟雾及其化学本质;④酸雨;⑤生物多样性。 ①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地球吸收热量,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760nm~1mm的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地球保持热量,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卤代烃类等。 ②假设核爆炸后烟尘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使地面气温降至-15~-25℃而形成类似冬天的严寒气候。当核爆炸时,直径小于1微米的烟尘微粒形成稳定的气溶胶,对太阳可见光辐射有较强吸收力,而对地面向外的红外光辐射的吸收力较弱,导致高层大气升温,地表温度下降。 ③光化学烟雾主要就是氮氧化合物与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后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由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催化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粉尘类物质等形成。光化学烟雾中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氧化剂,故又称为氧化性光化学烟雾。 ④酸雨是空气中的酸性气体随雨而下形成的。这些酸性气体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发电家庭生活等燃烧化石燃料的过程,主要有SO. NO,等。人类活动排向大气的S02及其氧化产物SO3,在下雨时可能转化为亚硫酸、硫酸或亚硫酸盐、硫酸盐,No,则可能转化为硝酸、硝酸盐,再加上工业上排放的氣化氢等酸性物质构成了酸雨的主要成分。90%以上的酸雨是由人类排放的SO,和NO,生成的。酸雨对环境对生物体的危害是明显的,受酸雨污染后,湖水、河水将呈酸性(其pH 值可降至5.0以下),水生生物将受到很大的威胁,甚至大量死亡。酸雨酒在植物上,植物叶子表皮将直接受到破坏,使植物生长受到妨碍甚至死亡。酸雨落到土壤中,钾、钙、磷等一类破性营养物质将被冲走,导致士壤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严重腐蚀建筑物、车辆、电线和市政设施等,加快设施的老化,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他物质构成的综合体。 它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份。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面前,化学有何作为? 尽管目前医学、医药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类人面临各种不治之症的威胁。例如癌症、艾滋病、埃博拉等,目前仍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迫切需要有新的可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面对衰老,人类仍然是束手无策,迫切需要发明延缓衰老、使人长生的新药。现在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大不少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迫切需要对其加以改进,或研究开发新的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人体对药物有抗性,一些在一定使其对某些疾病有疗效的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在人体产生抗性,不再具有疗效,一次也

化工导论

《化工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4103 课程名称:化工导论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系或教研室: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了解现代化工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的导论性学科基础课。课程系统介绍了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化工的专业技术基础;还对绿色化学与化工在全球的兴起,传统化工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科技化的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化工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介绍。 2.课程任务: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生通过本课程认识到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与作用,了解本专业各领域,并对化工高等本科教育的科学体系有基本了解。 该课程作为本科生必修课强调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对化工专业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事业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化工导论》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教材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选读三部分,其中课堂讲授部分由教师在教学计划学时内进行课堂教学,作为基本要求内容;学生自学部分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作为一般要求内容;学生选读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课外选读,不作要求。 本课程教学计划总学时32学时,课堂讲授32学时。 本课程作为考核课,采用课程结束后每人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篇小论文的考核方式,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工的地位与发展史、无机化工、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环境化工、化工发展前景、化工高等教育改革等。 (一)化工的地位与发展史

绿色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期末考 学院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10×1分=10分) 1、在臭氧变成气体的反应过程中,氟利昂中的氯原子是() A 、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D、催化剂 2、原子利用率最不经济的反应类型是() A、重排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除反应 3、以环己烯为原料,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得到己二酸(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 进行)。下列氧化剂中可称为绿色化试剂的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重铬酸钾 D、硝酸 4、下列关于农业革命、绿色食品等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两个级别 B、提高粮食产量和加强粮食保障,是能够与保护生态同时进行的 C、农业专家对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评价是功过参半 D、绿色食品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它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质量认证 5、下列关于瓦尔堡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瓦尔堡醛的分子式是C15H22O3,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1mol瓦尔堡醛可以与2molH2加成二饱和 C、瓦尔堡醛是农药,对人体有害 D、瓦尔堡醛可以被还原,也可以作为还原剂 6、下列关于绿色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大城市积极建设路轨交通 B、大城市积极鼓励个人汽车消费 C、中等城市合理规划公交路线 D、小城市充分完善自行车到建设 7、()标准是绿色标准

A、ISO 14000 B、ISO 9000 C、ISO 8000 D、ISO 6000 8、《人口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A、马寅初 B、蕾切尔·卡逊 C、马尔萨斯 D、丹尼斯·米都斯 9、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觉醒的、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 召开于()年,它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1968 B、1972 C、1975 D、1978 10、每年的()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环境日” A、6月5日 B、7月7日 C、8月15日 D、9月18日 二、多选题(10×1分=10分) 1、化学物质由()等组成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光子 2、化学反应可能向()的方向进行 A、能量降低 B、熵增大 C、能量增大 D、混乱度减小 3、()是温室气体 A、H2O B、CO2 C、NO X D、CH4 4、全球变暖的结果,导致()等现象的产生 A、海平面上升 B、高山雪线上移 C、厄尔尼诺现象 D、非典型肺炎(SARS) 5、()是形成酸雨的重要污染源 A、SO2 B、NO X C、CH4 D、CO2 6、绿色化学是() A、更高层次的化学 B、可持续发展化学 C、环境友好化学 D、清洁化学 7、绿色化学技术(绿色化学工艺)又称() A、绿色技术 B、环境友好技术 C、洁净技术 D、干净技术 8、原子经济性在数值上用()衡量 A、E因子 B、EQ C、原子利用率 D、产率 9、下列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中绿色合成的是() A、使用绿色原料 B、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 C、使用绿色催化剂 D、使用酶催化聚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