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碎、砾石路面
- 格式:ppt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十章碎、砾石路面2、土—碎(砾)石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内摩阻力和粘结力的大小。
当混合料中含土较少时,按嵌挤原则形成强度;反之,则按级配密实原则形成强度。
土—碎(砾)石混合料三种物理状态:A、不含或含很少细料的混合料,它的强度和稳定性依靠颗粒之间摩阻力获得,这种材料没有粘结力,施工时压实困难;B、含有足够的细料来填充颗粒之间空隙的混合料,它仍然能够通过颗粒接触而获得强度,施工时较第一种情况易压实;C、含有大量细料,而粗颗粒之间的接触很少,集料仅仅第十章碎、砾石路面浮在细料之中,这类混合料施工时易压实,但其密实度较低,强度和稳定性受含水率影响很大。
二、碎、砾石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性质,在设计路面结构时,材料模量值取用较为复杂。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回弹模量计算公式采用(10-1)。
颗粒材料的模量取决于材料的级配、形状、表面构造、密实度和含水率等。
一般密实度越高,模量值越大;棱角多、表面粗糙者有较高模量;当细料含量不多时,含水率影响甚小。
三、碎、砾石材料的形变积累良好级配砾石在保证良好排水条件下,在应力作用次数第十章碎、砾石路面达到10000次时,形变已基本上不发展;当应力较大,超过材料的耐久疲劳应力,达到一定次数后,形变随应力作用次数而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破坏。
级配组成差的粒料,即使应力作用了很多次,仍继续有塑性变形的增长,但欲获得低的塑性变形,级配料中的细料含量必须小于获得最大密实度的细料含量。
第十章碎、砾石路面第二节碎石路面与基层1、碎石路面的强度主要依靠石料的嵌挤作用以及填充结合料的粘结作用。
2、碎石路面分为水结碎石、泥结碎石、级配碎石和干压碎石。
3、碎石路面常用砂、砾石、天然砂石或块石为基层,或直接铺于路基上。
一、水结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是用大小不同的轧制碎石从大到小分层铺筑,经洒水碾压后形成的一种结构层。
其强度由碎石之间的嵌挤作用以及碾压时所产生的石粉与水形成的石粉浆的粘结作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