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新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09.08 KB
- 文档页数:5
!?・・综述・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新进展曾广绥?罗葆明??甲状">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5年非西班牙裔的白种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而其他种族的女性患者也增加了20%~50%。
目前,甲状腺癌已是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本文就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的诊断1.1 病理诊断1.1.1 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具有创伤小、快捷、准确的优点。
有文献报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达到了96.7%,结合免疫化学细胞计数,可以使敏感性达到100%。
1.1.2 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冷冻切片是确诊甲状腺癌的可靠方法,随着高档冷冻制片机的使用,其制作出来的冷冻切片质量高、染色好,能够辨认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样核,部分可观察到砂粒体、钙化灶或磷化灶。
1.1.3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甲状腺病变良性和恶性的金标准。
乳头状癌一般有乳头状结构,可见毛玻璃核;滤泡癌可伴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髓样癌可见条索状结构,浸润性生长,可见玻璃样变性或淀粉样变性,癌组织挤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
1.2 影像学检查1.2.1 超声方少兵等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表现为实行肿块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内可见沙粒状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血流阻力增加,提示肿块内血流丰富。
乌丽亚提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肿块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高速、阻力高、宽频带,部分逆向频谱。
1.2.2 CT 冯浩等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达到92.5%。
国外有研究认为甲状腺恶性病变多边缘强化,而良性病变多不均匀强化。
罗德红等研究认为,当肿块中显示颗粒状的钙化点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
1.2.3 核素显像核医学对患者安全、无创伤,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摘要:作为临床诊断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超声技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时候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来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超声弹性技术和三维超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医院在进行恶性甲状腺结节检查的过程中,运用超声技术的频率开始变得越来越高了。
本文就超声诊断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鉴别的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能够变得越来越广泛,只有这样其在进行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过程中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超声诊断技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进展作为一种临床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65%,在实际诊断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甲状腺的发病率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高了。
经过相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旦患者发现自己出现甲状腺疾病的症状之后,就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诊断,只有这样甲状腺患者发病死亡概率才能够得到降低,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了。
1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1.1二维超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引用范围最广的就是二维超声,同时二维超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诊断成像方式,其主要是通过二维码的超声灰阶来进行成像的,并且这种诊断方式还能够准确的对甲状腺内部结节的便边界、形态、数目进行诊断,以此来为医生提供患者甲状腺结节的病情信息,并且二维超声也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对甲状腺结节内部的动态以及相关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检测,给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关键的治疗信息。
利用二维超声技术来对淋巴阶级进行诊断,在甲状腺治疗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甲状腺结节出现乳头状癌向颈部淋巴专一的情况,有很对患者在进行甲状腺髓样诊断的时候,被发现出现了向颈部淋巴转移的现象,患者在进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时候,都会进行淋巴结检查。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及展望【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意义。
方法对70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甲状腺癌患者中定位正确者100.00%,定性正确者78.57%,误诊及漏诊21.43%。
误诊病例中53.33%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33.33%为甲状腺腺瘤局部癌变,13.33%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乳头状癌。
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高,能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手术方案。
【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诊断;误诊甲状腺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也是内分泌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大多数都发生在青壮年[1]于男性。
本研究中,我们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年8月-2012年10月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男27例/女43例),年龄20-70岁,均有完整的手术记录及病理报告。
其中乳头状癌71.43%(50例/70例),微小癌17.14%(12例/70例),滤泡状癌7.14%(5例/70例),透明细胞癌2.86%(2例/70例),髓样癌1.43%(1例/70例)。
1.2 方法采用美国飞利浦hd11及美国惠普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mhz。
患者仰卧位,枕头置于肩部,尽量伸颈,充分暴露检查区。
首先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数目,测量其大小,并观察其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及回声、有无钙化、周边声晕等。
然后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及分布情况。
将其分为3型:ⅰ型,结节周边无/少许血流信号;ⅱ型,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ⅲ型,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对以上结果均详细记录。
同时,仔细扫查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
2 结果肿瘤最大约6.8cm×7.4cm,最小约0.4cm×0.5cm。
7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定位正确者100.00%(70例/70例),定性正确者78.57%(55例/70例),误诊及漏诊21.43%(15例/70例)。
甲状腺癌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据2000年世界发病趋势肿瘤登记协会报告,全球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结节的5%,占全身肿瘤的1%,发病率女性 3.0/10万,男性1.2/1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有报道全球发病率以每年增幅4%,跃居女性常见肿瘤第8位,成为研究的热点[1],备受关注,目前甲状腺癌临床诊断还比较困难。
超声和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1 超声诊断1.1三维超声三维超声成像技术通过获取和存储甲状腺的立体体积参数,并通过数据重组获得甲状腺的三维图像,其可显示甲状腺的各个断面,可以充分展现甲状腺各组织结构的解剖特征和空间关系。
Gul K等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恶性肿瘤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血流能量成像检查,发现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对甲状腺瘤血流的显示明显高于二维彩色超声。
三维血流成像显示恶性肿瘤的血运分布以内部为主,且粗大杂乱。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29例病变均见动脉血流,其中RI≥0.6的28例,RI<0.5的仅有1例,认为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充分的表现肿瘤的血流分布状态及性质,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Kagoya等[2]对56例62个甲状腺结节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发现三维灰阶超声能迅速提供甲状腺肿物的三维重建冠状断面图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三维超声中恶性实性结节无完整的高回声界面占69.2%,恶性实性结节表现为内部无环状低回声或环状低回声宽窄不一,占76.9%,认为甲状腺三维超声成像拓宽了超声检查的视野,提供直观的、立体的肿块形态学特点,为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成像方法。
1.2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依据各种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通过外力或交变振动后其应变不同的原理。
收集被测体的某时间段内的各片段应变率信号,用自相关综合分析法,以灰阶或彩色编码进行成像[3]。
叠加于二维超声声像图上的弹性成像显示法又称超声弹性成像。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manifestedsolely黯mieroealcificationsOnsonography.AJRAmJRoentgenol。
2007,189(1):227—231.[9]童清平,罗福成.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人民军医,2002,45(5):299—301.[10]FukunariN.ThyroidultrasonographyB—modeandcolor-doppler.BiomedPharmacother,2002,56(1):55—59.[1l1李泉水,张家庭,邹霞,等.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显像特征的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IO):940—943.[12]王勇,周纯武,邹霜梅,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和病理对照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
24(10):488—491.[13]岳林先,马懿,邓立强,等.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表现.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9):783—785.[14]邬宏恂,王隽.甲状腺滤泡状癌声像图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9(9):535—538.[15]周庚寅,觉道健一.甲状腺病理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9—157.[16]郭荣荣,杨立,薛改琴.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超声表现的初步探讨.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10):691—693.[17]唐可心,富静娥,魏守礼。
等.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的异同探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1):57—58.[18]SailerB,MoellerL,GorgesR.RoleofconventionalustresoundandcolorDopplersonogrophyinthediagnosisofmedullarythyoidcarcinoma.E砷ClinEndocfinolDiabates,2002,110(8):403—407.[19]CarolM,StephanieR,WillianJC.Diagnosticultrasound.Missouri:MesbyInc,2004:738—747.[20]WadeN.DuhQY,SuginoK,eta1.Lymphnodemetastasisfrom259papillarythyroidmicn_,carcinoma:frequency,pattemofocCUiTenceandrecurrence,andoptimalstrategyforneckdissection.AnnSurg,2003,237(3):399—407.[21]岳林先.马懿.张慧,等.颈淋巴结声像图对甲状腺癌转移的鉴别.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目前国内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进展发表时间:2016-06-14T15:24:16.767Z 来源:《健康前沿》2016年3月作者:何自倩[导读] 甲状腺癌是头颈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四川省成都市三六三医院610041)甲状腺癌是头颈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1],虽只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的 1%,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上升迅速,成为人类恶性肿瘤发病增长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GLOBOCAN 2008 数据[3]显示,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2.5。
超声检查以无创、经济、便捷、较高准确率等优点已经成为诊断甲状腺癌主要影像学方法。
现将国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有多位学者曾以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内部回声、边界、声晕、纵横比、结节内钙化、声衰、内部血流信号等做为判断其良恶性较为敏感的几项参数[4-7], 通常认为,结节为单发,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为低回声甚至极低回声,结节宽度与高度的比值接近 1为恶性结节的指标。
但随着高频超声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大量的临床研究,有学者提出甲状腺结节的单发和多发、边界规则与否、是否清晰、钙化的形态、内部回声均匀与否、甚至结节周边有无声晕等均不能作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8-12 ].因此进一步引入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评估甲状腺结节情况,具体诊断标准[13]分级如下 0级:无结节,正常甲状腺或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1级:高度提示良性,以囊性为主,有声晕;2级:可能良性,边缘界限清楚,以实性为主,回声不均匀,等回声或高回声,蛋壳样钙化或粗钙化;3级:不确定,回声均匀,低回声,边缘光整,实性,A>T,无其他提示恶性的超声图像;4级:可能恶性,l~2项提示恶性的超声表现,如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淋巴结异常;5级:高度提示恶性,超过3项提示恶性的超声表现,如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淋巴结异常等。
怎么样使用超声技术诊断甲状腺癌发布时间:2022-09-13T06:52:49.12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9期作者:覃开凤[导读] 甲状腺癌是临床多发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其和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碘缺乏等方面相关。
覃开凤金牛区抚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031甲状腺癌是临床多发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其和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碘缺乏等方面相关。
现临床主要依赖影像学技术对甲状腺癌进行诊断,超声技术不仅有着检测方便、无辐射、组织分辨率强等特点,同时可持续动态监测肿瘤组织状态,已逐步发展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辨别的重要方式。
1 超声技术的应用1.1二维超声二维超声是检测甲状腺的常用手段之一,通过观察血供状态以及形态结构对病灶性质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维超声在甲状腺癌中可呈以下特点:未见完整包膜、边界不清、实质性低回声、形状缺乏规则、未见完整声晕、边缘不光整、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大于1以及内部低血供等。
虽然二维灰阶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中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但其在临床实践中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如二维灰阶超声仅显示甲状腺癌的基础特征,且有着一定程度的误诊和漏诊风险。
为此,可考虑和其他超声技术联用,以减少误诊与漏诊概率。
1.2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主要对具有增强散射效用的造影剂经外周静脉注入后有进一步的监测作用,可掌握造影剂于病灶内的走向,评估病灶血流灌注状况,以实现诊断的目的。
超声造影在评估肿瘤的方式上包括了定量、定性两种,其中定性分析的结果更为直观,而定量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和准确。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癌中的增强模式,正常甲状腺组织超声造影以均一、快速的增强模式为主要表现。
产生结节后,内部微血管结构出现变化,继而引发不同的造影增强表现。
甲状腺癌造影模式多呈现为慢进快退、不均匀低增强,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甲状腺肿瘤新生血管分布缺乏均匀、坏死风险高、癌栓产生等;而甲状腺良性结节造影则呈现出均一的等增强、高增强。
浅析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研究现状与进展摘要:甲状腺微小癌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是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在人类日常生活当中是十分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灰阶超声的图像特征使超声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为PTMC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本文就PTMC的超声诊断现状与进展进行评述。
关键词:甲状腺;超声;研究进展甲状腺癌近年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为内分泌和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新增的TC多为肿瘤结节直径≤1.1厘米的微小癌,其中乳头状微小癌最常见,约占 88%以上[3],可独立存在,也可是良性结节中的局灶性癌变,后者影像学发现较难,多因良性结节手术偶然发现,而前者因病灶微小,无法扪及,且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依靠影像学技术诊断。
众多的国内外学者深入地研究了PTMC超声征象,并利用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超声新技术探索PTMC的诊断特征,为PTMC的诊断提供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就常规超声和超声新技术在PTMC的诊断现状和进展进行评述。
1.二维灰阶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对PTMC的诊断价值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表现为内部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纵横比(A/T)>1,边界不清楚,无包膜,绝大多数无晕环,伴有微钙化。
针对这一问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1.1 内部回声PTMC以实质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为主。
其病理基础是甲状腺癌细胞大而重叠,分化程度低,间质成分少,故透声性好,声像图上不会形成强烈反射界面,因而表现为实质低回声或极低回声,这是诊断PTMC的主要依据。
随着病灶长大,内部成份比例改变,回声多样性增加。
甲状腺乳头状癌内部回声呈低回声的比例为 59.6%~83.7%,而PTMC呈低回声的比例高达86.31%~95%,但因53.12%~69.9%的良性结节出现低回声征象。
国内外学者进一步将低于邻近颈前肌肉回声细分为极低回声,发现PTMC的极低回声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组,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新进展摘要:甲状腺结节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良恶性的判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结节临床多表现为颈部肿块,颈部胀闷憋气。
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误诊。
故当前,常采用超声诊断患者甲状腺结节情况。
随着超声探头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也具有多样化。
本文通过甲状腺结节的不同超声诊断进行分析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不同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作用,从而帮助更多病患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引言: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70%以上,常发于女性群体[1]。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30%-70%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被发现。
超声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检测准确率高的特点。
故超声诊断的实用价值比较高,临床检测存在优势。
当前,临床可采用不同种类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
例如:2D超声、CDSFI超声、3D超声以及超声造影、超声活检等。
一、2D超声二维超声作为最为传统的超声检测诊断方式,其可通过超声检测发现潜在甲状腺结节。
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数目,形态,内部结构,边界情况进行对比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还可辅助观察结节回声,钙化情况和晕环等特点,对结节具体情况进行查验。
故采用二维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甲状腺微钙化可作为甲状腺特异性诊断的标准。
其在结节直径大于10mm的结节诊断中,敏感性更高。
相关学者针对结节情态,变形,声晕以及结节钙化情况进行了处理,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形态、钙化和内部回声可作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定指标。
故在临床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诊断中,针对影像学资料反映出的结节形态,钙化情况以及内部回声情况进行查验,可完成结节良恶性的诊断。
以便于提升检测准确率,确保检测价值。
通过二维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判定,其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94.6%[2]。
二、CDSFI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观察患者结节血流分布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判定结节良恶性。
七.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1.形态颈前正中横切面探查时甲状腺呈马蹄形蝶形,颈侧区纵切面探查,甲状腺呈上窄下宽的锥形;2.包膜甲状腺周围是甲状腺固有膜和甲状腺假被膜形成的薄层高回声带,光滑、整齐、境界清晰;3.腺体回声正常甲状腺实质的回声水平和正常颌下腺的回声水平相似,高于颈部带状肌即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提肌和甲状舌骨肌回声水平;根据不同的超声仪器、不同的成像频率,甲状腺实质回声分布略有差异,高分辨力超声显示的甲状腺实质回声密集均匀,而仪器分辨率不佳时,甲状腺实质的回声可表现得较为粗大,均匀性下降;4.血供彩色/能量多普勒彩色显像时,高灵敏度超声仪器对于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可能显示为短棒状或条状,低灵敏度超声仪器可能只显示稀疏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表现为具搏动感的明亮的彩色血流信号,而静脉彩色血流信号较为暗淡,无搏动感;5.频谱多普勒脉冲多普勒可检测甲状腺内动脉或静脉血流频谱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频谱为陡直的单向单峰图像,上升较快,下降较慢;八.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超声评估(一)灰阶超声1.部位根据是否在正常甲状腺解剖部位探及甲状腺组织,分为正常部位甲状腺和异位甲状腺;2.大小甲状腺的大小通常用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及峡部厚度来评估,分正常、增大和缩小三种;甲状腺增大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缩小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素治疗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也可见于甲状腺发育异常,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3.形态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的两侧叶常是对称性的;两侧叶不对称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手术后和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等;4.边界甲状腺边界可分为清晰、模糊两种;边界清晰通常见于疾病未累及包膜的甲状腺疾病;边界模糊常由炎症性或肿瘤性病变造成,前者可累及颈前肌群,而后者尚可突破甲状腺包膜,累及气管、喉返神经组织等;5.内部回声(1)回声强度:以正常颌下腺实质回声水平做参考,可分为回声正常、回声减低和回声增高;回声正常见于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回声减低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侵袭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回声增高较为少见,可见于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2)回声均匀性:可分为均匀和不均匀;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可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少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回声不均匀为大部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共同表现;(二)多普勒超声1.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1)血流丰富程度:分正常、增多及减少;血流增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血流减少见于部分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实质血供可无明显改变;(2)血流分布形式:分弥漫性和局限性分布;绝大多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血流呈现弥漫性分布;局限性血流增多可见于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而局部血流减少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脓肿; (3)脉冲多普勒超声可测量甲状腺上动脉的流速、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甲状腺上、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可增高,减低或正常;增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减低多见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治疗后;九、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评估(一)灰阶超声1.部位侧叶甲状腺可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再加上峡部,整个甲状腺共7个区域;甲状腺境界按所占区域大概可划分为单区域和多区域两类;少部分结节可以发生于异位甲状腺组织;恶性结节多数仅占据1个甲状腺区域,且以甲状腺中部最常见;髓样癌多数位于甲状腺上半区域;2.数目分单发和多发;在良性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常为多个境界,但也可单结节,而甲状腺瘤多表现为单结节;甲状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患者罹患甲状腺癌的概率相似;3.大小结节大小一般在纵断面进行测量,若周边出现声晕,则测量时应该包括声晕厚度;结节的大小无助于预测病灶的良恶性;4.形态可分为椭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椭圆形、类圆形多见于良性结节,但髓样癌、滤泡癌也可有类似表现;乳头状癌常表现为不规则形,但部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可呈圆形或类圆形;5.纵横比为结节的前后径和横径的比值A/T,其中横径并不单纯指横断面上的内外径,也可指纵断面上的上下径;可将结节的形态分为A/T≥1和A/T<1两类;A/T≥1多见于恶性结节;6.边界分清晰和模糊;若结节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明确,可将病灶的边界定义为清晰,而结节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明确,则将病灶的边界定义为模糊;一般认为恶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模糊,而良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清晰;7.结节边缘分光整和不光整;光整即边缘光滑完整;不光整为边缘出现成角和微小分叶;恶性结节边缘不光整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8.结节声晕根据声晕完整与否,可分为完整声晕和不完整声晕;根据声晕厚度是否均匀,可分为均匀声晕和不均声晕;厚度不均声晕、不完整声晕可见于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完整的声晕多提示结节为良性;9.结节内部结构分实性、实性为主、囊性为主和囊性结节;实性结节指结节内部全部为实性成分;实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囊性成分占整个结节比例<50%;囊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囊性部分占整个结节的比例≧50%;囊性结节指结节内部无实性成分;结节内出现囊性成分提示该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较小;囊性为主结节内有海绵状结构高度提示良性结节;10.结节回声水平通过与甲状腺实质、颈前肌群相比较,可将结节回声分为极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和高回声;低于颈前肌群者为极低回声,仅低于甲状腺实质者为低回声,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近者为等回声,而高于甲状腺实质者为高回声;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极低回声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高度特异性;高回声结节恶性的可能很小;11.结节回声均匀性分均匀与不均匀;恶性结节回声不均匀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12.结节钙化根据钙化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特征可将钙化分为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超声显示微钙化和粗钙化的区别在于其大小不同,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界定微钙化的大小,不同文献分别以1mm、1.5mm和2mm作为标准来区分;超声探及的这3种类型钙化中,任何类型钙化者皆有恶性的危险,但以微钙化的恶性危险最大; 13.结节内浓缩胶质浓缩胶质在超声上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一般认为只有良性结节出现这种表现;需注意和微钙化相鉴别,有时两者鉴别非常困难;14.后方回声分增强、无变化、衰减;后方回声增强良恶性结节均可出现,恶性结节后方衰减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15.结节的相对运动分正常和减弱;相对运动减弱多由恶性结节突破包膜侵犯至周围软组织,或局部炎性病变向周围组织蔓延所致;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腺瘤的结节相对运动正常;(二)多普勒超声1.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甲状腺结节的血管分布状况可分为4种;无血管型:指甲状腺结节内无血管;边缘血管为主型:指位于甲状腺边缘部位附近的血管;中央血管为主型:指位于甲状腺中央部位的血管;④混合血管型:甲状腺结节的血流丰富程度是和周围甲状腺实质相比较而言;2.脉冲多普勒超声 PI和RI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有价值的多普勒参数,如果以多次测量的最高值为标准,PI>1.3,RI>0.75可用于识别恶性结节,但部分恶性结节可表现为低阻力型血流动力学特征;十、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步骤可将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步骤分为四步;1.定位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甲状腺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甲状旁腺占位、食管占位、增大淋巴结等;2.区分甲状腺弥漫性疾病和结节性疾病,还是两者并存;3.进一步区分属于哪一类弥漫性疾病和结节性疾病;4.鉴别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以及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十一、检查报告甲状腺超声报告为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论,包括超声图像和文字两部分;目前大多数医院为电脑打印报告,故下文以电脑报告模式叙述; (一)图像部分阳性结果应有超声图片;条件允许时,可在超声工作站或PACS留取病变在不同超声断面上的图片,包括动态影像;(二)文字部分甲状腺报告文字部分包括,一般项目、超声描述部分、超声诊断意见和落款;1.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包括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检查部位、超声仪器及型号、探头型号或频率等,门诊患者要有门诊号,住院患者要有住院号、床号;2.超声描述部分描述部分应仔细、简练、全面、客观;应包括甲状腺的大小,通常以甲状腺的左右叶前后径和左右径必要时还可以有上下径表示,包膜情况是否光滑、完整等,内部回声均匀、欠均匀、不均匀等及有无结节性回声、甲状腺内部的血流信号状况必要时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信息;结节应该重点描述,包括结节的数目、部位、形状、大小、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情况、血流信号状况等;而内部回声要描述回声的强度无、极低、低、等、高、均匀性均匀、不均匀、有无钙化灶及其形态点状、斑块状、环状等、血流信号状况分布、流速及阻力指数等;如结节较大,需描述结节对颈部食管、气管和大血管的压迫情况;必要时,描述左右对照结果,病灶与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以及甲状腺检查相关试验,如吞咽试验的结果等;甲状腺内部结节怀疑为恶性病变时,可描述结节对甲状腺包膜、颈部食管、气管和大血管的侵犯情况,颈部淋巴结的累及情况;3.超声诊断意见超声诊断意见是对上述文字描述和图像的总结,是超声医师依据专业知识做出的主管判断,包括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通常包括一下部分;(1)病变的物理性质,包括部位、形态及性质实性、囊性、混合性、气体、钙化等,必要时尚需说明病变和毗邻解剖结构的关系;(2)结合临床资料给出可能的诊断,可按可能性大小依次给出多个; (3)必要时给出建议,比如定期复查、结合甲状腺疾病相关检验指标、进一步检查等;4.落款落款包括检查超声医师的签名和检查时间,有时还要求记录者的签名;附录: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一.颈部淋巴结分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将颈部淋巴结分为7个区,这种分区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建议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叶采用该分区方法;Ⅰ区,包括颌下和颌下淋巴结,由二腹肌前腹与后腹围绕,上界为下颌骨,下界为舌骨;Ⅱ区,包括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上界为颅底,下界为舌骨;Ⅲ区,包括颈内静脉中组淋巴结,上界为是个,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Ⅳ区,包括颈内静脉下组淋巴结,上界为环状软骨,下界为锁骨;Ⅴ区,为颈后三角淋巴结;其后界为斜方肌前缘,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为了描述方便,Ⅴ区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区,分别以舌骨水平和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为界;Ⅵ区,为颈前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切迹,外侧界为颈动脉鞘内侧缘;Ⅶ区,为位于胸骨上切迹下方的上纵隔淋巴结;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一)灰阶超声1.解剖部位甲状腺癌通常只累及同侧颈部淋巴结,但少数乳头状癌可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Ⅵ区中央区是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但目前超声诊断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非常低;超声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较为敏感,颈侧区最长累及的部位是Ⅲ区和Ⅳ区;2.淋巴结大小缺乏诊断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个特异度皆理想的大小界值;3.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在淋巴结的长轴切面测量其长径短径比L/S;甲状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多数表现为L/S<2;4.淋巴结边界近50%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边界模糊;5.淋巴门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者多数淋巴门消失;6.淋巴结内部回声与周围肌肉组织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多呈高回声,而髓样癌的淋巴结转移倾向于呈低回声;7.淋巴结微钙化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常可见细点状钙化,在髓样癌淋巴结转移时细点状钙化尤为多见;8.淋巴结囊性变囊性变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具有高度特异度;(二)多普勒超声1.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常出现恶性淋巴结所具有的特异性的非淋巴门滋养边缘血管,且多表现血供丰富;2.脉冲多普勒超声与其他部位来源的颈部转移淋巴结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PI和RI较低,通常表现为RI<0.8,PI<1.6;。
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应用价值及进展甲状腺微小癌在当今时代发病率日益增加,但其外形小,无临床症状。
超声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疾病、判断疾病生物学行为及甲状腺癌随访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二维图像特征、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及其在甲癌随访过程中的价值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本文对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应用价值及进展进行综述。
[Abstract] Now thyroid microcarcinoma is a common malignancy,i t′s tiny and usually has no clinical symptoms. Ultrasound scanning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diagnosing thyroid disease,determining their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following-up the people who have thyroid cancer. Ultrasound also makes great help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focus on their image,elastosonography,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fine-needle aspiration,and follow-up.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ultrasound in diagnosing thyroid microcarcinoma.[Key words] Thyroid microcarcinoma;Ultrasound;Application value;Progress甲狀腺癌已成为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新进展・综述・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新进展曾广绥? 罗葆明? ?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相混淆。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探头频率的提高,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发展及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现就此综述如下。
%=灰阶超声:在灰阶声像图上观察甲状腺组织内有无病灶,病灶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水平、是否均匀,有无微小钙化灶等是超声影像对甲状腺肿块进行定[%]归纳甲状腺癌的典型声像图特征:(%)肿块呈低回性诊断的基础。
李泉水等边界欠规则,无包膜;(@)内部有细小钙化点;(A )后方回声衰减。
国内外声;(! )大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的检测对诊断甲状腺癌具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甲状腺结节中的钙化按大小分为" ! BB 的微钙化和C ! BB 的粗钙化。
前者表现为针尖样、颗粒状、点状砂砾样,后方声影可有可无;后者表现为团块状强[! ,@],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高度特回声、片状、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钙化灶[A ]回顾性分析D>#例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超声扫查和异性。
汪慧访等病理资料,显示D>#例中良性病变AEE 例(>%="F ),恶性肿瘤%%!例(%#="F );%#"例(@!=@F)甲状腺结节有钙化,##例(%$=>F)有微钙化,其中恶性肿瘤微钙(ED G %%!),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D=" F ,!A G AEE ,! H 化发生率$E=" F"="%),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灵敏性$E="F ,特异性#D="F ,粗钙化多发生甲状腺良性病变(#%G AEE )。
作者认为粗钙化提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如无其他恶性表现,可进一步随访观察;超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微钙化高度提示[D ]研究发现,恶性结节伴甲状腺恶性肿瘤,宜采用积极的治疗方法。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及其进展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癌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随着高频超声、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并结合细针穿刺活检,微小甲状腺癌检出率逐步提高,使得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对直径≤1.0cm的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以及砂粒体所反应出的微小钙化之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标签:甲状腺癌;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约占75%,为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可分为几种亚型。
1988年WHO界定肿瘤结节≤1.0cm的甲状腺癌为微小甲状腺癌(TMC),直径≤1.0cm 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称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
1二维超声成像甲状腺癌主要声像特征:①单发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前后径和横径比值(A/T)≥1;②边界模糊不规则,无包膜;③砂砾样钙化;④后方回声衰减。
但PTMC因实体较小,常不具有上述征象PTMC以实性低回声多见,Yuan等发现61%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为均匀低回声。
Jun等研究发现48%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见于多发结节,而肿瘤前后径和横径的比值(A/T)≥1是诊断甲状腺癌高特异常指标,故应注意在多发结节中寻找和鉴别癌结节。
PTMC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可出现不规则毛刺,病灶周围多无声晕,与典型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基本一致。
但对于直径≤1.0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的边界可以是清晰或模糊的,但相当一部分微小癌可表现为形态规则或边界清晰,肿瘤大部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PTMC钙化分为微钙化(≤1mm)和粗钙化(>1mm),前者表现为针尖样、点状、砂砾样,后方声影可有可无;后者表现为片状、弧形或不规则状,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高度特异性。
PTMC的钙化发生率高于乳头状临床癌(直径>1cm的乳头状癌),而微小钙化基本可以反映病理中砂粒体的存在。
・综述・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新进展曾广绥?罗葆明??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相混淆。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探头频率的提高,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发展及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现就此综述如下。
%=灰阶超声:在灰阶声像图上观察甲状腺组织内有无病灶,病灶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水平、是否均匀,有无微小钙化灶等是超声影像对甲状腺肿块进行定性诊断的基础。
李泉水等[%]归纳甲状腺癌的典型声像图特征:(%)肿块呈低回声;(!)边界欠规则,无包膜;(@)内部有细小钙化点;(A)后方回声衰减。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的检测对诊断甲状腺癌具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甲状腺结节中的钙化按大小分为"!BB的微钙化和C!BB的粗钙化。
前者表现为针尖样、颗粒状、点状砂砾样,后方声影可有可无;后者表现为团块状强回声、片状、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钙化灶[!,@],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高度特异性。
汪慧访等[A]回顾性分析D>#例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超声扫查和病理资料,显示D>#例中良性病变AEE例(>%="F),恶性肿瘤%%!例(%#="F);%#"例(@!=@F)甲状腺结节有钙化,##例(%$=>F)有微钙化,其中恶性肿瘤微钙化发生率$E="F(ED G%%!),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D="F,!A G AEE,!H "="%),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灵敏性$E="F,特异性#D="F,粗钙化多发生甲状腺良性病变(#%G AEE)。
作者认为粗钙化提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如无其他恶性表现,可进一步随访观察;超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微钙化高度提示甲状腺恶性肿瘤,宜采用积极的治疗方法。
&2II,//(等[D]研究发现,恶性结节伴微钙化(E!=!F)比良性病变更多见(!>=EF)。
恶性病变微钙化的特异性为#@F J#DF[$],但敏感性较低(!#F J D#F)[E]。
K’44等[>]则发现!$=%F的恶性结节和>="F的良性结节有钙化。
钙化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钙化机制在不同性别间相似[!,>,#]。
王宁等[@]发现,以AD岁为界,显示钙化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微钙化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表明微钙化易出现于H AD岁年龄组中。
!=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楚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并可准确地将取样区置于血流丰富的部位进行流速曲线分析。
彩色血流的显示还可直接观察肿??作者单位:D%"%!"?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曾广绥在读硕士)??通讯作者:罗葆明,6B2(/:9B/54!""D L%!$=74B瘤内外的血管走行和分布情况。
因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吕珂等[%"]将病灶内血流分为?型:!型,结节周边及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型,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型,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对%A?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对其超声征象进行良恶性对照研究发现恶性病灶内血流信号分布以#型为主,而良性病灶内则以!型及"型为主(!B"=""%)。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大部分甲状腺癌内可检测到丰富血流信号,CD E"=F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最好界值。
陈文等[%%]对$>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例(%""G)病变内均见动脉血流,其中CD E"=F者H#例(F!G),CD B"=$者仅?例。
但部分学者认为高频彩色多普勒作为影像学诊断技术有其局限性,主要问题是由于良恶性肿瘤的血流丰富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特别在甲状腺微小癌及良性病变有无微小癌变的误诊率高。
?=三维超声:三维超声成像技术通过获取和存储体积参数并进行重组进而获得立体三维图像,其可对各个断面进行重建和显示,可以立体展现各组织结构的解剖特征和空间关系。
8,1)2)-,I等[%!]认为,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技术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声学信息:(%)对于有关脏器或病变冠状面的显示较二维超声更有优越性;(!)能较完整地显示某一脏器的整体解剖形态,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病情进展程度,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可较精确地测量某一脏器或病变结构的大小与体积,进行定量诊断;(H)能较准确地显示病变的三维形态与空间位置;(A)利用彩色能量技术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显示血管三维形态、空间结构与走行、肿瘤与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等,有助于对有关脏器良恶性肿瘤的判断及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
江泉等[%?]对A$例$!个甲状腺结节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发现三维灰阶超声能迅速提供肿物的三维重建冠状断面图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三维超声中$#=!G恶性实性结节无完整的高回声界面,恶性实性结节F$=#G表现为内部无环状低回声或环状低回声宽窄不一,结论是甲状腺三维超声成像拓宽了超声检查的视野,提供直观、立体的肿块形态学特点,为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成像方法。
郭立英等[%H]对经病理证实的?!例甲状腺恶性肿瘤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血流能量成像检查,发现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对甲状腺肿瘤血流的显示明显高于二维彩色血流(!B""""A)。
三维血流成像显示恶性肿瘤的血运分布以内部为主,且粗大杂乱。
彩色多普勒显示?!例病变均见动脉血流,其中CD’"=$者!>例,CD B"=A 者仅%例。
认为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能更充分的表现肿瘤血流分布状态及性质,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陈永兴[%A]研究表明,甲状腺癌三维彩色能量图瘤体血流灌注呈紊乱的“树枝状”,“树枝”可见节段性增粗现象,较易确定瘤体的空间位置关系、血供来源、及与正常腺体的关系。
甲状腺三维超声成像拓宽了超声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二维成像中显示图像的局限性,提供了直观、立体的形态学和肿物的三维冠状面等技术特点,[%$]增加了一种对甲状腺癌诊断的方法,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甲状腺三维超声的应用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依据各种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在加外力或交变振动后其应变亦不同的原理。
收集被测体的某时间段内的各片段应变率信号,用自相关综合分析法,再以灰阶或彩色编码进行成像。
叠加于实时二维超声声像图上的弹性成像显示法又称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目前通常以红色到蓝色来表示病变区组织从软到硬,并用A分法作为诊断标准,即受压后病变区与周围组织完全为绿色覆盖为%分;病变区蓝绿混杂,以绿色为主为!分;病变区以蓝色为主,周边见部分绿色为B分;病变区完全为蓝色覆盖为?分;病变区完全为蓝色覆盖,且病变周围的少部分组织也为蓝色为A分[%C]。
D2E4等[%>]对#!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手术病例进行超声弹性图像分析,显示%F!分?#例,全部为良性;B分%B例,其中%例为甲状腺癌,%!例为良性病变;?F A分B"例,全部为甲状腺癌,因此弹性评分为?F A分高度怀疑恶性(!G"="""%),敏感性#CH,特异性%""H,阳性预测值%""H,阴性预测值#>H。
俞清等[%#]分析%A>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个病灶)的超声弹性图表现,将图像分为"F!级,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显示良性病变组弹性分级>"=BH(%B#I%CB)为"F"级,而恶性病变中>$=>H(BB I B>)为#F!级。
两组病变的弹性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G"=""A)。
以#级以上(含#级)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则其敏感性为%""H,特异性为CC=%H,准确性>%=>H。
超声弹性成像提供的是有关肿瘤组织硬度方面的信息,而组织的硬度与其内部病理结构密切相关,弹性成像比临床触诊所获取的信息更客观准确,对诊断有重要的帮助。
随着超声弹性成像的理论逐渐成熟,其相应的超声仪器、软件不断发展,超声弹性成像将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提供新的鉴别诊断依据[!"]。
A=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超声领域的新技术,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通过造影剂微气泡的气J液界面可增强血流多普勒信号,有助于充分显示肿瘤血管,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常规多普勒超声对肿瘤新生血管网难以观察全貌。
而目前应用的静脉超声造影剂体内的平均直径多在!F$$K,不能透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从而成为真正的血管造影剂,有利于肿瘤血管的显示。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的应用尚处探索阶段,甲状腺造影结合时间J强度曲线的定量分析,有利于提高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L1E2/(2等[!!]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病灶造影剂清除曲线在形态上多表现为多相;良性肿瘤病灶造影剂清除曲线形态多表现为单相。
M2104/4002等[!B]对%>例经手术证实为甲状腺单发结节者进行超声造影,结果显示%B个恶性结节中?个无增强,?个为微弱斑点状增强,A个为弥漫性增强(?个为不均匀增强,%个为均匀增强);A个良性结节均为弥漫性增强(B个为均匀增强,!个为不均匀增强),认为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是可行的,但两组中存在一定的重叠。
林僖等[!?]对?%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B个病灶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并用时间J强度曲线对同一病灶设置不同感兴趣区域(DNO)进行对比分析。
显示坏死及囊性变使DNO组织到达时间(LP)延迟,峰值强度(AB)减低,其占CDB的面积越大,对EF、达峰值时间(FFA)、AB的影响越明显。
若CDB包括粗大血管时,EF、FFA会稍提前,AB会轻度增高。
认为甲状腺超声造影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病例、严谨的操作方法和准确选择CDB是获得正确结果的必需条件。
综上所述,二维灰阶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甲状腺癌诊断的基础,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作为新的鉴别诊断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种超声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望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