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十大语文差错
- 格式:pdf
- 大小:297.22 KB
- 文档页数:4
阅读之窗他山石2019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阅读之窗他山石五、影视新闻中的用字错误:“主旋律”误为“主弦律”2019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影片集中上映,获得广泛好评。
相关新闻中,“主旋律”常误为“主弦律”。
“旋律”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指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主要曲调,现在也用来比喻基本的观点、主要的精神。
“旋律”不能写作“弦律”,“主旋律”也不能写作“主弦律”。
六、经贸新闻中的不规范用字:“鲇鱼”误为“鲶鱼”2019年11月,美国确认中国鲇鱼监管体系与美国等效,中方表示欢迎。
相关报道多将“鲇鱼”误为“鲶鱼”。
鲇鱼,头扁平,口宽大,体表无鳞,多黏液,过去也作“鲶鱼”。
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实施,确定“鲇”为规范字,而其异体字“鲶”未收入表中。
此后,将“鲇鱼”写成“鲶鱼”就是不规范的了。
八、环保新闻中的用字错误:“禁渔”误为“禁鱼”2019年年初,多部委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对长江流域分阶段实施禁捕做了规定。
在相关报道中,部分媒体把“禁止捕鱼”说成“禁鱼”,混淆了“鱼”和“渔”的区别。
“鱼”是名词,即鱼类;“渔”是动词,即捕鱼。
“禁渔”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水域内禁止捕捞,不能写成“禁鱼”。
九、波音坠机事件中的用语错误:“令人堪忧”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一架波音737-8飞机发生坠机空难,举世震惊。
不少媒体报道: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堪忧”。
“令人堪忧”是病态结构。
“堪”指值得;“堪忧”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
因此,可以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堪忧”,也可以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但是,将“堪忧”与“令人担忧”杂糅成“令人堪忧”,是错误的。
十、外交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令人不。
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1. 拼字错误:在学习写作语文过程中,有时拼字错误是很常见的。
比如将字“身側"写成“身旁”,“藩篱”写成“篱笆”,“皓月”写成“皎月”,“汉家社稷”写成“汉家社图”等。
2. 用词不当:在学习写作语文过程中,有时也会导致用词不当,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
比如将字“也”写成“亦”、“遗体”写成“遗留”、“宇宙”写成“宇航”,“思想”写成“情怀”等。
3. 书写不规范:书写不正确可能会影响孩子语文学习与记忆,比如写“子”时,笔尖较钝、字底较松等。
错误的书写还可能会导致写出符号错误,比如“星期几”中几写错成一。
4. 少语法:少语法指的是某些不正确的语句,如不正确的定语从句、不正确的名词分类,句子结构有误,缺少谓语动词等。
比如将“在黑夜中,厚重的雾使景色模糊”写成“黑夜中,厚重的雾使景色蒙上一层面纱”。
5. 疏忽调查:在写作语文过程中,对于某些事物的描写,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调查。
比如,有时描写出了不准确的历史事件及人物数据。
6. 缺乏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学习语文所必需的,但有时学生缺乏发散思维会出现多种语文差错,比如把静物描写成了动物,将古代的锻造写成现代的焊接等。
7. 少在细节上加以描写:有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细节性的描写,而少了些细节,从而影响自己的作文质量。
比如少了“脊梁僵硬”,“脚上穿着皮鞋”,“走路有气无力”等细节描写。
8. 谬句:谬句是指由于语法、逻辑上的错误,导致含义矛盾或者存在着实际不可能性的句子,比如“汉武帝登上过太空”,“理性的不容易被战胜”等。
9. 不准确的时间概念:有时学生在写作语文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准确的时间概念。
比如,“西汉灭亡于明朝”,或是将“天安门事件”错误写成“五四运动”等。
10. 少说明持有见解:有时学生在写文章时会忘记强调自己的观点,而只是停留在阐述事实上,没有表达自己的见解。
比如看到“如今的中国的发展速度迅速”,但是没有说明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是将历史事件简单地串联起来,而缺乏对其解读及思考。
2019年中考语文:易错字音精编A1.挨饿受冻ái2.狭隘àiB1纵横捭阖bǎihé 2.稗官野史bài3.扳平bān4.同胞bāo5.哺育bǔ6.剥皮bāo7.薄纸báo8.并行不悖bèi 9.蓓蕾bèilěi10.奔波bō 11.投奔bèn 12.迸发bèng13.包庇bì 14.麻痹bì 15.刚愎自用bì16.停泊bó 17.濒临bīn 18.针砭biān19.屏气bǐng 20.淡薄bó 21.剥削bōxuēC1.粗糙cāo2.嘈杂cáo3.参差cēncī4.差错chā5.偏差chā6.差距chā7.挫折cuò 8.痴呆chī 9.刹那chà10.差遣chāi 11.谄媚chǎn 12.忏悔chàn13.蹉跎cuōtuó 14.场院cháng 15.璀璨cuǐ16.赔偿cháng 17.徜佯cháng18.风驰电掣chè 19.瞠目结舌chēng20.乘机chéng 21.惩前毖后chéng22.从容cóng 23.驰骋chěng 24.鞭笞chī25.痴心妄想chī 26.白痴chī 27.踟蹰chíchú28.奢侈chǐ 29.烟囱cōng 30.炽热chì31.伺候cì 32.叱咤风云chìzhà33.忧心忡忡chōng 34.憧憬chōng35.崇拜chóng 36.惆怅chóuchàng37.踌躇chóuchú 38.相形见绌chù39.瑕疵cī 40.揣摩chuǎi 41.椽子chuán 42.创伤chuāng 43.凄怆chuàng44.啜泣chuò 45.辍学chuòD1呆板dāi 2.答应dā 3.逮老鼠dǎi4.逮捕dài5.殚精竭虑dān6.虎视眈眈dān7.肆无忌惮dàn8.档案档次dàng 9.当(本)年dàng10.追悼dào 11.提防dī 12.瓜熟蒂落dì13.缔造dì 14.兑换duì 15.玷污diàn 16.订正dìng 17.恫吓dònghè 18.踱步duóE1.阿谀ēyú2.婀娜ēnuó3.扼要èF1菲薄fěi 2.沸点fèi 3.氛围fēn4.肤浅fū5.随声附和fùhè6.仿佛fú7.凫水fú 8.篇幅fú 9.辐射fú 10.果脯fǔG1粗犷guǎng 2.大动干戈gē3.纠葛gé4.脖颈jǐng5.提供gōng6.供销gōng7.供给gōng8.供不应求gōngyìng 9.供认gòng10.口供gòng 11.佝偻gōulóu 12.勾当gòu 13.骨气gǔ 14.蛊惑gǔ 15.商贾gǔ16.瑰丽guī 17.刽子手guì 18.皈依guīH1尸骸hái 2.稀罕han 3.引吭高歌háng 4.干涸hé 5.一丘之貉hé 6.上颌hé7.喝采hè 8.负荷hè 9.蛮横hèng10.飞来横祸hèng 11.发横财hèng12.一哄而散hòng13.糊口hú14.囫囵吞枣húlún 15.华山huà16.混淆hùnxiáo 17.病入膏肓huāng18.讳疾忌医huìjí 19.诲人不倦huì20.阴晦huì 21.污秽huì 22.混水摸鱼hún J1茶几jī 2.畸形jī 3.羁绊jī4.羁旅jī5.放荡不羁jī6.无稽之谈jī7.通缉令jī8.汲取jí9.即使jí10.开学在即jí 11.疾恶如仇jí12.嫉妒jí 13.棘手jí 14.贫瘠jí15.狼藉jí 16.一触即发jí 17.脊梁jǐ18.给予jǐyǔ 19.角斗jué 20.角逐jué21.倔强juéjiàng 22.雪茄jiā23.隽永juàn 24.歼灭jiān25.草菅人命jiān 26.缄默jiān 27.渐染jiān 28.眼睑jiǎn 29.间断jiàn 30.隽秀jùn31.缴纳jiǎo 32.校对jiào 33.角色jué34.猖獗jué 35.一蹶不振jué36.拮据jiéjū 37.押解jiè38.情不自禁jīn 39.根茎叶jīng 40.龟裂jūn 41.杀一儆百jǐng 42.强劲jìng43.劲敌jìng 44.劲旅jìng 45.痉挛jìng 46.细菌jūn 47.针灸jiǔ 48.韭菜jiǔ49.内疚jiù 50.既往不咎jiù51.狙击jū 52.咀嚼jǔjué 53.循规蹈矩jǔ54.矩形jǔ 55.沮丧jǔ 56.龟裂(jūn)。
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
第一,拼写错误:拼写不规范,大小写混用,字母缺省等;
第二,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不正确,从句未隔开,位置错误,说话人
口语化,句子没有完整表达意思,重复句式;
第三,句子无逻辑:句子结构不清,前后矛盾,构思不精,句法混乱;
第四,术语搭配错误:搭配词语和句子搭配不当,习惯用法不得当,
词义偏差;
第五,标点使用不规范:“,”、“。
”、“!”等使用不当,漏写
及多写等;
第六,语意不精准:没有使用相应的词语,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意思
的转换不合理;
第七,重复使用词语:重复使用同一个或几个词语使得句子变得索然
无味;
第八,滥用俗语及简称:使用过多的口头语,成语及简称;
第九,倒装不当:倒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第十,口语习惯使用:口头语使用不当,地道表达缺失,口语习惯难
以识别。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
首先,我想指出,“咬文嚼字”一词本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追求文字的准确和精细,有时候过分追求字句的准确而显得矫揉造作。
而“十大语文差错”则是指在语文学习和应用中常见的错误。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语文错误:
1. 语病,包括虚词、多词、漏词、重复、词语搭配不当、成语用错等。
2. 词语使用错误,例如“麻木不仁”误写成“麻木不认”。
3. 语序不当,句子结构混乱,造成表达不清晰。
4. 标点符号错误,包括错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
5. 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误用、语态错误等。
6. 用词不当,例如“脱颖而出”误写成“脱颖而进”。
7. 拼写错误,常见的错别字和生僻字的错误使用。
8. 语气不当,表达过于生硬或者过于随意,不符合语境。
9. 修辞错误,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不当。
10. 缺乏逻辑性,表达的内容缺乏逻辑性,不易理解。
这些都是在语文学习和应用中常见的错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加强语文学习,避免犯这些错误。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公布10大语文差错范文一:大家好,今天我要谈谈《咬文嚼字》公布的10大语文差错。
这份名单我们可不能当做闹着玩,而是应该认真对待,因为语文是我们的基础学科,语文错了,其他学科也难以顺利进行。
首先是“治理腐败”的用词问题。
很多人直接使用“治理腐败”这个词组,其实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惩治腐败”。
这是因为词语的使用应该严谨地体现出它的含义,将“治理”与“腐败”搭配使用,可能会有一种“对抗”、“管理”的感觉,而实际上,应该是通过严厉的惩罚,来达到铲除腐败现象的目标。
其次是“履行职责”的措辞问题。
我们常说“履行职责”,其实正确的写法是“尽职”。
这时,我们要看到,“履行职责”还是有些含糊的,而“尽职”则更加严肃地表明了人们为了达到自己职责要承担的义务而做出的努力。
此外,我认为这份名单提醒我们要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词语的准确使用,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也要深究它背后的根源。
只有在做到语言的精准运用时,我们的文章才能力求不失真,也才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思想质量。
范文二:大家好,我今天将要谈论的是《咬文嚼字》公布的10大语文差错。
在我看来,这份名单的有关问题是十分具有思想性和实践性的。
我们不仅要了解,更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加以贯彻。
该名单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启示是: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懂得文字和知道文言文,更重要的是意识到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只有在体会文字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咬文嚼字”。
“老干妈狗粮”这个问题或许给我们最深的启示。
这里的问题不仅在于字音的正确表示,更涉及到了对文化沉淀的遵守和尊重。
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我们都要做到尊重语言和文化的典范。
我看到这份名单后,还有一个想法:我们应该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从我们常见的生活用语中寻找准确的表达方式。
在写作中,一些不拘泥于接口的良好想象力能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新鲜感和创意,而在实际以及口头表达过程中,我们的确要更好地遵循政治、文化和常识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我们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顺畅、准确,让我们的高尚精神和良好行为习惯在我们使用语言时得到最佳发挥。
语文十大差错
以下是常见的十大语文差错:
1. 拼音错误:拼写字词时出现错误,如“香蕉”写成“香蔻”。
2. 词义混淆:使用词语时混淆了其正确的意思,例如将“偷”和“盗”使用错误。
3. 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不清晰,导致表达不准确或含义模糊。
4. 标点符号错误:使用标点符号时出现错误,如句子末尾缺少句号或逗号使用错误等。
5. 语法错误:使用词性、时态、语序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句子语法不正确。
6. 主谓一致错误:主语和谓语动词在人称、数等方面不一致,导致句子语法错误。
7. 语气错误:使用错了语气,如将陈述句写成疑问句。
8. 冗长和啰嗦:句子过于冗长,使用了多余的修饰语,导致表达不清晰。
9. 没有逻辑连接词:句子之间缺少逻辑连接词,导致句子关系不清楚。
10. 用词不当:使用词语时不准确,或者使用了不符合句子语境的词汇。
以上是语文的十大差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公布10大语文差错范文一:大家好,最近我们学校传来了一个消息,就是《咬文嚼字》公布了10大语文差错。
这让本来就不喜欢学语文的我更加困惑了。
但是,我看了一下这10大语文差错,不仅让我明白了自己容易犯的错误,而且也让我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些语文差错。
首先,我们看到了第一条——“’浮夸之辞’中的‘夸’字应为‘夸耀’”,它的重点在于正确使用词语,不要把不同意思的词语混淆。
我们以后要注意词语的严谨性,不要听音意思混淆。
接下来,第二条说“‘不解之缘’或‘无缘无故’中‘无缘’应为‘无因’”。
这条语文差错也是关于词语使用的问题,我们对于相似的词语也要有独立的思考。
然后,第三条说“’反其道而行之’中的‘其’字应为‘其所’。
”这是对语法的要求,表示“其所”的状语在句子中起到了限定性作用,将语言它更加清晰易懂。
第四条说“‘窝里反’中的‘反’字应为‘犯’。
”这也是关于词语使用的问题,我们要了解词语的本意,不要随意改写。
接下来第五条说“‘登堂入室’中的‘入’字应为‘如’。
”这个语文差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对于成语或者俗语的来源并不好理解,但是应该在使用的时候了解它的原意。
第六条说“‘满怀壮志’中的‘壮’字应为‘自豪’。
”这是关于词语使用的问题,同样让我明确了词语的不同使用。
第七条说““似曾相识”中的“似”字应为“如”。
”这也是我们对于成语或俗语鲜有机会理解到的问题,但是理解其成分,再诠释就更加容易了。
第八条说“‘方兴未艾’中的‘兴’字应为‘兴隆’。
这条语文差错让我明白了词语的更改可能会导致句子语义的变化,也让我更加注意词语的使用。
接下来,第九条说“‘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既来之,则安之’应为‘既来之,则安之’。
”这是关于标点符号的问题,标点符号不当会使句子的意义模糊。
最后,第十条说“‘枯藤老树昏鸦’中‘昏’字应为‘荒’。
”这同样让我了解到对于成语或俗语的来源要有深入的掌握。
以上就是我对于10大语文差错的分析,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错误都是关于语言使用的问题。
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一、混淆词义在2019年的语文考试中,许多学生常常混淆词义,导致答案出现错误。
例如,有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将“悲伤”误解为“愤怒”,导致完全错误的理解。
这种混淆词义的错误不仅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也使得答案出现了偏差。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在语文考试中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些学生常常在句子中使用错误的语法结构,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不清。
例如,有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错误的时态,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出现了问题。
三、漏写关键词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漏写了关键词,导致答案出现了偏差。
例如,在填空题中,有学生漏写了一个关键的名词,使得整个句子的意思变得不完整。
这种漏写关键词的错误在考试中十分常见,需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四、文意理解错误在阅读理解中,学生常常出现文意理解错误的情况。
有些学生只看表面,没有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导致答案出现了偏差。
例如,有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将事实和观点混淆,使得整个问题的答案出现了错误。
五、标点符号错误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出现标点符号错误。
有些学生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使得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不清。
例如,有学生在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逗号,导致整个句子的语义出现了问题。
六、词语搭配错误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出现词语搭配错误的情况。
有些学生使用了错误的词语搭配,使得句子的表达变得不准确。
例如,有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了错误的形容词,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出现了偏差。
七、逻辑思维错误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常常出现逻辑思维错误的情况。
有些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问题的逻辑关系,导致答案出现了偏差。
例如,在推理题中,有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问题的前提条件,导致整个推理过程出现了错误。
八、字词错误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出现字词错误的情况。
有些学生拼写错误,使得整个句子的意思变得不清晰。
例如,有学生在写作中将“风”误写为“风”,导致整个句子的表达出现了问题。
九、缺乏表达能力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出现缺乏表达能力的情况。
有些学生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导致整个文章的逻辑关系变得混乱。
《咬文嚼字》公布“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讲法。
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与“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议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与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
而“提案"是政协委员与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与建议,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者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对提案的提出、审查、办理、监督等有详细规定。
二、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住”与“驻”都有停留的意思;然而“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是为执行公务而驻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应用“入驻",不用“入住”、三、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小孩的政策”。
许多媒体在宣传报道这一新政时,提出了“单独二胎”的讲法。
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简称“单独”没有问题,但把“两个小孩"简称为“二胎”,是不准确的、“二孩”指两个小孩,“二胎”指两个胎次、假如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差不多有两个小孩,再允许生“二胎",就估计有三个或四个小孩。
这估计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2019年11月中旬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一些媒体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讲法,如“把APEC会议当成国际间的交流平台”等。
历年十大语文差错常犯语文错误1、“撼卫”应为“捍卫”2、“大坝合拢”应为“大坝合龙”3、“家俱”“家俬”应为“家具”4、“一年之季”应为“一年之计在于春”5、“即来之”应为“既来之”6、“招聘启示”应为“招聘启事”7、“震憾人心”应为“震撼人心” 88、“海上升明月”应写为“生明月”9、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10、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11、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们普遍认为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其实这两句诗是千古咏雪名句,12、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
“无时无刻”必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
13、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
含有敬重意味的,不应用于“罪犯”等,也不应用于自称。
如:“三位罪犯”应改为“三名罪犯”“我是一位歌手”应改为“我是一名歌手”。
14、媒体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
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首先”。
如:“他首当其冲坚持上一线工作”。
15、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
如:“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长三角狙击赤潮”。
两处“狙击”应为“阻击”。
“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16、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是: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义为能看见别人颈项和背脊,这说明距离不大;要强调距离悬殊,应采用否定式,说成“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或者反问式,如“怎能望其项背”。
17、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一、缺少标点符号
语文课本中常常缺乏标点符号,使语文课文的句子和意思难以理解。
错误的标点符号影响了孩子阅读的效率,或者把意思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二、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是语文课文中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会对孩子造成困惑,也使得孩子学习语文也变得枯燥无味。
三、字体颜色
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及大小之间的差别不大,使得语文课文的阅读变得困难。
四、多彩印刷
学习者在语文课文中往往会发现出现多彩印刷,如绿色、蓝色、红色等,使语文课文变得分散,影响了学习者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五、文字落款
语文课文上常常会出现文字落款,这种落款会影响孩子正确理解语文课文,使孩子对语文句子意思的理解变得模糊。
六、句子结构
有时由于句子结构而使语文课文难以理解,如句子容易变成复杂的句子,句子混乱,句中片段缺失等。
七、拼音错误
架式拼音的错误是语文课文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这种错误会使孩子们在发音上产物听读出错误,而影响他们正确理解语文。
八、标题错误
中国语文课文上常常会出现标题错误,比如标题错误、标题过长或不符合语文课文内容,这使得孩子更加难以理解语文课文的核心内容。
九、语句与题目不符
每一篇的语文课文都应该有一个与语文课文核心内容相关的题目,但有时候题目与语文内容不符,会让孩子感到疑惑,而影响了语文课本的效果。
十、内容贫乏
语文课文中出现的内容贫乏,有时不能恰当地表达语文内容,而使孩子们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9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整理:高考复习要注意老舍的“舍”误读为shè央视2017年2月开播的《朗读者》节目中,濮存昕和董卿强调老舍的“舍”应该读作shè,在观众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实这是缺乏依据的,准确的读法是shě。
“舍”有shě和shè两个读音。
读shě,义为舍弃;读shè,义为房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舍予是舍我、无我的意思,“舍”即舍弃,应读第三声。
老舍的“舍”和舍予的“舍”同音。
根据亲友回忆,老舍生前自己也读shě。
如果读shè,“老舍”便成了老房子,显然不是这个笔名的寓意。
二、“”宣传用字错误“蘋”误作“萍”今年“”马云倾力打造了一部宣传影片,其主题曲《风清扬》将“青蘋之末”的“蘋”误读成了“萍”。
“青蘋之末”出自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青蘋,是一种草本植物,其茎横卧在浅水的泥中,叶柄伸出水面,只要水面有风,青蘋就像测风仪一样轻轻摇动。
“青蘋之末”即青蘋的叶尖。
后世以“青蘋之末”比喻事物处于萌芽状态。
“萍”指水生植物浮萍,其叶片贴在水面上,不会随风而起。
“风起于青萍之末”是不合常理的。
三、热播电视剧中的读音错误“参商”的“参”误读为cān2017年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有句台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剧中人将“参”读成了cān,准确的读法是shēn。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出自杜甫诗《赠卫八处士》,“参”“商”指的是参星和商星,均是二十八宿之一。
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二星此出彼没,不会同时在天空中出现。
人们常用“参商”比喻亲友分离后不得再见。
“参”读cān时有加入、参加、参考等义,与上述台词无关。
四、“虐*童”事件报道中的用词错误“非营利”误为“非盈利”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到相关涉事单位时称之为“非盈利组织”,准确表述应是“非营利组织”。
“营利”即谋求利润。
“营利组织”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组织机构;而“非营利组织”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组织机构,通常指学校、医院、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等等。
超实用!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汇总(2006-2021)超实用!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汇总(2006-2021)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在学校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繁杂的语法规则和复杂的语言结构,我们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文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这些常见的语文差错,下面是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汇总(2006-2021),相信会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1.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字母的差异而完全改变一个单词的意思。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需要重视拼写规则的学习,并且在写作和口述时多加注意。
2.语法错误语法错误也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语序错误等。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并且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时多加练习,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要格外注意。
3.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连接句子、提示语气等作用。
然而,很多人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不准确。
常见的标点符号错误包括逗号和句号的误用、引号和书名号的混淆等。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我们需要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规则,并且在写作中多加练习。
4.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是语言表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不熟悉词语的正确搭配而导致语义模糊或者不通顺。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需要积累大量的词语搭配,并且在日常使用中多加练习。
5.语气不准确语气是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手段。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语气的不准确而导致误传信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语气,并且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多加练习。
6.单复数错误单复数错误是我们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常见的错误。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不准确地使用单复数形式而导致语句的不通顺或者语义的混淆。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需要掌握单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并且在写作和口述时多加注意。
2019十大语文差错
12月25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程序,《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了“2019十大语文差错”,以下为具体内容:
一、足协致歉声明中的成语误用:以“差强人意”表示让人不满意
2019年11月,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负于叙利亚队。
赛后,中国足协通过微博为中国男足的糟糕表现向球迷致歉:“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其中误将“差强人意”当作“让人不满意”用了。
差(chā):略微;强:振奋。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二、明星微博中的知识差错: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成孔子的话
2019年11月,演员李小璐和贾乃亮宣布离婚。
随后,李小璐发微博称自己是一个“普通女人”,还说“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
已有辞书收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条目,用例大约出现在明清时期,意思是:常人不是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其出处可追溯到《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语。
三、干支纪年中的用字错误:“己亥”误为“已亥”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己亥”在使用中常被误为“已亥”。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中有“己”没有“已”,干支纪年中只有“己亥”年而没
有“已亥”年。
还有将“2019年己亥年”误为“2019年乙亥年”的。
干支纪年中确实有“乙亥”年,但2019年不是。
四、科技新闻中的词形错误:“挖墙脚”误为“挖墙角”
2019年8月,华为发布操作系统“鸿蒙”,并许诺了众多优惠,力邀安卓应用程序开发者为鸿蒙效力。
媒体一时调侃:这是在“挖安卓的墙角”。
其中“墙角”是“墙脚”之误。
墙角是指两堵墙相交接所形成的角;墙脚则指墙基。
墙角被挖开对墙体损害有限,但墙脚被挖整堵墙就会坍塌。
因此,汉语词汇系统中有“挖墙脚”,而无“挖墙角”。
“挖墙脚”即拆除墙基,比喻从根本上加以破坏。
五、影视新闻中的用字错误:“主旋律”误为“主弦律”
2019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影片集中上映,获得广泛好评。
相关新闻中,“主旋律”常误为“主弦律”。
“旋律”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指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主要曲调,现在也用来比喻基本的观点、主要的精神。
“旋律”不能写作“弦律”,“主旋律”也不能写作“主弦律”。
六、经贸新闻中的不规范用字:“鲇鱼”误为“鲶鱼”
2019年11月,美国确认中国鲇鱼监管体系与美国等效,中方表示欢迎。
相关报道多将“鲇鱼”误为“鲶鱼”。
鲇鱼,头扁平,口宽大,体表无鳞,多黏液,过去也作“鲶鱼”。
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实施,确定“鲇”
为规范字,而其异体字“鲶”未收入表中。
此后,将“鲇鱼”写成“鲶鱼”就是不规范的了。
七、司法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
2019年10月,大连一名10岁女孩惨遭杀害,凶手蔡某因不满14周岁,依法不追究刑责。
有媒体报道:蔡某行为素有不端,其父母虽有察觉却“不以为然”,未加严管,最终导致恶性事件。
其中“不以为然”是“不以为意”之误。
“不以为意”指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以为然”指不认为他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
父母不重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应用“不以为意”。
八、环保新闻中的用字错误:“禁渔”误为“禁鱼”
2019年年初,多部委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对长江流域分阶段实施禁捕做了规定。
在相关报道中,部分媒体把“禁止捕鱼”说成“禁鱼”,混淆了“鱼”和“渔”的区别。
“鱼”是名词,即鱼类;“渔”是动词,即捕鱼。
“禁渔”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水域内禁止捕捞,不能写成“禁鱼”。
九、波音坠机事件中的用语错误:“令人堪忧”
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一架波音737-8飞机发生坠机空难,举世震惊。
不少媒体报道: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堪忧”。
“令人堪忧”是病态结构。
“堪”指值得;“堪忧”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
因此,可以说“波
音飞机的安全性堪忧”,也可以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但是,将“堪忧”与“令人担忧”杂糅成“令人堪忧”,是错误的。
十、外交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
对于美国无端挑衅的“霸凌主义”行为,我外交部发言人曾用“令人不齿”一词予以抨击。
相关报道常将“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
“齿”本指牙齿,引申指并列;“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不耻”指不以为有失体面,如“不耻下问”。
对美国的挑衅行为表示鄙视,应用“令人不齿”。
“令人不耻”是根本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