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B-PPT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 拢”。2019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有关报道中 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在“过分强行合拢”的问题。其中的“合拢” 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 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 中间接合,叫作“合龙”。“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 不是一回事。
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社会影响重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 2019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赞美 词“捍祖国强盛”错成了“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 “捍”是保卫、防御的意思;“撼”是动、摇动的意思。 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并不通用。故宫“撼”事,令人 遗憾。 二、简繁体转换中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復/複。2019年 出品的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光複”字样,其 实都应作“光復”。“復”,表示转回来、还原、恢复等 义,“光复”的“复”指恢复,故对应的繁体字应为 “復”;“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重复,如“山重水複”“複印”。 三、建党九十周年时,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知识差错是: 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 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 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 人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共产党依靠的两大基本
• 五、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如: “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 令世界为之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 “瞩目”。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 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 六、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 “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 或“畫”(画)。2019年中央电视台元宵 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 “花市灯如书”。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 《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 七、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 为“精萃”。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 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 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而 “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 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 八、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 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 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 “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 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 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九、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 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 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 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十、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是:“家具”误为“家俱”。 “具”,义为器具、用具。“家具”即床、柜、桌、凳等家庭用具, 故用“具”。“俱”,义为全、都、一起,如“面面俱到”“与生 俱来”。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副词,两者不容混淆。
七、媒体上容易误用的一个称谓是:村长。我国《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主要领导称“村民委员 会主任”,简称“村主任”。媒体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经常把 “村主任”误称为“村长”。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
八、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 “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准确的说法 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摄氏度是温标的一种,由瑞士 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这是一个法定计量单位,不能随意拆开。
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
ຫໍສະໝຸດ Baidu
• 一、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9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 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相关报道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 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美轮美 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 “高大”。 • 二、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 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
• 九、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 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 字“〇”。这一差错在2019年出现频 率较高。 • 十、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 无时无刻。常常被当成“每时每刻” 使用。语言文字专家指出,“无时无 刻”必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 的意思。而“每时每刻”常与“都” 搭配。
• 三、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截 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 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 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 四、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9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 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9 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 首位。”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 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 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五、普遍关注而又普遍读错的一个金属元素是:“铊”。“铊” 是一个冷僻字,因为社会事件中出现了“铊”,从而进入了公众视 野。这是一个多音字。读tuó 时,同秤砣的“砣”;读tā时,则表 示一种元素名称,不少人却把它误读成tuó 。铊的化合物有毒。 2019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 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ó 中毒”。 六、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泄露/泄漏。媒体在报道 日本核电站时,有的用“泄露”,有的用“泄漏”,前者是用错了 的。“泄露”的对象是机密的信息;“泄漏”则既可以指具体的物 质,也可以指抽象的情报、信息等,使用的范围较广。凡是液体、 气体等的漏出,应当说成“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