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一、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概况 (3)

二、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资源优势突出 (9)

(一)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丰富 (9)

(二)河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迅速 (10)

(三)河南区位优势突出 (11)

(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类别齐全,产品丰富多样 (12)

三、河南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 (14)

1.历史文化小镇 (15)

2.运动休闲小镇 (16)

3.民俗风情小镇 (17)

4.生态度养小镇 (18)

四、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0)

(一)政策保障不足,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20)

(二)思想认识滞后,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 (20)

(三)特色产业不强,支撑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21)

(四)配套建设落后,组织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21)

五、推动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23)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23)

(二)出台专项政策,完善法律法规 (23)

(三)突出地方特色,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24)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25)

特色小镇发端于浙江,近几年顺应时代潮流,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蓬勃发展。它对于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河南省以建制镇为基础,开展工、农、旅、商多种类型的特色小镇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工业园区特色小镇、商贸物流特色小镇、矿业资源加工特色小镇、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小镇、养殖种植特色小镇,特色突出,产业鲜明,生态良好。目前河南省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在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河南的特色小镇中,4个小镇都属于文化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特色小镇。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河南的11个特色小镇中,在公布名单的同时也出台了专家评审意见,明确提出以“文化”作为小镇建设关键词的有5个,以“生态”“环境”作为建设关键词的有5个,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占全部特色小镇的93%,可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是河南省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也是河南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模式,对于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整体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概况

目前,河南省共有国家级特色小镇18个,其中住建部选出两批共15个特色小镇、国家体育总局评出3个特色小镇。国家级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2个(安阳水冶镇和信阳明港镇),河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100个,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68个,河南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个。

表 1 河南省国家级特色小镇

资料来源:住建部、国家体育总局

表 2 河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2015年)

资料来源:住建部

表 3 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2015年)

资料来源:住建部

二、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资源优势突出

河南地处中原,是米字型高铁的枢纽联结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虽然自2015年才起步建设,但发展态势良好,一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旅游体验、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养老休闲的文化旅游小镇正在迅速发展。

(一)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丰富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据相关学者研究,河南特色文化资源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寻根文化资源,包括始祖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客家文化;二是政治文化资源,包括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汉魏文化、北宋文化;三是思想文化资源,包括易学文化、诸子文化、宗教文化、精神榜样;四是社会文化资源,包括商业文化、军事文化、教育文化;五是科技文化资源,包括天文文化、农耕文化、医药文化、冶铸文化、陶瓷文化;六是旅游文化资源,包括山水文化、古都文化、名城文化、红色文化;七是文学艺术资源,包括汉字文化、书画文化、诗文文化、戏剧文化;八是民俗文化资源,包括武术文化、节会文化、传说文化、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河南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址遗迹,现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天地之中古建筑群、长城(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和丝绸之路(河南段)6项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3项。河南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和

发展地,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

河南现有的特色小镇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住建部公布的河南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中,焦作市温县赵堡镇是名扬中外的太极拳发源地,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是中国钧瓷之都,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则是红色文化小镇,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国家级特色小镇中,驻马店市确山县老乐山北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和内涵深厚的文化名山,山上有聚仙亭,中央电视台还曾到此处录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的表演。

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良好。住建部公布的河南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中,南阳市西峡县太平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有“天然药库”之称。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界岭生态旅游度假区,获得“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等荣誉称号。国家体育总局选出的国家级特色小镇中,信阳市鸡公山管理区户外运动休闲小镇地处以“云中公园”而闻名中外的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素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的美誉,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山中有霞光、云海、雾凇、奇峰怪石、瀑布流泉等美景。驻马店市确山县老乐山北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古寺名刹、茂林修竹,老乐山物种丰富,怪石林立,千姿百态。

(二)河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迅速

近几年河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全省旅游经济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7.86亿人次,同比增长18.15%;实现旅游收入8120亿元,同比增长20.28%。按照文旅厅

公布的数据,“2019年春节期间,全省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3212万人次,旅游收入180.3亿元”,总量排全国第4,实现了“开门红”。2017年全省文化事业费25.15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亿元,增长12.88%。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为26.31元,比上年提高2.94元,增长12.6%。2018年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1.42亿元,其中旅游宣传和奖励资金1亿元,旅游厕所奖补资金2000万元,智慧旅游建设奖补资金2200万元。全年全省新改建旅游厕所1713座,超额完成年度1629座的目标任务,完成数量在全国居第5位。全省在建旅游项目共544个,完成投资806.68亿元,同比增长28.28%。全年招商签约项目共124个,签约总金额3200亿元,到位资金165亿元。

(三)河南区位优势突出

河南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中原大地连南贯北、承东启西。近年来,河南立足区位优势,坚持“交通先行”,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多式联运,打造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米”字形高铁交通轴,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而且还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河南正好处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2013年开行的中欧国际班列充分发挥这一区位优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已成为国内第四大货运机场。截止到2012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30公里,居全国第1位,全省每个县市区均可在30分钟内通达高速公路。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连续多年居全国

首位。河南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给特色小镇的崛起带来了便利。

(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类别齐全,产品丰富多样

依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在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产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中均有涉及,也具备大多数亚类和基本类型。河南文化旅游产品丰富多样,特色突出,吸引力强。河南目前有11个世界级品牌旅游景区,包括6处世界文化遗产,4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际生物圈保护网和1个世界体育活动基地。其中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分别在2000年、201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河南文化艺术活动也多种多样,开封菊花文化节、洛阳牡丹文化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鹤壁民俗文化节、平顶山马街书会等文化节会规模宏大,影响力显著。河南的一些特色小镇本身就处在景区中,如南阳市太平镇地处伏牛山西南部,境内山势陡峭,群峰耸峙,气候宜人,包含群山、碧水、深潭、险峰、幽谷等生态旅游景群,融汇各类名胜景观于一地。再如永城市芒山镇,境内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芒砀山,芒砀山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之地,被誉为“汉兴之地”,有汉梁王墓群、刘邦斩蛇处、大汉雄风芒砀山地质公园、陈胜墓、夫子崖等景点。另有一些特色小镇文化特色显著,如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瓷文化、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的红色文化、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的杂技文化、焦作市赵堡镇的太极文化、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的道家文化、

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的玉文化等,文化产品特点鲜明。

三、河南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

河南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种类丰富。根据住建部公布的评审意见(见表4),结合当地资源和建设的实际情况,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有:历史文化小镇、运动休闲小镇、民俗风情小镇、生态度养小镇。河南文化旅游小镇发展模式通常依托当地的文化生态资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进行打造建设。

表 4 专家组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河南部分)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1.历史文化小镇

历史文化类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以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开发建设。这类小镇的灵魂是历史文化,主要依托保存、建设相对完好的古建筑、古街道,考据确凿的文物古迹,以及颇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这类小镇的发展模式,多数属于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加以修复打造。如洛阳孟津县朝阳镇,拥有闻名世界的唐三彩工艺,不但保留了唐三彩古色古香、浑厚质朴的大唐韵味,而且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生动逼真,釉色艳丽。2000年,朝阳镇被命名为“三彩之乡”。所以住建部的建设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唐三彩文化研究,将唐三彩文化与小镇建设充分结合,打造富有特色的小镇空间形态”。此外,辖内有豫西现存面积最大的清代古民居建筑——卫坡村,是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卫坡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再如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的美誉。在民主革命时期,竹沟是一块重要的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

地和战略支撑点。同时竹沟还是重要的革命摇篮,通过举办培训班和教导队,这里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和其他骨干力量。从这里先后走出了两任国家主席,4位副国级领导,60多位省部级领导,100多位将军。竹沟以红色文化为中心,建设竹沟革命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还有大量的革命旧址和陈列厅,打造成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此外,还有以杂技文化为特色的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孔子文化为特色的长垣县恼里镇、汉文化为特色的永城市芒山镇、老子文化为特色的灵宝市函谷关镇,均属于历史文化类特色小镇。

2.运动休闲小镇

运动休闲类特色小镇主要是将运动、休闲、度假相结合的高品质小镇,主要针对当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环境污染造成的亚健康身体而打造建设的。河南省这类代表性特色小镇主要是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包括信阳市鸡公山管理区户外运动休闲小镇、郑州市新郑龙西体育小镇、驻马店市确山县老乐山北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在本身自然环境优良的前提下,在政府的大力扶植支持下,建设成为有特色鲜明的运动休闲业态和深厚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的小镇。目前,这些小镇都在建设的初步阶段,侧重于聚焦运动休闲、体育健康等主题,形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形态。打造成为具备成熟的体育赛事组织运营经验的小镇,经常开展健身赛事和活动,形成运动休闲特色名片。比如信阳市鸡公山管理区户外运动休闲小镇,风景秀丽,泉清林翠,有八大自然景观,环境优美。依托丰富的山地森林资源,

积极修建登山健身设施,开展登山健身运动,先后开展2016新年登高比赛、第九届“体彩杯”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和2017年新豫商行读中原徒步活动,逐步营造深厚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

3.民俗风情小镇

民俗风情类特色小镇,以民俗、风情、古街、地方小吃、艺术、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以民俗风情和文化体验为主要卖点,古街古镇的建筑优美,民俗文化体验别致,又可以观看特色演艺节目,吃到地方特色小吃,住在民俗客栈,购买别具风情的手工艺品,特别适合周末假期的休闲旅游。如巩义市竹林镇的长寿山风情小镇,既有梨园大戏楼表演,又汇聚来自成都、西安、杭州、长沙等全国各地的美味小吃,唐三彩、剪纸、奇石、根雕、崖柏、牡丹香包、牡丹画、扇面工艺、鲁班锁等民俗工艺琳琅满目,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韵味,让人身心舒畅。再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朱仙镇,是著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的鼻祖,属于中国最古老的工艺品之一,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强烈的民俗情趣,独特的艺术风格,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境内的启封故园深入挖掘朱仙镇历史文化,提炼了朱仙镇的漕运文化、豫剧文化、木版年画和岳飞忠义文化等文化资源,从全国搜寻古建筑老物件,力求完美复原古建筑传统风貌,其中还有婚庆文化的吉庆街、科举文化的状元街及相关表演,让游客亲身体验婚庆文化和科举文化。这类特色小镇的建设,通常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的积极性,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提供设施配套、要素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积极

鼓励企业参与小镇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家创造力。如禹州神垕镇,就是通过PPP模式和EPC 模式融资20亿元支持发展需要,其中神垕古镇老街修复项目就引入资金5亿元。这种实践模式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河南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创新做出了有益探索。

4.生态度养小镇

生态度养类特色小镇以环境、生态、养生、度假、温泉、滑雪、养老为关键词,将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相结合,要求小镇生态环境优美,养生设施完备。住建部发布的两批河南国家级特色小镇中,有很多本身就是景区的小镇。如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境内的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风景优美,尤其是秋季,万山红遍,两侧千山万壑,堪称精美绝伦。再如南阳市西峡县太平镇,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界岭生态旅游度假区,还有老界岭滑雪场和伏牛大峡谷,夏天的时候可以避暑,冬天的时候还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当地群众经营土特产,开办农家客栈、特色餐饮,打造“农游一体”特色旅游项目,年旅游收入8000万元以上。永城市芒山镇,境内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镇地处山区,境内群山叠翠,峰峦起伏,既有传统的自然景点,又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有人将景点总结为六潭六泉七瀑布,四峡四洞二古墓,六大寺峰六怪石,五大名山六碧湖。这里的温泉也很有特色,2007年,中国地理委员会在嵖岈山景区发现罕见的铀温泉,2009年有企业综合开发打造了嵖

岈山温泉小镇,除了温泉疗养之外,还有攀岩、溜索、滑雪等多项拓展运动。

综上所述,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些类型。事实上,很多小镇兼具多种类型的特征,根据当地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打造民俗风情体验街(园),集健身、休闲、观光、养生、旅游为一体。如焦作市温县赵堡镇,作为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以太极文化为核心,全力延伸拓展“太极+”,和文化产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相融合,致力于建成“文化突出、特色鲜明、体制灵活、生态宜居”的国家级特色小镇。

四、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河南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类型丰富多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其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河南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专项政策缺失,思想认识滞后,特色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够强,配套设施落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快速发展。

(一)政策保障不足,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住建部公布的两批共403个特色小镇中,河南省有15个,数量在全国排第9位,有3个(神垕镇、竹林镇和芒山镇)还属于全国千强镇。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首个国家层面的特色小镇专项政策《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后,国家相关部委针对特色小镇专项发文十几项,对特色小镇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省级层面,浙江省发布了18份特色小镇专项政策,山东、河北、广东、江苏也都有5~7份专项政策,但是,迄今为止,河南省只是转发了一项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并未公开发布特色小镇的任何专项政策。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创建培育省级特色小镇的情况下,河南省尚未公开发布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或培育名单。河南省特色小镇专项政策缺失,顶层设计不完善,发展类型和发展模式不健全,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创建要求、实施步骤、成果效益、保障措施缺乏指引。

(二)思想认识滞后,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

国家要求特色小镇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

浅谈特色文化旅游小镇设计理念

浅谈特色文化旅游小镇设计理念 我国的城镇化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大城市病日益突显,小城镇发展明显不足。自20XX年以来,特大城市数量和人口规 模快速增长,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都有明显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小镇发展弱化,成为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重要原因。提升特 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水平,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也 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这在客观上要求特色文化小镇在 设计理念上体现出历史性、文化性、发展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中Y 城镇化工作会议多次提出,城镇化工作必须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 文化,从根本上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历史遗产;必须注意保留村庄 原始风貌,尽可能在保留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这是因为文化传统承载着民族记忆,是民族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感受民族文化的必备要素。特色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摒弃急功近利,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继承性,保护 文化的多元性。打造特色美丽小城镇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扩大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现差别化竞争。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是特色小镇 的主要特征,因此要从文化视角进行设计与研究,必须理解各小镇 的历史成长因素及其内在的文化特质,尤其是对处于初期阶段的小 镇有一个更明确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1文化旅游小镇概述 一般认为,文化旅游小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 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核心是围绕旅游的历史文 物古迹或地理景观,针对旅游成熟期游客对旅游地历史、文化、美食、传统和习俗建筑等全方位的深度需求,在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在当地居民真实生活基础上,让游客充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即为有特色的较小的城镇。从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来看,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二是浙江省模式的特色小镇。根据浙江的经济结构、地域产业关系,浙江版的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定义: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综观全国各地的实践和国家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我们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不同模式的探索。它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浙江特色小镇的特征和建设经验

2017年中国水果特色小镇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水果特色小镇研究报告 一、水果特色小镇定义及概述 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从内涵上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两种模式,其有着明显的区别。 “特色小镇”与传统的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有本质区别,是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的特定生产、生活、生态区。 特色小镇建设与一般的产业园区、景区开发流程类似,主要分为规划咨询、要素导入、EPC建造和后期运营四个阶段,但由于融合了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项目的顶层设计上比一般的要求更高,必须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水果产业是中国支柱性产业将带动地方性经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出产国,居全球13个产量超1000万吨的国家之首;世界上主要的热带水果大部分都是中国大宗的品种。我国果品总面积和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同时,果品的质量和产业化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目前,果品产业已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是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产业,也是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6年中国果品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2016年中国国产水果总产量达到2.78亿吨,比上一年增长2.6%。水果产业将步入提质增效转型的关键期,产量增速放缓,产业提档升级加快,预计2017年中国水果产量达到2.86亿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2015年期间,2010年苹果产量仅为3326.3万吨,2014年突破4000万吨,达到4092.3万吨。中国苹果产量一直处于平稳增长阶段。与苹果有着相似产量变化趋势的还有国产香蕉,柑橘,梨以及葡萄,这些大品类国产水果一直保持着每年递增的趋势。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三)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 特色小镇的产业为双产业为主,即“特色产业+旅游产业”。 其中自身特色产业主要指新兴产业或传统经典产业,诸如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茶叶、丝绸、石刻、文房、青瓷等传统产业。泛旅游产业主要是“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内容。

特色小镇建设调查报告.docx

特色小镇建设调查报告 一、小城镇建设情况 组建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城建的副镇长和城建办人员任工作员,全程负责和指导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小城镇建设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作为全省城镇化建设试点镇,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2015年,建设成容纳400户入住的实行封闭式管理的4万平方米城镇化试点小区,节约建设用地38万平方米;完成了小区配套建设工作,投资15万元建设城镇化小区灯光篮球场,投入资金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15万元安装路灯60盏;投入资金270万元建设了上下水系统;投资935万元完成城镇化小区集中供热项目;投入资金300万元修建垃圾处理场。镇区内硬化路面14公里,绿化、美化铺满盖严,投资服务设施完善,有公共服务大厅、客运站、邮政、银行等服务设施。 二、小城镇建设培育情况 我们秉承可持续发展,构建宜居宜业人文环境的理念,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镇村布局。 (一)打造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1 、产业特色 一是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创意体验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协同发展。做大做强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特色农产品、渔产品、山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绿色农林渔类产品生态绿色品牌。依托黑龙江湖润湾田农业有限公司建设集实验控制中心、智能温室、阳光节能温室、阳光大棚、菌类栽培、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形成“农+游+娱+养+食+购”六位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产业链。 二是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发挥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境内蜂蜜山、兴凯湖、21公里黄金湖岸线、莲花泡等自然旅游景观,同时与周围多处人工、文化、历史、自然旅游景观相连的区位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游”、“农家游”;通过对镇域内蜂蜜山景区、

江浙十大文旅特色小镇

江浙十大文旅特色小镇 有重点、有特色发展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浙江省2015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截止目前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对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有重要意义。现将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实践、10个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供学习参考。一、江南药镇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名列其中。 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境内,距离磐安县城不到10公里。自古以来磐安便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尤其盛产以“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为代表的磐五味,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中国药材城“磐安浙八味市场”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地。磐安以此为基础,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发展契机,打造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江南药镇。近期建设用地面积393公顷,其中主要建设区用地面积132公顷。江南药镇定位为“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

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建设成为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的特色小镇;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江南药镇总投资51.5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1.5亿元,主要用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医药养生园、特色文化街区和中药产业园建设。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结合浙八味市场,通过药文化园、养生博览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的建设打造江南药镇的核心区,作为药镇对外服务的主体部分;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中医药主题公园、百草园,以中药材的种植和展示功能为主;三是以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区。磐安县“江南药镇” 被列为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由县委书记牵头专门成立了小镇建设指挥部。截至2015年底,已开发建设面积112 公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10.05亿元,吸引120家企业、990家个体工商户、2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江南药镇初见成效,中药材特色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五亿元,百草园、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等项目也已经在规划建设中,逐步将药镇的功能从简单的种植、生产、销售延伸至旅游服务、医疗保健、养生研发等多个领域。江南药镇作为浙江省唯一

特色小镇开发模式

本文汇总了在探索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

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特色小镇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特色小镇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2016月#日-#日,我与**市政府办公室一行#人,先后赴张家港、常熟、昆山、吴江、海门、如皋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各市(区)深化改革、迸发活力,深挖资源、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地基本情况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重点考察的是港口建设、开发开放、城市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等,时间紧、内容多,安排的非常紧凑。四天的时间,我们实地参观了张家港市永联村、沙洲新城展示馆、暨阳湖生态园,常熟市东方红木工业旅游示范点、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隆力奇养生小镇、沙家浜旅游度假区,昆山市改革开放成果展览馆、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展示馆,吴江区东XX旅游度假区展示中心,海门市通海码头、招商局重工、中远重工,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园、水绘园、东大街等,并就城市管理与如皋市城管局进行了充分交流。 近年来,这些市(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大城市建设、园区建设、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旅游开发的力度,经济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发展的质

量越来越好,发展的环境越来越优,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强盛。 二、各地发展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参观的这些市(区),努力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营造了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敢于争先、大胆创新的浓厚氛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张家港人培育、塑造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成为激励江苏乃至全国人民创新发展的动力。昆山市始终把富民强市、“两个率先”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定位、总目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精神,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工业化的理念和思维已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深入人心,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规的举措,准确把握住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大的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思路清晰、精力集中是经济崛起的关键所在。昆山、张家港、吴江、海门等地抓住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提出的目标十分明确具体,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制定的政策措施既富有胆略和气魄,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张家港市确立了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协

《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评选办法(修订稿)》

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评选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文 化和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结合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以下简称小镇)是指在 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范围内,以特色文化、文化遗产、自 然风光、工业遗存、特色建筑等独特资源为依托,通过挖掘、融合、转化和创新文化内涵,打造文化主题鲜明、生 态环境优良、特色产业突出、旅游功能完善、生态生产生 活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非行政区域划分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三条小镇评选工作由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原 则上每年组织评选1次。 第四条小镇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按照不定名额、宁缺毋滥、常态监管、动态调整的要求, 以资料审查与实地查核相结合,采取评分制进行评选。考 评指标数据以统计监测结果为依据,未纳入统计监测的指标,以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统计数据为依据。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小镇申报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人文资源富集,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较强的标杆性;文物古迹、特色建筑等资源聚集,能完整地呈现和表达特定的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种文化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景观风貌或故事情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传承实践富有活力,当地民众参与度高、认同感强,民俗节庆活动具有较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规划编制科学,推进实施有效。编制有小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交通、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有机衔接,且能有效推进实施。 (三)主题定位明确,文化彰显充分。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系统性,能用文化塑造特色、彰显魅力、培育品牌;小镇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管控有力,能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文创设计或动漫设计等现代手段表达文化内涵,有完整的视觉符号系统;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能结合自身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小镇形象,传承传习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历史文脉延续良好,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和文创产品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践行,群众思

特色文旅小镇可研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X文旅小镇项目 二、建设单位 三、项目建设地点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文化体验、零售商业、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生活配套等,以及商业小镇道路及绿化等公建部分。项目总占地面积XX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XXX平方米,综合容积率XX。 五、项目建设期 六、项目估算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XXXXX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XXXXX万元,

设备购置费XXXXX万元,安装工程费XXXX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XXXXX万元,预备费用XXXX万元,流动资金为XXXX万元。 第二节项目效益情况 一、经济效益 经测算,项目满负荷运营后,总产值达到XXXXXX万元,增加值达到XXXXXX万元。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XXXXXX万元,内部收益率为XX%,静态投资回收期为XXX年(不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为XXX年(不含建设期)。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项目盈利能力良好。 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具备财务生存能力。 二、社会效益 第三节项目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 2、《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3、《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 4、《“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7〕245号); 5、《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

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某某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 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某某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某某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某某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某某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某某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

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定(GB/18972-2003)》;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 (三)相关规划、计划 1、《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研究报告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生活于一体,跨产业、跨功能地综合体.发展田园综合体需要做到发展优势项,做出特色,保存长久生命力,这样才能使之得到循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地基础上,力图归纳总结田园综合体地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及对投资田园综合体地启示. 一、台湾清境农场——“小瑞士” 休闲农业地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地成功转型,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地作用.“三产”融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地发展.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地发展历史,目前台湾地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地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地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地美名,是台湾最优质地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地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地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来自世界各地地花花草草所交织成地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而有“小瑞士”之美名.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欧洲花园般地景色让民众可以放松身心,别有洞天地景色,辽阔地绿意,遍洒地花海,使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海拔2000多米地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分队表演令人赞叹,工作人员会给小朋友讲解羊咩咩地趣事,讲述清境农场

【特色小镇】日本十个经典文旅小镇案例

日本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小镇,以人文资源为基础而自生特色,藏着日本特有的“田舍文化”,以日出日落计算时间,用热茶和暖食陪伴看遍青山流水。从城市的钢铁森林中逃离,若想清净心神。 1.上胜町 上胜町被称为“日本超级环保小镇”“日本零垃圾小镇”,隐藏在日本德岛县森林茂密的群山之中,人口只有2000多人,因为经济危机,一半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但却是世界有名的“垃圾分类模范小镇”。

2000年,为了小镇的生态环境,当地人决定将镇上两个焚化炉关闭。全镇只设有一个垃圾站,站内却有44个垃圾桶。从豆腐盒、蛋盒、塑料瓶盖、免洗筷、日光灯管、地板垫子、书报杂志、一次性杯子以及不同的金属都要分类放置。真正做到了垃圾零焚烧。 分类好的垃圾,干电池、荧光灯泡运到北海道加工处理;塑料瓶子送往冈山县;钢铝金属送到广岛;塑料用品运往九州岛。分类越细,可再生的资源就越多,这就是上胜町的秘诀。 这里山泉清澈,鲜花盛开,空气清新,一年四季都是美景。上胜当地有温泉,很多游客都喜欢到这里来泡温泉,你可以在这里吃到最天然最朴素的料理,即使你不懂日语,也可以和这里的人们一起开怀大笑。 2.白川乡

白川乡位于岐阜县西北部白山山麓,是四面环山、水田纵横的山村。那里“合掌造”(茅草的人字形木屋顶)式的民宅,110 多栋连成一片,1995 年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不管哪个季节,白川乡都呈现着不同的意境,像是画中的风景。 3.小樽

相比说它一个城市,我倒更愿意说它是一个小镇。《情书》里的唯美空灵,静静流淌的运河,具有文艺气息的咖啡店,温暖有浪漫的灯光… 北海道的小樽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成为指定的国际贸易港,但繁华过后却成了一个落寞的小港口,人口外流、国际货轮不再,小樽却能善用旧有、废弃的仓库等公共设施,由一个过气的小商港,发展成观光重镇、浪漫之都。 而小樽最出名的玻璃工业,也让这个城市有“灯的故乡”等美誉,看精致的玻璃工艺,是小樽另一种浪漫。小樽到处都是博物馆,也到处都是美食餐馆。 4.汤布院 位于九州大分县的“日本最美温泉小镇”,汤布院温泉包括由布院温泉、汤平温泉、冢原温泉3个温泉。汤布院温泉一带田园风光曾令日本文人墨客为之感怀,由布院车站附近有很多温泉旅馆和各种礼品店充实,街道独具特色,旅游价值极高。 据说这里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画龙猫时的灵感发源地,因此汤布院有一家架设着龙猫公车站牌的龙猫专卖店,邀请你入店找回童年梦想和感动。 5.郡上八幡

特色小镇案例中国体育旅游小镇八大典型案例分析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体育运动逐渐常态化、休闲化、全民化,体育产业上升成了健康产业的一股中坚力量,推动着健身休闲产业迅猛发展。旅游、文化、养生、互联网等元素的不断聚集及融入,与城镇发展结合,形成了体育产业的新业态——体育特色小镇。 整体上来看,目前国内体育小镇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列举出我国八大体育旅游小镇,看看对我国体育小镇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1、嵩皇体育小镇 基本情况:位于河南登封,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嵩山三皇寨风景区,由河南嵩皇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锦绣智达置业有限公司联手打造,规划占地31平方公里,小镇近距登封各景点。 发展特色:联合体育、航空、户外、旅游的企业共同打造大众化、多元化、体验式的体育旅游小镇。聚焦赛车、航空体育运动、登山、乒乓球、拓展等多种运动训练项目为一体,融合观光、餐饮、住宿、会务、婚礼、养生等多种元素的户外体育运动主题公园。 借鉴意义:借助着名风景区,探索体育项目集聚。河南登封被誉为“功夫之都”、“武术之乡”,体育小镇借助于少林寺的影响力和武术产业基地,兴起马拉松、汽车拉力赛、登山等其他运动项目,逐渐向多元化旅游产业方向发展。 2、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 基本情况:位于浙江德清莫干山,目前德清本地有体育产业企业70多家,均以体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及体育用品的销售和制造为主,实现体育产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体育产业集群效应明显。2016上半年,德清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6万人次。 发展特色:小镇以打造“裸心”体育为主题,规划“一心一带两翼多区”全力打造体育特色小镇。将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以探索运动、户外休闲、骑行文化等为特色,带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建设部分重点项目:(1)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2)久祺国际骑行营(3)莫干山山地车速降赛道(4)“象月湖”户外休闲体验基地。 借鉴意义:依靠体育产业传统优势,活化“体育+旅游”产品。小镇体育小镇长期将打造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户外休闲运动品牌,将体育产业、文化、旅游三元素有机结合,打造成为具有山水特色的“户外运动赛事集散地、山地训练理想地、体育文化展示地、体育用品研发地、旅游休闲必经地和富裕民众宜居地”。 、绍兴柯桥酷玩小镇3. 基本情况:坐落在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小镇建设面积3.7平方公里,总投资110个亿,核心项目东方山水乐园投资80亿,计划打造“旅游小镇、运动小镇、产业小镇”。 小镇区域内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柯岩-鉴湖-鲁镇景区、乔波滑雪馆、鉴湖高尔夫球场等旅游休闲资源,还有在建和在规划中的天马赛车场、若航直升机场、毅腾足球训练基地、酷玩城市体育综合体、鉴湖水上运动基地等项目。 发展特色:小镇聚焦在体育设施方面,柯岩“酷玩小镇”包括八大体育休闲类项目,乔波滑雪馆、若航直升机场、天马赛车场,另外还将新建环鉴湖慢行道、鉴湖码头、酷玩乐园、综合体育场等,可满足大众康体休闲和专业高端运动的需要。 借鉴意义:“政府+企业”合作,打造体育旅游新概念。柯岩街道建设“酷玩小镇”已具备山水环境、产业基础等先天优势,经过政府、企业之间的接洽形成小镇蓝图。打造一个涵盖低中高端游乐特色,融合基础服务、休闲旅游、运动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为柯桥和绍兴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多重效益。 4、海宁马拉松小镇 基本情况:海宁“马拉松小镇”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运动休闲旅游,以马拉松运动主题为核心,兼顾发展徒步、暴走、毅行、定向、拓展、露营、自行车等相关项目,形成休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发展的体育旅游经济。2014年,景区游客量达315万人次。

心得体会: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的五大对策(最新)

心得体会: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的五大对策(最新)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形成专项政策体系 特色小镇创建内容多、涉及面广,各级政府部门除常规性发布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公布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外,还应该逐步制定专项政策,配套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确保特色小镇在评选、运作、实施、保障、奖惩、退出等一系列环节中有文件可指引、有政策可支持、有法规可保障、有制度可规范。 如制定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政策法规,为传承地方历史记忆、传播特定传统文化、保护古镇独特地域风貌等建立保障机制;制订主导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从而规范招商引资,吸引私营企业投资,通过融资、税收等多方面完善政策规定,激发、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大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为发展该主导产业提供支持;制定针对特色小镇发展的金融专项政策,从而健全投资、融资和筹资机制,为当地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特色小镇创建主体提供支持,特别

是通过风险补偿政策、信用担保政策、PPP融资政策等创新金融政策体系,为企业融筹资提供便利,降低各方主体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风险与顾虑;制订创建某一类型特色小镇的政策方案,如文旅特色小镇建设方案、历史民俗特色小镇建设方案、休闲度养特色小镇建设方案、高端制造特色小镇建设方案、体育竞技特色小镇建设方案等;制订特色小镇评选方案,提供特色小镇评价参考标准,规范参评小镇所提交的资料文件;制订特色小镇监督考核与动态淘汰政策方案,分期如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分级别如警告、降格和淘汰等不同类型,从而取消一次性命名制,实现特色小镇优胜劣汰。 二、逐级强化对特色小镇创建的理解 国家部委局对应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对应市级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市级对应县级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县级对应镇级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环环相扣,逐级开展特色小镇创建相关政策的解读与培训,注重特色小镇创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培育要求、目的意义、组织领导、支持政策等方面的传播,特别是对目前容易与特色小镇混淆的相关概念(如特色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进行剖析,让各

体育特色小镇研究报告版

2017年中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报告

体育特色小镇定义及概述 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从内涵上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两种模式,其有着明显的区别。 “特色小镇” 与传统的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有本质区别,是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的特定生产、生活、生态区。 特色小镇建设与一般的产业园区、景区开发流程类似,主要分为规划咨询、要素导入、 EPC建造和后期运营四个阶段,但由于融合了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项目的顶层设计上比一般的要求更高,必须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体育产业规模超过万亿体育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000美元,体育产业正处于是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政策助推,体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涌现一批健身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小镇”

建设特色小镇理论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的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暴。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在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色小镇。例如,有“云技术”、“PE”、智慧科技等高端产业类的科技金融类小镇;有温泉、禅休、养生等传统产业类的文化旅游类小镇,也有其他如“黄瓜”、“窩瓜”、“木雕”等地方特产类的文化经济小镇……可谓如雨后春笋,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态。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不得不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小镇只是刚起步就已显颓势。何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盲目模仿;二是定位偏差;三是政绩行为;四是规划失误;五是既不知理论之意涵,更不知小镇建设之意义。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是一种社会现代化和后现代社会为背景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普及率”的一种结晶。在不同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方式。中国人口纵多,需要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多元并举的发展道路。但是,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因地置宜、走分类指导、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发展的道路。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特色小镇的概念、涵和外延,总结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工作创新和启示,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策略选择和文化支撑。 关键词:特色小镇;核心思路;策略选择;文化支撑 目录 1

1 1 2 2 5 5 6 6 6 7 8 9 9 10 11 11 13 13 14 14 16 16 18 21 23 24

2019年中国特色小镇研究报告

2019年 中国特色小镇研究报告

目录CONTENT 01 02 03 04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特色小镇企业布局分析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特色小镇发展趋势

01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1.1 特色小镇概述 1.2 特色小镇政策环境 1.3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1.4 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类别行政定位面积产业结构管理主体功能 特色小镇非行政区较小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企业产业、文旅、社区功能 产业园集群非行政区较大工业制造为主企业生产功能 建制镇行政区较大除功能区外的镇域范围内以服务生活 的第三产业为主 地方政府生活功能 工业园区单一行政区可大可小工业制造为主管委会生产功能 经济开发区半行政区较大一般以高新技术及其他产业为主管委会、投资公司生产为主,兼具生活功能 旅游区非行政区可大可小以旅游、休闲及餐饮等相关服务为主旅游公司、地方政府生态、生活功能 特色小镇与常见产业载体内涵对比

特色小(城)镇包括了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区别 类别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 概念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 不同于行政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 新业平台。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 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 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 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 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一般指城乡地域中地 理位置重要、资源优势独特、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 中、建筑特色明显、地域特征突出、历史文化保留相对完 整的乡镇。 主管单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 提出背景经济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面积规划面积控制在3km2(建设规划面积控制在1km2)整个镇区 产业类型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养生、时尚、金融、现代制造、 历史经典、商贸物流、农林牧渔、创新业、能源化工、旅 游、生物医药、文体教 商贸流通型、工业发展型、农业服务型、旅游发展型、历 史文化型、民族聚居型等 特色小镇建设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资金支出、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引领建设案例诸暨袜艺小镇诸暨市大唐镇

特色小镇的旅游景区化打造方案

目前国内旅游小城镇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经营上存在很多问题归 根结底是因为小镇旅游主题化差异不明显,文化特色不鲜明,或休闲产品不够创意创新,旅游核心产品不具有核心吸引力。 一个好的旅游小城镇本身就是一个景区,当休闲已经成为这个城镇、村庄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会吸引大量的游客驻足观看、游览、体验。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两相宜的意境。因此旅游小城镇的打造,关键在于景区化打造手法的运用。 完整的景区开发建设,是一个严谨而专业的流程,需要经历资源评价、文化内涵挖掘、景区总体定位、产品体系设计、规划总体布局、建筑景观设计落地等多个步骤。 旅游小城镇要实现景区化打造,前提是要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进行评价与整合,通过资源的整合及文化的挖掘明确小镇的旅游总体定位及产品谱系,选择相应的景观设计模式,在景区总体规划

布局及功能分区的框架下,按照传统景观打造手法进行景观核心及景观节点的设计,如入口形象设计、核心广场设计、夜景照明设计、景观小品设计、绿化植被设计等。 景区化打造手法主要聚焦于景区设计模式指导下的总体布局规划及传统的景观节点设计手法升级。 一、四大景区化设计模式 景区化打造的关键,是要将旅游要素有机结合到旅游小城镇的环境当中,这首先需要将景区化设计模式加以总结,形成一种基本指导思路并加以运用。创新的四大景区化设计模式: 自然生态式:这类小镇一般处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资源。其打造应以自然景观环境为背景,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原生态的环境景观,景观设计为画龙点睛之笔,对于人工

景观的打造应强调遵循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最终形成城景共融、人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氛围。 主题营造式:这类小镇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某种主题,如滑雪小镇、温泉小镇、滨海小镇等。对其打造,应强调主题式的设计,整体建筑和小镇环境都应该体现主题内容,整体上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 文化体验式:该类小镇的旅游活动以艺术文化体验为主,如中国传统的古镇古村,或是现代的壁画小镇、动漫小镇等。其空间体验的尺度可以小到一条休闲商街,也可以大到整个空间环境,从建筑的文化符号到整个小镇的肌理形态,构成了完整的文化体验氛围,在打造时应突出有韵味的文化空间体验。

文化旅游小镇规划

文化旅游小镇规划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的持续火爆和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旅游小镇作为文化旅游与城镇化结合的重要方式,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加之文化性和休闲性日益成为旅游消费的趋势,文化旅游小镇的打造已成为顶峰国际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趋势下的重中之重,顶峰国际致力于将自身“超旅游”的理念践行到新型城镇化中文化旅游小镇旅游规划进程中。 所谓“超旅游”,是顶峰国际独家提出的超出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概念的更加广泛的旅游概念,是为人们提供具备文化性、艺术性、体验性、刺激性等特性的旅游形态,内容涵盖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会议、商贸、地产、文化、运动等诸多元素,产业链连接到餐饮、运输、酒店、商业、农业、娱乐业等等。传统单一特性的旅游消费内容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超旅游”等理念应运而生。 顶峰国际打造的“超旅游”小镇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连接多个相关产业,打破各自为战的状态,构建一个有价值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联动,从而推动旅游小镇整体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先后打造了“湖北来凤县喳西泰水城”、“河北霸州中国戏曲大观园及音乐小镇”、“山东滨州三河湖风景区”、“云南安宁温泉山谷小镇”等一系列特色旅游小镇。 在我国旅游小镇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旅游小镇在国外旅游发展实践中,却极具特色与旅游吸引力。2005年,云南省提出了“旅游小镇”的战略构想,把小城镇发展与云南已经形成优势的旅游产业相结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在顶峰国际专家看来,“旅游小镇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对旅游GDP的贡献,在开发过程中,作为一个具有多重解释空间的开发平台,通过旅游小镇的建设,不仅给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就业等方面带来极大提升,同时,商业、旅游业聚集的大量人气也会对城市美誉度、投资环境、城市名片效应带来积极影响。“权威媒体列举了众多成功的旅游小镇典范,如:丽江古城、浙江乌镇、江西婺源、湘西凤凰古镇等,这些小镇都成为了所在地区乃至全省的名片。 此外,顶峰国际专家认为在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下,通过旅游小镇建设,构建和提升当地新的文化旅游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人口和产业的双集聚,进而探索一条符合当地地缘文化的特色城镇化道路,让很多地方城市政府更是充满期待。 顶峰国际专家通过研究将旅游小镇分为:总部集群旅游小镇、养生旅游小镇、温泉旅游小镇、农业示范小镇、历史文化小镇、民俗体验小镇等等,每个类型的旅游小镇一定要有自身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属性,这有利于避免旅游小镇的同质化,也是“为旅游小镇注入了灵魂”。 湖北来凤喳西泰水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