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势走进英语课堂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肢体语言带动英语课堂气氛肢体语言带动英语课堂气氛肢体语言可以有效调整英语课堂的气氛。
擅长利用肢体体语言进行教学的老师能更好的带动课堂气氛。
作为学校阶段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运用英来进行教学。
由于学校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短,一切都是生疏的,刚刚起步,缺少肯定的语言环境与相互沟通空间。
英语老师用一连串的英语来解释一个单词或词组,同学不但听不懂,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这时就需要英语老师运用肢体语言。
它包括语气、眼神、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甚至更多。
肢体语言是一名英语老师供应信息的重要方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针对学校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运用肢体语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让同学将语言和表情,动作,手势等联系起来,内化语言,使获得的语言信息在大脑组织中以"动作情景'的形式留下痕迹。
只要稍经肢体动作的启发,就能引起同学对语言信息的联想和回忆。
例如目光接触,用眼神环视同学,能增加同学对老师的信任感,使那帮俏皮的孩子意识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从而全神贯注地听讲。
要知道学校生的留意力集中一次只能维持15~20分钟左右。
英语教学中同学能否较为稳定地将留意力集中在课堂是打算课堂效率优劣的关键性因素。
表情的沟通。
身体行为的另一应用便是面部表情。
最简洁的微笑,它可以传达轻松、开心的讯息,也可以起鼓舞的作用如夸张的表情,在别的学科中可能用到的不多,但在学校英语教学中,则很有作用。
我们不难发觉,外国人在相互沟通中就喜爱用手势和夸张的表情,这也是学习外语很重要的一点;英语不仅要学好,更要说好,表演好。
身体的表演。
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头部语言、手势语言。
头部语言在教学中运用很普遍。
对于英语学习还属于初级阶段的学校生来说,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念是很重要的。
例如,同学在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往往不自觉的停顿,更担忧自己说错。
那么此时,老师的稍微的点头既可以给同学打气,又能避开语言提示造成打断同学思路困扰。
初中英语导入手势舞教案课程名称:初中英语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手势舞的形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和句型。
2.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1. 单词: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bye bye等。
2. 句型: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回答问候等。
教学步骤:Step 1: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唱英文歌曲,如《Hello》等,让学生放松心情。
Step 2:引入手势舞(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势舞的概念,并展示一些简单的手势舞动作。
2. 教师选择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如《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做手势舞。
3.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并进行个别表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3:学习单词和句型(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型,如“hello”、“how are you”等,并用手势舞的形式展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手势舞,并重复单词和句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Step 4:小组竞赛(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手势舞表演。
2. 每个代表需要表演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其他组员需要用手势舞的形式进行回答。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分,并选出最佳手势舞小组。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单词和句型。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课堂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论手势语对英语课堂气氛的提高(新疆建设生产兵团第二师22团一中阳婷)摘要:Cooper说:"非语言交际对教师至关重要“。
确实教师课堂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Brosnahan认为,"手势实际是体态语的核心。
"(毕继万,1991)因为手势最多,也最细腻生动,运用起来也更自如。
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
因此五彩缤纷的手势语——gesture就应运而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亦被称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笔者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背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来阐述手势语在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以及手势语在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性,让数学教学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
关键词:手势语;英语;课堂教学手势语是指通过手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体态语,是典型的动作语。
由于手势语具有表情具体、意思鲜明、形象感强、动作幅度较大的特点,得体地运用手势语,会使讲话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具有美感,所以在口语交际中,手势语被频繁的使用。
手势语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使教学信息得以顺利传授。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与发挥,受其学习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的变化受教师体态行为的制约。
教师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进而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
案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手势语传达平等的交流、积极的鼓励、由衷的表扬,沟通了师生情感、拉近了距离,使学生产生一种自然明朗、自信轻松的情感。
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境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储藏,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思维潜力,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手势语可以传达更为丰富真切的知识信息,可以加大教学信息密度,增加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受程度。
小学英语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小学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在这个阶段,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非常重要。
老师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通过游戏、音乐和手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喜欢玩耍和动听的音乐,因此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英语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英语知识,比如单词拼写比赛、情景对话游戏等。
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动感的音乐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播放英文儿歌或英文流行音乐。
老师还可以利用手势来辅助教学,比如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示单词的意思。
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比如通过投影仪播放英文动画片、英文教学视频等。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通过情景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对陌生的事物和场景总是充满好奇心,因此老师们可以通过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英语对话练习,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会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老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或图片来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和物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通过奖励激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是非常喜欢被表扬和奖励的,因此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制度来激励学生。
老师可以设立一些学习目标,当学生达到目标时可以给予一些小奖励,比如贴纸、小礼品等。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得到奖励,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通过游戏、音乐和手势、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和奖励激励这几种方式,老师们可以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手势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2-07-29T07:14:16.353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3月总第408期作者:周彩轼[导读]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第五初级中学533000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
而体态语言又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简称手势,它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丰富的直观的表达方式。
它是教师用于辅助有声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综合素质。
手势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是语言教学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式。
加强手势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手势语言教师综合能力表达方式课堂教学一、手势语是什么手势语就是手的示意动作,通过用手做出各种姿势,用以表达思想或传达命令,通常称作手势。
它指的是人在运用手时,所出现的具体动作与体位。
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现在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交流工具。
在一般情况下,手势既有处于动态之中的,也有处于静态之中的。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手势被赋予了种种特定的含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加上手有指、掌、腕、肘等关节,活动幅度大,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手势便成了人类表情达意的最有力的手段,在体态语言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的位置、形状构成的特定语言系统。
其中包括通用的,如聋哑人使用的手语,还有在特定情况下的某种特殊手势语,如:交警、裁判和海军陆战队手势语等。
二、手势语的种类手势语是通过人的上肢特别是手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它分为指示手势、象形手势、情感手势和象征手势。
第一,指示手势具有指示具体对象的作用,可以使学生看到真实的事物,如:指示实物、方位等。
第二,象形手势是用来模仿事物的大小、形状、高低和长短,给人一种形象的感觉。
英语课堂上的肢体教学【摘要】文章主要通过两种主要的肢体语言,即:微笑和手势来分析肢体语言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方面的作用,为英语教师通过使用肢体语言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英语教学;肢体语言;重要性;微笑和手势一、绪论(一)肢体语言的概念肢体语言是人们用来互相沟通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它指的是人们的表情和动作模式。
而本文中肢体语言的教学方式指的就是教师运用表情、手势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方法。
(二)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通常是以说话及写黑板的方式将想要传授的课本知识表达给学生,但这种教学方式太死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而一旦学生产生厌倦感,那他上课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手段,而肢体语言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一种。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获取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
由此可知,肢体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1. 肢体语言有助于提高说的能力口语是实现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发展学生“说”的能力。
实际上,通过教师的手势语,有助于学生的口语达到某个特定程度的目标。
当代(英语教学)重心已逐渐落在了英语口语教学上了。
大学英语每个单元的第一课都是以对该课的讨论开始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对话特点来组织训练英语(口语),一般的讲,肢体语言能唤起和维持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 It’s hot. It’s cold.(让学生向窗外看并询问天气情况)。
这种设计情境并加以动作的方式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也可以自如地将这些句子运用到生活当中。
2. 肢体语言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对于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阅读题所占的分数比例也越来越多。
让手势走进英语课堂
让手势走进英语课堂
摘要:法国大师说:“手是会说话的工具”。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手势语来辅助教学既能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又能配合有声语言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关键词:描绘性、形象性、暗示性、指正性、情感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它支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
要让学生注意什么,表达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以及观察后怎样表达,关键是依赖教师的语言主导。
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然而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手段的体态(点头、摇头、手势、眼神、表情等)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容易被忽视。
手势在整个教学环节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象形,提示,表情,达意等多种功能,它有助于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使教学语言形象,活泼,生动。
法国大师说:“手是会说话的工具”。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手势语来辅助教学即能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又能配合有声语言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结合教学实践,可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手势分为五种:一是描绘性手势,二是形象性手势,三是暗示性手势,四是指正性手势,五是情感性手势。
描绘性手势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人体本身的特点即用手势去描绘学生比较模糊,抽象,不太清楚的概念,让学生茅塞顿开,正确掌握概念。
如:教授单词“dangerous”。
因为dangerous是一个抽象的词——危险的,而学生易于接受比较直观的事物。
因此,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举起自己的双手,向学生说明:“One hand is a car, and the other is a bike.如果我们把两只手碰到一块,结果是什么?当然是车倒人翻,非常的dangerous——危险。
”通过这个直观的手势演示过程,给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且教师自身也不需要额外的准备教学用具,很方便。
形象性手势是教师通过形象而逼真的动作演示让学生猜出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既能开动脑筋、活跃气氛,又能达到教学的效果。
如在教学人体部位时,通过让学生触摸body的不同部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反映出了他们的灵活性。
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通过教师的动作、手势表演,学生能很快掌握句型What am I doing? 教师边说边做,I’m singing/dancing/playing the guitar/ playing basketbal l and so on.学生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时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act and guess,惟妙惟肖的表演、夸张的动作手势,学生情绪高涨,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解释go to sleep和be asleep的区别时,教师可先往前走,然后身子后仰并双手抱后脑勺说,“I go to sleep”。
最后闭上眼睛作鼾声,然后说“I am asleep.”这样学生便能理解,前者强调的是动作,后者则强调的是存在的状态。
在教学数字1-10时,可以边伸手指边说出数字,这样便于学生即时模仿和记忆读音。
学生上口后,教师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操练。
如老师说数字,学生举手指,老师喊号码,学生说数字或站立报数字开火车游戏,
也可让学生把1-10倒过来快速说出,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
这样学习one, two, three---学生自然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也必定提高。
暗示性手势就是在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要通过教师的手势暗示,学生就能浅而易见顺利回答,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许多课堂用语还无法理解,就可以用手势来暗示他们,通过形象的动作手势帮助他们记忆、巩固。
例如教学“Stand up, please.”和“Sit down, please.”时,就可以用一只手(掌心向上)稍稍向上一提,说“Sit down, please.”时,手(掌心向下)稍稍做一个向下的动作。
学生就很快会明白,“Stand up”和“Sit down”是“起立”和“坐下”的意思,也明白了“ please”是礼貌用语“请”的意思。
又如:“Come here!”可以用只手(掌心向着教师本人)慢慢地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近。
简简单单的一个手势就使学生的困惑一扫而光。
虽然学生有时不能很确切地理解教者的意思,却也能明白个大概,经过多次重复,反复练习后,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懂了。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巩固,加深学生的印象。
指正性手势就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对某些知识已经了解,但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某些差错时,教师为了纠正这种差错而作的手势。
找单词中含有相同音素的词,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重难点,许多学生会读这个单词,但是辨音的时候,却分不清长短音,是单元音还是双元音。
把egg〔eg〕发成〔eig〕,把cake 〔keik〕发成〔kek〕。
英语有48个音标,其中有几个元音音标相似,如:〔i〕与〔i:〕〔u〕与〔u:〕,〔〕与〔〕。
我们知道〔i:〕与〔i〕它们的发音部位和口形基本上一样的,前者发音较长,后者较短,干净、利落。
可是学生们经常把它们弄错,把sheep〔i:〕读成ship〔i〕,把seat〔i:〕读成sit〔i〕。
为此很多老师大伤脑筋,学生们也非常困扰。
我在教学的时候,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伸出食指,平行地向前推移。
这个过程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这个单词是一个长音,很快纠正过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在room 的问题上,我强调单独使用发长音,在合成词classroom, bedroom, dining-room中发短音,通过手势的描绘,形象具体,一目了然。
情感性手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势流露教师当时的内心感受或者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如:上课时,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我通常加以表扬,说“You 're a clever boy/girl. You are very good. You did very well. Well done!”在表扬时我自然而然地举起大拇指,学生就知道在表扬这位学生,学生的竞争心很强,看到老师为其中一位老师学生翘起大拇指。
他们也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有的同学胆小,看到他高举的小手,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时,却怯场结结巴巴,回答不上来时,我就会耸耸肩膀,微笑着摊开双手,说声“Don't nervous. 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不要紧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的)。
或者让其他的同学帮助他,做他的小老师去领读。
这时老师要以微笑以鼓励,手势以肯定和
表扬,把微笑带进课堂,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这样学生就会亲近你,愿意和你交流,增强学生的兴趣。
学生就会放松心境,自信心增强,畅快地回答出来。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中手势的运用,可以帮助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演示某些教学内容,了解教学效果等多种效应。
但我们在运用手势时,一定要做到简练适当,自然大方,文明高尚,举止得体,协调多样,恰到好处,不可生搬硬套,装腔作势。
学习,首要条件是要有热情和兴趣,特别是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热情和兴趣是孩子学习动力之源。
手势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生动,形象,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思维方式。
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公运用自己形象而富有感染力手势语,为孩子创设活泼,生动的语言学习方式,为孩子的语言插上翅膀,优化教学。
古人云:“授人已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不仅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教师为辅”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新时期赋予教师的责任。
把手势渗透于学习当中,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学,学得积极主动,也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使本课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何乐而不为呢?
英语,走进它的世界并不难,难就难在领路人教师如何领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导,紧密结合教材,配以适当的手势,精心设计教案,多方位,全方面引导,让学生想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