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涂装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45
白车身结构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归纳了白车身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旨在指导汽车白车身的设计开发工作,使在新车型设计开发或改型设计过程中,避免或减少因经验不足造成的设计缺陷或错误,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2、基本原则2.1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
2.2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2.3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2.4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3、白车身钣金的材料选取原则:3.1汽车覆盖件所用材料一般是冷轧钢板。
3.2按国家标准选取钣金材料3.3钣金按表面质量分有I,II两级:I级质量最好,适用于外板;II 级次之,适用于内板与加强板3.4钣金按冲压拉延等级分有P,S,Z,F,HF,ZF六级:P:普通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浅的零件;S: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一般的零件;Z:最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F: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HF:很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较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ZF:最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非常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3.5钣金按强度等级分有:普通强度,高强度,超高强度;3.6按宝钢标准选取钣金材料3.6.1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分:牌号用途DC01(St12)一般用(水箱外壳,制桶等)DC03(St13)冲压用(汽车门、窗、白车身件等)DC04(St14、St15)深冲用(汽车门、窗、白车身件等)DC05(BSC2)特深冲用(汽车门、窗、白车身件等)DC06(St16、St14-T、BSC3)超深冲用(汽车门、窗、白车身件等)3.6.2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分:级别代号较高级的精整表面FB(O3)高级的精整表面FC(O4)超高级的精整表面FD(O5)3.6.3钢板及钢带按表面结构分:表面结构代号麻面D光亮表面B3.6.4使用部位及选用牌号标记使用部位牌号标记备注1外覆盖件DC04-XX-FD Q/BQB403—2003DC04-XX-FB Q/BQB403—2003 2内板大件(复杂、深)3内板大件(一般)DC03-XX-FB Q/BQB403—20034其它结构件DC03-XX-FB Q/BQB403—20033.6.5牌号标记说明Q/BQB403——2003材料厚度企业标准号此牌号为冷连轧、深冲用、高级精表面质量的低碳汽车用钢板。
⽩车⾝涂胶要⽤8种胶,都在这⾥了!涂胶⼯艺是汽车⽩车⾝制造过程中⾮常重要的⼀环。
车⾝涂胶不仅可以提升整车密封防⽔性能,提⾼NVH性能实现减振降噪,同时,在实现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等⽅⾯也发挥着重要作⽤...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密封胶作为汽车⽣产中必需的⼀种辅助材料,应⽤越来越为⼴泛。
车⾝涂胶不仅可以提升整车密封防⽔性能,提⾼NVH性能实现减振降噪,同时,在实现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等⽅⾯也发挥着重要作⽤。
在汽车的⽣产过程中,涂胶⼯艺在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都有应⽤。
在此,本⽂重点介绍了焊装车间和涂胶车间⽤胶的分类、性能以及⼯艺特点。
焊装⽤胶的⽤途及性能焊装车间⽤胶主要有5种类型:折边胶、膨胀胶、点焊密封胶、隔振胶⽚和结构胶。
1.折边胶折边胶主要⽤于车门、引擎盖和⾏李箱盖外板的包边,代替焊点连接内、外盖板,避免车⾝表⾯出现焊接⽽造成的凹坑,提⾼车⾝的外观质量。
如图1所⽰,折边胶断⾯尺⼨为直径约3mm的半圆弧,半圆弧圆⼼离外板内表⾯边界约2.5mm。
2.膨胀胶膨胀胶主要⽤于引擎盖、⾏李箱盖、顶盖和车门等内外板之间,⽤来减弱⾏车中的振动和噪声,增加整车的舒适性。
涂膨胀胶时⼀般分为条状膨胀胶和点状膨胀胶,条状膨胀胶的断⾯尺⼨为直径约8mm的半圆弧,每段长度约60~80mm,段与段的间隔约40mm;点状膨胀胶的直径约为20mm(视板件之间距离进⾏调整),相邻胶点的间隔⼀般⼤于50mm。
3.点焊密封胶点焊密封胶主要⽤于前围、侧围和地板等处的密封,以实现防⽔、防尘和防锈,并防⽌灰尘等进⼊接头部位,如图2所⽰。
点焊密封胶的断⾯尺⼨为直径约3mm的半圆弧,圆⼼离边界7mm。
4.隔振胶隔振胶主要⽤于车门外板、侧围外板和顶盖等板件处,主要作⽤为减振,提⾼车辆的NVH性能,膨胀率范围100%~300%。
隔振胶的断⾯尺⼨为直径约6mm的圆,胶涂在相应的储胶槽位置。
5.结构胶结构胶主要⽤于外板件和外板加强件之间的密封连接,⽤来替代点焊(外板表⾯不允许有焊点或可焊性差),提⾼刚度和密封,防⽌⽔、灰尘等进⼊车⾝内部,所以要求粘结强度⾼。
白车身涂胶图设计规范白车身涂胶图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定义了车身涂胶的种类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涂胶工艺的设计指导。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结合汽车整个制造过程所涉及的工作部位以及功能等实际情况,可将车用胶粘剂分为焊装工艺用胶、涂装工艺用胶两大类。
焊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点焊密封胶、折边胶、膨胀减震胶;涂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焊缝密封胶和抗石击涂料两类。
粘结技术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增强汽车结构、紧固防锈、隔热减震和内外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代替某些部位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方法,实现相同或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简化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的效果。
在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点焊密封胶点焊密封胶是在焊接前涂布在钣金件搭接处的一种密封胶。
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2折边胶用在车门、发动机罩盖和行李箱盖板等卷边结构处,粘结强度高,可完全取代点焊结构。
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3膨胀减震胶在车门内外板之间、车身覆盖件与加强梁之间常常用到这类胶。
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4焊缝密封胶涂于车身焊装后焊缝上的密封胶。
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2.5抗石击涂料抗石击涂料用于车身底板、挡泥板、轮罩内板等部位。
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3车身涂胶的基本要求车身涂胶工艺以涂胶图的形式输出,要求涂胶图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描述零部件设计喷涂要求和注意事项。
同时,涂胶图必须要求注明打胶位置、打胶宽度、厚度及用量要求。
4车身涂胶的设计规则白车身的涂胶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则:4.1涂点焊密封胶点焊密封胶主要用在车身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部位,或者焊缝密封胶无法进行涂抹的部位。
主要在焊装车间使用,白车身中主要使用部位为:前竖板与前围板搭接处、后轮罩内板与后轮罩外板搭接处等等。
一般使用直径为¢6mm的打胶枪进行涂抹在两焊接边的中心位置,要求打胶速度平缓,涂胶均匀过渡,不允许出现间断现象。
4.2涂折边胶主要应用在车门、机盖外板与内板的包边涂胶。
汽车漆白珍珠喷涂三工序手法操作规程汽车白珍珠喷漆采用三工序:白底+珍珠+清漆白底:白珍珠喷的好不好,取决于白底,白底越光滑细腻,白珍珠越不容易花。
白底一般采用1K纯白,即单组份白漆,稀料兑稀一点,湿喷两遍,每一遍都要吹干,不要甩枪,效果越光滑越好。
注意不要采用劣质稀释剂,否则看起来会很麻。
白珍珠:珍珠也是兑稀点,均匀撒两遍,也就是飘两遍,注意走枪要均匀。
罩光清漆:也是两遍,第一遍可采用雾喷,防备咬底,不要太厚,有少许光亮度,第二遍就要湿喷,喷出光亮度,走枪要均匀,检查平整度和饱满度,不足再补枪虚喷一遍。
喷涂方法1)调整好喷枪空气药理和出漆量,压力保持在(4~6kg/com)之间,出漆量尽量低,确保底色漆雾化好,使涂膜表面细腻光滑;将调好的珍珠底色漆均匀低喷涂在车身表面,以不漏底、无流挂、涂膜均匀掩盖无漏喷为准,涂膜尽量薄,不要喷厚。
2)待底色漆表干后,再进行珍珠漆喷涂,气压不宜过大,保持在3.5左右,掌控喷涂扇面不宜过大,出漆量仍然要低,笔喷底色漆时要小些,喷涂时喷枪轨迹要均匀,保证漆膜均匀;珍珠图层要薄,保证珠光定向均匀,无聚积和不规定定向现象。
3)珍珠喷涂后,要闪干一段时间,让符合图层的溶剂充分发挥,待复合涂层触干后,在进行罩光清漆喷涂;避开复合涂层烘烤后起泡。
注意事项1)调漆时,把稀料往原漆里面加,不能次序颠倒,防止触变发粗,影响涂膜光滑度。
2)底色漆的稀释剂挥发要快一些,珍珠漆的稀释剂挥发速度适中,罩光清漆的稀释剂挥发要慢,这样的挥发阶梯度能避开图层中存在大量溶剂,导致复合层起泡。
3)喷漆室温度不宜高过25摄氏度,避开稀释剂挥发过快,导致漆膜表面不止滑,影响下一涂层施工。
4)底色漆和珍珠漆涂层厚度肯定要尽量薄些,避开复合涂层起泡和罩光清漆光泽度下降。
5)喷涂压力不要太高,出漆量不要太大,避开影响涂膜的光滑性因白珍珠层涂膜较厚,为了不影响下次修补,可在白色底漆中适量加入固化剂,比例1份白底漆+固化剂5—10%份。
白车身涂装工艺流程-回复白车身涂装工艺流程(White Body Painting Process)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对最终的车辆外观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白车身涂装工艺流程,并一步一步回答相关问题。
I. 准备工作:在进行白车身涂装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车身检查、准备表面、准备喷涂区域、准备喷涂设备等。
1. 车身检查:在开始涂装之前,需要对车身进行全面的检查。
检查车身是否存在划痕、凹陷、腐蚀等问题,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修复或钣金处理。
2. 准备表面:为了保证喷涂效果的质量和持久性,需要对车身表面进行准备。
这包括除去所有的油漆、腐蚀物和杂质,以及打磨车身表面,使其光滑平整。
3. 准备喷涂区域:喷涂区域需要提供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
同时,还需要设置适当的喷涂设备,如喷涂室、喷涂架等,以便进行喷涂操作。
4. 准备喷涂设备:喷涂设备包括喷枪、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喷漆罐等。
在进行涂装之前,需要对喷涂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喷涂效果。
II. 涂装准备: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接下来是涂装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车身表面的一致性和涂料的质量。
1. 底涂:底涂是白车身涂装的第一层涂料。
它主要用于填充表面不平整、提高附着力和防腐蚀等功能。
底涂通常包括底漆和填充剂的混合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和质地。
2. 中涂:中涂是白车身涂装的第二层涂料。
它的主要作用是均匀涂抹在底涂之上,形成涂层的基础,为后续的涂装提供良好的基础。
3. 上涂:上涂是白车身涂装的最后一层涂料。
它的主要作用是为车身提供美观、耐用和防护的外观。
上涂需要注意喷涂的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涂层的质量和外观效果。
III. 涂装操作:在涂装准备阶段完成后,接下来是涂装操作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喷涂和烘干等步骤。
1. 喷涂:喷涂是白车身涂装的核心步骤。
喷涂前需要将喷涂设备调整到适当的喷涂压力和喷嘴角度,以确保涂料均匀喷涂在车身表面上。
白车身涂装工艺的主要作用
白车身涂装工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车身表面不受环境因素(如氧化、腐蚀等)的损害,提高车辆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
具体作用如下:
1. 防锈防腐:白车身涂装可以形成一个坚固的涂膜,有效隔绝空气、水分和其他腐蚀因素,防止车身金属的氧化和腐蚀,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2. 保护车漆:白车身涂装可以提供一层保护膜,防止外界因素对车漆的损害,如紫外线、酸雨、灰尘、沙粒等,保持车漆的光泽和色彩。
3. 提高外观质量:白车身涂装可以消除车身上的瑕疵和不均匀色彩,使车身表面平整、光滑、亮丽,提升整车的外观质量和品质感。
4. 增加车身强度:白车身涂装可以增加车身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车辆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损性能,有效减少碰撞和刮擦对车身造成的损害。
5. 减少噪音和震动:白车身涂装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隔音和减震作用,降低车内噪音和震动,提升驾乘舒适度和安静性。
总之,白车身涂装工艺在保护车身、提高外观质量、增加车身强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生产车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轿车车身涂装的前处理工艺轿车车身涂装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车身的防护性和装饰性,增强车身防腐蚀能力,改善车身外观;另外国内外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有效地减少汽车制造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更好地保护环境,汽车制造商致力于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升轿车车身涂装质量。
为了增强车身底材钢板与涂层间的附着力,提高车身底材的抗腐蚀能力,在涂漆之前要对白车身进行表面处理。
本文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涂装二车间漆前表面处理的有关工艺、材料、设备、工艺管理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在各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中,磷化处理工艺已被广泛应用。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涂装二车间车身漆前表面处理(简称前处理)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前处理工艺流程1脱脂轿车车身材料一般是钢板,车身在进入涂装车间之前,经过贮藏、冲压拉延、焊接、修磨甚至烘烤等处理过程。
在这些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人大量的防锈油、拉延油等油脂类物质,而在压延和焊装过程中又产生大量的铁粉、铁屑以及残胶等杂物,脱脂工序是清除这些油脂、杂物的重要工序。
车身进入前处理之前设置手工高压水枪冲洗,使用中性脱脂剂和工业水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增压装置输送到两把高压水枪后进行冲洗。
高压水枪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100MPa,对车身内仓、夹缝、空腔结构等容易积聚灰粒的部位进行初步清洗。
特别是车身内腔地板,影响电泳漆膜质量的灰粒有80%以上分布于车身内腔地板上。
经过冲洗后的车身,灰粒大约可减少30%。
有利于降低脱脂槽的污染,延长槽液的使用寿命。
脱脂工序采用浸洗和出槽喷洗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可根据白车身质量和车间工艺水平状况设置两个或多个浸洗槽。
槽液通过循环泵进行连续搅拌,增强对车身的冲刷清洗效果。
除油装置有两种工作状态,生产过程中表面浮油和分散在槽液中的油污随槽液输送到油水分离器,在油水分离器内通过加热使油脂破乳分层,再经多级溢流将油污浓缩收集;停产期间通过补加少量工业水使表面静态浮油溢流到油水分离器,再经多级溢流将油污浓缩收集。
车辆白色改装方案1. 简介车辆改装是指对原有车辆进行各种装饰、改装和升级,以提升车辆的外观、性能和驾驶体验。
白色作为一种经典的车身颜色,在改装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使车辆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车辆白色改装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
2. 车身喷漆车身喷漆是最常见的车辆改装方式之一。
对于白色车身,可以选择不同的喷漆效果来增加车辆的个性和独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车身喷漆方案:2.1 单色喷漆单色喷漆是最简单的喷漆方式,直接将整个车身喷涂成白色。
这种方案简洁、大气,能够展现车辆的纯粹美感。
然而,由于单色喷漆没有复杂的色彩层次和图案,可能显得过于普通和缺乏特色。
2.2 珠光喷漆珠光喷漆是在喷涂过程中参加了细小的金属颗粒,使车身在阳光下呈现闪闪发光的效果。
这种喷漆效果能够增加车身的层次感,使白色车身更加生动和富有魅力。
2.3 烤漆烤漆是使用高温烘烤的技术,使喷涂在车身上的漆面形成坚硬、光滑且持久的保护层。
通过烤漆,白色车身可以获得更好的抗污性和耐用性。
此外,烤漆还可以增加车身的光泽度,使白色更加明亮。
3. 内饰改装除了车身改装,内饰的改装也是提升车辆品质和舒适性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饰改装方案:3.1 座椅改装对车辆座椅进行改装,可以选择白色的座椅套或进行全新的座椅替换。
白色座椅能够给人一种明亮、清爽的感觉,同时也能提升车内的整体美观度。
3.2 方向盘改装方向盘是车辆内饰的重点之一,改装一个白色的方向盘可以使整体内饰更加协调。
此外,方向盘上还可以增加一些装饰,例如钻石、缝线等,以提升整体的豪华感。
3.3 车内照明改装通过对车内照明进行改装,可以增加车内的舒适感和气氛。
选择白色的室内灯光,可以给人一种明亮、开阔的感觉,同时也能让车内更加有层次感。
4. 轮毂改装车辆的轮毂改装是改变车辆外观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轮毂改装方案:4.1 白色轮毂将车辆的轮毂喷涂成白色,可以和整车的白色主题相照应,使整体外观更加统一。
白车身质量对涂装生产的影响引言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白车身是指汽车车身主体结构的工艺阶段,它决定了整车的基本形状和外观,同时也对涂装生产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白车身质量对涂装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其重要性。
影响因素1. 白车身平整度白车身的平整度是指车身表面的平整程度和形状的一致性。
平整度差的白车身会对涂装工艺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涂料的施工均匀度不佳、漆膜的粗糙度高等。
平整度差的白车身还容易引起涂装过程中的流挂、流挂等缺陷,导致最终产品的质量不过关。
2. 白车身的表面处理白车身表面处理是指在涂装前对车身表面进行清洗、除锈、防腐处理等工艺。
这一步骤影响着后续的涂装效果和涂层的附着力。
如果白车身的表面处理不足,表面可能存在油污、氧化物等污染物,这将影响涂装涂膜的附着力和抗腐蚀性能。
3. 白车身的焊接质量在白车身的制造过程中,焊接是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
焊接质量的好坏将决定白车身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
如果焊接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车体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进而影响涂装的均匀性和涂膜的附着力。
影响与解决办法1. 影响白车身质量的不稳定性将影响涂装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
如果白车身的质量不可控,将导致涂装过程中的良品率下降,产品的缺陷率上升。
同时,由于涂装工艺的特殊性,涂装膜层对白车身的瑕疵十分敏感,即使是微小的瑕疵也有可能在涂装后变成明显的缺陷。
2. 解决办法为了保证涂装品质,必须从白车身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改善。
首先,应加强对白车身制造过程的监控,确保每个环节工艺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其次,车身表面处理工艺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确保表面干净、平整,并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
最后,焊接工艺需要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质量监控,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结论白车身质量对涂装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平整度、表面处理和焊接质量等方面。
通过优化白车身制造过程和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升涂装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在汽车制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证涂装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将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