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基本诊疗路径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50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2009 年版)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疗为输尿管结石(ICD-10 :,)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 :)(二)诊疗依照。
依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第一版社,2007 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照。
依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第一版社,2007 年)1.合适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疗一定切合 ICD-10 : , 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诊疗,但在住院时期不需要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 天。
术前所一定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机遇。
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285号)履行,并联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 3 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3.术顶用药:麻醉用药,必需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需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 4 天。
1. 一定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KUB;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 285 号)履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优秀。
管地点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由剖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致使住院时间延伸、花费增添。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致使住院时间延伸、花费增添。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乳腺炎的成脓期患者。
一、乳痈(急性乳腺炎)成脓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痈(ICD编码:BWR0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ICD-10:O91,N61)(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现代中医乳房病学》(林毅、唐汉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根据《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克氏外科学》(中文版第15版)(主编,王德炳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疾病分期郁滞期成脓期溃后期3.证侯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成脓期临床常见证侯:热毒炽盛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乳痈(急性乳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期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痈(ICD编码:BWR020)和急性乳腺炎(ICD-10:O91,N61)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成脓期3.不伴有败血症,不伴有需要特殊处理的其他疾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的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型、血糖、电解质(3)凝血功能检查(4)感染性疾病筛查(5)乳房彩超+脓肿定位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细菌培养+药敏、病理学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八)治疗方法1.外治法:(1)中医辨脓法或超声定位乳房脓肿穿刺抽脓法;(2)中医辨脓法或超声定位乳房脓肿切开排脓术。
肾癌临床路径〔20##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腹腔镜手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愈合好.〔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肾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 天膀胱肿瘤临床路径〔20##版〕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3.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余尿量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余尿量、尿流率.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6000-8500元.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顺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泌尿系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8000-12000元.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20##版〕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 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 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20##版〕一、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ICD-10: 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 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精液常规.〔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6.101精索静脉曲X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微软用户1]〔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微软用户2]ICD-9-CM-3:63.10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2精索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可选择精液检查等.〔七〕选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鞘膜翻转术或精索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手术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前列腺癌临床路径〔20##版〕一、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 〔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4.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病理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必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TPSA和FPSA 等肿瘤标志物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4.曾行前列腺放疗或经尿道电切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二、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 天。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6.30•【文号】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施行日期】2009.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宫产和老年性白内障等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件:8个病种临床路径二○○九年六月三十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2.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4. 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 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 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3. 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缓和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 —10 :N20.10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治疗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能耐受手术。
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 N20。
1,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2、心电图、胸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给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为入院≤2天。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泌尿系彩超。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复查尿常规无红细胞,腹部B超双肾、输尿管无异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500—3500元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输尿管结石(ICD-10:N20。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膀胱镜尿道镜检查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尿(ICD-10:R31.x00)行膀胱镜尿道镜检查术(ICD-9-CM-3:57.3201、58.2201)二、诊断依据。
《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一)临床表现:血尿、排尿困难。
(二)体格检查:多无明显不适。
必要时行泌尿系彩超、尿道造影术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一)一般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手术治疗:膀胱镜尿道镜检查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需窥查膀胱内部病变,采取活体组织者;(二)需行分肾功能测定、肾盂尿检查及逆行肾盂造影者;(三)以上两种情况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耐受局部麻醉者;(四)需经膀胱镜进行某种治疗措施者,如膀胱小肿瘤的切除、电灼;(五)尿道轻度狭窄,需要膀胱镜下扩张尿道者。
以上情况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1天。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二)必要时行泌尿系彩超、尿路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一)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推荐五水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1.成人: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2.儿童:平均一日50-100mg/kg,分2-3次给予;3.肾功能减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分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药。
肌酐清除率为20~50ml/分时,每8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11~34ml/分时,每12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每18~24小时0.25g。
门诊结石病人诊疗临床路径为进一步规范泌尿系结石病人就诊流程,提高对结石病人的诊疗水平,打造我院结石精品特色专科,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得到可靠保障,特制定我院门诊结石病人诊疗临床路径。
一、由门诊护士导诊引导病人至结石科就诊。
二、由结石科护士按病历首页要求填写病人信息,并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格检查,并认真写好门诊病历记录。
三、做好五种辅助检查。
①.泌尿系B超检查(由结石科免费做,中班由B 超室医生负责做),如普通B超不能发现结石,再做收费泌尿系彩超检查;②.心电图;③.腹平片或CT(视情况而定);④.血尿常规;⑤. 出凝血时间。
四、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其他急腹症,结石诊断明确,如病人疼痛剧烈,可适当使用解痉镇痛处理。
然后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有无肾积水、病人年龄、有无时间住院治疗、有无其他基础性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决定治疗方案,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法。
五、病人结石<4mm、年龄大、基础性疾病多,可先行保守治疗,使用解痉镇痛、内服中药进行排石。
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病人身体情况可、无时间住院治疗者可行碎石治疗,办理好相关单病种手续由医生告知谈话、签字后再进行碎石治疗。
七、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肾积水,中下段结石,年龄大、有基础性疾病的结石病人,膀胱结石病人可收入院治疗,住院后具体治疗方法由住院部医生决定。
八、门诊碎石病人一定要写好碎石记录,告知注意事项,不适随诊,7天后如结石未排出可再进行复碎一次,复碎后仍不能排出者可收住院治疗。
九、晚班来病人,值班护士先接待,做一般登记,通知值班医生,值班医生接到电话应立即到位进行诊断处理,必要时可请外科协助诊断治疗。
十、复诊病人,接诊医生一定要写好复诊记录,做好该做的检查。
十一、晚班碎石病人一定要求留观处理,如病人不同意留观,一定要做好记录,要求病人签“不同意留观”。
XX医院医务科2017年12月5日。
尿道下裂临床路径一、尿道下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尿道下裂。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尿道外口异常伴或不伴隐睾。
2.染色体性别为男性。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保持会阴清洁,术前反复冲洗会阴;2.特殊治疗:(1)手术治疗:根据患儿尿道下裂的类型,行分期或一期尿道成形术;(2)合并症治疗:包括:隐睾,阴茎阴囊转位,隐匿性阴茎等;(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尿道下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液分析( 2 )生化全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睾酮等;( 3 )双侧阴囊及腹股沟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染色体,妇科B超。
(七)选择用药。
1.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2.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术前预防使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3.术后止血治疗4.术后抑酸治疗;5.中药治疗。
(八)监测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监测患者阴茎勃起情况。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尿道下裂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尿道下裂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标准住院天数: 12 天出院诊断:尿道下裂分级诊疗标准尿道下裂是一种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缺陷,尿道口可分布在正常尿道口至会阴部的连线上,多数病人可伴有阴茎向腹侧弯曲。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入径率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入径率一、内科临床路径入径率1、呼吸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径率b) 支气管炎入径率c) 肺炎入径率d) 慢阻肺入径率2、心血管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急性冠脉综合征入径率b) 心绞痛入径率c) 心力衰竭入径率d) 高血压入径率3、消化内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胃炎入径率b) 胃溃疡入径率c) 肠道感染入径率d) 肝炎入径率二、外科临床路径入径率1、骨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骨折入径率b) 脊柱手术入径率c) 关节置换手术入径率d) 软组织损伤入径率2、泌尿外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前列腺增生入径率b) 膀胱肿瘤入径率c) 尿路结石入径率d) 尿毒症入径率3、神经外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脑卒中入径率b) 脑肿瘤入径率c) 癫痫入径率d) 腰椎间盘突出入径率三、妇产科临床路径入径率1、妇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子宫肌瘤入径率b) 卵巢囊肿入径率c) 宫颈糜烂入径率d) 阴道炎入径率2、产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剖宫产入径率b) 阴道分娩入径率c) 早产入径率d) 胎儿窘迫入径率四、儿科临床路径入径率1、儿科常见病临床路径入径率a) 呼吸道感染入径率b) 腹泻入径率c) 发热入径率d) 肺炎入径率2、新生儿科临床路径入径率a) 早产儿入径率b) 低体重儿入径率c) 先天性心脏病入径率d) 新生儿窒息入径率附件:附件一、内科临床路径入径率表格附件二、外科临床路径入径率表格附件三、妇产科临床路径入径率表格附件四、儿科临床路径入径率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入径率:指患者按照指定的诊疗路径进入治疗过程的比率。
2、临床路径:一种基于循证医学指南、规范化诊疗流程和卫生资源管理的一种全程管理方式。
临床路径专业分类
1. **内科临床路径**: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泌尿科等。
这些路径适用于内科系统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诊疗。
2. **外科临床路径**:涵盖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泌尿科等。
外科路径主要涉及手术治疗的疾病。
3. **妇产科临床路径**:适用于孕产妇保健、分娩管理、妇科疾病诊治等。
4. **儿科临床路径**:针对儿童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如儿科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
5. **肿瘤科临床路径**:用于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随访。
6. **精神科临床路径**:涉及精神疾病的评估、治疗和管理。
7. **急诊科临床路径**:适用于急诊患者的快速评估和处理。
8. **老年科临床路径**:关注老年人常见疾病和特殊健康问题。
9. **五官科临床路径**:包括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
10. **介入科临床路径**:涉及介入治疗的疾病,如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临床路径专业分类,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地区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细分或定制特定的临床路径。
此外,临床路径的分类还可以根据治疗阶段(如术前、术后)、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等因素进行划分。
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诊疗流程、控制医疗成本,并为患者提供标准化、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生和医疗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诊断,选择合适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
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临床路径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和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