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常用诊疗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42
泌尿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一、前列腺癌【诊断】(一)、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
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
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1.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4.前列腺穿刺活检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1)计算机断层(CT)检查(三)、前列腺癌分期:在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方面,推荐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
前列腺癌组织分为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每区的Gleason分值为1~5,Gleason评分是把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的Gleason分值相加,形成癌组织分级常数。
原发肿瘤(T)临床病理(pT)Tx原发肿瘤不能评价pT2局限于前列腺T1b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pT3突破前列腺T1c穿刺活检发现的肿瘤(如由于PSA升高)pT3a突破前列腺T2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pT3b侵犯精囊T2c肿瘤侵犯两叶T3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T3a肿瘤侵犯包膜外(单侧或双侧)T3b肿瘤侵犯精囊T4肿瘤固定或侵犯除精囊外的其它临近组织结构,如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和/或盆壁区域淋巴结(N)临床病理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PNx无区域淋巴结取材标本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p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区域淋巴结转移pN1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M1a有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M1b骨转移M1c其它器官组织转移【治疗】(一)、主动监测:主动监测是指前主动监测列腺癌的进程,在出现肿瘤进展或临床症状明显时给予治疗。
广东省泌尿外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泌尿生殖系感染肾结核[诊断]一、临床表现(一)肾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肾病变范围以及输尿管膀胱继发结核的严重程度。
(二)早期有血尿和脓尿,病变蔓延至膀胱,引起结核性膀胱炎,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并逐渐加重;还可有低热、盗汗、腰痛。
晚期可出现尿毒症。
(三)约10%患者有局部体征,表现为肾区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肾区叩痛、压痛。
(四)应与慢性肾盂肾炎、肾或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作鉴别诊断。
二、辅助检查(一)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二)24小时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应多次重复检查,尿结核杆菌培养,对疑难病例有帮助。
(三)血沉和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血肌酥检查测定肾功能;(四)X线检查:胸片有时可见肺结核病灶。
IVU可见肾盂肾盏破坏,边缘模糊,不规则,有的显示空洞形成。
部分患者出现患肾功能损害,对侧肾盂积水及挛缩膀胱。
(五)膀胱镜检:见粘膜充血、溃疡或结核结节。
必要时行逆行造影。
三、诊断标准(一)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有异常发现。
(三)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指征1·临床前期肾结核;2·单侧或双侧肾结核属小病灶者;3·身体其它部位有活动性结核暂不宜手术者;;4·双侧或独肾结核属晚期不宜手术者;5·患者同时患有其它严重疾病暂不宜手术者;6·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应用。
(二)药物l·利福平<45kg者、450mg/d;>45kg者、600mg/d;2·异烟肼,300mg/d;3·吡嗪酰胺<50kg者,1.59/d ;>50kg者,2.09/d;4·乙胺丁醇l5mg/kg.d;5·环丝氨酸250ng/d,tid。
(三)联合用药与短期化疗:利福平十异烟肼十吡嗪酰胺2个月,利福平十异烟肼4个月,总疗程6个月,服用上药时,应将全日剂量于饭前前半小时一次服完。
泌尿外科基本操作及诊疗常规第一部分泌尿外科基本技术操作一、导尿术适应证:1、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2、膀胱容量、残余尿测定3、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测压4、膀胱药物灌注5、无菌法尿标本收集及尿细菌培养标本的收集6、尿道长度的测定7、膀胱注水试验,了解有无膀胱破裂存在8、膀胱、尿道造影检查9、危重患者尿量监测10、产科手术前留置尿管11、大型手术前导尿,方便术中尿量观察、防止术中膀胱过度充盈禁忌证:1、急性尿道炎2、急性前列腺炎、附睾炎3、女性月经期4、骨盆骨折、尿道损伤试插导尿管失败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患者取平卧位,女性患者应屈髋屈膝,双侧大腿外旋、外展2、术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先打开导尿包,用无菌镊子取0.2%碘伏棉球,以尿道口为中心进行常规外阴消毒,铺无菌洞巾3、选择口径适当的尿管,前端涂以消毒液状石蜡油,对男性患者,用左手垫以无菌纱布夹持阴茎,拇指和食指分开尿道口(女性患者,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小阴唇充分显露尿道口),右手持另一把无菌镊子夹住尿管前端,顺尿道轻轻插入膀胱。
见尿液流出后,将尿管缓缓向外拉至尿流突然中断时,再将导尿管向膀胱内插入2-3cm,又见尿液引流通畅,表示尿管留置深度合适,直至尿液引流完毕后,再将尿管缓缓抽出。
若需要留置尿管,最好选用气囊导尿管,水囊注适量无菌生理盐水固定,若为普通尿管可用胶布固定稳妥。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2、动作宜轻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尿道损伤3、包皮口狭窄者,导尿后应及时将包皮复位,防止嵌顿形成4、膀胱过度充盈的患者,宜反复分次放尿,避免膀胱出血或患者出现虚脱5、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应加强尿道口护理,定期更换尿管,并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尿路感染。
6、应用气囊导尿管时,应将尿管充分置入膀胱内,再向水囊注水固定。
无菌尿袋应固定于膀胱水平以下位置,防止尿液反流。
二、膀胱镜检适应证:1、明确血尿原因及出血部位。
2、明确膀胱、尿道内病变性质及范围3、膀胱病变取组织活检4、膀胱癌手术后复查5、膀胱内治疗(尿道狭窄内切开、尿失禁粘膜下注射、膀胱内碎石、膀胱异物取出、肿瘤及前列腺电切等)6、逆行尿路造影、肾盂尿留取7、双J管置入及取出8、肾盂内测压(上尿路动力学检查)、肾盂内注药(乳糜尿)禁忌证:1、尿道狭窄、重度前列腺增生2、先天性尿道畸形3、急性尿道炎、膀胱炎4、急性前列腺炎、附睾炎5、严重膀胱、尿道损伤6、女性月经期、妊娠期7、膀胱挛缩,容量《50ml8、有全身出血性倾向的患者9、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检查者10、血尿严重后膀胱内病变过大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前嘱患者先排空膀胱,取截石位2、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以尿道口为中心常规消毒外阴部(可用0.2%碘伏或1/1000苯扎溴铵),铺无菌洞巾3、尿道内注入适量的粘膜表面麻醉剂(利多卡因胶剂),保留3-5分钟。
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泌尿外科医生提供诊疗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做出准确和有效的决策。
1. 引言
本指南对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但不限于肾脏结石、尿路感染以及肾肿瘤等。
通过全面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效和个性化的护理。
2. 诊断
2.1 病史采集
-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时间、症状特点以及相关家族病史等信息。
2.2 体格检查
-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者的腹部、下腹部和腹股沟等部位,以发现任何异常体征。
3. 检查与评估
3.1 实验室检查
- 包括尿液分析、血液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
3.2 影像学检查
- 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MRI以及超声波检查等,有助于准确确定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
- 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处方。
4.2 手术治疗
- 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疾病,医生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并应进行充分的手术准备和围手术期护理。
5. 术后护理
5.1 术后观察与处理
- 术后患者应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2 康复与康复计划
- 医生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康复指导。
6. 结论
本指南仅供泌尿外科医生参考,具体的诊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引用文献1
2. 引用文献2
3. 引用文献3
...。
泌尿外科诊疗常规—-输尿管损伤[诊断]1.详询病史,确定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并了解以往排尿情况。
2,根据外伤的种类、伤情、局部检查发现,判定输尿管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如系手术损伤尚应考虑手术部位的病理变化、手术方法等。
3.外科手术后无尿的患者应考虑输尿管被结扎或尿液流入腹腔的可能,立即行膀胱镜查及输尿管插管。
术后一侧腰部胀痛者,应立即行B超、CT、肾图或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手术后短期内或约1周以后原手术伤口有大量液体渗出时应判定液体是否为尿液,如证实为尿瘘,应进一步检查损伤部位。
4,详查腹部有无腹膜炎或其他内脏损伤。
[治疗]1.外伤性输尿管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处理。
2.术中发现损伤者应立即处理,包括缝线去除、切断再吻合,或切断后近心端再植入膀胱。
如伤后48h内发现损伤,力争早期手术,所采用的方法,根据伤情而定。
3,48~72h以后确诊的原手术伤和外伤,可先行肾造口术治疗并发症,再择期手术,已经形成输尿管瘘且排尿通畅、肾功能较好者也可;以后采用一期重建肾与膀胱通道的手术。
4,手术方法以重建肾与膀胱的通路为原则,尽量避免行肾切除:①缝线去除及输尿管支架管引流,用于部分性损伤、新鲜的钳夹伤及缝扎伤;②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用于缺损较小的断裂伤及损伤后范围较短的瘢痕性狭窄;③输尿重植于肾盂或膀胱手术,用于上、下端损伤;④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用于下端缺损在5-l0cm之间者;⑤肠袢代输尿管术,用于缺损在l0cm以上者;⑥肾切除术仅用于完全结扎后肾功能丧失不能恢复者,或晚期出现并发症(如肾性高血压、感染等),但对侧肾功能必须良好者。
5.输尿管吻合术、输尿管膀胱成形术及压袢,输尿管术术后皆应置输尿管支架(双J管,DJ管),留置1月以上拔除,尿外渗区及输尿管吻合口区放置引流。
【随访】每3-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有无输尿宅窄及其以上积水,并了解肾功能恢复情况。
泌尿外科诊疗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同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外,应特别注意下列各项:1.新人院患者,应常规留尿做常规检查。
1.定义: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
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
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
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
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
2.病因和危险因素:2.1.代谢异常2.1.1.尿液酸碱度。
2.1.2.高钙血症引起高钙血症的常见疾病包括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乳一碱综合征、结节病或类肉瘤病、维生素D中毒、恶性肿瘤、皮质醇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功能不全、服用睡嗪类利尿剂、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维生素A 中毒等。
2.1.3.高钙尿症原发性高钙尿症分3型:吸收性高钙尿症、肾性高钙尿症和重吸收性高钙尿症。
止匕外,一些病因明确的代谢性疾病也能引起继发性高钙尿症及尿路含钙结石的形成,例如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结节病、长期卧床、骨Page-t病、糖皮质激素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维生素D中毒等。
其中,大约0. 5%〜3%的尿路含钙结石患者伴有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存在。
2.1.4.高草酸尿症原发性高草酸尿症[I型为乙醇酸尿症(glycolicaciduria),^型为甘油酸尿症(glycericaciduria)]很少见。
继发性高草酸尿症的原因包括VitC的过量摄入、饮食中草酸及其前体物质的过量摄入、饮食中钙的摄入减少、肠源性高草酸尿症和VitB6缺乏等。
尿草酸增加的常见原因是肠源性草酸及其前体物的吸收增加。
另一方面,小肠切除或短路手术后、脂肪痢或Crohn病时也可以出现与胆酸代谢紊乱和水分丢失过多有关的高草酸尿症。
此外,有人认为高草酸尿症患者的肠道内嗜草酸杆菌(O. formigenes)数量减少。
2.1.5.高尿酸尿症。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膀胱癌一、疾病相关情况膀胱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常见类型包括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中以尿路上皮癌最常见。
绝大多数膀胱肿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血尿程度与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等不完全一致;肿瘤合并坏死、尿路感染时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若肿瘤转移或局部浸润可引起相应症状。
膀胱镜检查对诊断膀胱癌具有决定性意义,可通过活检组织证实肿瘤性质,并了解膀胱肿瘤大小、数目、分布等。
彩超及CT有助于进一步评估临床分期等。
膀胱癌的治疗复杂,应根据肿瘤的大小、数目、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病情稳定,制定了膀胱灌注化疗方案,需进行门诊膀胱灌注治疗及定期随访观察者;(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1. 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怀疑膀胱癌,医院条件无法进一步确诊者;2. 无痛性血尿症状明显怀疑膀胱癌,医院条件无法进一步确诊者3. 尿脱落细胞、FISH试验怀疑膀胱癌,医院条件无法进一步确诊者4. 病理活检确诊为膀胱癌,医院无相关设备和条件进一步明确病理分期与分级者。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1.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病情稳定,需继续康复治疗者;2. 膀胱癌根治术后病情稳定,需继续康复治疗者。
3. 晚期膀胱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需继续支持治疗者。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1. 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而医院无相关设备和条件者;2. 诊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或保留膀胱治疗者;3. 诊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行尿流改道者;4. 膀胱癌出血导致膀胱填塞需行急诊手术处理者;5. 膀胱癌尿流改道术后发生梗阻、尿漏、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者;6. 膀胱癌术后怀疑远处转移者。
泌尿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血液透析及护理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
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同时,它也通过半透膜两侧压力差产生的超滤作用来去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操作评估】(一)病人评估(1)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总体健康状况,有无血透禁忌证,如严重休克或低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出血或感染、恶性肿瘤晚期等。
(2)评估病人的血管情况。
(3)评估病人的年龄、意识及合作程度。
(一)环境评估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无菌操作的原则。
【操作准备】(一)透析设备的准备透析设备主要包括透析器、透析液、透析机与供水系统等。
透析用水多用反渗水,无离子、无有机物、无菌,用于稀释浓缩透析液。
(二)透析药品的准备包括透析用药(生理盐水、肝素、5%碳酸氢钠)、急救用药、高渗的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
(三)病人的准备主要是血管通路的准备,如使用动、静脉内痿,应熟悉内痿的穿刺和保护方法,不要在疹管所在肢体上输液、测量血压等。
注意补充蛋白质,控制摄入水量,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操作过程护理】(一)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血流量、血路压力、透析液流量、浓度、压力等各项指标;准确记录透析时间、脱水量、肝素用量等。
(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低血压:①立即减慢血流速度,协助病人平躺,抬高床尾,并给予吸氧。
②在血液通路输注50%葡萄糖40~60ml,或10%氯化钠溶液IOm1。
③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加用升压药。
④对醋酸盐透析液不能耐受者改为碳酸氢盐透析液。
(2)失衡综合征:①最初几次透析时间应短,不超过4小时;脱水速率不宜过快;静注50%葡萄糖40ml,或采用高钠、碳酸氢盐透析液;②发生失衡综合征时,可静注高渗糖、高渗钠,并可应用镇静剂。
(3)致热原反应:①严格无菌操作;②一旦发生致热原反应,应立即停止透析,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地塞米松2~5mg静注,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