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32
模电典型例题分析第二章题2.1分别选择“反相”或“同相”填入下列各空内。
(1)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虚地,而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等于输入电压。
(2)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大,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小。
(3)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流过反馈电阻中的电流。
(4)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大于1,而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小于零。
解:(1)反相,同相(2)同相,反相(3)同相,反相(4)同相,反相题2.2 现有电路: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B.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D. 微分运算电路E. 加法运算电路F. 乘方运算电路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2)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
(3)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4)欲实现A u=-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6)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解:(1)C (2)F (3)E (4)A (5)C (6)D题2.3-1如图所示电路,已知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为∞,其电源电压±VCC=±14V,Ui=1V;R1=10k,Rw=100k。
请问:当Rw滑动端分别在最下端、最上端和中点时时,输出Uo=?V;解:14V,1V,6V题2.3-2 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u I为2V的直流信号。
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1)R2短路;(2)R3短路;(3)R4短路;(4)R4断路。
解:(1)V 4 2I 13O -=-=-=u R R u(2)V 4 2I 12O -=-=-=u R R u(3)电路无反馈,u O =-14V (4)V 8 4I 132O -=-=+-=u R R R u题 2.4 在题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Ω=====k R R R R R 1087521,Ω===k R R R 201096∶① 列出1O u 、2O u 和O u 的表达式;② 设V u I 3.01=,V u I 1.02=,则输出电压?=O u注:此图A 1的同相端、反相端标反。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
A.83B.91C.100(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B.不变;C.减小 1.3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4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1.6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6D D I V U R mA =-=其动态电阻:/10D T D r U I ≈=Ω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i D I U r mA =≈1.7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1、两个管子都正接。
(1.4V )2、6V 的管子反接,8V 的正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 在模拟集成放大电路中,二极管的作用是。
(A)保护(B)电平移位(C)温度补偿(D)电压放大答:A、B、C2. 运算放大器输出接负载RL,当负载RL变化时,要求负载RL两端电压不变,运算放大器采用负反馈。
(A)电压并联(B)电流并联(C)电流串联(D)电压串联答:A、D3. 两级放大器串接后需要改宽带通,后级放大器应置入电路。
(A)电压并联负反馈(B)共基(C)电流串联负反馈(D)共集答:A、B、D4. 两级放大器串接后需要改宽带通,前级放大器应置入电路。
(A)电压并联负反馈(B)共基(C)电流串联负反馈(D)共集答:A、D5. 共基电路高频特性好的原因是。
(A)密勒效应低(B)输入电阻低(C)电流串联负反馈(D)fα高答:A、B6. 共集电路高频特性比共射电路好的原因是。
(A)降低密勒效应(B)输出电阻低(C)电流并联负反馈(D)fβ低答:A7. 掺杂浓度高的会引起击穿,掺杂浓度低的会引起击穿。
答:齐纳、雪崩8. 掺杂浓度低的半导体会引起雪崩击穿的原因是反向电压增高时,少子获得能量高速运动,在空间电荷区与原子发生碰撞电离,使激增。
(A)多子(B)反向电流(C)载流子(D)反向电压答:B9. 单级理想运算放大器接成只有电压并联负反馈时,会应用到概念。
(A)虚断(B)虚短(C)虚地(D)A为穷大答:A、B、C、D10. 单级理想运算放大器接成只有电压串联负反馈时,不会应用到概念。
(A)虚断(B)虚短(C)虚地(D)A为穷大答:C11. 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引入负反馈后,相位裕度和幅度裕度应该满足。
(A)≥180°,≥1dB (B)≥45°,≥10dB (C)≥10° ,≥10dB (D)≥45°,≥45dB 答:B12.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输入电阻。
(A)增大(B)减小(C)也许增大,也许减小(D)不变答:C13.电流源电路若置入共射差分放大电路的射极,起到的作用是。
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I s将增大,是因为此时PN结内部的B 。
[ ]A 多数载流子浓度增大B 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C 多数载流子浓度减小D 少数载流子浓度减小2. 某只硅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z = 4v,其两端施加的电压分别为+5v(正向偏置)和-5v(反向偏置)时,稳压管两端的最终电压分别为 D 。
[]A +5v和-5vB -5v和+4vC +4v和-0.7vD +0.7v和-4v⒊根据某只晶体管的各极对地电压分别是V B = -6.3v,V E = -7v,V C = -4v,可以判定此晶体管是管,处于 B 。
[]A NPN管,饱和区B PNP管,放大区C PNP管,截止区D NPN管,放大区⒋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其漏极特性的 B 。
[ ]A 非饱和区B 饱和区C 截止区D 击穿区⒌在单级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中,它们相互比较起来正确的说法是: B 。
[ ]A 共发射极电路的A V最大、R I最小、R O最小B 共集电极电路的A V最小、R I最大、R O最小C 共基极电路的A V最小、R I最小、R O最大D 共发射极电路的A V最小、R I最大、R O最大⒍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C 。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7.差分放大电路的长尾电阻的主要功能是 A ,而提高共模抑制比. [ ]A 抑制共模信号;B 抑制差模信号;C 放大共模信号;D 既抑制共模信号又抑制差模信号;8.组合放大电路的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D 。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B 输出电流小C 输出电阻增大D 带负载能力强9.集成运放电路的实质是一个 B 的多级放大电路。
[ ] A阻容耦合式B直接耦合式 C 变压器耦合式 D 三者都有10.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B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11.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