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E指令下欧盟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20.24 KB
- 文档页数:3
国际环境规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作者:陈莹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05期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日益复杂和严格的环境规制措施。
由于我国的环境标准低,企业的环境意识差,许多产品因为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或者没有获得环境标志认证而被拒之门外,这给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际环境规制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达582.41亿美元,环境规制和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已经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一、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规制措施从目前国际环境规制的现状来看,欧盟、美国和日本是在国际贸易领域使用环境规制措施最早、最频繁、也是最为严格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环境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在2010年度欧盟、美国、日本给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直接损失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37.32%、27.02%和6.10%。
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与贸易相关的环境规制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和化工等行业。
由于欧盟各国对产品的环境标准要求较高,法规较严,这使得我国不少产品由于不达标而被排挤在欧盟市场之外。
首先,我国的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认证标准、欧洲安全认证标志CE或者 ISO9000 合格证书之一。
其次,欧盟对机电产品的市场准入,启动了《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和《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UP)三大环保指令,要求进口者承担回收和循环利用废弃电子和电器产品的责任、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以及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R&D、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以及回收的全过程都要达到规定的环境技术标准。
这三大指令是针对机电产品最严厉的环保法规。
2011年第12期山东社会科学No.12总第196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6·法学研究·欧盟环保指令的最新发展及我国的因应策略王春婕(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近年来欧盟陆续公布了WEEE、RoHS、EuP、ErP等一系列全球最严苛的环保指令。
环保指令的频繁修改不断带来新的变数。
中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指令将对我国对欧贸易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WEEE指令;ROHS指令;ErP指令;因应策略[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12-0064-04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显,欧盟率先在环境贸易领域实行系统而苛刻的立法。
自1972年欧共体召开巴黎峰会提出在欧共体内部建立统一的环境政策计划时起,便开始了其以详细行动内容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计划。
1992年欧盟提出“整合性产品政策”,以延长生产者责任为原则,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环境绩效,发展环保绿色产品。
在“整合性产品政策”纲领下,欧盟自2003年起陆续公布了WEEE、RoHS、EuP、ErP等一系列环保指令。
我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欧盟环保指令将对我国对欧贸易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
因此,我国应积极探求因应策略。
一、欧盟环保指令的核心内容及最新进展(一)核心内容第一,WEEE指令。
①欧盟于2003年1月27日通过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简称WEEE指令),并于2003年2月13日在官方公报上发布。
指令要求欧盟成员国必须在该法令官方公报颁布后18个月内将其转化为国内法律,截止日期为2004年8月13日。
WEEE指令规定:自2005年8月13日(后延迟为2006年1月1日)起,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按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承担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并对今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加贴回收标识。
第一部份WEEE指令和ROHS指令概况一、WEEE指令1、WEEE:2002/96/EC 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 ment。
2、WEEE指令核心内容: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必须在法律上承担起支付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同时欧盟各成员国有义务制定自己的电子电气产品回收计划,建立相关配套回收设施,使电子电气产品的最终用户能够方便并且免费地处理报废设备。
3、WEEE指令涉及产品范围:①大型家用电器;②小型家用电器;③IT和通讯设备;④消费类电子电器设备;⑤照明设备;⑥电子电气工具(大型固定工业工具除外);⑦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⑧医用设备;⑨检测和控制仪器;⑩自动售货机。
4、WEEE指令目标:2005年8月13日生产者建立或使用回收系统,一年后达到50%-80%的回收率考核目标(由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废弃的电子电气产品)。
5、生产者责任:设计环保产品,符合ROHS指令要求,并向欧盟成员国登记。
第二部份ROHS指令专题一、ROHS涉及的产品范围1、大型家用电器;2、小型家用电器;3、IT和通讯设备;4、消费类电子电器设备;5、照明设备(包括家用灯泡和照明设施);6、电子电气工具(大型固定工业工具除外);7、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8、自动售货机;2、欧盟委员会在2005 年10 月15 日公布2005/717/EC决议中增加了针对ROHS的豁免条款:Ø欧盟将十溴二苯醚列入《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指令)的豁免清单。
Ø铅青铜轴瓦和轴衬套中的铅列入了豁免清单。
3、欧盟委员会在2005 年10 月25 日再次发布指令2005/747/EC决议中,针对ROHS 指令增加了新的豁免条款:Ø插脚式连接器系统中的铅;Ø热导模块C环上的涂层材料中的铅;Ø光学和滤光玻璃中的铅和镉;Ø铅含量(以重量计)在80%~85%之间、连接插脚与微处理器封装的含两个元素以上的焊料中的铅。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欧盟25国于2005年8月13日实施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即简称“双绿”指令。
它明显增加了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了我国家电出口欧盟。
而像这样的技术标准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尤其在贸易自由化以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从商品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领域,甚至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务产业,成为最普遍、最难以应对的一大重要非关税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基本情况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与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主观或客观地成为外国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
它的涉及面广泛,既包括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核心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性措施,也包括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PS)、包装和标签要求、环境标志制度及信息技术壁垒等。
其特征有以下几点:(一)广泛性。
产品的生产过程很复杂,包括研究开发、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不论产品本身还是生产过程,初级、中间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有形商品还是无形的服务、投资、知识产权及环境保护等,进口国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二)形式上的合法性。
由于在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它的统一立法,进口商品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大多由国内立法自行规定,进口商必须强制遵守,这样外国厂商被合法地排除在外。
(三)歧视性和隐蔽性。
表面上是公平对待,不直接体现歧视性,但事实上,由于发达国家本身就具有较先进的设备装置及高科技检验手段,发展中国家的厂商为了有准入资格进入国际市场,就不得不对原材料、生产技术进行改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自然要被削弱。
On the EU's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WEEE Directive)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 Trade 作者: 高永富
作者机构: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上海201620
出版物刊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7-104页
主题词: 双绿指令 绿色壁垒 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关对策
摘要:欧盟“双绿指令”的诞生与实施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和环保运动结合的产物。
它的实施将对我国输欧电子电气产品的竞争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欧盟的“双绿指令”的性质和特点,相关出口企业要努力提高生产与贸易领域的环保、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当对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行为依法进行抵制和斗争。
摘要:随着世界贸易联系的日益紧密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欧盟的家电贸易发展越发迅速,但是绿色壁垒作为欧盟限制我国家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手段,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严格。
本文从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法令出发,研究形成原因,分析其给我国家电企业带来的影响。
并通过海尔电器应对这些绿色限制措施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海尔的应对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家电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绿色壁垒;家电企业;海尔电器;影响;对策Abstract:With joining the WTO,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re increasingly linked. The development of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 that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are faster and faster .However, the expansions of our trade surplus make our export suffer non-tariff barriers to trade more and more. Among them,the green barriers is the main method as limiting China's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product export of EU, using frequency more and more high and requiring more strict.This essay aiming at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ypes and reasons for research, analyze the impact of home appliance enterprises. At present,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f impact on China's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in export trade have been enlarged in particular environment. So taking Haier electronics for case studies,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then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dealing with green barrier that suit for our home appliance enterprise.Key words: green barriers;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enterprises; Haier Electronics; effect;strategy目录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主要研究内容 (1)(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二、文献综述 (2)三、我国家电企业遭受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3)(一)欧盟家电绿色贸易壁垒 (3)(二)国家电企业遭受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4)四、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家电产品贸易影响的分析 (7)(一)积极影响 (7)(二)消积影响 (8)五、海尔面对欧盟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 (10)(一)海尔及其欧洲发展进程 (10)(二)海尔针对遭受的欧盟绿色壁垒与应对措施 (12)六、结论与启示 (15)(一)正确识别绿色壁垒的壳层梯度结构采取不同策略 (15)(二)建立强大的技术研发、质量检测、信息网络等支撑保障体系 (16)(三)强化环境管理标准体系,通过国际认证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欧盟WEEE指令与RoHS在指令执行中的问题及影响】欧盟知识产权执行指令一、两个指令的概况WEEE是英文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的缩写,WEEE指令是指欧洲议会和理事会于2003年1月27日通过的《欧盟关于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指令的目标首先是防治报废电子电气设备(WEEE),其次是实现这些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使用和其它形式的回收,以减少废弃物的处理,最后是努力改进涉及电子电气设备生命周期的所有操作人员,如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特别是直接涉及报废电子电器设备处理人员的环保行为。
指令的适用范围有:(一)大型家用器具;(二)小型家用器具;(三)信息技术和远程通讯设备;(四)用户设备;(五)照明设备;(六)电气和电子工具(大型静态工业工具除外);(七)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八)医用设备(所有被植入和被感染产品除外);(九)监测和控制器械;(十)自动售货机。
RoHS指令是指欧盟议会于2002年颁发的2002/95/EC号决议《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简称,(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其核心内容是规定了从2006年7月1日起,新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中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6种有害物质,并规定了其在均质材料中最高限量。
如在欧盟的市场抽查上发现产品不符合指令要求,将会被退货、有偿销毁等。
事实上,如果整机制造商不能提供产品符合指令的证据,将欧盟进口商将不会购买这些产品。
2011年6月8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发布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2011/65UN指令》,在该指令是对原RoHS指令的修订,与原RoHS相比,范围仍然仅针对最终产品进行管控,禁用物质仍然是6种,但是在许多方面做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如范围扩大,增加了医疗设备、非工业测量设备等产品大类;增加了新化学物质的评估程序,今后增加新的管控物质就依照这个程序来进行;增加了CE标示要求等。
国贸1103 吴仕聪2011110440
欧盟WEEE指令内容及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WEEE指令的发布背景及内容:
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必须在法律上承担起支付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同时欧盟各成员国有义务制定自己的电子电气产品回收计划,建立相关配套回收设施,使电子电气产品的最终用户能够方便并且免费地处理报废设备。
WEEE是欧洲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于2005年8月13号正式实施。
其发布背景有:
•电子电器设备产量的成倍增长;废弃物总量的快速增长,废弃物处理体系的薄弱
•电子垃圾不仅量大而且危害严重。
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产品,含有大量对环境和生物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一台电脑显示器中仅铅含量平均就达到1公斤多。
关于WEEE指令的适用范围:WEEE适用于10大类产品:1.大型家用电器2. 小型家用电器3. IT及通讯设备4. 消费性设备5. 照明设备(白炙灯泡和家用荧光灯除外)6.电子电气工具(大型固定工业用途工具除外)7.玩具、休闲及运动设备8. 医疗器材(植入部件或污染处除外)等。
9.监控设备 10.自动售货机。
(包括产品的所有元件、配件及消耗材料)。
但不包括:与成员国重要的安全利益相关的设备、武器、军需品和战争物资。
而欧盟发布这一指令的目标是什么呢?WEEE指令的发布目标是:2005年8月13日生产者建立或使用回收系统,一年后达到50%-80%的回收率考核目标(由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废弃的电子电气产品)。
WEEE指令有关建立回收体系的要求虽然是针对欧盟内部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但最终成本势必会转嫁到欧盟以外的出口商身上,由此产生的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势必提高我国电子电气产品的出口成本。
我国企业在出口时要额外缴纳高额的电子垃圾回收费用。
与此同时,对欧洲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再也不能简单地把报废电器电子产品当作未分类的废弃物一扔了事。
而欧盟市场销售的所有需要回收和处理的家电和电子产品将必须贴有打叉的垃圾桶图案的特殊标签,以提醒消费者该产品不能随便弃置。
欧盟发布WEEE指令,势必会影响与世界的贸易关系,接下来,我们分析WEEE指令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
虽然这项指令不是只针对中国企业,对欧盟本地的企业也会产生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因为中国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在价格方而占据优势,在环保方而尚有欠缺,因此,这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冲击会更大,尤其是机电类产品。
由贸易数据可以看出,欧盟是我国机电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
2001年我国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197. 8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51. 8%,占我出口机电产品的18. 8% ;至2004年我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684. 2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63. 8%,占我出口机电产品的21. 2% ; 2005年1月- 9月份,我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6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 4%,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 7%,占机电产品出口的份额为21%。
由此可见,欧盟市场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十分重要,一旦我国企业无法适应新实施的指令,其造成的贸易萎缩会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非常严重的负而影响。
造成的贸易萎缩会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数据显示,指令实施的第一个月,我国的机电产品已受到了显著的影响。
据统计,仅在上海2006年前七个月机电产品对欧盟的出口额为189. 8亿美元,
其中,7月的出口额为25亿美元,比2006年上半年月平均出口额下降8. 8%,增幅比上月回落4. 8个百分点。
总体上来说欧盟WEEE指令对我国企业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
(1)整个产业链将可能因此重新进行整合。
总体上讲,指令对电子电器产品生产供应链中的任何一环都将产生影响,包括电子电器设备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等。
但对每一环的影响根据不同的行业以及产品所在的市场将有所不同,同样具体有多少成本能够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也和不同的行业和产品有关。
一些不能满足欧盟两个指令要求的生产商、零配件供应商以及原材料供应商,将可能失去市场,逐渐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尤其是当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可能出台类似的政策,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2)出口欧盟成本大大增加。
WEEE指令给中国机电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欧盟成本大大增加,中国企业的制造成本优势将逐渐失去。
成本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固定设备投资,如更换或改焊接仪以及其他相关设备。
②研发投资,开发、测试以及并达到预期质量的替代物质和产品。
③运行成本的增加,替代原材料本身比较贵,如无铅焊锡包括金银等贵重金属等;替代工艺可能能耗增加,如无铅焊接、铬钝化过程等过程;替代工艺使用的原材料用量增加,或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或技术本身特点,浪费比较多,如无错焊接过程的效率降低,产量降低,并且浪费比较多;检测费用的增加,如中国赛宝实验室环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可以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但要一定的费用。
(3)可能面对新的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问题。
由于欧洲和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或者国际型大企业早已展开替代物质和技术的研究或者已经掌握或在使用不含有这6种有害物质的技术,如无铅焊接技术,日本有些企业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
我国大部分企业显然落后于这些国家或企业,因此造成技术水平差距加大,在某些领域甚至会出现技术垄断。
(4)提高了市场的准入门槛。
WEEE指令涉及到如何证明产品不含有指令禁止使用的有害物质,这就要求企业提供欧盟认可的自我声明或通过官方监督检查的方式,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指标的检测,不仅需要花费昂贵的检测费,还要付出相当长时间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证明活动也可能演变为某种形式的认证活动,抬高了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但是从长期来看,欧盟的电器环保指令必将促进我国企业尽快采用新技术,提高用材的
环保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合理使用现有资源,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机电产品的“高端”市场上扩大市场份额,优化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
我国企业产品出口主要是以价格取胜,很难适应欧盟市场的名牌绿色产品要求,因此如果想在欧盟市场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就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分析:
(1)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国际标准的制定。
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国环保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项目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协调工作,在此过程中充分反映我国机电行业的出口利益,力争将我国已具优势的机电产品的项目标准纳入国际标准,这不仅能让我们跟踪国际标准动态,而且还能使国际标准反映我国的利益和要求。
(2)积极推广国际标准和采用国际认证。
国际标准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
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机电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机电出口产品应
争取获得ISO9000 和ISO14000 认证,以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争取取得贸易对象国的一些认证要求,如美国的UL 认证和欧盟的CE 认证等。
(3)提高检验机构水平。
检验机构应为出口企业做好认证工作,使更多的企业获得国外权威机构的产品认证。
国家应对检验机构加大技术、资金的支持,改变目前检测设备、水平落后的状况,尽快形成一批专业技术覆盖面广、实力雄厚、管理有序,并逐渐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公正检验机构;同时积极参与和国外权威检验机构的互认活动,争取签定各种类型的多边和双边的互认协议,既可减少重复检验、重复认证、重复收费,又利于冲破贸易的技术壁垒。
3.2 企业层面
(1)正确认识欧盟两项环保指令,加强两个指令的宣传解释工作。
欧盟两项环保指令虽带有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但本质上来说,其代表着当前和未来的贸易发展的方向,我们不能一概地加以排斥和反对。
的确,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诸多阻力,相比其他障碍而言,欧盟两项指令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将更为深刻,更为长远。
短期内我国贸易主要表现可能是出口量下降,但从长期来看,却更有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欧盟的两项指令对我国企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新的契机。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两个指令的宣传解释工作,企业也应积极的询问了解,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应对工作。
(2)建立针对欧盟指令的检测重点实验室,加快进行环保型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建立专门针对欧盟指令的检测重点实验室,检测输欧电子电气产品的常规项目,为支持相关产品出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达到两个指令的要求,出口企业还必须选择环保型原材料及零配件,并做好在一定程度上转向国际市场采购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及零配件的准备。
并进行产品分析,将产品分解到具体零配件、原材料,分析是否含限用的有害物质、其所占比例有多少。
根据分析结果,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或改良产品设计等渠道寻找新型材料。
同时,还必须做好准备,消化因使用替代材料而增加的产品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3)行业中介组织要积极为企业的应对工作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领导。
多数企业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很有限,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来指导应对工作。
目前参与这方面工作的部门和组织不少,但力量比较分散。
由于两个指令涉及立法、技术、管理、贸易等多个领域,许多部门、行业必须有效组织形成合力,以便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组织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有效应对。